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勐 徐 娟
(浙江理工大学)
“红色微信”是“微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大学生微信使用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有效运用“红色微信”载体开展“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非常积极和正面的效果,国内一些高校也意识到“红色微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诚然,“红色微信”与“红色网站”、“红色微博”的作用机理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微信的发布和接收信息的普及化,微信的语音对讲、准实名制、身份互认下的信息对称等特征使其又不同于网站和博客等传统网络媒介。因此,“红色微信”的建设、作用发挥机制又不同于以往的“红色网站”、“红色微博”等传统网络媒介。积极总结和提炼有关高校“红色微信”的建设与使用经验,将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应对“微时代”的挑战、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当大学生中“宅”一族因无线网络的普及而“解放”成“拇指”一族之后,“无处不网络,无处不留言,无处不发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写照。他们都在看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从微信的功能分析,其语音(文字)短信、订阅号关注与互动,朋友圈,基于LBS功能的“扫一扫”、“摇一摇”等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功能。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和关注情况,既能体现大学生的各种喜好,又能反映微信对大学生业余生活和思想行为的真实影响。对杭州六所高校599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手机操作系统使用方面,使用苹果系统、安卓系统和普通非智能系统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20.40%、70.90%和8.70%。在微信主要功能方面,朋友圈、语音(文字)交流、订阅号互动、群聊是被调查大学生最常用的四个功能,使用频率占被调查群体的比例分别为93%、79%、47%和29%。在大学生每月手机网络流量使用方面,调研显示,每月500M以下的占42%,每月500M-1G的占33%,每月1G以上的占25%。在手机流量分配比例方面,从平均水平看,30%的流量用在微信、微博等微平台,20%的流量用在各种移动支付平台,45%的流量用在手机上网,5%的流量用在其他各种新兴APP软件应用。
显然,绝大多数大学生(91.3%)已经在使用智能手机,这为微信的大面积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微信的使用上,在朋友圈交流(75%)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方式,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好表现、好关注与被关注、好及时与真实沟通的意愿。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由3G时代步入4G时代,各种百元以下的流量套餐风靡校园,大学生手机流量也居高不下,月均使用500M以上的大学生已经占到58%,并将随着4G手机的不断更新而逐年提升。目前,大学生手机使用微信等微平台时间较长。以微信为例,1M流量可发大约1000条微信文字、1000秒微信语音或1分钟微信视频。本课题组据此可以大致估算出有68%的学生(总流量500M以上)每月手机用于微信、微博等微平台的时间极有可能超过50小时(微信月流量150M以上,语音、视频比较耗流量,学生使用不多),即每天1.5小时以上。
如果说传统手机是大学生可以“白天待机,晚上关机”的通信工具,那在智能手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则过着一种“白天手不离机,晚上后台自动运行”的24小时全天候在线的手机微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上扫一扫、摇一摇、发声、点赞、关注、转发,已成为大学生在网上“生存”的必备技能。微信的一大优势在于除了需要消耗较少流量以外,不需要大学生支付额外的费用,非常符合大学生的消费承受能力。此外,微信立体化、便捷性、个性化的单聊、群聊、微内容共享、基于LBS的“邻居”互动等功能与大学生的猎奇、群体表现、情感宣泄等需求完美契合,深得大学生的喜爱与推崇。[1]调查表明,猎奇心、群体归属感、情感表达是大学生离不开微信的最主要原因,微信流行的本身,也是大学生年龄阶段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共性的一种集中反映。[2]作为一种符合大学生年龄阶段和个人发展要求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符号,它以大学生发掘自我归属感和满足感为优势,潜移默化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意识,从而进一步促使大学生频繁地使用微信。[3]
面对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和各种网络思潮的“软磨硬泡”,大学生的“微意识”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影响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一名能在网络世界中轻易摇来一群朋友吃饭、打球、占座的学生,有可能跟周围同学见面之后反而无法沟通,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无法摆脱虚拟世界的控制,思想意识变得网络化而非人性化。其次,容易诱导极端主义思想。出于娱乐、抓眼球、获得满足感等目的,当前微信传递和转发较多的都是两个极端的内容(即最好的和最坏的),如最美的风景与最脏的景区、最成功的企业家与最悲惨的创业者等。长期处于“非此即彼”、“非好即坏”思想影响下的大学生极易产生极端主义思潮。再次,使大学生丧失拓展独立思考与感悟的空间。微信信息的复制性、便捷性、“快餐”性特点,使大学生似乎理所当然地搜索、评论和接受各种好友或“权威”发来的信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等方面懒于思考、惰于钻研、畏于“权威”、安于现状。
在网络媒体全方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现实下,想要号准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就需要借助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工具,毋庸置疑,以微信为代表的无线网络社交软件已是时下最流行、最有效的载体和工具。高校教师运用微信这个载体不仅能在学生中建立感情和纽带,而且还能用微信的语言或特有的交流方式传播正能量,凝聚共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因而,红色微信的诞生与推广将为“微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式。“
