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隐性化实施途径

2015-03-30 11:41黄蓉赵惜群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0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湘潭4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黄蓉,赵惜群(.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0;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湘潭40)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隐性化实施途径

黄蓉1,赵惜群2
(1.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2.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传统的显性教育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已显示出某些不足,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环体、教育方法等方面挖掘隐性教育因素正好契合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对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隐性化

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内隐性

教育目标不仅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引领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向,规定其基本内容,影响其方式方法。教育目标内隐性强调教育主体将教育目标隐蔽化。首先,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目标越外露,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戒备心理,将目标内隐,反而能取得好的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1]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大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厌倦、戒备,甚至逆反心理。再次,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致使部分大学生持有“网络道德虚无”思想,否认网络道德的存在,对以提高其网络道德素质为目标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心怀排斥,进一步加大了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难度。因而,将教育目标内隐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隐性化、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必然要求。

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其一,要遵循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巧妙地借助各种网络实践活动,将教育目标合理地有计划地内化、分解到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中去,从而消除大学生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在“无意”中实现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效果。其二,要淡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避免大学生感到自己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教育者处于居高临下的教育地位,消除大学生可能的不平等和自卑心理,让大学生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熏陶。

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示范性

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要彻底说服人,离不开教育主体人格的示范性作用,教育主体的人格关乎教育实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力量。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他们倾向于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有教育主体品格高尚,教育客体才有可能相信他所倡导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品格教育,教育主体自身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意志、行为是鲜活的教育内容,对教育客体的品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育者自己的网络品格和他提倡的网络品格都不一致,那么,教育客体就会对教育主体产生不信任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

相对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和直白枯燥说教的显性教育方式而言,这种教育主体人格示范的隐性教育模式更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能更好地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隐性教育力量。其一,教育主体要树立渗透式的隐性教育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作为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其言行举止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二,教育主体要加强人格修养。“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筑在老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够形成性格。”[2]教育者只有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持久地影响教育客体,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树人,才能提升自己所从事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其三,教育主体身体力行,带头践行自己提倡的网络道德规范。身教重于言传,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以身示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力量,它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式获得教育客体思想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进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教育内容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作为教育源泉和内容,将教育渗透进生活,强调的是一种将教育内容隐化的教育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于生活之中。网络是从现实社会中产生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网络社会建构的基础。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亦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离不开现实生活和网上生活。

此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为实现其目的,必须从经验即始终是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脱离了大学生自身经验的教育是无效的,像大多数教育一样,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也要从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取材,实现内容的生活化,避免教育内容太过直白枯燥。其一,要以大学生生活为出发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围绕大学生在网上和网下生活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自身遇到的道德困惑,选择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惟其如此,网络道德教育才不是“无中生有”,亦不是无源之本,无土之木。其二,要以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资源为切入点,特别注重巧用网上网下生活中生动典型的案例开展教育,聚焦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的生活场景,只有自觉回应大学生火热的生活事实,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方法对于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不解决桥或船的关系,过河就是一句空话。”[4]同样,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方法。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独特规律对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以灵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网络道德在大学生中普及开来。

第一,科学开展课堂教学。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开设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同时,需要抓住渗透时机,把握渗透点,将网络道德教育合理地贯穿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如在计算机和信息类课程中巧妙地插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在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穿插网络违法事件及网络法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通过大学生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等课程,将心理素质教育与网络道德相结合,积极探索加强网络人格教育的方法。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课堂教学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能不能渗透、渗透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运用,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他们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积极关注和自我思考,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积极开辟网络第二课堂。重视网络隐含的道德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发挥,综合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包装“绿色”德育网站,通过网站上的道德学习、历史采风、实事分析、社会动态等内容丰富、样式新颖的栏目,实现用正确的信息武装大学生、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大学生、用高尚的美德感染大学生的德育渗透。通过BBS、E-mail、QQ(群)、BLOG(博客)等网络交流载体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理论问题、热点际题、实际问题,发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同时,要建立备受大学生关注的娱乐型、消费型、交往型网站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流网站之间的友情链接,引导学生健康用网,浏览“绿色”网络信息,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5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感染性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好坏对网络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的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与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良好的环境具有感召力、促进力和约束力”[5],它以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因此,要优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感染性,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优化,需要从以下四点着手:其一,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舆论环境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场”,党和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人和感染人的隐性教育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网络环境是网络道德存在的前提,网络环境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能够熏陶和感染大学生,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网络道德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是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重要隐性教育因子。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产生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同时,要加强精神文化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隐蔽性、渗透性、感染性的隐性教育功能,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环境支持。其三,优化家庭人文环境。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早、最长久的场所,家庭人文环境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长久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家长要主动“触网”,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养,用良好的家风熏陶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其四,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同辈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具有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的影响,它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他环境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同辈群体环境,并对其网络行为加以积极引导,树立网络道德素养良好的朋辈榜样,向群体成员传播正能量,从而发挥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2.

[2]秦艺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其长效机制的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责任校对罗渊)

作者简介:黄蓉(1991-),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S14005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YBA126)

收稿日期:20141229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7.040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7-0124-0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