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大军 李 言
中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
● 尚大军 李 言
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大趋势下,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领导体制、管理模式的不同,中西方大学的校园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西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比较研究,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坚守大学使命、塑造科学精神,理解文化差异、建设开放校园,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品质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校园文化;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办学实践和发展进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师生文化素质,追求自身组织的社会价值,以特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特色的校园精神为核心、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一代代大学人(师生员工)长期工作、学习、生活而固化下来的一种特殊社区文化或者社会亚文化。一般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大学具有知识密集、人才云集、信息聚集的优势,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渠道和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力军,理应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在不断碰撞、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吸收、彼此包容的发展趋势。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从世界公认的西方最古老大学——博罗尼亚大学成立的1088年算起,至今已有926年的历史,在漫长的高校发展历程中,西方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品牌。因此,将我国大学目前正在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外著名大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
(一)西方高校注重科学精神,国内高校倡导人文关怀
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主要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不仅吸收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古典文学、哲学、艺术和数学的知识,还兼容了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与伦理道德,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产生的现代工业主义。“古希腊哲学和纯数学中表现出的理性思考和纯知精神,是近代科技文明之根”;[1]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真正始祖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正是西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的真实反映。受此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普遍将“崇尚科学、理性思考、追求真理”融入自己的办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剑桥大学的拉丁文校训“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翻译成汉语是“此地乃启蒙之所,智慧之源”的意思,而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则直接昭示出学校的宗旨:求是崇真。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德里克·博克也认为:“在大学里最受人敬佩的是那些有着重大学术成果和理论突破的人”。[2]
作为一种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社会主流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受到二者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融合佛教文化的精髓,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等。此外,有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的“仁者自爱”、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等思想都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时至今日,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言行,使得国内大学校园文化表现出典型的人文关怀特征。
(二)西方高校较为自由开放,国内高校相对保守传统
自由、包容是大学的基本精神,但相比而言,无论是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方面,还是大学精神文化方面,西方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更加的自由和开放。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牛津大学,其校园布局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内穿过,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甚至连题写校名的正式招牌都没有,但这并不能阻止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享有盛誉的大学之一;德国的慕尼黑理工大学、洪堡大学等,也没有用来划定学校“疆域”的铁栅栏和站岗执勤的保安、门卫,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参观、访问、听课、交流,如果说不限制德国公民是因为他们是纳税人的话,那么对外国人的“不设防”则无疑体现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自由和包容。实际上,德国大学的图书馆也是相当的开放,无论是不是本校学生,甚或不管你是不是学生,都可以进入图书馆看书、学习,汲取知识的营养,这在国内大学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和澳大利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灵活多样的文化特征。大学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肤色不同、语言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装束五花八门,这恰恰构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学校长们也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们不仅张开臂膀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文化,而且希望这些留学生们能将美国和澳洲文化传播到自己的国家,融入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系之中。
反观国内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还比较保守和传统,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一味追求“高大上”,盖高楼、修大湖、各类设施上档次,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学组织形式多数还是“满堂灌”,教学评价方式也还停留在期末试卷上;“考证热”、“考级热”、“英语学习热”依然占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课余文化生活也基本上是听报告、讲座、参加科技竞赛等以学校主办方为主导的知识型、学习型活动。总之,我们在“提升文化品位办大学,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西方高校推崇个人主义,国内高校强调集体观念
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主流文化普遍推崇个性,拒绝从众和模仿。在美国,崇尚自由平等、个人奋斗、英雄主义、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引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认知行为准则的基本文化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反映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充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于是,在西方高校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举手发言,反驳老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尽情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组织或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体验快乐、获取技能,求得个性发展;高校也积极鼓励每一个大学生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进而做出明智的判断并付诸于行动,极力营造自由轻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我们在西方大学的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个个风采各异、个性鲜明的校园形象,他们可以衣着褴褛、奇装异服,可以发型奇特、蓄满胡须,可以温文尔雅、侃侃而谈,还可以个性张扬、不拘小节。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社会人,每个人都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成年子女以伸手向父母索取为耻,即使是所谓的“官二代”一旦失业,也会去社会机构领取救济金。
国内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尤为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与奉献,提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总是主动或被动地牺牲个人利益。无论是社会和家庭环境的熏陶,还是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抑或老师的谆谆教诲,都以爱国主义和集体意识为核心。这种以爱国主义和集体意识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倡导以崇高的道德观念、高尚的价值标准和健全的人格意识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与西方高校注重“人的自由与选择”的教育理念相比,在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四)西方高校讲求创新实践,国内高校重视理论积累
