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异构文化”现象的理性审视与科学应对

2015-03-29 10:31:08李淑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异构现象

李淑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广州,510507)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即人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文化本身是一个中性体,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着褒贬不一的存在形式。“异构文化”作为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现象,妖魔化地对部分“天之骄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并有蔓延扩大的态势。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科学的理性的文化,而绝非是某些非理性的情绪的文化。使这种失态文化的作用形式由“向恶”向“向善”的转变,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懈怠的一项任务。挽救这一“被毁容”的群体,理性审视,科学应对,实乃当务之急。

一、“异构文化”的本质

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其身上呈现出时代进步的精神密码,也折射出难以琢磨的文化符码。“异构文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产出,实质上是对当前社会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模式的一种叛逆与冲击,是在“我行我素”思想驱使下对新型文化趋同的一种建构,是缺乏一种理性思考与辨析的无意识的支配行为的失态表征。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曾经提出:“行为是文化的函数”,[1]明确表明,人的行为跟文化有着一种特有的依赖关系。对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认同,与校园主流文化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偏离了当前社会的教育认知,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任其发展,导致大学生步入行为误区,产生种种社会问题。

二、“异构文化”产生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异构文化”是一种青年亚文化,是大学生在无意识行为的支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究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这些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任何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延续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态,“异构文化”现象同样如此。商品经济的浪潮席卷世界,风靡全球的同时,给本该平静的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产生了波澜,无形中冲击着大学生文化价值趋同的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淡化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高层次的商品需求使他们玩物丧志,当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变得缺乏理性,以致产生大学生为了买部苹果手机而卖掉自己一个肾的悲剧。社会商品形式的变化势必导致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使传统的文化信仰迸发危机。而大学生又是处于思维敏感,思想不太完善的时期,更为商品经济浪潮的侵蚀提供了可乘之机。“月光族”、攀比、“负翁”……无不烙着商品的印记。

(二)消费主义取向的错误引导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认为,消费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崇尚物质享受消费主义文化盛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消费固然无可厚非,但必须是适度消费,这样大学生才不至于误入歧途。而“异构文化”强调文化主体的泛滥、贪图、超前、过度,此类主体特征的形成与消费主义的错误引导是分不开的。消费主义促发人无限膨胀的欲望,使人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往往会盲目攀比,爱慕虚荣,造成人身心疲惫。消费主义在大学生中肆无忌惮地渗透会导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进而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产生冲击,甘当情人、奢侈堕落、违法犯罪等现象就会接踵而至,形成特立独行的反文化倾向。消费主义与自由之精神是分不开的,黑格尔认为:“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3],“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4]。消费盛行导致精神颓废,青年大学生的“异构”思想就容易萌发,“异构文化”就会传播。

(三)感性主义与边缘文化的盛行

由于文化的多元性,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很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处境中。人的意识存在于文化之外,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及行为也能部分的存在于文化之中。感性主义是主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忽略,边缘文化则是主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轻视。其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在许多场合都可以看作是社会的主体。感性主义强调跟着感觉走,在思维模式上将感性的认知作为内在本质去看待,使自我认知停留在一种底层次的水平。这样会使部分大学生认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以至于出现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是“农妇、山泉、有点田”,甚至有的大学生最崇拜的是“猪”。边缘文化表现在情感边缘、政治边缘、学习边缘及群体边缘。长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致使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可有可无,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忽视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逃课、浏览自杀网站、“暴力美学”、沉迷网络游戏等,活生生把自己看作是“垮掉的一代”,一种自我否定促使“异构文化”盛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不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现在弘扬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引导大学生向善,催人奋进,促人成长,对当今大学生形成主流的文化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但是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其引导作用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把思想装进人的脑袋。当今大学生接触的教育模式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又是异常活跃的,让他们接受这种统一的社会意识,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反感和抵触的背后就容易产生行为的偏差,做出有悖社会道德的行为。当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认同,致使其引导作用大打折扣;我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战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时间不长,尚不是非常成熟,也是促成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偏差的一大原因;社会的丑态、媒体的宣传、反面信息的渲染也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冷漠的情绪。如此种种导致“异构文化”现象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缺乏积极向上的引导,政治冷漠,“新陋室铭”现象——“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成了他们一种真实的写照。

