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中华,李坚怀
(安徽科技学院,凤阳23310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乃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不过,由于工程浩大,四库馆臣疏于考证,错误难免。特别是对撰者姓名、字号、籍里、仕履等因考订未加详审而造成常识性乖错违失颇多,甚至张冠李戴。李慈铭曾批评云:惟集部颇漏略乖错,多滋异议[1]。这些“硬伤”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指误正误便成为“四库”学研究题中应有之义。余嘉锡、胡玉缙及王欣夫等前辈学者标举于前,杨武泉、崔富章与李裕民等先生震澜于后,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纠谬正误做了大量工作。笔者研究万历文学时,阅读了其中的一些晚明文人别集、日记、笔记及地方志等文献,发现依然存在若干前辈专家没有注意到的疏误。随校随录,得二十则,列以就正于雅士君子。
解题云:“明甘雨撰,陈士元注。雨字子开,永新人。万历丁丑进士,由翰林院检讨谪德安府推官,迁南京刑部郎中。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
按:甘雨仕履误。据郭子章撰《吾友甘亭大参墓碑》记载:“万历癸丑春二月朔,友人甘子开卒于郡城之寝。……公名雨,字子开,居义山下,别号义麓,晚爱庐山,更号宫亭。其先出南□□□□□家丰城,数传徙至旰。至延珪,登宋绍兴五年进士,出判吉州,留寓永新,是为虹桥初祖。……(公)庚午以《春秋》领乡荐。……丁丑,以《春秋》魁本房,改翰林院庶吉士。……比解馆,出为福建道御史,巡盐长芦。……辛巳春,左迁闽皋。……壬午,江陵卒。丙戌,用荐起公浙江佥宪。……己丑,迁楚德安司李。……庚寅,还南比部主事。寻迁南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癸巳,迁粤西督学佥事。……炎徼多瘴,病甚,乞骸归。……有《粤游稿》。……己酉,迁福建皋司副使。……壬子,迁楚藩参政。决意山林,取笥中存稿自编,辑之曰《仕隐集》以见志。……公以癸丑春卒。……所著有《白鹭洲志》《督学集》《古今韵注撮要》《吉安贡举考》若干卷。”[2]据此可知,甘雨仕履概况,由翰林院“庶吉士”(非“检讨”)出任德安府推官,迁南京“礼部郎中”(非“刑部”),最后官至湖广参政。
解题云:“明萧崇业、谢杰同撰。崇业,云南临安卫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杰,长乐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万历七年,崇业为户科给事中,杰为行人司行人,奉使往封琉球国世子尚永为中山王。是年六月,渡海抵其国,十月还闽。因记其行事仪节及琉球山川风俗为此书。大抵本嘉靖十三年陈侃、四十年郭世霖二《录》而稍润益之。《明史·艺文志》载谢杰《使琉球录》六卷。此本止分上、下二卷,检勘并无阙佚,殆‘六’字为传写之误欤。”
按:作者字缺。据黄洪宪撰《明中宪大夫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萧公神道碑》记载:“……中丞公讳崇业,字允修,别号乾养,世居秣陵,高皇帝时,萧九成之母慕人入宫乳太子,与宦者隙,戍云南临安卫,遂家焉。……嘉靖辛酉,举于乡。隆庆辛未,成进士,改庶吉士。……癸酉,授兵科给事中。……转工科右给事中。……转户科左给事中。……琉球中山王请封,公当往。……升兵科给事中。……稍迁光禄寺少卿。辛巳,擢贰太仆。……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著述有《奏议》《使琉球录》《南游漫稿》。”[3]谢肇淛《小草斋文集》卷十四记载:“谢杰,字汉甫,福建长乐人。登万历甲戌进士,授行人,出封琉球,尽却夷王所予金,归装萧如也。”[4]该书卷十五《明故资政大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叔祖绎梅公行状》记载尤为详细:“……(公)讳杰,字汉甫,别号绎梅。……庚午,举于乡。甲戌,成进士。乙亥,以大行使楚,锡燕赉金,辞不受。丙子,琉球请封,公以副使偕给事中萧崇业往,众危之。公执掌曰:乘长风破万里浪,吾志也。天子明圣,海波晏如,越洪涛,一杯水耳!且也宁独大海执掌中能死人哉?……既还朝,拜光禄丞,晋少卿。……拜大司徒,督仓场。……所纂著有《奏议》《诗集》《文集》《礼綦刑纂》《士谭民语》《白云篇》《琉球录补遗》《抑抑堂爰草》百余卷,行于世。”[4]谢肇淛为谢杰侄孙,记载当更为可靠。据此,谢杰出使琉球为万历四年(丙子),而非“七年”。
