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 雷 巍 格桑次仁
“健康第一”理念下教师的“教”与“评”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 雷 巍 格桑次仁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方向性目标,了解“健康第一”的理念。教师应该科学选择“教学”与“评价”的方法,对开发学生自我体育能力,使学生达到终生体育及终生健康目标。
健康第一 教学 评价
“健康第一”是指每个人一生都要把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放在第一,把体育作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使人达到“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教育是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以及自我体育的启蒙,学校体育对“健康第一”目标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所要传授知识的手段、运动技能的内容和评价成绩的方法。
1.加强理论课程教学
体育理论教学涉及卫生、安全和健康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在传授的基础上使学生合理利用。学生在体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能系统了解体育教学的思想,全面了解“健康第一”实质性理念,科学认识自己所要学习知识今后的应用时机、课余锻炼时的合理操作方法,可以进一步强化体育学习的动机。同时使体育技能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充实课堂内容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第一”目标完成的最大功能和效益。
2.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
为实现“健康第一”目标,首先要保证参与时间的足够,仅靠每周 2次45分钟的体育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它同样包含有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体育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充分利用时间资源,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健康第一”目标达成的时间保证。
3.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运动的能力
“健康第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自我体育意识和行为。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角色,从设计者、组织者转变为让学生也有机会参与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师通过正确引导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运动品质和技能风格,从而完成“健康第一”的目标。
1.选择教学和个体目标容易达成的竞技项目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和个体目标容易达成的竞技项目可以使学生自由和自主地参与到体育练习、比赛、游戏中,让他们自由和自主参与教学、探究有趣的体育知识,可以还孩子被现实课堂教育教学泯灭的好奇与探索的天性。同时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基石。因此为了完成“健康第一”的目标,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容易达成目标的竞技项目。
2.优化学生可长期发展的运动项目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很多方面都打上了竞技体育的烙印,从技术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是竞技化,成人化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很难突破竞技体育的束缚。一旦学生离开体育教学场所运动锻炼将很难进行,所以为了学生的长期可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与课余体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条件相吻合。优化其项目的长期发展策略,是完成“健康第一”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3.因地制宜的挖掘本民族的体育项目
2001年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简单易学,推广性强,从技术掌握和文化传承都有较高的的教育价值。今后必将成为“健康第一”目标达成的必要手段。
1.理论知识评价
理论评价采用随堂提问和书面测评的方法进行,其内容包括:学生对“健康第一”价值及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学生对卫生、保健和安全方面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健康第一”的长期目标完成有一定的促进功效。
2.计划达成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符合个体实际情况下,学生自己为自己制定一个体育锻炼目标计划,对学生实施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并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绝对评价标准与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在进行目标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基础与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进行评定,计划达成的同时 “健康第一”目标随机完成。
3.行为实施评价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很难用量化进行评价,教师设定一个相对困难的锻炼目标,看学生对目标的实施行为和完成情况,然后学生自己为自己写一份体育锻炼行为鉴定,并为自己评定一个成绩。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过程的投入时间;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同时考虑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问题思考,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要求教师指导,两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成绩评定。行为实施评价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顺利达成“健康第一”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凌姝.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3]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此文系基金项目: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西藏大学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培养计划”)
ISSN2095-6711/Z01-2015-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