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15-03-29 13:51:10杜丽佳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当代人公正文明

杜丽佳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公正原则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就应该采取公正原则,使人们能够公正地对待自然、人自身以及社会,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运行。

(一)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基本上能够与自然和平共处,到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入以及实践的逐步展开,人类开始对自然界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公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由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决定的。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再是某个区域单独的问题,而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大问题后,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的加重不是仅靠单个人、某个集体就能解决的,而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平等的生态健康权利的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这种整体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合作与努力,而公正是人们达成共识、实现合作的前提,缺失公正,就失去了有效沟通、共同攻关的可能性。因此,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促使我们必须要公正地对待自然和人本身。

(二)生态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要求,作为“五位一体”中重要“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正也是整个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表面上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但它实际上来源于并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可以说,生态环境领域的不公正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公正的反映。反过来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导致社会领域的许多不公正现象的产生。因此,生态文明中的公正实际上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一环,既是实现社会整体公正的要求,也是彰显生态文明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只有生态文明建设是公正的,才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每个公民平等的生态权益,并且以此带动社会其他领域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不公正的表现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生态不公正,往往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某些地区的利益,甚至是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的、一时的生态平衡,这是不符合生态公正原则的。生态不公正主要体现在:生态种际不公正、生态代内不公正、生态代际不公正。

(一)生态种际不公正

种际公正涉及的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相处的问题。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比较低,只能依靠自然界来维持生存,基本上都能够平等谦逊地对待自然。到了农业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以部分环境和资源受到了破坏。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随着机器化的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信奉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利益主义,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再以平等的观念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贪婪地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和环境,打破了自然界本身的生态平衡。于是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社会物质利益的同时,自然生态却受到了无止境的破坏,因此自然也加倍了对人类的报复,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水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无不昭示着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使人们饱尝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这些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公正关系。

(二)生态代内不公正

代内公正是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任何人都应该公正地享受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环境是系统的、整体的,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态利益。由于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样,生态代内不公正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

首先,生态权益享受的不公正。相对来说,发达地区在发展的最初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发展中地区的部分自然资源,减少了当地的资源储存量,有的为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还会通过投资等方式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从表面上来看,发达地区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输入到发展中地区,发展中地区借此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中地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代价是经济发展所不能弥补的,会造成难以逆转的生态影响。

其次,生态责任承担的不公正。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排放了大量污染物。可以说,发达地区应该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大部分责任。但是很多发达地区并不承认这一点,总是在环境问题上逃避责任,不愿意在环境治理上投入和补偿。当发达地区继续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实施污染转移时,发展中地区却为了实现基本生存不得不继续以危害生态环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在利用资源环境和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方面,还存在利益和责任的不对等问题。

(三)生态代际不公正

代际公正,主要指不同时代的人在享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在不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情况下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非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消耗完就很难再生,有的自然环境一旦被毁坏,就很难再恢复。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如果被破坏和耗尽,后代人就失去了享受和消费的权利,这实际上破坏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空间,牺牲了他们的生态利益,这就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生态上的不公正。这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福利的行为,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没有代际公正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就会失去内在的思想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公正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说,我们所获得的一切财富都离不开自然的奉献。然而我们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和利用,使我们陷入了生存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生态危机揭示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失衡,只有与公正联系起来,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公正地对待自然,同时公正地调节隐藏在其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公正原则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一)种际公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种际公正是指公正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正确认识自然界的价值,主动承担对自然的道德责任,还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人与自然。

首先,正确认识自然界的价值。自然界的价值是其本身固有的,不是人类创造和赋予的,“在人类利用它之前,它的价值对于人类并非无。”[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对人类具有提供物质基础的价值,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和养分,以保证个体的存在和物种的延续,在此基础上,进而从事社会活动。自然界对人类还具有生态价值。人类的产生、进化和发展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人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必然能够受益。但是如果自然系统遭到破坏,其价值也会受损,对人的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将具有不良影响。

