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2015-03-30 12:09吉林省双辽市第二中学赵来祥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潜力创造性学科

吉林省双辽市第二中学 赵来祥

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吉林省双辽市第二中学 赵来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日趋急切,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育中已经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学习与潜力发展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来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兴趣渗透的问题。

案例教学 课程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目标的变化是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完全超越了以往计算机教育时代片面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单一信息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技能(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的培养,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

2.教学对象是由“教”向“学”转向。基于教学目标的变革,由“教”向“学”转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由施教的客体(被动接受)培养成学习的主体(主动建构);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扶贫对象”,在教师的支配下按既定路线学习,提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将学生由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发生器”。

3.师生关系呼唤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学的平等性和合作化,教学的情感性和人性化以及教学的互动性和多边化,由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综合权衡,从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没有变化。

5.教学过程要联系实际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具有如下特征: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学习——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开发潜力。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指定领域,它不同于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法与传统学科的教法不同,它要求更多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现实情况是,不少教师仍然把它当作一门课来教,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里听讲。一些教师讲软件操作时一步步地讲操作步骤,学生跟着一步步地学,教师把知识嚼碎后再喂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扼制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潜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渗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设计相应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把学生潜力的开发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信息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既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任务,又完成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兴趣的任务。

1.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是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进行辐射状态,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务多法训练。一务多法训练就是给学生一个任务,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例如,一个作品可以用多种制作工具完成,一个程序可以用多种算法实现,一个信息可以用多种载体呈现等。

2.兴趣是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出发点。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后往往会专注于这一事物,从而进一步研究这一事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种天然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把这一兴趣转化为一种长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问题着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成功感。

例如,对于WORD这一应用软件的使用,假如就单纯的让学生看软件的使用说明书,那很多学生会放弃学习,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都把该软件的使用功能整理归类,如学习表格时,结合我们的"日课表",利用这么一张学生天天都要用的表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习了表格的多种基本功能,然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制作一张时间表。从这样一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当学生的日课表、时间表制作完成后,学生又能体会到一种成功感。当他们成功了以后,又会进一步激发深入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创造型人才,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已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创造性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造就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在教学中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应用性学科,更是一门提高学生兴趣、发展个性、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学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涉及许多潜在的能力开发,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发现、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实现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

ISSN2095-6711/Z01-2015-12-0135

猜你喜欢
潜力创造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潜力榜
“超学科”来啦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