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郑 新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信息传递的互动活动。包括信息的输出、吸收、反馈加工、评价等。其中,输出信息的质和量,吸收信息的多与少,加工信息的快与慢,评价信息的是与否,对信息反馈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全面、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控制调整教学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馈是手段,目的是控制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教学中信息反馈的功能有如下几方面。
反馈可以及时检查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控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姿态、语言等信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评价、愿望和要求,进而针对性地调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深浅程度,有利于学生清晰而准确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每一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教”与“学”定向。通过信息反馈可以随时控制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教学难度是否适中,教学要求是否适当,教学检查是否适时等。使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既不降低要求,又不无限拔高,以利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好学生进行延伸性指导,对较差的学生查缺补漏,减少学生知识缺陷的积累;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调控大多数学生情感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等。
课堂观察是一种综合活动,要求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颜观色、随机应变”,通观整个课堂。不仅用眼睛,还要用耳、用脑,边看、边听、边想,从学生的动作、表情、情绪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准确地分析判断,针对性地拿出处理问题的办法与措施。
课堂观察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环视法,即教师有节奏地、周期性地把视线从教室的左方扫到右方,再从右方扫到左方;从教室的前端观察到后端,再从后端观察到前端,以了解所有学生的动态反应,获取课堂的整体信息。二是点视法,即发现某处或某人出现异常反应时,把目光集中到那一点上,有重点地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善于从学生的表情、目光和姿态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不同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聚精会神,侧耳细听,表情随着讲课的内容而变化,说明教师的讲课是成功的,恰到好处,可以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下去。这时,要环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老师在很关切地看着自己。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东倒西歪、烦躁不安,或交头接耳做小动作,说明讲课效果不好,教师要边讲边考虑一下,是讲得太快了还是太慢了,太深了还是太浅了,表达技巧是否呆板、单调等,并对症下药,进行调整。如果学生表情淡漠、目光滞呆,说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思想已经开了小差。这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去向,随机应变,增强讲课的吸引力,设法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对所讲内容想听愿听。如果全场或局部出现突发性骚动,有的张望,有的交头接耳,这说明学生没有听清听懂或不理解,思维跟不上。这时,教师要停顿一下,弄清原因,并针对性地重新讲一遍或利用其它手段进行再次变式讲解。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的学习。在师生交流方式中,提问是最直接的、信息交换效率最高、反馈最及时、师生情感活动最丰富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与教师的提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说来,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敬畏心理,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种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这是课堂提问的基础。
提问对象的选择要有助于全面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要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为了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可以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检查教学效果,应该提问程度较低的学生。
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选择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转化处,学生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问处,对学习新课有帮助的知识,对发展能力有启发的知识等。切忌对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无多大用处的提问,以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提问,以实现多层次的信息反馈。
提问后要有停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对于较难的问题,要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思维梯度,给予启发、点拨、诱导。提问的问题不能太笼统,使学生思维受阻,无法回答。提问要注意时机,不能太频繁,不能为“惩罚”而问,更不能信口开河、想问谁就问谁、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通过听写、默写、板演、小测验等发现学生的疑难、模糊点,及时加以解释、强调、纠正或补充。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够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获得“教”与“学”双方的反馈信息。
听写、默写、板演的内容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所选学生应包括好、中、差三等,好学生做示范,从一般学生或差生身上发现问题,听写、默写、板演结束后教师要有总结评价,有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小测验是在新课结束后用较短的时间以书面的形式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时间短,检查普遍,随时都可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考查要有计划、有目的,考查内容必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要组织全班学生参与,考查结束后要及时明确答案,并进行鼓励性评价,以对学习内容进行矫正强化。
运用仪器设备、材料或工具等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这种方法能够详细地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范例。缺点是仅仅能有少数学生操作,时间的利用不经济。
强化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在知识、能力方面,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旧知识连接点的信息反馈,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结构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经过同化与顺应不断地构建、改造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观察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生长点的把握情况以及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理解新知识和巩固新知识的信息反馈,重点观察学生对新知识及其本质的理解,以及思维加工的信息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方面的信息;三是新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信息反馈,重点是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哪些障碍、难点以及成功所在。在情感方面,要分析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重视对学生情感的调控。首先,教师要充满热情,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授课过程中,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情感表现,密切注视并及时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恰当地运用手势、眼神、语言来调节、控制学生情感,发现不足,及时矫正;在评价教学时,要避免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应侧重于肯定性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起学生继续努力的热情,把学生的抱负引向更高的层次。
系统科学理论表明,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获取反馈信息的目的是实现目标的控制,使系统的运动有序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前进,所以,反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对于有幼稚想法的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讥笑,不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学生批评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全面的学生。
反馈的目的是调整下一次的控制,如果不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也就不能对系统的运动状态进行准确的调整,那么,反馈的信息量再大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反馈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否则,错误的信息必然导致错误的判断,导致控制失败。所以,必须及时准确地收集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面对的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学生,情景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在控制课堂进行教学时,必须灵活多变,各种方法交叉运用,达到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教学活动情况,为矫正强化教学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与在沮丧状态下学习,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用真情来对待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环视课堂要用自然、亲切的目光,捕捉学生的视线时要用和谐的目光,即便某一个学生违犯了课堂纪律,也不要用凶狠的目光来对待,可以采用责备的目光;不要斜视学生,斜视有“轻蔑”的含义;不要久视某一学生,久视有“憎恶”的味道;在提问时,不能用强制的语气和态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人际距离要能够使学生得到信赖与鼓舞,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切忌用不耐烦、训斥、责难的态度对待学生。
[1]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
[2]郭 友等.教师教学技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
[3]张志勇等.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