解题云:“明黄润玉撰。润玉字孟清,鄞县人,永乐庚子举人,官至广西提学佥事,事迹具《明史》本传。”
按:仕履误。据杨守陈撰《南山先生墓志铭》记载:“山环吾郡,而其南若金峨诸峰尤峻秀,先生乐之,故自号南山,而学者称南山先生。……先生讳润玉,字孟清,世为鄞人。……京闱乡试,擢《礼经》魁,会试授建昌府学训导。丁文林公忧,改训南昌府学,蔚有声绩,用荐擢行在交趾道监察御史,出按湖广。……英庙即位,……陟广西按察使佥事。……丁史孺人忧,改湖广按察司。……左迁和州、含山两县。……请老致仕。……寿八十有九而卒,时成化丁酉五月二日也。”[5]谈迁《国榷》卷三十七亦记载:“宪宗成化十三年五月戊辰。前湖广按察司佥事黄润玉卒。润玉字□□,鄞人。……举京闱,训导建昌,改南昌,拜交趾道监察御史,出按湖广,迁广东(应为广西——引者注)佥事,忧去,补湖广。坐诬,谪含山令致仕。世称南山先生。”[6]《明史》本传记载:“黄润玉,字孟清,鄞人。……十八年举顺天乡试。授建昌府学训导。父丧除,改官南昌。宣德中,用荐擢交阯道御史。出按湖广,……正统初,诏推举提学官。以杨士奇荐,擢广西佥事,提督学政。……母忧归,起官湖广。论罢巡抚李实亲故二人。实愤,奏润玉不谙刑律,坐谪含山知县。以年老归。归二十年,年八十有九卒。学者称‘南山先生’。”[7]据此数则文献,应改正为“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
解题云:“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明史·儒林传》附载《王畿传》。”
按:“海门”非周汝登字,而是其号。仕履亦误。据民国《嵊县志》卷十四“人物志”记载:“周汝登,字继元,谟之子。……万历丁丑第进士,授工部屯田主事,……升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转验封司郎中。……升广东按察佥事。疏乞养不允,升云南参议,再疏陈情,得旨归里。……升南京尚宝司卿,署京兆篆,升太仆寺少卿,为滁人修社学,置义田。升光禄寺卿,升通政使司,晋户部右侍郎,致仕归。年八十三,诏起工部尚书,未任卒,学者称海门先生。”[8]《明史》本传记载周汝登仕履亦误。[7]
解题云:“明凌迪知撰。迪知字稚哲,乌程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
按:仕履误。据各种史料记载均无其任兵部员外郎的材料。据邹迪光撰《明缮部员外郎绎泉凌先生暨元配包宜人合葬墓墓碑》记载:“凌之先为周凌人,因以官为氏,……至我国朝而有为治中,贤者都御使晏如者,黔博士震者,比部郎约言者,率贵而能贤,家声不绝。……(公)乙卯举于乡,明年成进士,授工部郎。……寻有荆州榷税之命。……左迁得定州倅,……从定州摄晋宁,……从晋宁移大名,……从大名移吾常州丞。……时公方年三十八耳。比部公亦尚无恙。公喜曰:吾归矣。……公时时校刻,若《万姓统谱》《名世类苑》诸书传布天下。”[9]崇祯《乌程县志》卷六记载:“凌迪知,字稚哲,号绎泉。初任工部郎,……镌秩定州同知,转大名通判,晋常州同知。所辑有《万姓统谱》《名公翰藻》《名世类苑》行世。”[10]乾隆《乌程县志》卷六《人物》记载:“凌迪知,字稚哲,号绎泉,约言子,嘉靖丙辰进士,历工部郎中,……谪定州同知,署开州。……迁大名府判,升常州同知。罢归,闭户著书林下三十四年,日校讐群书雕板行世,年七十二卒。”[11]据此,凌迪知仕履中最高职位为“工部”员外郎,而非“兵部员外郎”。又按:杨武泉先生征引《湖录》转载邹迪光撰《绎泉凌君墓志》误,所引用四则材料分别标注“兵部郎中”“工部郎中”,未予辨析。[12]
解题云:“明吴时来撰,王篆增补。时来,仙居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文恪。篆,夷陵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隆庆二年,时来以南京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创为此考。六年,篆奉命继其任,以时来书度之,形势微有不同。因仍其体例,增损重订。”
