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庆,李明惠,冯晓彤,陈勋,丛元伟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推广机制研究
王启庆,李明惠,冯晓彤,陈勋,丛元伟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摘要:分析了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的现状,探讨了该推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出了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
1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现状
“十一五”以来,南京市建筑节能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绿色建筑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稳步开展,全市绿色建筑工作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正处于传统方式向绿色化方式转化的关键时期。
政策机制、实施有效管理是推进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建筑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需要,南京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政策机制主要体现为:一是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二是评估、审查、标识、定额管理机制;三是建筑能耗统计与信息公开制度[1]。
通过制定、颁布、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下达指令性行政命令等,虽然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管理手段,但也是南京地区乃至全国现阶段最具执行力度的推广机制之一[1,2]。
为进一步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根据《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结合该市实际,2011年南京市又制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体系、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及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坚持'政策引导、示范先行、自愿申报、经济激励'的原则,重点鼓励和支持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和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以及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进一步明确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范围、内容、采用的方式等。
根据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南京市结合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于2013年5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使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五”以来,南京市建筑节能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新建城镇民用建筑全部执行节能标准,绿色建筑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绿色建筑工作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抓住举办2014年青奥会的契机,在青奥会召开前累计完成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240万m2;“十二五”期间,完成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300万m2,其中居住建筑200万m2,公共建筑100万m2。
《意见》中明确要求南京要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尤其要突出在大型公共建筑、政府办公建筑以及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中重点开展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建筑在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筑节能领域[3]。
通过市场杠杆应用评估、审查、标识、定额管理机制进行建筑节能管理。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试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制定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范围包括南京地区。试行建筑项目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建筑项目;申请中央财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的建筑项目;自愿申请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试点的建筑项目。
根据《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市政府设立年度建筑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和支持绿色建筑和园区示范、建筑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推广、新农村绿色技术推广、绿色标识管理等。对于建筑面积超过1万m2的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规划审批时可以给予一定容积率奖励。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建筑工程,享受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全额返退政策。制定全市绿色建筑产品推广目录,将本地住宅工业化技术产品、光伏发电产品以及LED节能照明产品等纳入全市新兴产业产品名录,同等条件下,政府投资工程和项目优先采购目录产品。初步构建了评估激励机制[4~7]。
由于建筑节能管理已经由管理者的特有任务转化为与社会各群体利益、责任相关的事务,建筑节能管理涉及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为找准数据,加大奖惩机制,需要将建筑节能有关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并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公开。
南京市制定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对符合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和技术要求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制度。对评审通过的公共建筑要向社会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可以列入年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并可获得政府一次性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单个项目补贴金额可以达到100万元,具体改造内容及补贴标准规定如下:旧窗节能改造:按窗户面积150元/m2;建筑外遮阳:按遮阳面积150元/m2;屋顶节能改造:按改造面积50元/m2;外墙节能改造:按墙面面积20元/m2;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照集热面积400元/m2。
设备节能改造,根据节能效率、采用的技术含量及先进程度按总造价的20%以内给予补贴。
南京市还要求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加强节能管理,要对其能耗进行监测统计并上报。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些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2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南京市采取了多种举措助推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作,但实施中还面临一些难题。
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水平高、消耗情况复杂,难以评估,目前,没有机构可以统计出南京地区的既有公共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的具体数据,分析出所占整个社会终端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因此难以准确把握南京地区建筑能耗的具体特点,包括发展变化的特点、不同功能建筑的耗能特点、建筑内不同用能终端的耗能特点等。
既有公共建筑能耗评估、审查体系及用能定额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加强,推进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实施细则等政策还不够健全,一些政策的执行力还有待加强。
由于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较为复杂,经济效益不高,奖励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发达国家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的经验
发达国家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建筑推广的较早形成了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方法。
美国政府已经颁布了很多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鼓励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和建筑改造时结合能源之星或LEED的方法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政府正通过经济刺激法案和讨论创造就业法案来采取积极措施刺激绿色就业的增长。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政府制定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节能政策法和能源税法》、《国家能源管理改进法》等,这一阶段处于节能工作开展的初期,侧重于对建筑采取节能措施的激励; 1992年颁布了《国家能源政策法》并于2003年进行修订,开始重视节能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将以前的“目标”转换为“要求”,使节能标准从规范性要求转变为强制性要求;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颁布了《税收激励政策-2001安全法(H.R.4)》、《能源政策法案》等,这些政策是现阶段美国推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改造的法律依据。