其次,主动承担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最高级动物,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是道德的主体,对自然界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自然不具有人的理性,虽然本身具有丰富价值,但却不能主动维护自身的权利,所以人就应该成为自然的代言人,要对自然负有一定的道德义务,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意义,自觉维护自然的权利,不断积极地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因为只有人类才能担当起人与万物、与大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责任,只有人类才能够主动地保护生态、善待万物,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最后,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互相具有价值和义务的。自然既不是人类的主人,人类也不可能成为自然的主宰。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这就需要人们摆正自然与自身的平等地位。可以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恩人,为人类提供了其赖以生存的各种基础和条件,所以,人们要感恩自然,对自然施以道德关怀,把握自然、顺应自然,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反,如果人们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将自然界视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对其肆意掠夺,那么人们只能遭到自然无情的惩罚。因此,人们要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平等的关系,并用道德约束人类的行为,使人与自然走向和谐。

(二)代内公正:公正分配生态权益与承担生态责任

代际公正强调不同人、不同地区公正平等地享有地球资源和环境,把大自然看成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代内公正需要依靠公正制定环境政策、公正分配环境资源和公正进行环境补偿三方面来实现。

首先,公正地制定环境政策。环境公正原则,体现在环境保护政策能公正地有利于每个地区的人。在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缺乏群众自下而上的参与和实践,使许多环境政策流于形式,有的地区的环境权益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我国现在的许多环境保护政策,脱离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仅仅通过理论知识以及外在标准进行决策和制定,这种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必须要承认每个地区、每个人的主体地位,要加强环境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将其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切实公正地维护人们的生态利益。

其次,公正地分配环境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正地分配环境资源是指所有人在享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和承担环境责任的义务上都是平等的。享用环境资源的权利是指环境资源的分配;承担环境责任的义务是指环境危机的分配。也就是说,在环境资源的分配和环境后果的应对上都应该坚持公正原则。第一,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分配,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和利用;第二,对经济发展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必须采取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要求谁污染谁治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不能让发达地区一再从资源环境的开发中获利,却不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反而让发展中地区成为生态危机的受害者,甚至承担更多环境保护责任。

最后,公正地进行环境补偿。环境补偿的公正,是环境分配公正的进一步延伸,是对利用资源的权利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分配的不公正进行纠正。公正的环境补偿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环境破坏确实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在对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当一些人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却损坏了其他地区的环境利益时,这些人就需要承担更多“补偿责任”,为其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发展中地区也要坚决实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自觉维护本地的环境,遏制环境污染转移,不能为谋求经济发展而损害长远的环境利益。

(三)代际公正:实现不同时代人的生态权益

代际公正是指不同时代人对生态利益的享有具有均等的机会,资源环境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也要保证后代人的利益需求。传统观念中,道德关系只存在于现实的人与人之间,而不考虑当代人对后代人的道德责任,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实际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对自然资源环境都拥有平等的享用权,当代人对后代人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然而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是严峻的,我们当代人的发展不能靠牺牲后代人的生态利益来维持,人类要想更好地延续生存下去,就不能忽视代际之间的责任。

首先,当代人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观念,由于后代人无法直接表达他们的意愿,所以我们加强对后代人负责的自律道德意识就显得更加重要。当代人应认识到自己只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普通一代,要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同后代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尊重自然界与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充分考虑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担负起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自然资源的职责。也就是说,当代人要增强对后代人及自然界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只有这样,地球才可能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

其次,要确立恰当的储存原则。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在代际伦理方面认为,“如果各个世代都要得到利益,就必须选择一种正义的储蓄原则,如果遵循这个原则,就能使每一代人从上代人那里得到好处,而又为下一代人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3]也就是说,实现代际公正,就需要当代人为后代人确定公正、恰当的储存。公正的储存包括两种类型:“其一,再生性资源的储存。其二,非再生性资源的储存。”[4]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主要是以非再生性资源为能源基础实现的,由于非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消耗就很难再生,其再生速度是慢于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当代人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将意味着后代人对于非再生性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地减少,从而直接损害着后代人的生态利益。因此,应当重视非再生性资源的储存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后代子孙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

总之,公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在当前环境危机严重的情况下,环境的公正直接关系到人与人关系的公正,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公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公正地对待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在利用生态资源环境时,无论是不同地区的人还是不同时代的人,其权利和义务都应该是相对平等的,都有责任使生态环境建设达到公正的状态。只有树立公正的价值理念,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向远处延伸。

[1]刘湘溶.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18.

[4]Dale Jamieson.环境正义的核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当代人公正文明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漫说文明
迟到的公正
公民与法治(2020年6期)2020-05-30 12:44:10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幸福(2019年34期)2019-12-31 01:22:40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视野(2019年19期)2019-10-18 02:38:22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56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公正赔偿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