按:吴时来字缺,谥号误。据《明史》卷二百一记载:“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擢刑科给事中。……万历十二年始起湖广副使。俄擢左通政,历吏部左侍郎。十五年拜左都御史。……时来初以直窜,声振朝端。再遭折挫,沈沦十余年。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连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太保,谥忠恪。”[7]谈迁《国榷》卷七十五记载:“神宗万历十八年六月己卯,左都御史吴时来卒。时来,字□□,仙居人,嘉靖癸丑进士。……历内台使,以直节著,晚虽多訾,终侃侃不愧为大臣,赠□□,谥忠恪,予祭葬。”[6]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三记载:“吴时来《悟斋摘稿》十五卷,又《横槎集》十卷,字惟修,仙居人,右都御使(应为左都御使——引者注),掌院事,谥忠恪。”[13]施沛撰《南京都察院志》卷三十九“人物三”记载:“吴时来,字惟修,浙江仙居县人,嘉靖癸丑进士。”[14]据此可知,吴时来字惟修,谥“忠恪”,“文恪”误。据同治《宜昌府志》卷十三记载:“王篆,字绍芳,嘉靖乙卯举人,壬戌成进士,初知吉水县事。历官两京都御使,晋位少宰。”[15]据此可补王篆之字“绍芳”。
解题云:“明胡居仁撰。陈凤梧编。居仁有《易象钞》,已著录。凤梧字文鸣,庐陵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巡抚应天。”
按:陈凤梧籍贯误,应为“泰和人”。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一记载:“陈凤梧《修辞录》六卷,又《西行稿》一卷,又《南巡录》一卷。字文鸣,泰和人,巡抚应天,右佥都御史,赠工部尚书。”[13]施沛撰《南京都察院志》卷三十九“人物三”记载:“陈凤梧,字文鸣,号静斋,泰和人。弘治丙辰进士,授刑部主事。……辛未,擢湖广参政。……升右副都御使,巡抚山东。……改南京,摄都察院事。……迁右都御使,巡抚应天。……所著有《修辞录》《毛诗集解》《困知记》《集定古易》《静斋奏议》等书行于世。”[14]泰和与庐陵同属吉安府,易混淆。据韩邦奇撰《资善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工部尚书陈公传》记载:“公姓陈,讳凤梧,字文鸣,号静斋。陈氏之先金陵人,后占籍泰和。……乙卯二十一乡试中试,……丙辰登朱希周榜进士,选入翰林,读中秘书。戊午授刑部广西司主事。……壬戌,升浙江司员外郎。……九月升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升山西副使,督学政,亦如湖广时。……辛未,擢湖广右参政。……服阕,擢山西按察使。……戊寅,服阕,己卯,补河南按察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改南吏部侍郎,迁右都御史,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十一府。……疏乞休上复勉留。……公怡然就道,既抵家,闭门扫轨,不轻接谒,进修著述无间时日。辛丑三月中旬,疽发于背,至四月初一日酉时卒,卒之辰,尚洮颒衣冠如平时,享年六十有七。讣闻,赐祭二坛,官为营葬事,赠工部尚书云。……所著有《修辞录》《毛诗集解》《困知记》《集定古易》《静斋奏议》。”[16]另,乾隆《泰和县志》卷二十亦有陈凤梧传记。
解题云:“明敖英撰。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是书上卷二十二目,二百四十二条,以戒多言为首。下卷十目,九十二条,以言贵简为首。采经史子集分类编次,而间附己说于其下。盖英督学陕西时刊以示诸生者也。”
按:仕履误。喻均、刘元卿《江右名贤编》记载:“敖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进士,授南工部主事,迁礼部郎中、陕西佥事、河南副使,皆督学,累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致仕。……所著有《杂言》《赘言》《感旧录》《慎言集训》《心远堂草》《四川钱谷考》《备边志》《霞外杂俎》。”[17]据此可知,敖英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而非“河南右布政使”,其著作有《四川钱谷考》可作别证。另崇祯《清江县志》卷七“人物”记载:“敖英,字子发,号东谷。……正德庚辰中会试,辛巳,授南工部主事,迁礼部郎中,出,督学陕西、河南,历任藩皋有声,以四川右布政使致仕。……著《绿雪亭》《心远堂诗文》等集,名为《东谷十书》。”[18]据此,敖英官至“四川右布政使”。
解题云:“明徐用检编。用检字鲁源,兰溪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是书汇录薛瑄、陈献章、王守仁语录,分类排纂,厘为五门,曰志学,曰为仁,曰政治,曰性命,曰游艺,其大旨亦与魏时亮同。”
