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慈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民族文化”。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接着提出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要求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又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方针。可见,加强国家文化建设,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己成为我国时代的最强音。
中华武术承载着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崇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追求理想人格和倡导修养践履,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学校是中华武术教育的重要场域,武术进学校从1914年开始(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教育部文中,建议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正课),到现在己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国家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之际,学校武术教育应在新形势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尽献绵薄。
从调查可以看出,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认为:武术的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体验与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爱国主义注意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95.3%,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9.5%,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0.2%;自强不息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94.5%,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7.6%,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5.3%;厚德载物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92.6%,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9.0%,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7.5%;天人和谐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91.6%,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8.5%,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3.6%;舍生取义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91.1%,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7.7%,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6.8%;以德服人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87.5%,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5.5%,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4.6%;中庸之道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86.3%,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4.1%,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只占12.6%侠义精神,认为武术教学非常有助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学生占83.3%,认为有助于的学生占86.3%,而认为一般的学生占15.6%。以上是贵州省、湖南省十所高校,1000份调查问卷里面关于传统文化精神与武术教学互动关联性调查排名前八的结果,说明武术的教学与之高度相关,可以有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
图1 武术文化与教学(1)
图2 武术文化与教学(2)
中华武术的学术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术舞蹈,并由此开始逐步涵摄、概括和积淀了从先秦诸子一直到宋明理学,以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冲突、融合的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与中国的释家玄儒、政治伦理、兵农医艺等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习武先修德”、“尚德不尚力[1]”是中国儒家伦理型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中的体现。有人认为,武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击,更在于武德。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的各门派都订有崇尚的武德规范和标准,并以此来约束和调整习武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古时各个流派对习武授德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少林寺戒约中说:“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2]”。武当派的戒律中有“十传十不传”,规定凡犯奸、盗、邪、淫、赌者都属违反戒律。这些严格的武规、武戒,将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被人们推崇、认可的尚武崇德的思想观念和传统,这是中华武术的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培育传统武德中所具有的尊师重道、讲礼守信、重义轻财、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道德情操,这是习练武术的真谛,古人又把它称之为“道”。
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与追求内壮外强的健身价值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人体外部形态的活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武术各门各派练功的基本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依据天人相类,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武术十分强调主观(内)顺应客观(外),人体运动顺应天体变化,借助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来提高锻炼效果。古人择奇观庄严之处或山林茂盛之地、或房屋洁净之区去练武、或按不同季节、时辰练习不同的功法,都是天人合一、主观顺应客观在练功方法上的体现。同时,习武者借用阴阳学说阐述武术练习中一系列阴阳对应的概念和练功方法,发展丰富了武术的拳技拳理。如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虚实结合等,成为各派武功练习的共同要求。而欲伸先屈、欲左先右、欲开先合、欲起先伏、攻中寓防、防中有攻的技法要求,则是古代阴阳学说在武术技法练习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学习和了解武术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对于正确掌握武术的练习方法和要求,理解武术运动的规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在套路演练中,武术技击性的本质特点更多的是借助形体艺术和动作编排技巧来表现动作的攻防含义。因此,在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武术既讲究手、眼、身、步形体动作规范,又注重精、气、神传意,强调练习者的意象思维主观“体悟”,进一步发展到对动作演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节奏及风格的追求,形成了武术“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及审美特征。武术的气、韵、意、神等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范畴基本一致。在观物取象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传统武术常常借用自然界的各种景象或动物的不同姿态比喻武术动作,以形喻势,如“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等“八法”和“十二型”。“挪眼随手走”、“形神合一”的要求可以表现武术动作的意向,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含蓄、深邃的内在美。要表现出这些内在美,光有形似不行必须认识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武术修养,才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不少人初练武术,总感觉没有那点武术味儿,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这种“神似”的理解和把握。
经过上千年的历练与发展,武术形成了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门类众多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武术文化。因此,其发展就更有生命力,其内涵也就远远超出了武术技能本身。武术既是具有数千年发展史而长久不衰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又是包含着伦理学、宗教学、中医学、哲学、军事学、教育、美育等学科精华的传统文化。所以,不能把武术看成是简单的竞技体育,应当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多种内涵的教育课题。