美国各级政府以及公用事业单位等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激励开发绿色建筑和建筑绿色改造,包括节能基金、现金补贴、税收抵免、抵押贷款、加速折旧制度、低收入家庭节能计划等。这些经济激励政策不仅体现在法律法规中,而且也体现在能源之星、LEED等自愿性的评估认证体系中。
日本能源、资源比较匮乏,日本政府一直坚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推广各类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日本在这方面相关的推广机制相当繁多,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既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又有较全面的经济激励政策与补贴制度,对开发商和业主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1979年,日本制定了《节能法》——日本开展节能管理工作的基础,多次修订后,《节能法》针对温室气体,要求对大型建筑物,除必须提交建筑节能报告书外,如果节能措施明显不完善、且不听从进行改善的要求,管理部门将进行公示,并责令其进行整改;要求中小规模的建筑物,必须在新建与改建时向管理部门提交节能报告,以及节能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报告。
此外,日本制定了各项经济激励政策,如财政奖励,激励节能改造市场;鼓励建设使用CO2减排等先进节能技术的各类建筑物;鼓励CO2减排技术开发和采用的先进项目;鼓励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英国是由政府强制实行绿色建筑相关法规制度的国家,根据每栋公共建筑节能情况划分其等级并颁发展示能效证书,张榜公布政府办公大楼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高能效技术在新建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推广机制由国际条约和国内法两部分构成,国际条约包括全球性条约,如《京都议定书》等,欧盟法令,如《欧盟建筑能源性能指令》等;国内法包括基本法案、行政管理法规、专门法规和技术导则。
英国政府为了鼓励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利用公共财政支持绿色建筑,推行能源证书制度、开征能源税、节能补贴等。在低碳排量方面,也采取了一些规范和经济激励政策。为推进新建筑和既有建筑在能效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不断进步,英国还有很多来自政府和其他组织和机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碳排量信誉、节能信誉、建筑研究组织、皇家特许建筑设备工程师协会。此外,英国在科技研究和创新方面投入很大,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8~10]。
4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的对策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机制应采取多元方式,政府、企业、技术和个人相结合。制定适宜的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投资方、开发商和消费者,多方参与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一要制定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的规划和计划,制定较为全面的改造政策体系,包括行政管理法规、规范性标准等。二要通过公共监测平台,准确采集既有公共建筑能耗数据。三要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的同时,有条件地同步进行绿色化节能改造。四要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完工后,进行能效测评与标识,确保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安全与质量,完善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质量的监督机制。五要勇于开拓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绿色建筑理念,建立责任体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注重实践和总结,确保改造目标和计划的实现。
加大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加强对能耗评估、审查、标识、定额管理的机制。对于高耗能的建筑提高耗能费用的征收标准,对于不满足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建筑加大惩罚的力度,倒逼对高耗能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作。对于承担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程的企业政府予以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基金扶持、抵押贷款等激励措施。采取政府、企业、技术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参与方式,加强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推广工作。
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任务量广面大,可以首先对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机关办公大楼、学校、医院等政府投资的项目进行绿色化改造,通过这些典型项目的实践,再进行示范项目的推广作用。可以先改造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后改造民用建筑;先自愿改造,给予奖励,后逐渐转变为部分建筑强制改造。通过强制和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社会认知和认可程度,逐步推进。
采用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专项研发、应用基金,采用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研发的机制,研发出适合南京地区的技术和产品。对于研发绿色化改造创新技术的机构和个人,予以基金扶持;做出成效的予以奖励;对于推广应用新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工程项目给予补助。
5结语
南京要建设成为国际绿色都市,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也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路径。探讨推广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机制,加大改造中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必将对发展绿色建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丛大鸣.节能生态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M].济南:山东文学出版社,2009.5.
[2] 李海英.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列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0.
[3]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全面推动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3-05-06].http://www.njszjw.gov.cn/ywtd/kysj/tzgg/201306/2013-06-05_79884.htm,2013.5.
[4] 康艳兵.建筑节能政策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
[5] 韩文科,张建国,谷立静.绿色建筑:中国在行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0.
[6]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
[7]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
[8] 杨榕,宋凌,马欣伯.国外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概述与启示[J].建筑科学,2013.8.
[9] 欧阳生春.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简介[J].建筑科学,2008,24(8):1~3,14.
[10] 马欣伯,李宏军,宋凌,等.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10(6):61~63.
Study on Promotion Mechanisms of Green Renovation Of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s in Nanjing
Wang Qiqing,Li Minghui,Feng Xiaotong,Chen Xun,Cong Yuanwei
(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9,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ducts a profound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motion mechanisms of green renovation of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s in Nanjing.In the mean tim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in front of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motion of green renovation of the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s.
Key words:existing buildings;greenization;renovation;promo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1-0246-03
通讯作者:李明惠(1960—),女,河北沧州人,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的研究。
作者简介:王启庆(1993—),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1413573010Z)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