按:号误为字。据庄起元撰《徐太常鲁源先生传》记载:“先生姓徐,讳用检,字克贤,号鲁源。其先居衢之柯山,裔自偃王,可谱也。迁兰始祖曰胜二公。……壬戌成进士,除比部主事。……迁南太仆寺卿。……凡有著作,自成一家,于新建、毗陵无所依附,如《婺兰新安纪会》《友声篇》《剑虔录》《三儒类要》,纂修县志等书,皆行于世。”[19]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四记载:“太常徐鲁源先生用检。徐用检字克贤,号鲁源,金华兰溪人。嘉靖壬戌进士,除刑部主事,调兵部、礼部,至郎中。出为山东副使,左迁江西参议,升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参政,坐失囚,降副使。丁忧。起补福建,城福宁。转漕储参政、广东按察使、河南左布政。迁南太仆寺卿,复寺马三分之一,召入为太常寺卿,两载而回籍。万历辛亥十一月卒,年八十四。”[20]据此,徐用检字克贤,“鲁源”其号也。
解题云:“明王概撰。高铨编。概字同节,庐陵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恭毅。铨字宗选,江都人。成化己未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按:成化无“己未”年,靳贵应同乡好友高汸之请为其父撰《明故资善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致仕赠太子少保高公懋忠》记载:“……公姓高氏,讳铨,字宗选。……公成化己丑进士。”[21]另据施沛撰《南京都察院志》卷三十七记载:“高铨,字宗选,江都县人。……成化己丑进士。”[14]据此,“己未”乃“己丑”之误也。
解题云:“明程达撰。达字顺甫,清江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
按:程达仕履误。崇祯《清江县志》卷七“人物”记载:“程达,字顺甫,万历丁丑进士,初令昆山。……再令仁和。……出守泉州,擒倭纪,录宪副汀漳。……擢总宪,贪墨望风解绶,晋浙右藩,转黔,加太仆寺卿致仕。著有《警语类抄》行世。”[18]据此,程达官至“太仆寺卿”,为从三品,非仅“漳泉兵备道”而已,虽同属兵部,但品级不同。
解题云:“明卓明卿撰。明卿字澂甫,钱唐人。万历中由国子监生官光禄寺署正。”
按:籍贯误。据冯梦祯撰《卓澂甫传》记载:“嘉隆间,弇州王长公执文章旗鼓号召天下,天下之士靡然从之,得一坐之欢,一语之誉欣欣然如享太牢登春台,目中遂已为无千古矣。当是时,浙士最著者兰溪胡孝廉元瑞、仁和卓光禄澂甫,盖俨然已附庸自命云。……澂甫讳明卿,其先淳安人,……转徙山阴、仁和,赘宋,子孙冒其氏,复初七传至澂甫。”[22]据此可知,卓明卿籍贯为仁和人。
解题云:“明阎士选编。士选字立吾,绥德州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
按:号误为字,仕履亦误。据谢兆申撰《明故奉直大夫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雁平兵备道立吾阎先生暨元配席氏淑人行状》记载:“今上万历四十有四季,乙卯十一月二十日未时,先生卒于代州官署。先生氏阎,名士选,字俊甫,别号立吾,其先世居绥德之碎金驿里,是为高阳氏之裔。金元代有显者,越洪武中,四世祖弘敬者始迁绥之宣化里,其弟弘义迁陇。于是裔绥者以敬为始祖。……先生登万历七季己卯第五人,八年,庚辰会试第四人。……擢南京刑部广东司主事。……丁外艰,已,补山东莱州府知府。已,擢山东按察司副使,是为登州海防道。已,擢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是为雁平兵备道。已,奏绩,擢右布政,兼按察,备兵代州如故。”[23]据此可知,阎士选,字俊甫,别号“立吾”,官至“山西右布政使”,非“山东按察使”。
解题云:“明毛澄撰。澄号三江,太仓人,弘治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嘉靖初,议大礼不合,致仕归,道卒,事迹具《明史》本传。”
按:字缺,籍里误。《明史·毛澄传》记载:“毛澄,字宪清,昆山人。举弘治六年进士第一。授修撰。预修《会典》成,进右谕德,直讲东宫。……服阕还朝,进侍讲学士。再迁学士,掌院事,历礼部侍郎。十二年六月拜尚书。……二年二月疾甚,复力请,乃许之。舟至兴济而卒。……赠少傅,谥文简。”[7]《明史》本传既有传主字、籍里,四库馆臣视而不见,竟将籍里改成“太仓”人,令人费解。另据周复俊撰《太子太傅少保礼部尚书毛文简公澄》记载:“澄字宪清,昆山人,弘治六年进士第一人。……初授修撰,预修《大明会典》。……卒,赠少师,谥文简。”[24]据此,毛澄,字宪清,昆山人。
解题云:“明曾玙撰。玙字东玉,泸州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建昌府知府。宸濠之叛,玙率属引兵从王守仁破贼,收复南康。集中有《平江凯歌》,即记是事也。玙号少岷山人,其集本曰《少岷存稿》。”
