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手机摄影对摄影理论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邓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 要:手机摄影的普及引发了学生对摄影理论学习的不重视。通过课堂讲授和课程实验中对知识的严谨分析和验证,体现出摄影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加大名作赏析的力度,提升学生的摄影审美品位,能有效转变学生对摄影的偏颇认识,提高学生对摄影理论的重视,利用手机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手机摄影;摄影理论;审美
手机摄影是摄影领域的新生事物,照相手机的普及,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手机摄影,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通过无线网络与远方的朋友分享,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对推进摄影大众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使摄影走下“神坛”的同时,也使不少人对摄影产生了偏颇的认识,在学生中出现了忽视摄影理论学习的倾向。
摄影创作是在摄影者自主控制的条件下,用摄影的语言表达并传播摄影者对事物的感悟的行为,摄影创作要求摄影者能够发现美和捕捉美,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有效的控制能力、机敏的反应能力[1],这一切都离不开摄影理论的指导。摄影课程是很多专业的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摄影创作能力。摄影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不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高层次的摄影创作无从谈起。因此,调动学生学习摄影理论的积极性,是目前摄影教学中急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对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学生忽视摄影理论学习的现象是近年才日渐明显的。
在传统胶片摄影时期和数码摄影的早期,摄影似乎是拥有专门的器材,掌握了复杂知识和技术的人士的专利,因此,有机会接触摄影,系统学习摄影知识是很多学生向往的。那时,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摄影课程以前对摄影几乎是陌生的,通过摄影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摄影技能的训练,才逐步走入了摄影的殿堂。后来,虽然各种数码相机相继出现,但学生们接触摄影的机会还是相对有限,在他们的眼里,摄影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学生对摄影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摄影技能的训练仍保持极大的兴趣。
高度智能化照相手机的普及,彻底打开了摄影的大门。只要有手机在手,谁都能品尝摄影的乐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生们对摄影课程中理论的学习逐渐轻视起来。
近三年来,笔者都在课前对所教的学生做了调查,他们的手机全都具有照相功能,几乎每天都要用手机拍照,都有着丰富的手机摄影的经历,“谁都会摄影”是他们进入摄影课堂前的共识。在和学生交流中发现,手机摄影的高度智能化,使他们不用去考虑怎样控制成像的效果,不用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别人看懂所拍摄的照片。不少人养成了打开照相功能就拍摄的习惯,总觉得通过大量的拍摄,或者使用各
种手机摄影的APP,总能得到自己需要的照片。因此,面对摄影课程,难免产生摄影理论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习摄影理论知识是很被动的,虽然课照上,作业照做,但这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课程学完,只是生硬地背记了一些名词术语和规律条文,并不能用理论指导摄影创作。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问题的出现呢?从表面上看,手机摄影是直接的诱因,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学生摄影审美水平不高,教学中教师对摄影理论相关知识的讲解不够严谨和课程实验质量不高,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摄影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赏析名作,提高学生的摄影审美品位
从摄影术诞生至今,历代摄影大师们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们是摄影后来者的榜样和标杆。要创作好作品,首先应提高摄影审美的品位。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一两节作品评价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经常熏陶。
实践证明,将名作欣赏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结合教学内容,每次课都有计划地赏析一些名作,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分析讲解摄影者是如何通过构图、用光及技术手段实现创意的,对提高学生摄影审美水平大有裨益。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了解观众是怎么看作品的,同时作品又是如何打动观众的。在赏析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站在摄影者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摄影师,还可以怎么拍”一类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预测作品的画面效果。这么一来,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了,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中看到了理论在创作中的作用。
例如,在介绍摄影简史时,对著名摄影家袁毅平拍摄于1961年和1989年,两次获得全国大奖的作品《东方红》,以及1976年和1985年以天安门为对象拍摄的另两幅作品进行了赏析,通过对作者立意、构思、酝酿、深化主题,直到拍摄完成,将艺术意向物化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进行介绍[2],使刚步入摄影课堂的学生们顿时眼前一亮,感悟“原来在按下快门之前还有这么多要考虑的问题啊”。虽然很多知识还没讲,但在分析作品中,他们对拍摄角度,光位,色温,前景、背景,构图等名词术语已经不再陌生,不少学生还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要拍出好的作品,还真少不了这些知识。
通过大量赏析摄影作品后,学生们看照片的角度会悄然发生变化,还会引发不少学生对以往拍摄的照片的反思,激发学生用摄影理论指导创作的自觉性。
2.2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知识的科学性