首先,“红色微信”的诞生是各高校实际工作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形成的。很多官方或半官方学生组织为了重要活动的宣传需要或为了提高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些微信公众号经过发展以及指导老师的完善后,成为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影响和号召大学生的公众平台,发挥着大学生舆情监控、思想引领和精神高地的重要作用。虽然“红色微信”的定义还未明确,但这类代表党的精神、时代的要求的正面舆论与思想教育平台就是本课题所认为的“红色微信”平台。
其次,“红色微信”的诞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主动占领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既是中央的要求,又是高校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许多高校在发现微信阵地的巨大优势和价值后,纷纷开始建立官方的微信公众平台,很多高校的党务和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各自的业务领域积极做好网络思政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这些平台将各类文件、通知、活动预告、优秀人物事迹以微语言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起到了见微知著、细致入微、微言大义的教育效果。
通过最近2-3年的探索与发展,各高校官方和学生组织不同风格的“红色微信”平台在大学生舆情观测、事务管理、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红色微信”的内容和形式也因此得到了许多高校的认可。
目前,高校“红色微信”已形成一定规模。笔者在微信上随机搜索了15所在杭高校全名或简称,都会弹出10个以上(最多的有128个)该校各类微信公众账号,可以纳入“红色微信”范畴的账号达到60%以上。通过点击关注,可以非常直观、全面地了解到各类组织或单位的微信公众账号的管理运行情况。
高校“红色微信”可初步分为三大类型:官方型,如学校党政管理部门的自建平台;半官方型,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自建平台;学生自发型,如各类基于兴趣爱好、交流探讨或校友、同乡等地域特色而自发组建的平台。各在杭高校基本建立了与学校网站内容相呼应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这类平台权威性高、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关注度高,是理所当然的“红色微信”主力。根据调研发现,这类平台占高校“红色微信”平台数量的40%以上,且在内容上越来越网络化、通俗化、时尚化。不少高校的官方微信平台并没有将新闻、通知、公告等从网站上照抄照搬到微信平台上,而是培养了一批专门改编文字的学生对所有官方口吻的表述进行“萌萌哒”的改造,以符合学生的网络语言习惯。如某高校学工部在考前进行诚信教育,将倡议书标题改为:“要看清自己,不要看轻自己”。半官方型的学生组织或学生自发建设的“红色微信”平台也在各高校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相较于官方微信平台的权威性,学生组织建设的“红色微信”平台则更多地发挥着号召、配合、服务、沟通的作用。研究表明,学生会、社团、党(团)支部、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建立的微信平台,在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公民道德意识、宣传法制观念上起着官方微信平台无法替代的作用。实践表明,这样的网络朋辈教育效果很有效。
“红色微信”这种形式已经深植于各高校之中,但在概念的明确、发展的路径、引导的机制等方面来说还需要不断充实、完善。
为提高手机网络教育的针对性,应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运用“红色微信”开展分类引导。根据学生的政治面貌,高校学生党员、团员管理部门可以建立“某某党员之家”、“某某青年之家”等微信平台针对党员和团员群体进行分类教育。具体内容上可以根据每学期的主要工作、专题工作和特色工作设计相应的版块和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口吻推送给所有订阅者,使高校党团建设平台的风格更加贴近网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调研发现,有的高校已经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方面开展了“微信党校”教育,将教育内容以简短的文字、亮丽的图片、适当的频率推送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出评论,以积累学分;平台管理者在管理后台就可以浏览和统计学生的学习和评论情况。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高校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建立与工作职能相关的各类“红色微信”平台,以支持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现实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社群组织,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可以指导这些学生组织建立相应的班级微信、社区微信、社团微信等,并在不影响该学生组织活力的前提下,适时引导和培养网络舆情监督员和意见领袖,使这些微信平台既能够健康发展,又不会出现该平台主流舆论偏离党的精神和要求的情况。
官方平台是弘扬主旋律、引导主流舆论、发布权威信息的重要窗口,在平台内容建设方面要突出时代性、先进性,积极打造旗帜鲜明的版块,编辑小而精的信息和资讯,注重舆论引导的第一时间原则,在重大时间节点或事件处理上能及时准确地发布消息,引导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半官方的微信平台既要练好“内功”,又要学好“外家拳”;成为既有“红色理论”内涵,又能“以学生为本”发表学生喜闻乐见言论的平台。因此,诸如学生会等官方指导下的“红色微信”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学生的思路和语言把党的思想传播到广大粉丝和朋友圈当中。
