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雍真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 523419;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国内外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史雍真1,2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 523419;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美国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的发源地,涌现出一批或以科研或以教学为主体服务社会的学校,他们虽性质不一、定位各异,却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高校与社会的双赢。近年国内高校也崛起一批服务社会的典型。这些成功案例表明,要切实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谋求共赢,必须在政府、社会与学校三个层面形成合力驱动,并以学校为主,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辅以科学的制度设计,以创新为引擎,以宣传强驱动,顺时代大势而为。
高校;服务社会;案例分析;启示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职能具有社会性并伴随历史发展而演变——从最早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单一教学职能渐至以柏林大学为典范对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崇尚,而今则表现为肇始于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多元职能并重[1],美国可谓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发源地。1755年富兰克林创立的宾夕法尼亚学院被后世誉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鼻祖,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则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引导、提倡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业及其他生产行业,该法案催生了以服务农民等普通人群为要务的“赠地大学”,使服务作为高校职能之一得到了法律和实践依据,此后又有1914年的《史密斯—来沃法》,鼓励高校向社会传播实用信息。伴随着高校与社会间有机联系的建立,服务方式与种类逐渐多元,总体上高校的师生不再是幽居于“象牙塔”,而是与社会密切结合为一体,高校服务社会的触角逐渐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高校代表。
(一)国外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
美国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理念与实践的源始地,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与模式,最具参考价值。徐连福等人将美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划分为“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型、产学研结合型和共生型”三种[2],这一概括暗含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高校主导型与共生型是从学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视角入手,而产学研结合型则属于服务路径的视角。笔者认为从区分占据主导地位的服务手段与方式的角度,可将美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归结为两类:一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应用到农工业中以助力其发展的模式,简称为科研主导型服务模式;二是于全日制教育外,开展社区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残疾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社会教育的模式以惠及社会,简称为教育主导型服务模式。这一划分方法着重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其自身定位与实力,在服务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的特点,但并不否认几无高校采取纯粹的单一服务方式的事实。
1.科研主导型服务模式的高校。
此类学校代表有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采用的是产学研结合的服务模式以及建立科技园区、开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工程研究中心或合作中心、实施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组织形式。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强强联合发挥了高新
技术原创基地、高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家培养基地的功能,不仅开创了世界科技园的先河,而且孵化了思科、惠普等诸多全球500强企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子工业基地[3]。斯坦福大学于1970年成立了美国首个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40余年来,其专利获得与转让数量都成倍增长,创收近10亿美元。通过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与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实操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得到锻炼与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校方则委派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以促进知识交流或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向硅谷企业实时转播学校课程,对在职员工进行再教育,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借由此方式合作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从而使得高校成为企业有力的“人才补给库”。
麻省理工学院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创业上。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各自以资本或技术入股,创办共同研发、生产以进行技术开发经营的新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除与企业共建经济实体外,通过知识、技术转移实现独自创业,孵化企业成果显著。根据该校技术许可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2001—2010年,每年创立新企业20家左右,其创办的企业几乎遍布美国各州,甚至覆盖到全球,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和优质科技服务,又进一步获取了更多办学资源,提升了学校影响力,跻身一流创业型大学之列。
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是以科研主导型模式服务社会[4]。此外,美国有一类大学被称作“相互作用大学”,代表有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休斯顿大学等,这些大学广泛分布在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等,横贯美国,其共同点是与较早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和州立重点大学相比成立较晚,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力与知名度虽不能与后者比肩,但具备极强的适应力,善于捕捉发展契机。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这些地方大学认识到必须主动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于是选择积极与地方建立相互作用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以他方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致力于以“全州需求”为导向寓发展于服务之中,将自身命运与地区发展紧密捆绑,通过技术创新与转让,推动了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也提升了自身办学实力与影响力,最终得以跻身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行列。
