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铁新 寇改红 王 杰
(1.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为了了解石家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我们收集了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等五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信息。2014年6月15日到2014年11月15日,我们针对上述5 所民办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利用电子邮件、QQ 聊天等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055 份,其中有效问卷1,709 份。2014年11月10日到15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抽出50 份,对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对于收回的问卷,采用数据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我们还走访了五所高职院校,从各院校校就业部门搜集到了有关毕业生就业数据。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石家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以下特点:
(一)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与企业要求不符。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出来找工作,都会遇到这样情况:企业要求太高,不符合企业要求,原本大专生就可以做的,企业要选择本科生,最困扰应届毕业生的是企业要求有工作经验。例如:2014年11月8日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某些企业要求毕业生有驻外工作经验、有驾照、有专业资格证书等。这样一来我们发现整场招聘会毕业生和企业达成一致的甚少,经统计当天签订合同的人数是55 人,后续一个月内签订合同的人数是165 人,占本校应届毕业生的1/10。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与企业要求有差距。
(二)石家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高,频繁跳槽现象存在。调查结果显示,石家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例如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5%。但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很多同学都抱有临时观念。通过调查显示,超过50%的同学在初次就业不满三个月即跳槽。
(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更加务实,就业心态积极,但择业时存在自卑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起薪较低。据统计本科生的待遇与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用人单位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待遇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即便如此有80%的毕业生认可“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在就业观念上更加积极务实,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面对就业,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高职高专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许多毕业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五)网络招聘信息和人才交流会是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网络招聘,所占比率为55%,其次是人才招聘会,占24%,学院就业部门推荐占5%,自主创业、专接本等其他情况占16%。
(六)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专业对口率较低,大部分分布在私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专业对口率仅为47%。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分布在私营企业,占71%。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一些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了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二是教学教育体制和方法老套,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对人才市场的研究不够,指导就业缺乏针对性,力度不够。造成民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因素,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同时还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市场不完善,存在着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很不完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许多企业,都还没有真正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人才,更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因而普遍存在人才使用浪费现象。一些企业或部门,只要招聘人才就提出要本科以上学历,甚至一些后勤服务行业的工勤人员也动不动都提出要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使用上的严重浪费,对国家、社会无任何益处。这样,使得一些本来适合于高职生就业的岗位或行业被高层次的人员挤占了,造成了各类人才就业岗位的错位。
(二)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偏见有着消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认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低,能力差。在招聘时,往往更加倾向于国办院校的毕业生。有20%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因为毕业于民办高职院校受到特殊对待。这些毕业生择业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
(三)专业设置没有与市场对接,影响民办高职生就业。面对着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不知道学校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更没有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所开设的专业,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调研,没有去着力培养市场所急需的人才。近几年民办高职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同时,有的高职院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不能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强,但是大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并不扎实。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师资以及实训条件上,和国办院校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能就业,但是工作的专业对口率要低于国办高校的毕业生。民办高校毕业生工作专业对口率仅为47%。
[1]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2]王欢.拓展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23.3.
[3]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
[4]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