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心理辅导

2015-03-30 12:09广西省百色学院徐聪聪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态汉语心理健康

广西省百色学院 徐聪聪 胡 磊

据了解,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 万人,比2014 年增加22 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下,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难免会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并作出有效的指导,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就业相关心理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1.求职意识不强烈,懒散懈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积极、不主动,出现了懒散懈怠的现象。例如,学校开展校园双选会时,距双选会入场时间已过良久,可现场出现的毕业生较少,经了解有些毕业生还在宿舍懒床,有些认为来的单位不令自己满意就不愿意来参加;有的来了之后,不带简历,在现场转悠一圈,一无所获。由此可见,毕业生对双选会上用人单位的单位性质、招聘职位特点、职位要求都没有作认真的分析、筛选及做好面试准备,这就属于懒散懈怠的表现。

2.就业目标不清晰,盲目从众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定位不明确,导致就业目标不清晰,出现盲目从众的现象。例如,参加校园双选会时,只要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要求不高,就盲目投递简历。还有毕业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用人单位,不知如何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看见同学投哪个单位他就投哪个。当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不论自己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录条件是否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就盲目地跟风参与。

3.工作能力不自信,自卑消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职务持怀疑态度,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怀疑与自责中产生了自卑消极的心理。例如,在双选会上,一些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贴出高薪招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招聘简章,可报名的人数较少,问及原因,原来招聘要求写作能力较强,害怕自身能力达不到,因而不敢挑战高薪的职位。甚至有同学纵览招聘条件,要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具备形象好、气质佳,普通话好、写作能力强等条件而感到自惭形秽,不敢积极应聘,陷入自卑消极状态。

4.就业心态不平和,焦虑急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容易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态不平和,导致求职不顺利,从而否定自我。如在求职的过程中,某些大学生看到平常跟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认为自己也应该找到更好的工作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可这样的一些单位招聘要求高,自己很难应聘上,导致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徘徊不定。由此容易陷入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的境地,尤其是当看到身边同学都找到工作单位时,更加感到急躁惶恐。

5.就业期望值过高,盲目自负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学习、工作能力还不错,理应找一个高薪又“铁饭碗”的单位,往往这样的单位需要脚踏实地、真才实学的人才,眼高手低的应聘者在面试这一关就会被淘汰。大学生这种盲目自负的心态限制了他们的求职路。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措施

针对以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心理疏导方案。

1.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形势,促进学生积极就业

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想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下顺利就业,找到理想的工作,就要对自己所选职业的行业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更要对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职位的匹配度有清晰的认识。懒散懈怠的就业心态,只会阻碍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得理想的职位。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挑战。

2.理清专业特点,帮助学生作好职业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对外汉语教师,或具有汉语言优势的人才。该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将自己定位为向国际推广汉语的文化传播者或具有扎实汉语言基础的文化传承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应该立足于自己的专业,苦练内功,练就真才实干的本领,从而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3.完善职业认知,发掘学生自身优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要理性认识和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气质特长、职业技能优势等,从而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及可发展的潜力。只有全方位地认真解剖清楚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在职业选择时才能拥有自信心,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自身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找准方向,从而消除盲目消极态度。

4.摆正就业心态,克服就业心理困扰及障碍

在求职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找寻成功的途径。如果遭遇一次挫折就踌躇不前,永远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进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即使多次求职失败,也要学会克服自己心理的“魔怔”,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只有愈挫愈勇才能具有击败困难的意志力,到达成功的彼岸。态度决定一切,平和的求职心态,不仅可以帮助求职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困扰及障碍,更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份理想工作。

5.做好职业规划,明确择业价值取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在充分认识自我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阶段性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在选择职业时,大学生要弄清楚自己择业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自己最喜欢从事的职业类型是什么,能否将自己真正地“人职匹配”。这样作出的职业规划,才是实用有效的职业规划,才能促使自己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三、缓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对策

1.高校不仅要关注就业率,更要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每逢毕业季全国各类高校聚焦点都在大学生的毕业离校、就业率、就业质量等问题上,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方面可能会有所疏忽。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可能会导致求职失败,而且消极的就业心态也会影响就业的质量。因而,高校教师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而且要关注求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精神上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心理咨询机制,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全国各类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问题。目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误区,认为去心理咨询就意味着自己有心理疾病,因而去咨询的学生较少。所以,高校在毕业季应加大对就业心理咨询的宣传和服务力度。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应该对来访的大学生建立好档案资料,帮助大学生通过心理测评来认识自我,并与班主任一起为学生分析就业倾向,为他们提供就业方向的参考。高校应完善就业心理咨询机制,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3.高校应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党中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各类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得到重视值得深思。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中应该注重就业心理的实践指导,提前对毕业阶段的心理困惑进行疏导。

4.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关注并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靠高校的教育,还要靠整个社会以及学生家长的全力配合。在关注大学生学业、就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在毕业阶段,社会媒体应该创造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社会氛围。家长更应该及时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要在家庭方面给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应该积极去开导他们,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

5.大学生应加强人际交往,形成健全人格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自主调节心态,加强人际交往,多与人沟通,多向书本和他人学习,注重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大学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挖掘自身潜质,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从而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心态汉语心理健康
学汉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