按:字误,应为“东石”。据张佳胤撰《中宪大夫江西建昌府知府少岷曾公墓志铭》记载:“武宗朝,吾蜀数君子起,咸尚文章气节,而江阳少岷曾公其一也。……遂易安乐为少岷山。正德丁卯举省试第五人,明年成进士,授户部江西司主事。……后转员外郎。……丙子,知府建昌。……公以庚辰垂槖归,移居江阳郡城。……公讳某,字东石。”[25]郭子章撰《中宪大夫江西建昌府知府少岷曾先生祠堂碑并序》记载:“……公讳屿,字东石,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建昌府知府。”[26]据此可知,曾玙字当为“东石”,《提要》作“东玉”,非也。
解题云:“明姚汝循撰。汝循字叙卿,江宁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大名府知府,终于嘉州知州。汝循自大名罢官归田,著《屏居集》;及嘉州罢后,历游燕、赵、楚、蜀间,著《浪游集》;晚年退耕秦淮,著《耕余集》。王穉登序其《耕余集》,谓其冲若陶、韦,然陶、韦不在其貌也。”
按:籍贯误,冯梦祯撰《前大名知府姚叙卿先生墓志铭》记载:“先生讳汝循,字叙卿,初名理,后以字行,别号凤麓,以家近凤凰台故。姓姚氏,与虞、陈、胡俱有妫之后,其先籍吾浙之武康,元末有名顺者避地婺之永康,国初,徙富户实京师,顺名在徙中,遂占上元籍。顺子金玉有女选入掖庭,当予官,辞不拜,令著籍锦衣卫。……(公)领乙卯乡荐,明年丙辰,登进士。……初令河南杞县。……例备补南刑部主事。……擢知大名府。……隆庆改元,京察,先生竟以刑部主事降调。……杜门十年,著《屏居集》。……起先生于家,补楚之桂阳州同知,量移蜀之嘉定州。……而先生独褫官。……所著有《锦石山斋》诸稿并文集若干卷藏于家。”[22]焦竑撰《中宪大夫直隶大名府知府凤麓姚公墓表》记载:“……公讳汝循,字叙卿,别号凤麓,先世浙之永康人,国初,徙京师,为锦衣卫人。少警敏,能文辞。嘉靖乙卯应天比士,学使者选高等,应试即中其科。明年丙辰,成进士,授河南杞县令。……著有《锦石斋集》若干卷,行于世。”[27]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三亦记载:“姚汝循《锦石山斋集》二十四卷,又《屏居集》八卷,字叙卿,锦衣卫籍,上元人。大名知府,谪嘉州知州。”[13]据此,姚汝循籍贯当以黄虞稷记载为确。
解题云:“明方应选撰。应选字众甫,别号明斋,华亭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卢龙兵备副使。应选初牧汝州,刻有《汝上诗文》二集,其子又增并《遗稿》,刻为此本。其诗古体颇清丽,文笔亦尚健举,而渐染习尚,未尽脱当时风气。”
按:仕履误。据唐文献撰《中宪大夫福建按察司副使明斋方公洎元配鲁宜人继胡宜人合葬墓志铭》记载:“……公名应选,字众甫,别号明斋。其先世汴人也,宋建炎间始徙杭,有安道公者徙华亭之横溪,是为华亭人。……以万历丁卯举于乡,癸未成进士,选知冀州。丙戌,丁母王夫人忧。己丑,起补汝州。壬辰,擢副职方郎。甲午,奉命典闽试。乙未,转郎武选。甫一月,奉上特简,擢宪副,备兵永平。是年冬,改督闽学政。丁酉秋,以疾请急重。戊戌春,乃得报疾,不二三舍而卒。”[28]另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五记载:“方应选《方众甫集》四卷,字众甫,华亭人,福建提学副使。”[13]据此可知,方应选官至福建提学副使,而没有“卢龙兵备副使”的记载。
解题云:“明曹履吉撰。履吉字元甫,当涂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是集诗六卷,文十一卷,尺牍三卷,刻于崇祯戊辰,乃履吉归田以后所自编。卷首别载书目一叶,称未刻者有《渔山堂稿》《携谢阁稿》《青在阁稿》《辰文阁稿》,则此犹非其全集矣。”
按:仕履误,应为“官至光禄寺少卿”。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六记载:“曹履吉《博望山人稿》十卷,字元甫,当涂人,光禄寺少卿。”[13]另据民国《当涂县志》记载:“曹履吉,字板遂,号元甫。……万历丙辰进士,授户部主事,升佥事,督学河南,擢光禄寺少卿。归时,年未五十也。……著有《湛亭遗稿》。”[29]据此,曹履吉任河南提学佥事后,晋“光禄寺少卿”一职,非仅“提学佥事”。
解题云:“明汪廷讷撰。廷讷字无如,休宁人。”