2.教育主导型服务模式的学校。
威斯康星大学是以此模式服务社会的典型。其前校长范·海斯于20世纪初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认为大学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注重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与所在州紧密结合,确立了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理念。此后该思想的贯彻不仅助力威斯康星大学谋得与社会的共赢,而且深刻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发展方向,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1]。思想的诱因外,现实层面上威斯康星大学受益于《莫雷尔法案》的赠地运动,因此以秉承法案精神服务于地方发展、满足州人民的期望与需要为己任,以用知识和教育服务并积极影响威斯康星州的全体家庭为目标。为使自身成为州的经济文化中心,它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开放教学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为全州公民及子女提供各种专业的学习机会;二是开展与州政府的密切合作,充当政府智囊团——或是专家学者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或是开办与地方发展实际密切相关的讲座,或是学生以实习方式参与当地社会建设,即徐连福等人所谓的“教师与顾问式的高校主导服务模式”[2];三是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于二战后正式形成的社区学院也是以教育为主体服务社会的典型,其主要使命是面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60年代后,其服务职能进一步拓宽,高校文化、体育等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向社区公众提供实用课程与技能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等,且遍布美国各州,有力地扮演了社会知识服务站的角色。
(二)国内高校服务社会的典型
不同类型的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有所区别,目前国内高校有多种分类方法,认同度较高的是武书连提出的大学依学科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科类等13类,依科研规模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两者组合最终确定类型的观点[5]。尽管近些年来“应用型大学”的提法备受瞩目,但其只是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修正[6],综合考量认为不宜与上述4型并列。故此处依科研规模差异,参照4型分类法,各选取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一例典型代表来作分析。
1.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模式——以浙江大学为例。
在中国高校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之中,唯一以学校命名的便是“浙大模式”,足见其独创性、示范性。其做法可概括如下:
(1)理念先行。浙江大学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认清应通过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该校确立“顶天立地”的原则,秉承“高水平、强辐射”的理念,坚持“立足浙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要求,高水平地开展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社会统筹发展和和谐稳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囊支持。取得阶段性成绩后继而提出“四个转变”理念:从重数量向更重质量转变,由自发的零星合作转为有组织地合作,从项目合作向战略合作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导向性合作转变,建立“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合作框架[7]。这一切表明对浙江大学而言,服务社会的改革与努力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2)创新驱动。浙江大学凭借其科研实力深入而广泛地开展社会服务。该校创办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合作平台,分别与杭州、湖州、舟山等合建了和谐杭州示范区、湖州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在温州、金华等多地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杭州的高科技IT产业、农业龙头企业中,80%与浙大开展合作,杭州市高新科技、农业科技计划项目,80%由浙大承担或参与,保证了人才与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2013年该校开通社会服务远程可视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服务的有效性、针对性。此外,浙江大学还服务国家战略,将东部经验向西部推广,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并凭借其诸多创举,荣评“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3)科学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组织方面,浙江大学率先成立地方合作委员会与地方合作处,协调全校力量,为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组织体系保障。为保障运行动力,改革完善科研管理体制,目前已经形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六大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方面,每年选派青年干部赴杭州市挂职,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较专家个人单兵作战形式,服务质量与层次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实行人事改革,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专设了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并相应地改革考核机制以激励投入社会服务。
(4)政产学有效互动。浙江大学立足浙江,与20余市县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多个外省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政府、产业间结成“三螺旋”结构的高效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政产学联动效应,浙大充当思想库、科技源、人才库,政府负责制度创新,企业居于投资与受益主体地位,扮演市场与生产者角色。
