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 胥江河 王 迎 张 平 郭 斌
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 胥江河 王 迎 张 平 郭 斌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知识体系不完善等。本文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进分工,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实践方面的培训,结合校内外各种师资力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争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创新创业 师资队伍 高校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起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教育成果;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学生成为科技创新、自主创业中的主力军。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各高校相继推出相关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打造创新创业学习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和项目,旨在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于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中。
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大学生是最具潜力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为社会建设、经济增长、创业就业等做出具体贡献。而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创新创业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研究如何提升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创新创业类课程在高校普遍未受到足够重视,定位较为模糊,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因此投入的师资力量总体让步于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仅靠几位教师很难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
专职教师匮乏,该类课程通常由学院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兼职授课,教师往往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开始授课,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实践经验都不够完整,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加之该类课程一般为通识课或选修课,在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创新创业课程被挤压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选择课程的学生通常只是为满足学分要求才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授课和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创新创业类课程资源有限,课程种类单一,授课多以理论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方法过于局限,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另外,目前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大多缺少实践环节,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通过有效的途径转换成创新创业的素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优良品质,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1.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贯穿其整个培养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中形成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首先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一类专业教育,并使其纳入到培养计划中,进行准确定位,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其次,其培养过程需要的不只是专职教师,而是需要全体师生进行参与,不论专职教师还是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都应积极研究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和案例,努力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导师,与学生接触更为密切,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参加相关的讲座、比赛,通过潜移默化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树立创新创业的观念和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面向全校师生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开展讲座、竞赛、活动等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重视第一课堂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体系,涵盖经济、管理、财务、人力资源、公共管理、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具备广博而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创业基础知识和高超的创业理论教学水平,开展针对教师的全面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聘请各类企业家、创业者、学者等社会中各类专家为师生进行授课,以他们各自的经验、经历更生动的将创业中要重视、避免的问题讲解出来,更利于师生理解和接受。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培训,随着创新创业课程信息化的不断建设,慕课、优课联盟等精品公开课不断推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各类优质的课程资源。我校在今年逐步引入了慕课、尔雅网络课程、优课联盟等课程资源免费供师生学习,2014至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已有65位创新创业类教师在网络上完成相关培训,641名学生选修了创新创业类课程;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拟开3门网络课程,目前已有68位教师报名,5000多学生选修,尔雅网络课程由于学习时间灵活、方便也受到师生的欢迎。
3.创新创业实践的培训
任何理论知识都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类课程更是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空有理论难免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是需要足够重视的。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应推进教师到各行业中的大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战经验,锻炼创新能力,增强对创业的认知和市场的掌控力和竞争力。回校后在与大学生分享经历和经验时,才能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既能加深教育的成果,又能促进自生创新创业认识的提高。
合理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基层参加实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同深入所在行业的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共同促进师生的认识和提高。
4.多类师资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开放式实践教育,仅仅培育优质的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和产业界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打造一支各类师资相结合的兼专职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学校应该将强与各行业的交流和合作,聘请各行业的成功人事、学者、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他们有相关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经历,对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有很深刻的见解,对企业的运转流程更为清晰,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规避的风险更加敏锐,因此结合社会各行业的资源更有利于与学校资源相整合,打造起一支类别齐全、创新创业素质较高的兼专职师资队伍。
5.完善考核机制
为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良性发展,避免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针对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必不可少。将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与他们的工作量和绩效评估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积极性;当教师组织相关创新创业讲座、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基层挂职锻炼等工作时,工作量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折算。另外,对开展创业教育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个人及团队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
总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关乎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创业技能培训融入实习实训锻炼,拓宽知识面,建立教师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要注意各学科教师的综合资源优势互补,倡导合作理念,通过跨学科研讨、校企联合、学校与科研机构互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努力培养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科技创新、竞争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面向市场的准确分析能力和专业服务素养等。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按照既定的报酬标准予以奖励,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
[1]凌明亮,黄仁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伍耀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2012.02
[3]李丽萍,巩艳芬,肖艳玲.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J].教育理论研究,2013
(此文系重庆工商大学2014校内科研基金项目“就业创业专项研究”,项目编号:680214004)
ISSN2095-6711/Z01-2015-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