受到西方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后工业时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美、英、法、德、澳等国家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飞跃和自我提升。从社会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师,都积极认同学生开拓创新的生活状态和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认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是实现职业生涯目标、体现自我价值追求,享受生命自由和拥抱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在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的营造方面,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充分尊重别人的思想自由,正所谓“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正是这种彼此间观点的碰撞,让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进行积极、批判性的思考,从而在校园管理机制、教学模式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策划等诸多方面,处处贯穿着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国外高校的大学生不迷信于权威、不拘泥于定论,主动运用或创造知识开展试验,通过实践检验和综合分析来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而在进行科学试验的过程中,教师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旁观者”,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整个试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试验方法,而且对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加倾向于教材知识的传授和灌输,长期以来都是重知识轻实践、重理论轻实用。在教学模式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上,仍然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学生对于科学结论的理解,更多的依赖于既有的课本知识和老师的总结归纳;课程设计方面,理论教学课时要远远大于实践试验课时,即便是试验课,也与国外高校有较大区别。首先,多数是“验证型”试验,而非创新型试验;其次,学生往往是看老师“表演”,而实际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国内高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20年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和欲望,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对于如何准备考试、如何取得高分,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心得体会,但对于参加社会实践和提高动手能力则不太感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无益于评奖、评优、评先进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没有积极性。
(一)坚守大学使命,塑造科学精神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项基本功能,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使命。但我国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上述三大使命的理解和落实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偏差。人才培养往往被等同于每年有多少毕业生,培养了多少硕士、博士,产生了多少博导、教授和知名校友,因此在部分高校连年扩招,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盛产博士、博导、教授的中国高校,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教育家和学术大师,这也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在“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的双重指挥棒下,高校的科学研究功能也常常被误读为获得多少项目经费、发表多少科研论文以及取得多少科技奖励,这必然导致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提高的不良情形。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知识的特殊机构,因而其真正的使命,应该是传播知识、运用知识、管理知识和创造知识,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和具备批判能力的人,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和劳动者,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这就需要塑造大学的科学精神,需要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执着。西方校园文化中所推崇的运用知识、逻辑、常识或科学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推理或论证,以及独立思考、理性怀疑、善于反思,正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欠缺和急需补充的地方。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应该从加强基础设施、硬件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转变到校训、校风和文化育人等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上来,通过科学定位,明确大学的办学理念;通过立足校情,凝练大学的校园精神;通过知行合一,提升大学的教风学风;通过求实创新,塑造大学的科学精神。
(二)理解文化差异,建设开放校园
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也一定会受到社会文化里各种思想、方式、作风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球一体化进程日渐加快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且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实现中西文化的共享与融合。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是祖祖辈辈中国人全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他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必须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予以继承;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对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加强校际交流,增进国际往来,无疑是建设开放型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对外直接文化交流仍不充分,交流渠道不够通畅,交流形式也比较单一,内容更显贫乏。为了形成对西方发达国家校园文化的有效借鉴,我国高校应努力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对外联谊活动,适当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既要把我国的大学生送出去,也要把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吸引进来,从而加强与不同国家、地区、高校间的交流与对话。事实上,任何存在差异的文化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某些共性,这种共性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加以利用的地方,如勤劳、勇敢、仁爱、善良等人类基本的精神品质就为所有文化所推崇。因此,我们应努力寻找和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普遍性,以人类精品文化共享的方式进行跨国界的文化传播与合作,以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尊重不同价值观的选择,既在继承、发展、创新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又在交流、碰撞、融合中吸纳他国的文化特点,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
(三)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品质
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这里所讲的“个人主义”,其本质含义是指“自己是自己前途或命运的主宰”。[3]在这种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下,大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选择,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活动、自我教育的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西方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子,一个个朝气蓬勃、个性十足,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和挑战精神,这些都是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所不具备的。作为创新的发源地,大学应激励创新、鼓励实践,不断辐射、影响、引领整个社会的再创造,但现实情况却是创新环境不佳、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文化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考量和由来依据。江泽民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理,一个缺乏创新品质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必然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
国外高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为我国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将创新视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兼顾集体主义的前提下,努力建设更具参与性、创造性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就是校园主体文化的创造者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从而以“主人翁”的角色进行思考、创新甚至决策。此外,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创新;因此,高校应重视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资金和人力上进行支持,政策和方向上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意志力、探索性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高贵品质,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和新鲜血液,同时还要鼓励大学生更多的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发现并解决校园之外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张扬个性、发挥才干,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才能、开拓创新,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中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构建催人奋进、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软实力”的核心和“硬实力”的体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创新与发展中秉承自有文化,在学习与批判中借鉴外来文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是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在深厚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求同存异,实现文化共享,才能使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
[1]陶国富.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李振英.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3]王德广.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责任编辑:冯永刚)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JK0066)、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FZ001)、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y13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尚大军/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李 言/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