2.教学型大学服务社会模式——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近年来,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通过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正日益扮演重要角色,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即是一例。该校始终坚持“服务东莞求支持”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城市现代化进程为目标,紧密围绕东莞转型需要办学。该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创新,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五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上,根据东莞市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签约设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方式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开设东莞青年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商科跨专业实训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向社会输送了大批被市人力局评价为“肯干、好用”的人才。此外,还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在学生交流学习、教学、科研方面展开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二是文化、智力支持方面,选拔专业功底扎实、熟悉国情、社情、市情的中青年教师为讲席专家深入镇区宣讲政策与形势,为社会发展献策;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消防宣讲活动;每年安排近千名学生配合市政府开展东莞市环境卫生大检查;每年暑期组织中青年教师下基层实习、调研等。三是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成立东莞市情资料室、东莞社情研究中心、东莞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把握地方发展脉搏,整理、吸纳地方文化精髓;学院艺术团还每年到基层开展“文化艺术下乡”活动。四是资源共享方面,本着融入“幸福东莞”建设,打造和谐社区的目标,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等资源免费向周边社区开放;向附近社区劳动力提供后勤就业岗位等。五是科技服务方面,学院组办了东莞制造业设备智能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东莞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东莞现代社区研究中心等10余个服务东莞的
研究机构。总体上,城市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既有顶层设计催生服务动力,又有具体制度规划提供条件保障,逐渐与地方形成交互共生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服务社会意识薄弱、动力不足、方法低效、渠道有限、创新不够、认知有误区等问题。典型案例经验表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产生与强化是政府政策引导、社会信赖支持与高校自觉改革适应合力作用的产物,因此,策略探讨也须沿此三个层面展开。
(一)政府层面
1.政策支持与立法护航。为确保服务职能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政府应改进教育立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引导、激励和制约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将大学的职能拓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4项。《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主张以高校为组织主体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模式,立足科学前沿、行业产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需求,培育一批能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研发基地和文化阵地,为实现校企双方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以及提升高校创新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树立了良好的政策导向。然而,规划性文件效力低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它以倡导为主,要真正形成强大制约力,仍依赖于立法护航。
2.策略驱动。要真正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除依靠政府法律、政策的引导扶植等外部力量外,关键还要抓内因,激发高校服务社会的内在驱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刺激高校,使其认识到服务社会既是其使命与责任,又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需。美国的经验是由于大部分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从政府得到的行政拨款不足以支撑学校发展,资金需求刺激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以获取经费支持,所以政府可以考虑适度控制政府拨款规模,刺激学校与企业合作谋得办学经费,使其直接体验到校企合作的益处。
(二)社会层面
1.以多元投融资机制助推高校发展。社会多元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对于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有人指出我国高校与美国高校相比,在校企合作环境方面的差异之一是融资环境不同[3]。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既利于高校创办科技产业或与企业设立合办企业,也利于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应根据受益原则,参照能力水平来确定教育投资主体,良好的融资环境才能刺激教育投资注入,变民间财富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力量,这既是高校长足发展的一大助推力,也令高校增强其服务与回报社会的动力。美国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投资机制多元化,除政府拨款、学费、科研成果转化外,社会捐助也是重要经费来源,允许高校通过规范的渠道与方式向社会筹资。而当前,我国的民办院校,举办方通常过多关注办学效益与成本控制,急功近利,妨碍社会服务高效深入地开展。
2.企业增进对于高校的信赖,增强合作意愿。高校服务社会的渠道受限源于企业对地方高校缺乏了解与信赖,合作意愿较弱。影响企业与高校合作主动性的因素,客观上是双方的主体势差,即双方在科研、人才、资金、市场方面存在的差异,差异越明显,企业合作主动性越高[8],主观上是企业的观念与战略眼光。由于校企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与高校合作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还可以提高自身人员的科研素质与能力等。因此,企业方应努力构建与高校合作的长效沟通机制,将科研难题、人才需求直接向高校反映,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角色定位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敢于并甘于作投资人,支持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研究项目的开展,使科研更直接地来源于市场,更真实地反映市场需求,使校企双方互惠双赢。合作方式方面,可以积极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合作,如通过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岗位等与校方联合培养人才。
(三)学校层面
1.自我认知为本。高校要在自我认知、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服务模式。美国高校分综合性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三层次,分别承担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输出任务。所以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职能的承担内容及方式上应依类型与层次之别有所侧重、量体裁衣,切忌盲目照搬他方经验。美国社区学院在综合实力弱势的情况下能够站稳脚跟
