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元竹小学 于章生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泰兴市元竹小学 于章生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只靠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要让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
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在家娇生惯养,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实效,只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只有好学生参与活动;评价只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等。以上现象都会影响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也和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面向全体背道而驰。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创设有效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大量素材。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天真、活泼,教师要用有趣的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明确任务。为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节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吧!”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学生热情高涨,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3.合作与探究。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以后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小组的探究成果。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把学习任务落实到个人,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实效。新课程重视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学长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测量,学生们兴高采烈,有的指挥,有的用尺子测量,有的用粉笔做记号……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不但掌握了测量的方法,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4.交流与评价。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或者小组的意见,让学生学会倾听,及时对其他小组做出合理评价,以博采众长,共同提高。每次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都要派小组代表进行简短评价,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发展,不断成长。
1.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划分小组,每一个小组内一般有4至6人,主要目的是实现有效合作、组间竞争,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帮助,学困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优秀生获得了自信。另外,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担当了一定角色并定期轮换,促进了生生互动,实现了有效合作学习。
2.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设计了一道应用题:老师带了100元去超市,买了20支圆珠笔,每支3元,还剩多少元?”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把这道应用题改编为:“老师带100元钱去超市为学生买‘六一’奖品,他打算买20支圆珠笔,每一支3元,你们想一想,他准备的钱够不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自主探究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这样学生才能胸有成竹,使有效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和完善,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不可或缺,新时代的教师要把这种学习方法合理地贯穿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李 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
[2]彭子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12
[3]冯满菊.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4
ISSN2095-6711/Z01-2015-07-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