按:号误为字,仕履亦阙。友人翰林院编修顾起元撰《坐隐先生传》记载:“先生汪姓,名廷讷,字昌朝,别号无如,休宁之汪村里人也。……少宗伯复所杨先生讲德南都,先生复执贽而禀学焉,间以所得质。先生大器重之,因授号无无居士。……雅意著述,手自排缵,行于世者有《人镜阳秋》二十二卷。……《文坛列俎》十卷。……《环翠堂集》三十卷,乐府、传奇数十种。”[30]朱之蕃撰《坐隐先生赞》序言云:“无如子发愤下帷,潜心大业,偶以燕坐,对客谈棋,豁然悟道。客漫取王中郎故事,号为坐隐先生。……先生讳廷讷,冯大司成字之曰昌朝,杨少宗伯授别号曰无无居士。”[30]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及朱彝尊《明诗综》相关记载均误。
解题云:“明唐汝谔撰。汝谔有《诗经微言合参》,已著录。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今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
按:唐汝询乃唐汝谔弟,非其“兄”也。唐汝谔,字士雅,华亭人。天启中以岁贡生官常熟县教谕。万历三十六年二月,唐汝谔为唐汝询撰序《仲言<编蓬集>后序》云:“昔人谓诗穷则工,诗非能穷人,以诗必穷者而后工也。余弟仲言不幸以盲废业。”署名曰:“万历戊申如月中瀚兄唐汝谔士雅父撰。”[31]唐汝询《编蓬集》中屡有提及唐汝谔诗作,如《春雨叹忆士雅兄及从子伯安》(卷三)《对雨忆士雅兄》(卷四)《士雅兄读书山中聊有此寄》《寄怀士雅兄》(卷五)《秋夜忆士雅兄》《闻士雅兄下第三首》(卷六),均称唐汝谔为兄,兄弟关系明矣。另《提要》卷一百八十收录《编篷集》,解题云:“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人。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旁通经史,尝撰《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赅博,当时目为异人。惟其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故汝询所作,亦演七子流派。”此条目亦云唐汝询,乃唐汝谔弟,四库馆臣没有前后照应,故有此失。
[1]李慈铭.孟学斋日记.丙集上[M].越缦堂日记.第5册.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影印本.3576.
[2]郭子章.蠙衣生传草.卷二十一[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 15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285-288.
[3]黄洪宪.碧山学士集.卷五[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200-202.
[4]谢肇淛.小草斋文集.卷十四[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7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106.
[5]杨守陈.杨文懿公文集.卷二十一[M].四库未收书辑刊.集部五辑.1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578-579.
[6]谈 迁著.张宗祥校点.国榷.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8.2381.
[7]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六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4385-4386.
[8]牛荫麟等修,丁 谦等纂.民国嵊县志.卷十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987.
[9]邹迪光.调象菴稿.卷三十二[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5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798-800.
[10]刘沂春纂修.崇祯乌程县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年影印本.332.
[11]罗 愫,杭世骏,等纂修.乾隆乌程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459-460.
[12]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4.
[13]黄虞稷著.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96.
[14]施 沛.南京都察院志.卷三十七[M],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第74册.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442.
[15]聂光銮等修.王柏心等纂.宜昌府志卷十三[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同治三年刊本.473.
[16]韩邦奇.苑洛集.卷八[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喻 均,刘元卿.江右名贤编.卷下[M].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第74册.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559.
[18]秦 镛.崇祯清江县志.卷七[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1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本.288.
[19]庄起元.漆园卮言[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8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506-508.
[20]黄宗羲.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8.302-303.
[21]靳 贵.戒菴文集.十六[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4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623.
[22]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九[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176-177.
[23]谢兆申.谢耳伯先生初集.卷十五[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9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540-541.
[24]周复俊.东吴名贤记.卷下[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9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本.418.
[25]张佳胤.来先生集.卷四十六[M].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第51册.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影印本.515-518.
[26]郭子章.蜀草.卷五[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5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653-654.
[27]焦 竑.焦氏澹园集.卷二十七[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308-309.
[28]唐文献.唐文恪公文集.卷九[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7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520.
[29]民国当涂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497.
[30]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88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518.
[31]唐汝询.酉阳山人编蓬集.十卷[M],卷首.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 19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