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全程分层体系构建初探

2015-03-30 12:09浙江传媒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程心理健康生命

浙江传媒学院 朱 易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以及走向成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强化与改进大学生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合,使二者相互借鉴、渗透与融合,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实现教育的一体化。这既是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和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以我校课程开设为例,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发展迅速。在短短三年时间,已经从个别学生能够参与的选修课程,发展成为覆盖全校新生的必修课程;从简单内容的拼凑,到两大部分内容有机的融合,特别是在人格、自我发展、情绪情感等方面,深度融合,独具特色;从零碎教学资源到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料库。在初期建设中,我们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互融合促进。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教育起因、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和相似性,既有平行又有交叉,可谓职能互补,内容互渗。所以两者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两部分内容。

在内容的融合上,我们采取深度交叉的方式来构建,将原有的板块打散,重新整合。在方法的融合上,我们大量采用在两部分教学领域都经常采用的体验和分享,使得整个课程不出现明显的断层,两部分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2.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日臻完善。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的内容互为补充,丰满了彼此原有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相互借鉴。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建立囊括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等专题,交叉更迭地开展两部分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成效日益显现。课程的授课效果,可以体现在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的来访学生统计中。随着课程的开设,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因为一般心理问题而来求助的人次较之前有显著增加。这也是学生对课程中呼吁的关爱自己、科学求助理念的接纳和内化。其次,我们还发现,在我校校园中,形成了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悦纳自我、张扬个性的校园新风。学生自发开展大量以关爱、感恩、自我成长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最后,我们还了解到学生对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均比较认可,教学评价分数高。

可见,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教学之路已经从突飞猛进的快速成长阶段,进入到反思修整,深入发展内涵、更加关注教学效果的瓶颈突破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问题和矛盾如见凸显。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1.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虽然我们无法根据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一套适合他们需求的课程,但是目前这种所有专业所有类型学生,均采用同一套教学方案的课程设计,的确过分笼统。

大学生由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区别,他们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专业课的教学本身便体现出了差异性,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而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这类公共课程,则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一点目前很难做到。

2.课程影响缺乏持续性。大学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丰富,学习环境多变。学生要应付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来说,获得持久的生命关怀和心理健康指导非常必要。而目前的教学安排形式往往过度重视大一年级,而忽视了其他各个年级的学生。导致大一授课的时期内心的领悟和感动,无法持续起到作用,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遇到一些人生问题和心理困扰,照样如同一张白纸,不知如何科学对待和智慧处理。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如果缺少长期影响,效果甚微。

3.课程结构缺乏层次性。由于教学安排等客观原因的影响,该课程仅被安排在大一年级开设。虽然满足了学生对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知识学习的迫切性,但却带来了其他问题。因为并不是只有大一的学生才存在这样的教学需求,也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大一年级的新生。许多主题,例如寝室人际关系、个人生涯发展等,大一新生还未有强烈的感性认识,他们的心理需求还未被激发,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度不够,效果便大打折扣。而待到真正需要引导和教育时,课程也已经远离。而且集中一个时间段,进行长程授课,容易陷入反复说教,缺乏吸引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全程分层体系教育体系构建思路

针对上述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打破原有课程的框架,将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拓展延伸开去。必修课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主阵地,我们将通过丰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式来进行改革。对于课外部分,我们积极拓展各类相关活动,将其纳入整个教学体系,有指导有层次地开展活动。拟构建起一个全程跟踪、全面覆盖、分阶段、有选择的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体系,结合独立式和渗透式两种方式的优点,开展教育教学。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我们将立足“全程”和“分层”两个关键词。针对课程影响缺乏持续性的问题,我们以“全程”思维来解决,将大学生的整个学业生涯,纳入到课程规划内。从大一到大四,通过不同的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组织教学。将之前的教学战线拉长,适时适度地在关键期、敏感期,及时给予学生相关教育和启发。

针对课程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我们从“分层”角度出发,在全程的基础上,可以细致区分教学对象,在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比重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细分成几个部分,在必修内容之外,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全程分层教育体系具体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拟定在现有的必修课基础上,建立起以一门主干课程(低年级必修)+多门选修课程(中高年级选修)+各种社团活动(高年级指导,低年级参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生涯指导(高年级必修)+以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学生科研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的课程体系。

其中必修课程在当前的教学大纲基础上进行修改,重点突出新生所迫切需求和感触深切的主题,包括适应、自我、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等主题。

组织课程组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优势是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更多的创新和拓展,例如与影视结合、与经典国学结合等。

鼓励教师对相关学生社团开展指导,开展高质量的心理与生命教育活动,以团体辅导、讲座沙龙、素质拓展、舞台表演、公益活动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

与就业指导相关工作做好衔接,在毕业生工作中,植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理念,辅助高年级生涯指导的开展。

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心理与生命教育主题的科学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内化。

心理发展有其科学的规律,每个生命的美好在于其对度的把握。本体系的设计理念,是遵循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和生命哲学的原理而来。力求将我们期待学生领悟的内容,内化到教学体系中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全程分层教育体系,目前仅仅停留在现象分析和理论探讨阶段,接下来我们将力求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其实施效果。

[1]沈贵鹏.心育有法,但无定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

[2]毛晋平.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3]曾伟玲.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浅析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汕头科技,2008.01

[4]王文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田[J].校长论坛,2010.06

[5]杜颖青.浅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华章,2010.05

猜你喜欢
全程心理健康生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