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显柱+刘晓晖
摘要:北京交通大学英语专业围绕“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开展了多方面的改革实践,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改革情况。(1)根据Swain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思想、功能与模式,结合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制订了课程模式改革的任务、目标和方案。(2)将改革重点放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具体来说,一是积极探索有利于输出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从语言输入向输出转变;二是努力完善拓展辅助性课程教学,通过丰富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实习基地等举措,为学生搭建更多语言运用平台,从而切实提学生语言输出能力。(3)对改革成效与经验进行了总结及反思,通过多种途径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关键词:专业素养;语言输出假设;人才质量;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一、以语言输出理论为依据的教学改革任务、目标及方案
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需要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语言工具论思想不仅使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出现了瓶颈,也限制了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国内就业环境一方面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另一方面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说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亟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我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围绕着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思想、功能与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与语言习得相继受到国外输入假设与输出假设的影响。语言输入假设强调通过足量的语言输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发生,语言输出假设则认为,语言输入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原材料和环境,但语言输出行为不会自动发生,而是需对输入材料进行过滤和加工,亦即输出行为需要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errill Swain 博士的输出假设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影响尤为显著。Swain提出输出假设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注意功能(noting/triggering function),(2)检测假设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function),(3)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1]。而此三大功能对语言习得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1)多说和多写目的语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和自动性;(2)语言输出迫使学习者从语义加工过程转移到句法加工过程;(3)多说、多写目的语能让学习者检测自己对目的语所做出的假设;(4)语言输出能获得相应反馈[2]。
Swain还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建立了下列语言输出和二语习得模式(见Figure 1),并从该模式中分离出了两种意义不同的习得,即内化新的语言形式及加强已内化语言形式的自动性[3]。
Figure 1 Output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上面图表表明,输出1到输出2的过程就是二语学习过程。学习者出于交际的需要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意图(输出1),在此输出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馈,即学习者自身语言知识的缺陷以及与目的语在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简单的反思和复杂的思索来分析自己所用的语言,从而进入语言认知过程。当学习者经过认知过程仍无法得出修改输出的方法时,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去寻求相关的输入资源,再一次进入认知过程,当学习者得出解决方法时,认知处理便产生了修改后的再输出(输出2) 。可以看出,从输出1到输出2可使某些认知处理成为自动化,提高表达的流利性。[4]
2.教学改革目标、任务及方案
Swain的输出假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起我国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注意,近10年来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众多研究者认为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提高其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成为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与任务。从重视语言输入到强调语言输出,无疑是外语教学理念的一个进步。但另一方面,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二者都不可偏废,注重专业素养的语言输入模式与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输出模式的有机结合,更有可能实现英语专业学生综合实力与专业技能的同步增长,更有利于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英语专业以语言输出假设理论为依据制订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即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构建基础技能、专业方向、人文知识与拓展辅助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最终实现语言技能训练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专业能力深厚、知识面宽广,思辨能力强的创新型英语人才的目的。
在前期调研,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我校英语专业通过申报学校教改项目的方式争取学校的政策及经费支持,开展了以内容为依托,注重专业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从2010 年下半年开始,经过方案草拟、研讨论证、专家评审、修改完善等环节,完成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实施以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1)整合基础技能类课程。对专业基础课的学时、科目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保证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知识的输入。比如“综合英语”课程由周学时6减为4,在教学内容上以主题为基础,融入知识模块,重视能力培养。原“英语泛读”课程改为“英语阅读”,开课时间由2学期减为1学期,教材选用体现西方人文思想的经典名篇。一方面夯实语言基础,实现中学英语与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另一方面为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2)增设人文知识类课程。注重建构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把获取“源于学科的知识”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目标,在保留“欧洲文化入门”、“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的同时,增设“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释读”等课程。取消原有的“英美概况”,增设“英国历史文化”和“美国历史文化”,帮助学生系统性、深层次地掌握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内涵,增强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
(3)加强专业方向类课程。首先加强专业主干课的建设,增设“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为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素养与人文底蕴的要求。其次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术兴趣和就业需求,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中突出专业方向性,按照“英美文学”、“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翻译”及“国际经贸”四个模块设置课程,要求学生选修两个模块以上的课程,既保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研究。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开设“铁道英语阅读与翻译”等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重视实践类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暑期小学期,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类教学活动,并确定“专业认识实习”、“外事实习”和“毕业实习”为必修课,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适应性与应变能力,为进入社会作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培养计划体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的改革来实现,近年来我校英语专业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辅助拓展性课程的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1. 积极建构有利于输出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1)采用研讨性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教师一言堂、经验谈,增强师生课堂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在保证课程内容及学术性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及参与意识。
(2)注重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展。比如“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逐步形成了课程学习的“三个一”环节:要求学生在两个学期各完成一万字的翻译实践练习,一本翻译理论类原著阅读的基础上,第二学期再完成一篇翻译论文的写作,在增加学生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理解能力与理论素养。
(3)强调以知识带技能,语言输出能力与语言输入能力并重。比如“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在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理解能力、积累文学常识、建构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强了口语表达和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采用口头陈述、经典名篇背诵,莎剧表演、课程单元论文与学期论文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能力训练的机会。