武术和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他可以为中国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途径和方式,武术仅是众多途经和方式中的一种,但由于武术在传承其文化精神的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这就与硬性灌输的做法及其效果大相径庭,使中小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又切身体会乐在其中,从而积极参与且欣然接受,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它更能够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能够让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传承的任务。如今,国家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这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身体的全面健康发育,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固定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3]。”首先,它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凝结、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勇于为之献身的高尚的思想品格。其次,爱国主义又是基本的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规范。它强调祖国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倡导一种报效祖国、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第三,爱国主义还是一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相统一的社会实践行为。总之,爱国主义是激情和理性的结合。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具有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的精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先哲们通过观察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的思想,其意为:天体运行,刚健不息,周而复始,人应该效法于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孔子的“以仁为己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墨子的“非命尚力”,“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老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等等都强调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重要价值。
自强不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面对困难的环境,更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做到勤奋努力、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办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自强不息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自信自胜。它要求人应该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坚定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自觉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称霸于诸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推翻了洋人“中国是贫油国”的论断,使国家在急需能源的时候钻出了石油;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以顽强的毅力,不断攻克科技难关,成功地培植出杂交水稻,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本质要求[5]。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坤大象》)一句话。这一段文字是六十四卦的第二卦《坤》卦的“大象”的卦辞。“厚德载物”句中的“德”,就是专指“道德”而言的。“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标志。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这里的“义”,不是指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专指“道德”说的。在荀子看来,人和水、火、草、木、禽、兽相区别的就在于人具有道德,所以人“最为天下贵”。道德、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当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德性,根本不讲道德,也就无异于野兽了。所谓“载物”的“物”,不仅是专指万物而言,而且首先是指一切人而言。“人”与“物”可以联用,称之为“人物”。
关于“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老子有过很深刻的论述。他说;“上德若谷”(《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里讲的“上德”,也就是“厚德”。上德或厚德之所以像“川谷”,是因为“川谷”地势低下,容量也就大了;“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老子进一步认为,有了包容或宽容的精神,就会派生出坦然大公,有了大公无私就会全面公正,即“容乃公,公乃全”(《道德经》第十六章)。
“天人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天”、“人”是“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两个范畴是有着多重涵义的。“天”的涵义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自然之天,一是神灵之天。在商周时期,一种和巫术结合在一起的原始宗教,把“天”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神,即“天帝”、“上帝”。“天”是主宰宇宙的至上神,决定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彼此相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体现了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文化传统。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武术充分吸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来自我完善,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又因为武术自成体系,别具一格,因此更加有助于学习者在体验武术的同时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2)武术的文化内涵包括:崇尚武德,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等充分吸取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以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理论,形成了一套武术人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素质与生活品质的特定生活与行为方式。
(3)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与统计发现,学生认为武术最能传达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排在前八位的是: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和谐、舍生取义、以德服人、中庸之道、侠义精神等。
(1)在进行传统文化具体精神诠释的时候充分挖掘利用利用武术名家和历史题材变抽象为具体,比如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等事迹。
(2)改革武术课的教学理念,提倡因地制宜、因人而宜,提倡“一纲多本”的宏观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和积极性,鼓励和倡导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为本地域的学生服务。
(3)加强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教材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工具与载体。目前不少武术教材陈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武术课程的教材要与时俱进,体现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充实武术文化内涵,突出武术文化传统精华,切实使武术教学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展示鲜明民族特色的技术技能的通道与平台。
(4)武术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和谐、舍生取义、以德服人、中庸之道、侠义精神等都能够在武术中得到体现,因此应该灵活应用,找到教学的契合点。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昌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1-13.
[3]刘景堂.论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8):25-27.
[4]韩子鹏.论高校武术教学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1(30):42-46.
[5]刘 健.创新教育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的培养[J].搏击· 武术科学,2008(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