“对话”扎根生活 激情点燃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2015-03-31 10:47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俞迪飞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对话生活化生活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俞迪飞

“对话”扎根生活 激情点燃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俞迪飞

语文教学既是生活的教学也是“对话”的教学,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却并非如此。教学过程中时常见书不见人,以单向知识的灌输代替丰富的生活“对话”,导致课堂缺少生命活力。针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学必须立足生活这一沃土,进行动态“对话”教学,开发课堂生命潜力,使学生放飞情感、彰显个性、陶冶情操。

语文 生活化 对话

语文课程改革十余年后的今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小心呵护学生的原初感受,笔者时常满怀期待地追问学生:“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觉?”获得的总是学生的沉默或回答:“作者运用了——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产生了——效果。”“作者通过记叙(或者描述)——内容,表达了——思想。”那些绝对正确的废话充斥课堂,其间或许会有灵光一现的个人感悟,但星星之火在荒芜的情感沙漠里显得那么微弱,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学生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们不愿意轻易说出自己的概念、语言、思想,坚持问学生:“你有自己的体验吗?你有从内心深处生发的思想吗?”有时候是非常困惑又无奈的,他们除了回答“有”“没有”,再也没有其他反应。也许心里有却说不出,一说就错,有的只是碎片,组不成完整的言语结构。试问没有体验,何来感悟?没有感悟,何来人文、哲思?

我们常拿叶圣陶先生的论述当作自己的理论基础。叶圣陶先生很重视训练,他认为语文教育“听、说、读、写四项应该同样看重,要让学生受到最好的训练”。可是,当我们对训练的理解发生偏差之后,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能力,课堂教学就会成为“训练”的代名词,学生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而是支离破碎的知识,以至于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不可避免地被堙没,学生感受不到人生的充盈和生活的完美,感受不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语文课堂上没有悲哀、痛苦、快乐、幸福,学生不会激动、战栗,不会流泪、欢笑。我们体验不到学生的喜怒哀乐,甚至摸不到学生的脉动,感觉不到他们的呼吸。

其实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训练是指有目的的阅读实践,通过阅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换言之,我们不是用语文来生活,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中,语文就是我们生活之所在。这种以语文为本体的生活存在被称为“语文生活”。对话是人的语文生活的实现方式,是生活与教育的联姻。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实践。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包括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与生活、与自我的对话等,它是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生命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使主体取得更大的融合。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实践,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活跃课堂沉闷氛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一、建立生活化的“对话”关系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写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生尚“不敢出一言以复”又何谈“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师生之间这种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就是生活化的对话关系。

在对话关系中,对话双方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褪去身上的光环,放低姿态,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然后才有真诚。

例如,笔者无意发现不少学生都在课后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散文集。恰逢秋雨时节,笔者在教学《信客》一文时一改平时严谨、严肃的课堂模式,上课铃响后笔者凝视着刚被秋雨洗刷过的窗外景色,然后用柔柔的口气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不妨借此时节,一起来谈谈余秋雨的散文……”一种朋友之间的谈论由此展开,摒弃了“老师”“同学”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我”“你”这些平等的称呼,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无形中少了些顾忌,在平等的谈论氛围中畅所欲言。

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没有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学生,有的只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生活的。

二、注重生活化的 “对话”形式

学生面对文本这种特殊的对话者,往往有有话不知从哪里说起的困惑,从而失去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以文本为起点,深刻体察学生作为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世界,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提问是教师经常运用的对话方式,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动态开放对话,学生激发了想象力与创造潜能,思想在对话中得到提升,个性在碰撞中得到发展。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对话”呢?

例如,教授《猫》一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问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而是设计了“天堂热线”这一环节,笔者义不容辞地充当了文中的那只猫:假如你现在就是文中的那个“我”,接通“热线”后,你会对电话那头的“猫”说些什么?两种问法产生了天壤之别的效果。课后分析,前者只是单纯地解读文本,是中规中矩的答题训练,而后者打电话的方式贴近真实生活,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学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由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成为一个事件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对话”者,利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肺腑之言。

黄厚江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采用让学生为孔乙己写碑文的形式替代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概念性的评价;韩军老师执教《老王》时让学生替作者给老王写一封愧怍的信。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师要大胆地将电话、碑文、信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形式引进来,使课堂有声有色、有感有悟、有静有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对话”中完成语文学习、激发对话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三、营造生活化的“对话”环境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心理机能和成人是完全相同的,“像成人一样,他是一个能动的动物,他的动作是受兴趣和需要的规律所支配的,如果不依靠这种活动的自动的动力,这种行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最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没有兴趣而凭靠强压手段,收效甚微,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关键在于让语文回到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到生活。生活中的语文远远多于课堂,我们不妨使语文教学迈入真实生活之门槛,使其返璞归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发出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并让他们感觉到与语文生活对话其乐无穷,其益无穷。

例如,笔者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繁星·春水》的兴趣,让所教的两个班自行组织一场《繁星·春水》诗歌朗诵赛,还特意强调比赛要放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礼品丰厚,评委由校领导和其他语文老师组成,其他班级的同学将做为观众,准备时间一个月。

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太想展示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报名参赛的同学络绎不绝,甚至连平时对语文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同学也参与了进来,火爆场面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人手一本《繁星·春水》,只要一下课就翻阅、朗读。为了能理解诗歌中的意思,更好地把握情感,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询问同学、相互讨论,更有胜者还在原诗的基础上接写诗句,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繁星·春水》是笔者不曾上过的一节阅读欣赏课,但一个月后两个班的学生对书中内容、表达情感、作者生平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教材中的介绍。很多同学的诗歌朗诵水平更是突飞猛进,不少同学还尝试写诗,课后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俨然一位诗人。倾听着他们个性鲜明的解读、欣赏着他们饱含深情的朗诵、分享着他们稚气真诚的文字,在欣喜之余不禁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将课堂“对话”教学与生活相融,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营造一种与语文对话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感到他们正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参与这个世界,敞开心扉、舒展个性、实现自我,从而真正体验听说读写活动本身的快乐,乐此不疲。

[1]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蔡 伟.语文体验型教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ISSN2095-6711/Z01-2015-06-0221

猜你喜欢
对话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