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南北朝时期慈善组织的发轫

2015-03-31 03:25郝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寺院道教佛教

作者简介:郝华(1990-),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史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2.030

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南北朝是个充满战争和灾难的大分裂、大动荡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低谷和乱世。近年来,以高敏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南北朝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国民族历史的民族融合的时代,是吸取多民族文化传统和外来思想而加以改造、熔铸的时代,是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向江南与边远落后地区迅速传播的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过程中大放异彩的伟大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儒家、道教以及佛教精神汇集、碰撞,在这些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慈善机构,我国慈善事业至此有了初步的发展。该时期慈善事业不仅对当时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隋唐时期慈善机构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南北朝时期慈善思想的构成

(一)儒家的慈善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其仁义学说在国家的推广下,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学说包含着诸多慈善思想,如体现孔子思想的《礼记·礼运篇》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孔子用寥寥数语向世人描绘了其乐融融的大同世界。其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孟子认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2],孟子比孔子更前进了一步,强调统治者要对鳏寡孤独之人发政施仁。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3],其中的“恻隐之心”就是人与人相处时的怜悯之心和同情心,有了恻隐之心,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做慈善,帮助他人。

(二)佛教的慈善思想

西汉后期,佛教自西向东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徒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庞大,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而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布,如南方的建业有佛寺数百座,佛教进入了兴盛发展阶段。

佛教因果学说认为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而每个人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业。善行有善报,恶行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行为是无记,没有业报。佛教主张世间万事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进而宣传果报轮回。东晋时,僧人释慧远在其著作中谈到:“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作恶多端之人不免对后世有所惧怕,而行善积德的人对来生产生寄托。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学说也对广大民众尤其是教徒的道德有广泛的约束力,逐渐用来维护伦理道德。

佛教一贯宣扬慈悲。高僧鸠摩罗什的译著《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第四十二(卷二十七)》中有:“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由此可见,佛教的慈悲观念就是心怀慈悲,以普渡众生为己任,而布施是实践慈悲精神的具体方法。佛教认为,众生饱受饥、寒、病、老、贫等世间的烦恼痛苦,终日为生活忙忙碌碌,身心无法安定,自然无法心向智慧菩提。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布施,先减缓或去除贫病者生计的痛苦,将其从饥寒交困中解救出来,使其身心安乐,再引导其寻找人生的智慧,加入到菩萨助人的行列中。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所以一切众生不论贫富、贵贱、善恶,都能向他人行布施。“一切有情无有不能行布施者”。布施时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佛法。

(三)道教的慈善思想

道教形成于东汉中期,至魏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南北朝时达到兴盛。春秋时,老子道:“天道无常,常与善人。”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5]道不可名状,却可奖励善人、惩罚恶人。不管是善良的还是不善良的人,都要善意对待,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变得善良。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在,私人不应该独占。“或积财巨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留后生。”“天生人,使人有所知,好善而恶恶也。” [6]由此看出,道教宣扬劝善去恶和救穷周急。东晋的道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将儒家的纲常名教与道教的长生成仙教义结合起来,宣扬因果报应和积善修德思想,构成了道教体系里慈善思想的理论基础。后人将《抱朴子·内篇》改编成道教劝善书,因其通俗易懂,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其宣扬的积善修德思想对民间大众影响深远。相比佛教,道教慈善思想虽然影响较小,但仍是南北朝慈善思想的组成部分。

二、南北朝时期的慈善组织

南北朝时期,虽然儒家、佛教、道教关于慈善思想的具体阐述不同,但共同服务于救助弱势群体这一目的。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大众,在其信仰影响下,通过行慈善、做好事来践行自己的信仰。由于社会地位不同,各阶级在慈善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都参与其中。

