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进贤县民和第五小学 陈冬梅
怎样的课堂教学最有效
江西省进贤县民和第五小学 陈冬梅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以教师为主导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同学间相互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少讲多练是最有效的。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以教师为主导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同学间相互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有人认为少讲多练是最有效的。
其实,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每个教师都很清楚。当我们带着一点兴奋步入课堂,怀着一点感动拥有课堂,伴着一点幸福跨出教室,我们感到这堂课是成功、有效的。具体地说,有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必须富有激情,其情感和思维应该是灵动的,易于感染学生。教师要有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教师独特的魅力。一个不能张扬个性的教师不能教出具有灵气的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具有激情呢?只有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充满创造的激情。
据了解,很多教师非常好心,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内容讲全、讲细、讲深、讲透、讲到位。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替学生做、替学生说、替学生小结甚至替学生想;有的教师把难点讲得清晰透彻,天衣无缝。这些做法认为教师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但是若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则以上做法有失偏颇。
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的经历。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会不“高效”,但从发展的角度,从培养学习能力的角度看却是“高效”的。
课堂氛围属于教学软环境,可以设想,教师上课过于严肃、呆板,或者动辄发怒甚至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还谈得上什么氛围和意境呢?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始终保持对学生的“亲和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出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以致课堂教学整体联动的良好格局。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引起情感的交流和互动,会使师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
这种在课堂上倾注全身心的积极情感从何而来?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责任心及真挚的爱。反观我们的教学,有的教师不珍视“情感”这一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不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金矿,这样做实在可惜。笔者认为,师生互相吸引,互相感动,互相激发,双方智力、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生态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这样的师生关系也是最有效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审订专家郑国民老师说,要保持课堂紧张和高效的状态,最主要的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时机、自然地提出问题,用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课堂问题的设计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难度适中,照顾多数同学。问题的提出方面做到巧妙、及时,为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添兴趣。从备课、设计到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渡,甚至某一个设问都要做精心准备,整堂课处于一种动态的、波浪式的探究过程之中。学生们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做支撑,其中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善意的合作,中下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这样的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令人心动。
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一节优秀课的精彩之处往往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机智上,一个发人沉思的启发、一个疑难之处的点拨犹如画龙点睛,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笔者认为,课堂上的灵机一动、妙手偶得等创造性灵感离不开教师长期的积淀和课前的充分准备。假如没有充足的底气,甚至连课都准备得不充分,上课时拖泥带水,又何来一气呵成?又何来水到渠成?更何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和创造呢?
正如许多教师所言,课堂教学不一定要用多媒体,不一定要分小组讨论,不一定要进行一问一答的表面化的“双边活动”,关键在于师生的心智都进入一种活跃的状态,成就心灵的唱和,感情的呼应,思想的交流,从而收获最大的效益。但愿我们的语文教育能够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守住自我,彰显个性,大放异彩,希望我们的广大教师能够系统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会更扎实。
ISSN2095-6711/Z01-2015-1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