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

2015-03-30 19:08刘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向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刘燕

(即墨市第一中学,山东即墨266200)

随着教育理念转变与教育技术发展,新的教学样式不断涌现,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国内当前最为流行的教改词汇。“从全国中小学慕课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来看,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效。然而,慕课与翻转课堂作为一新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对于如何实施翻转课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等,仍存在不少疑问和困惑。”[1]我们有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反思翻转课堂操作中的技术要求与面临的挑战。

1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程序

一种教学模式要推广,一定要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一线教师而言,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理论,更为实在的是现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我校在翻转课堂实践中,主要步骤包括理解翻转课堂、制作教学视频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方面。

1.1 理解翻转课堂

关于翻转课堂,很多教师只是对翻转课堂的形式有初步了解,怎样将理论应用于真实的数学课堂,还存在较大的困惑。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翻转课堂的流程学习了解清楚,需要教师个人及教师群体之间合作探究,在思想上将这种模式真正理解透彻。翻转课堂由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多维环境五个要素组成,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教师与学生在多维环境中形成多边互动。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作完成。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加课堂作业变为课前学习加课堂探究。翻转课堂不是要将教师的重要作用翻转,相反,要展开其理念,教师占据的地位更加重要,教师需要付出的劳动更多。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视频录制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2 制作教学视频

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学习中,学生成了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构建知识。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有效的视频制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习惯了听取老师的当堂讲授,课堂上不理解的地方能和老师随时互动。如何让他们通过视频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自学的目的,这对视频的内容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录制视频之前,首先按教学思路制作课件,微视频的内容一般为5~1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本单元的知识点清晰具体地陈述出来,这对教师来说,不能不说充满着巨大的挑战。微视频的内容既要达到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递”的目标,还承担着承接下节课“内化吸收”的任务,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备课必须充分,才能有的放矢。以《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一课为例,笔者在教学中从现实生活的两个例子出发,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视频前后共有两次较大的修改,第一次是向量加法的字母表示,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做图只从表示有向线段起点和终点的字母出发直接得到和向量,笔者做了第一次修改,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进一步强调三角形法则中求和的两个向量应当平移至“首尾相接”这一关键点,和向量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另外,向量加法这一节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动手作图能力的培养。在最初制作视频的时候,视频只是单调的讲述,学生观看的时候也只是被动接受,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对于两种求和法则的作图掌握得不是太好。考虑到现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实际情况,对视频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视频中两次添加了学生动手作图的环节,在两种法则的讲解过程中给学生预留了时间,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作图,这样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也让学生对两种法则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特别在加法结合律这个问题的探究时,学生动笔作图,体会结论的生成,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此外,信息技术也对翻转课堂的运行起到了很有力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解读文本,还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步,使先进的技术有效及时地服务于教学。另外,视频的录制可以再情感丰富、生动活泼一些。

1.3 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之后,上课的任务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新知识传授变为了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预习检测中出错的问题,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小组讨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组讨论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生成问题,然后由学生代表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研究,进而将知识内化。在批改预习检测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向量共线特别是反向时,和向量的求法出错较多,学生课堂上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预设了四个问题,最初打算由老师提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在试讲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提出,这样又一次给学生制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解决问题之后,学生课堂上限时完成课堂巩固,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在一个图形中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的训练中,学生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争先上讲台展示,课堂气氛热烈。最后顺利完成课堂检测。这节课给了学生很多展示的机会,他们在讲桌上侃侃而谈,自信而自然,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只要老师收放有度,适时引导,放手学生,学生的潜力将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2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面临的挑战

在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与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方式无论如何改变都是围绕着教师、书本在转。但在翻转课堂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都发生了“翻转”,更为重要的是“翻转课堂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理念是人本特点的,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是限于短视和功利性目标的。如果仅有时间和场所的翻转,而没有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跟进,那么,翻转课堂就只是‘形似’而已,难以取得‘神似’的实际效果。”[2]

2.1 传统教学惯性对教师的挑战

推动教学改革,要么是自上而下的压力,要么是自下而上的推力。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十多年时间内,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实质。其内在原因之一是任何一种行为方式都有其强大的习惯性力量在推动。尽管多数教师认为传统教学过于着重于知识的灌输,但离开了知识、离开了书本,在课堂上还能讲什么。此外,以学生活动、体验为中心的教学,也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动力,需要学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环境。当前对教育的急功近利已经渗透到学校的里里外外,系统内外的人都缺少耐心去等待一种结果并不明朗的改革或试验。“‘翻转课堂’有其自身的局限,也有其合理的要素,因而其若要在中国教育的热土上开花结果,促进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还需要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激发以及软硬件的有力支持。唯此,方能实现推行‘翻转课堂’教学的预期价值。”[3]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特别是人才评价的方式,都将对“翻转课堂”的持续深入实践带来很大阻力,教师在趋利的现实下要真正坚持改革实属不易。

2.2 课堂中生成问题随机性的挑战

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把握着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节奏,对于本节课要交给学生多少知识、要进行哪些环节、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心中都有预设的。但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时间与方式都被翻转过来。先有学生的学习,然后才有针对学习的教学;先有学习中的困惑,然后才有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先验的知识传授变为具有个性的问题生成后,问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对问题的准备不是基于确定性的知识掌握要求,而是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不确定的生成过程。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之后会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来到课堂上,教师在课前并没有把握,在知识内化的课堂上,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往往会令老师措手不及。特别是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基础打牢、思维方法多样以后,问题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应对的唯一方法,就是教师加强学习,对教材文本的内含充分挖掘,对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外延充分考虑,尽可能做到准备充分才迈入课堂。

2.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挑战

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预习检测,总结问题,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学习方式上对学生的自觉性有较高要求,在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学生的眼界打开了,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会增加,他们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学习,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更容易培养。但困难是学生如何达到这种良性循环。在翻转课堂模式的最初阶段,要扭转学生等、靠依赖思想有很大的困难。甚至一部分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高;特别是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形成有效的家教联系机制。

总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理念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如果恰当运用,对改变当前课堂教学中知识灌输、被动学习的现状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但如果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那也将是过眼烟云,甚至对教学产生难以估计的消极影响。

[1]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4.

[2]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106.

[3]付小倩,袁顶国.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44-47.

猜你喜欢
向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向量的分解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