(4)在主干课程中推行研究性教学。采用“任务性”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力求理论知识传授与实际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思辨及研究能力。
2. 努力完善拓展辅助性课程教学
(1)丰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的提高。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各类英语赛事和学校每年组织的“英语文化节”等活动,我们也力图在本专业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和能力展示的平台,积极组织各类比赛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英才杯”英语技能大赛、“莎翁之夜”戏剧表演、英语语音模仿秀等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技能、人文知识与思辨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风貌及历史文化内涵,也为他们提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机会。
(2)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实习机会。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以前主要由学生自行联系单位,利用寒暑假自主实习。这种形式的实习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难以掌控学生实习活动的真实性与实际工作的参与度。为了更好地实现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实际有效的锻炼,我们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目前已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千龙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统一组织学生,由指定教师带队集体到合作单位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成效及经验总结与反思
我校英语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稳步增长,第二课堂及实践教学成绩斐然,毕业生深造率与就业率进一步提高等等。但另一方面,我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我们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对教改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我校英语专业从2012级开始实施新培养计划,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新培养计划的意见,我们通过问卷,从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实际收获、对课程调整及新增课程的认可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过去一年专业学习的自我评价等4个方面对2012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实际收获
(1)必要性。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对“基础类课程”(如阅读、综英、英语语法等)和“技能类课程”(语音与话语实践、听力、会话、语法与话语实践等)态度最为肯定。对“专业(素养)课程”(如英国文化、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释读等)态度积极,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开设此类课程。对非专业课程(现代汉语、网页设计基础等)和特色课程(交通运输概论等)的态度普遍消极,认为没有必要开设。
(2)实际收获。相较于“必要性”的调查结果,“基础类课程”中“综合英语”、“语音与话语实践”及“听力”等获得的“肯定”评价与其“必要性”评价一致,而“会话”、“阅读”、“语法与话语实践”等“技能类课程”则评价降低。技能类课程收获评价的降低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教师和课堂依赖较大,而技能的提高并非仅有课堂教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自学和自我提升能力。“专业(素养)课程”(如英国文化、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释读等)的“收获”评价与“必要性”评价基本一致。非专业课及特色课程的“收获”评价依然不高,这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认同度有关。
2. 对课程调整及新增设课程的认可度
(1)针对“综合英语”(I-IV)课时由每周6学时减为4学时,30.3%的同学认为“很好”,45.5%的同学认为“较好”,24.2%的同学认为“不好”。
(2)针对培养方案中增设的“圣经释读”、“希腊罗马神话”、“英国历史文化”、“美国历史文化”等文化类课程,45。5%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在低年级打基础阶段开设,可提高专业素养”,45。5%的同学认为“较有必要。但课程较有难度,和学生实际水平有差距”,另有9%的同学认为“一般。基础阶段应更专注于语言基本技能学习和锻炼”。
(3)针对高年级阶段专业选修课分为“英美文学模块”、“语言学模块”、“翻译模块”、“国际经贸模块”四个模块,93.9%的同学认为这种模块化课程教学对学业和职业发展有益,仅有6.1%的同学认为模块化课程教学对于学业和职业发展无益。
3.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5%的同学认为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提出“口语课设置过少”,“不应设置文科数学与交通运输概论”。45.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部分教师配置不合理”。51.5% 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但课程内容和实际脱节”。63.6% 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少”。54.5% 学生认为“部分低年级课程难度较大,应设置在高年级”。
4. 对过去一年专业学习的自我评价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学生主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专业认识、课程设置、能力拓展以及主观态度等几个方面谈及自己这一年的学习感受。
(1)学习内容。24%的学生谈到学习颇有收获,尤其是英语语言技能运用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对英美文化和英语思维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2)学习方法。18%的学生表示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明确了学习的方向,特别是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少数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学习效果不明显或因为缺少规划而未能合理利用时间。
(3)专业认识。12%的学生谈到通过专业学习逐渐体会到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英语专业学习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6%的学生谈到专业学习欠深入,期望值与实际收获不符,英语专业不如其他专业有优势。
(4)课程设置。12%的学生认为,新增设的英美文化、希腊罗马神话课程较合理,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学习的内涵。15%的学生建议增设选修课(翻译类、鉴赏类课程),认为专业教学应该做到技能与素养,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5)能力拓展。21%的学生提到能力拓展的重要性及其困惑。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专业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生活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但也有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导致在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6)主观态度。约6%的同学谈到对英语专业比较抵触,觉得学语言很烦躁,提不起兴趣。
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我校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有关专业课程的修订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受访者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反应较为激烈,否定情绪明显,但这是因为此题项中的“课程设置”指培养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并不完全具有专业针对性。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其他问题,经过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1)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仅为2012级的学生,调查覆盖范围有限。12级学生仅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专业认识可能存在不足或偏颇。我们将继续对这一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进一步改进和细化问卷,逐步将更多年级的专业学生纳入调查范围,在总结和发现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对培养计划做必要的调整。
(2)结合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多为调剂生的现状,加大专业导论课及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为大一新生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尽快克服初入大学带来的“适应休克”,从而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及认同度。同时,在大一第一学期为英语专业新生开设研讨课“英语学习方法及专业发展前景”。该课程以师生研讨为主要教学手段,旨在通过探讨英语专业就业的困境与前景,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语言的魅力与内涵、专业定位及个人发展等新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培养专业认知能力,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明确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3)坚持注重专业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与实践,通过更新理念,克服语言工具论的偏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技能的切实提高依赖于人文知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高输入质量、强化输出训练,实现输出能力与输入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G. Cook & B. Seidlhof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25-144.
[2]李萍. 语言输出假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3]Swain, M. and Lapkin, S.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Vol 16).
[4]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