民间组织建立的“红色微信”平台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阵地,该阵地具有学生自发性强、平台好友圈凝聚力高、平台信息公众乐于接受和转发等特点。一些高校学生自发建立的“红十字互助协会”、“志愿者之窗”、“绿色环保家园”等学生组织微信平台,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这类平台纳入高校“红色微信”平台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红色微信主”实际上就是“红色微信”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是学生。“红色微信”必须拥有高人气的微信主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红色微信主”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应针对不同平台的建立背景、主题、氛围和参与者身份发掘和培养相应的人才,并有意识地将其培养和塑造成该“红色微信”平台的意见领袖。在具体的培养内容方面,应着重强化“红色微信主”的理想信念及媒介素养,使各类平台中的“红色微信主”们既能与学生朋友圈打成一片,站稳立场坚持原则,又能将舆情上传下达,并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干预。
在微信“群聊”、“摇一摇”、“漂流瓶”等去中心化交流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络话语权呈明显下降趋势,加之学生身份的“红色微信主”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容易出现脱节等问题,因此,不少高校已经主动采取行动建立一支稳定的、专门的网络“红军”队伍,以扭转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而逐渐示弱的不良趋势。调研发现,部分在杭高校已经探索和建立了一套“红色微信主”选拔、培养和使用方案,及时检索和搜集学生自组织新建的微信公众号账号信息,定期召集新建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政治素质培养、微信技术发展与互动交流等培训,建立校园微信公众号负责人QQ群,方便老师和各微信公众账号负责人及时沟通交流。同时,安排学生干部对这些新建微信公众号、群聊账号添加关注。建立健全网络“红军”的年级梯队,制定学生信息员的准入、考核和退出制度。
虚拟教育只有与现实体验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红色微信”平台开展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有机结合的方式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具体形式包括“两课”的课堂内外互动、校园文化的建设、红色资源的探寻、先进人物的事迹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推广等。在“红色微信”平台的互动方面,微信“订阅号”和微信“服务号”功能各有千秋,订阅号强调消息的及时推送,但页面功能不可自定义;而服务号优势在于页面功能的自定义和可拓展性,即强调页面的可读性,且服务号只有企事业单位才能申请。显然,在“红色微信”平台互动中,学生组织只能建立订阅号,而学校各部门既可以建立订阅号又可以建立服务号。学生组织微信“订阅号”平台的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主动传播消息到订阅者,而官方微信“服务号”的主要互动功能是提供各类资讯服务供广大订阅者浏览。掌握好各类微信互动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将有利于高校建立符合实际的微信平台,有效运用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扩散功能,提升学生的主观接受度。调研发现,内容定位准确、信息编辑精致、活动组织较好的“红色微信”平台能号召和影响一大批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近社会。这类微信平台的关注度将在参与活动的学生们深切体认之后被迅速推荐到他们的朋友圈之中,使平台的关注度呈几何倍数上升,从而使活动的群众认可度及教育示范意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图片、短视频、语音为主要形式的微信内容将成为学生最乐于订阅的公众资讯,因此也将成为各类“红色微信”平台的主要竞争要素。
“红色微信”的保障机制首先需要高校对领导和管理各类微信组织的机构进行明确,并给予职责范围内的相应权限,特别要对“红色微信”管理和维护应具有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投资。目前,校园微信和“红色微信”平台发展势头强劲,网络流量消耗很大,为了及时发现、引导、控制网络舆情,削减网络流量支出,在校园内建立全覆盖的无线WIFI网络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谁掌握了网络流量的管理和分配权,谁就掌握了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其次,鉴于微信是腾讯公司的专利软件,如果高校网络管理部门需要对“红色微信”进行全面监控或改造,就必须尽早建立与该公司的信息安全互助机制,以公司授权和业务指导的方式对各类“红色微信”平台进行主动、及时、有效的管理。由于校方只是介入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红色微信”平台管理,没有影响腾讯公司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其他平台的隐私和利益,因此,得到该公司授权的可能性很大。再次,高校应尽早建立成熟的网络人才选拔、培养、深造、评价体系,对教师身份的网络人才应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对兼职身份的老师参与的网络管理工作也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绩效评价;对学生身份的网络人才应给予相应的学生干部待遇,对于岗位特别重要和辛苦的学生网络“红军”应给予学校层面的表彰奖励,条件允许的高校可考虑发放一定的勤工助学补助,以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学生网络管理队伍。
综上所述,微信由于其内容的微型化和简明性、操作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人际交流的个性化和群体性等特点而深受大学生喜欢。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比较性与选择性明显、曲折性与反复性较大、具体性和功利性突出等特点[4],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可以依靠“红色微信”平台的阵地优势走入微世界、掌握微规律、发展微朋友、调和微语言、引导微思潮,才能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主动。
[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63-68.
[2]高德毅.微时代危应对:高校舆情引导的变革之道[J].思想教育研究,2013(7):8-10.
[3]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4]王仕民、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5):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