(一)六疾馆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敦义爱古。齐武帝普通九年,京邑发大水,吴兴水灾严重,竟陵王不仅命人开仓赈灾救人,还在他府第的北边设立廨来收养贫穷无以自立之人,发给他们衣服和药。竟陵王和文惠太子都是虔诚的佛教徒,竟陵王敬信尤甚,多次在他住的园子里设斋戒,召集大批朝臣僧众参加。“至于赋食行水,或躬亲其事,世颇以为失宰相体。劝人为善,未尝厌倦。”“招致名僧,讲语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 [7]此外,他还亲自写书劝人向善:“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戒。” [7]长期受佛家思想影响,竟陵王和文惠太子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救助鳏寡孤独贫病之人的慈善组织,史载“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 [8]。“六疾”包括腹疾、惑疾、寒疾、热疾、末疾和心疾。至南北朝时,六疾已成为疾病的通用词汇。文惠太子和竟陵王创建六疾馆,表明南齐的统治阶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已经从临时的、偶然的演变为长期的、专门的。六疾馆设立之前,政府在慈善救助方面,是通过设置专门的官职来管理救助之事。六疾馆的设立,说明政府的慈善救助已经转变为根据事务来设置机构。它的创建是我国慈善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孤独园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春秋战国时,统治阶级就强调“老有加惠”。汉朝对老年人也多有优惠政策,如汉文帝就专门颁发政令,要求人们敬老养老,体恤孤寡。武帝时,赐给孤独老人鸠仗、肉、帛、棉之类器物的记录也多次见诸史书。魏晋之际,政府仍然采取赐给衣物的方法来优待孤老。直至南朝梁武帝于普通二年诏曰:“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尤穷之家,勿收租赋。” [9]朝廷不仅下令让郡县救济无法自立的“单老孤稚”,而且在京师设立专门的慈善机构——孤独园,来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标志着我国慈善组织从无到有,也是南梁慈善事业进步和政府对慈善事业重视的表现。它的设立,是后世慈幼局、福田院等慈善机构的滥觞。

(三)佛寺

南北朝时,佛教大为发展,信徒众多。上至帝王僚臣、王公贵族,下至普通民众,大都笃信佛教。权贵不仅出资建造高大华丽的寺院浮屠,而且支持佛寺大量侵占山泽田产。由于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特权,大批民众投身寺院成为僧众或者寺院依附民。由此,拥有大批田产和依附民的寺院经济形成。在物资雄厚的经济支撑下,佛寺进行了一系列慈善救济活动。佛寺的慈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在济贫赈灾方面,寺院经常在举行浴佛活动时,在路边设席布饭,阵仗绵延数十里,往往就食的民众达到万人,所耗物资巨大。佛寺进行布施的对象是普通贫苦大众。寺院除了济贫之外,还参与赈灾。每遇旱涝灾害、瘟疫战乱等天灾人祸,寺院就举办“粥院”给灾民施粥,或者将僧祗户每年交纳的专门用来救济贫困灾荒的僧祗粟发给灾民。在施医治病方面,南北朝的不少僧徒都研习医学,以发扬治病利人的德行。众多普通教徒一旦患病,往往去寺院寻求医治。一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懂医的僧徒往往会带着教徒奔波乡里,消灭瘟疫、治病救人,实践佛教“普度众生”“行善济人”的宗旨。释道宣在《历代高僧传·续高僧传》里记载了僧人设立专门的病坊来救治当时被视为重度传染病麻风病病人:“又收养厉疾,男女别坊,四事供承,务令周给。”此外,佛教基本教义“五戒”中包括戒杀生。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权变更频繁,民众深受其苦。佛教徒心怀大慈大悲,悲悯苍生,劝解统治者要积德行善,万万不可滥杀无辜。佛教徒还经常向人宣扬佛教的因缘报应,宣传做好事的种种好处:在现世可消灾得福,来世亦有好归宿,广劝人们修善积德。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或受儒学、佛教或道教的影响,成立了一些慈善组织,佛教徒也进行了规模盛大、多种多样的救济活动。但由于国家战乱、南北对立、政权更迭频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这些组织的正常运转。此外,由于处于初兴阶段,这些组织没有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运转体系,在救助贫民中实际所起的作用也不大。虽然受惠对象有限,但不可否认这些组织在救助贫民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成立慈善机构的创举,为后世提供了范本,后世历朝历代政府管理的善堂善会即是最好的例证。

猜你喜欢
寺院道教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Fantasy and reality
西夏道教补议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