摄影理论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有着严密的科学体系,它的各种规律是有相关学科的基础做支撑的[3]。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科书只简单地给出了这些理论知识的结论,而且有些还是不甚严谨的结论,很容易让人产生摄影的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的错误认识。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在创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了。
学生们不喜欢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他们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希望知其所以然。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演算、推导得出摄影的规律。例如,书上介绍影响景深的因素时,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虽然强调光圈、焦距以及拍摄距离三者都对景深有影响[3],但给出的却是单一因素影响的定性的规律,没有说明三者共同影响会有什么结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此不理解,很容易混淆或忽略必要的前提条件,得出“光圈小则景深大,焦距短则景深大、距离远则景深大”的错误结论。通过指导学生将镜头组简化成一片凸透镜,根据透镜成像的原理推导出景深的近似公式ΔL≈2FδL2÷f2后[4],景深与镜头的光圈系数、拍摄距离以及镜头的焦距的关系一目了然,学生们对景深的理解就深刻了,遇到景深问题时,就知道应全面考虑与其相关的因素了。
教学中突出摄影的科学性,能让学生知道摄影创作仅凭经验或者生搬硬套结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
须知道其中的原理。
2.3设计实验,突出技术参数对画面的影响,提高学生对摄影的掌控能力
摄影的技术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以往的实验中,由于要求比较宽泛,往往因为多个因素同时对图像的效果发生作用[4],某一技术参数对画面的影响无法突出,实验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印象不深刻。
为了充分体现摄影学科的严密性,我们设计了一套对比试验,突出某一个参数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测光模式下自动曝光的效果,对比测光区域灰度不同的情况下的曝光效果,让学生理解测光的原理,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曝光补偿、如何补偿[5];通过让学生拍摄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中一个参数改变时景深发生明显变化的对比照片,以及针对忽略景深前提条件而得出的错误结论,拍摄诸如“光圈大景深小”和“光圈大景深大”的对比照片,让学生们亲自感受景深变化的规律。这样的实验看似简单,但要得出理想的实验效果还得花不少的功夫。学生们不仅要清楚某一参数的功能,而且要考虑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将诸参数设置恰当,对比的效果才会明显。为了完成实验,学生们事前要设计实验方案,还要查阅不少的资料,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记录实验数据,还要随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调整实验条件。实验做完,相关的知识就融会贯通了,解决摄影创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精心设计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提高动手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钻研精神。在完成这些系列的实验项目后,学生们逐渐习惯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解决创作实践中的问题了。
其实,手机摄影的普及对摄影教育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们是可以相得益彰的。将摄影的理论运用于手机摄影,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质量,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同时,照相手机也可以应用于摄影教学,使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
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的摄影能力,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必须多拍多练。但由于用于教学的专业相机数量有限,难以保证每个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因此,在实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照相手机的作用。实践表明,很多照相手机有较多的设置功能,能够较好地完成测光、曝光实验和构图实验。
要学好摄影,师生间、生生间需要经常交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利用手机无线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创作中遇到困惑,可以集思广益,听取多方的意见和建议。每当贴上新创作的作品,群内的点赞和鼓掌,是最好的鼓励和鞭策。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的实时交互,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摄影水平在日渐提高。
在摄影教学中自觉应用新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对摄影理论学习的兴趣,提高摄影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2]韦彰.摄影光学与镜头摄影作品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
[3]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M].6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钱元凯.摄影光学与镜头[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5]徐国兴.摄影技术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校对 朱正余)
作者简介:邓强(1963-),男,湖南岳阳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摄影教学和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05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11.03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11-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