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洪波
(廊坊市审计局 河北·廊坊)
“小金库”泛指违反了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应纳入而未纳入符合相关法律的账簿进行管理,形成的账外资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在这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小金库”问题也在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滋生和蔓延。造成了腐败的滋生、国有资产的流失、职务犯罪以及奢靡之风,损害了干群关系,损坏了政府的形象。
通过笔者多年的审计经验以及诸多审计案例的研究,“小金库”以资金来源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转移财政资金形成小金库。转移挪用财政资金作为小金库,是最普遍的一种“小金库”表现形式。通过下拨专项资金、采购、支付租金、租赁设备、基建项目、日常机关支出等名义与商家或财政资金被拨付单位私下勾结套取财政资金,从而形成“小金库”。这种形式的“小金库”多出现在日常运行纯靠财政资金的单位。
(二)隐藏收入资金形成“小金库”。这种表现形式的小金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经营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类小金库;另一类是经营性事业单位收入类小金库。非经营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类小金库主要通过对外出租房屋、场地获得收入,以隐瞒收入或阴阳合同的方式将租金收入违规转为“小金库”。经营性事业单位收入类小金库是通过本单位的经营项目,隐瞒收入,节流盘盈物资、违规收取回扣等方式获得违规资金。
(三)系统内部默许的小金库。这类小金库带有典型的系统性违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解决本系统内的经费短缺问题,但是没有采取向财政申请专项资金的正确途径,而是默许下属单位节流收入、收取回扣。通常这类问题,都是上级口头安排,而没有文件类的指派,因为他们自身也认为这不合规合法。
(一)以往的陋习造成“小金库”屡禁不止。行政事业单位每年的预算安排约束性很强,专款必须专用,招待费都是按照公共经费的比例提取的,多花一分都是超预算支出。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接待费在几千元左右。由于以往残留的一些接待陋习,不论是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上下级之间的往来,还是兄弟单位之间的对标,把接待一次感觉是人之常情,更有甚者将这些接待任务强压给下属或所管理的单位,造成这些“买单”的单位无法下账、无有资金、无可奈何的三无境地。他们为了解决这些违规花费铤而走险,用违规票据套取资金弥补亏空,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恶性的循环。
(二)财政监管制度缺失造成“小金库”有恃无恐。一些单位的领导由于自身的法律意识就淡泊,对财务审计审查机构的发现查处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放在个人腰包,给大伙谋得福利就问题不大,不管用什么手段,我把上级交办的的工作完成了就问题不大,单位员工也收到了奖金等好处,更是装糊涂,没有把这种严重侵犯财政资金的行为当成犯罪。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造成法律制裁的威慑力不强。从多年的“小金库”案例来看,私设小金库为单位谋福利,个人没有贪污的,多是对单位处以罚款,给予主要责任人行政处理。淡化了该类问题的严重性、降低了严肃性。综合衡量这一系列的违法成本,显然违法成本过于低了,没有真正起到惩戒的作用,致使此类问题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就会不断地滋生。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首先,要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不论是购买用品、车辆维护或者接待一律使用“公务卡”,减少现金流通的机会,对资金的流向确保全面监管。其次,要推行定点消费制度,对行政机关平常使用办公用品和燃油劳保用品,对社会公开招标采购,选定指定购买的商家,每种商品的价格也要中标后公开。对外接待工作,也要具体化标准,指定接待饭店,超过多少的金额不准报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有严格的报销审批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分清经手人、审核人、批准人等环节,实行追责制。大型的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内审机构,每年要给内审机构定计划,内审机构向机关领导班子负责,对审计结果要及时公开。
(二)加强财政体制监管。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的审核工作,上报的预算内容,一定要符合政策和实际工作需要,防止申请单位多申报预算资金。审计和财政督查要加强报销票据的管理,防止虚假发票或者大头小尾发票的问题存在。财政部门还要加强一些重要财政专项资金的报账制度。防止使用资金单位投放资金的进度过大、过快。加强决算的审核,对年底突击花钱的单位进行重点审查,要实地考察一些项目的完成情况,防止资金的话费造假。推广公共经费预算决算公告制度,让财政资金暴露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增加违纪、犯罪的成本。
(三)加大法律惩处力度。首先,要健全法律对“小金库”的查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统统引用行政管理制度;其次,对一些屡发现屡犯的单位人员一定要严加惩处,并进行通报,起到警示作用;再次,是推动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财务管理责任终身制。
[1]牛竹林.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0.
[2]杨彬.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小金库”的成因与对策[J].财经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