并发挥积极稳定作用,关键原因就在于能够立足地方的区域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自身培养方案。所以,学校不必妄自菲薄,应注重以人为本,以多样化需求为转移来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2.制度设计为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破现有藩篱——主体积极性差、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首先,观念上以确立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观为先导。遵循“顶天立地”原则——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力求站在科技研究前沿;以地方社会为依托,着力攻克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难题[7]。其次,策略上构建完善、系统的服务社会的体系:(1)紧跟社会需求、汇聚人才技术,打造导向明确、力量坚实的服务平台作为载体;(2)激发全体师生的科研意识,整合专业群力量创办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构建人才、科研机构、企业三足鼎立,互为支撑的格局;(3)改革管理与考评机制,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作为支撑。再次,具体做法上,以地方需求为依据,找准切入点。我国90%以上高校为地方高校,应在与地方社会的双向互动与动态反馈中调整服务战略,实现“贴地飞翔”。此外,应注重校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经验。
3.创新为引擎。高校应持续创新服务形式。有人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校服务地方的主要渠道有三:(1)面向新兴产业领域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2)以知识、智力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3)为决策提供科学论证与支持[9]。简言之,即人才输出、科研成果输出、充当思想库三种形式,皆属“软件”资源的供给,今后可考虑如何科学地、有计划地将硬件资源向公众开放。高校资源共享的理念提出多年,陆续已有学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但由于必然面临的风险、成本上升及资源拥挤问题的存在,构建一个共享服务模式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如日本的学校体育馆在向社会开放后采取了俱乐部经营模式。
4.宣传强驱动。高校内部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扫除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认识的偏差或误读。一方面是要看到高校服务社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举措,认清政府、企业、大学间相互服务、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以校企合作为例,要大力宣传其于校方之利:一是经费支持;二是信息互通,师生能通过企业了解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用以指导或调整研究;三是就业支持,校企合作既能提供培养人才的平台,也便于学校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口碑。另一方面是不能仅片面地看到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宣传高校服务社会在文化、政治、教育等领域也大有可为的理念,动员师生主体的积极性,关心社会实际问题。
5.顺势才能有为。高校增强服务社会职能已然是大势所趋。从宏观层面看,大数据时代,科技的更新周期变短,知识的总量指数级增长而时效性变强,企业在科技开发中的作用正日趋膨胀甚至有代替高校成为科研主力军之势,高校如果不能与时代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其知识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的地位将难以为继。从中观层面看,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既使服务社会成为不以高校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及时自我调整、自觉转变思路,服务地方求支持、谋发展的良机。从微观层面看,高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知识传播(育人)与创造职能的更好发挥,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以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地方大学正是认准知识经济的到来是其新的战略机遇期,方以灵活的调整能力和强大的适应性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了自身。不论是时代大背景,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抑或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都呼吁高校与社会共舞,解放思想、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张春燕,邓洪.从高校职能观对现代大学发展方向的影响看创业型大学:以美国威斯康星思想为例[J].西藏教育,2010(1):51-53.
[2] 徐连福,李波.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87-88.
[3] 董美玲.中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因、方式、成效和环境的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4):113-121.
[4] 翟晓磊.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26-30.
[5]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6] 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26-31.
[7] 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2):
23-27.
[8] 李新荣.从科研视角看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1(21):96-100.
[9] 陈佳琪.抓住转型机遇提高地方高校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14-04-21(10).
Typical Case and its Revel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y Serving Society
SHI Yong-zhen1,2
(1.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419,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Academy,Beijing 102488,China)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serving socie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society as the main body of research or teaching.They have different properties,different positions,but all realiz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 society during the service.In recent years,some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lso get rapid rise as typical examples serving society.The successful cases show that to serve society and to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a joint driving force must be made under the collaboration of government,society and school,and with higher institutions taking a leading role,based on correct self-cognition,scientific system design and innovation-making as an engine,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ren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serving society;case analysis;revelation
G640
A
1009-0312(2015)04-0110-06
2015-03-02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珠三角新机制高校服务地方高水平崛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TJK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史雍真(1987—),女,河北阜城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