三、消除“异构文化”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形成高尚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体行为必须以符合社会要求的形式来实施,首先在人的意识上应该符合社会主流。我们希望“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世界”。可以说,文化给整个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是非、善恶、美丑、真伪、好坏的判断标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价值体系,而且是一种行为规范体系,通过社会教育使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正义感、羞耻感、审美感、是非感和责任感,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

大学生“异构文化”现象的出现与思想意识偏离主流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建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的一种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学生日常管理活动的积极开展,社会榜样作用的大力弘扬,都可以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纳入到主流的轨道。我们要求,当今的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系统的学习后能形成“四个一”,即一种信仰,一种风格,一门技术、一批朋友。有崇高的信仰是促成大学生完美心灵的内在要求,也是克服“异构文化”盛行的治本良方。信仰的形成又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相辅相成,两者有效的统一势必会对消除“异构文化”现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主流和支流是相对的、运动的、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主流与支流是会发生变化的。文化的建设同样如此。所以,彻底消除“异构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也要坚持不懈地把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贯彻下去,让大学生所形成的有益信仰能够坚贞不渝,不断地强化大学生对校园主流文化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泛滥和侵蚀。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自觉的追求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问题的形成都是现实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反映和结果。作为个体的人,无法脱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超越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但是是一直都存在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于无形中催人奋进,远离狭隘;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于无声处让人消沉,空虚堕落。“异构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跟身边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而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的折射。

要克服部分大学生的“异构文化”现象,就要从改变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入手。校园主流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都应该健康向上,我们引导高雅文化进校园,让大学生生活的家园洋溢着温暖、健康、柔美、祥和的气氛,通过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校园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个人精神修养,达到个人追求境界的至善至美。班级活动的开展要切合大学生切实的需要,紧跟时代主流,弘扬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寝室文化虽然群体小,但影响大,共同生活的场所是“异构文化”现象滋生的“最肥沃”的土壤,不能忽视更应该重视。要通过多方力量形成监督机制,适度加以引领。良好的氛围中,高尚的人生追求就会在自觉成萌发,“异构文化”现象的种种迹象随之会磨灭在人的记忆中,从而缺乏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

(三)引领全方位的道德取向,形成健全的人格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是一种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的力量,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异构文化”现象的种种不良表现很多都是人格缺陷所致。人格的不健全直接的原因就是个人道德取向的异位,道德失范的标准模糊不清。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恰恰是成熟的过渡期,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青年期处处充满矛盾,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困扰,“个性价值体系”支离破碎。缺乏合适的道德取向,在特殊的心理时期就容易陷入“异构文化”的漩涡。对大学生全方位的道德意识的养成和培养需要全方位的社会力量,社会高尚道德的教化,优秀榜样的熏陶,先进事迹的鼓舞,都可以使道德失范和道德偏差的行为彻底得以纠正,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异构文化”得到科学诊治。

(四)创新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形成真切的领悟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它是运用情知教学论,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让学生心灵感悟,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的教育,让迷途的部分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知周围的事物,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才是行之有效,事倍功半的效果。创新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可以不把教育局限在校园,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罪犯的酸楚、工人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大彻大悟中领会自己的不足与过失,形成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和对自我的肯定。校内外的体验可以让大学生适应多种角色的转变,进而取长补短,实现自我。自己的领悟远比他人的教导作用更大,意义更深远,应对“异构文化”的效果更明显。

四、结语

马克思的异化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同其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来科学应对大学生“异构文化”现实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逻辑基点。一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校园主流文化相悖的“异构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愈演愈烈,反映了我们教育的诸多弊病,也给我们造成一定的担忧;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冷静去对待“异构文化”, 遵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去给迷途的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使某些大学生不真正地走向社会的反面,成为“异构文化”的牺牲品。

[1]刘华芹.怀特:对文化作最精确的分析 [N].中国民族报,2009-05-15,(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2.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9.

[4]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6.

[5]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6]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潇.文化现象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8]寇红江.当前大学生中的“异构文化”现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异构现象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7:56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在新兴异构SoCs上集成多种系统
奇异现象传真
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