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语义与渊源考论

2015-03-29 05:33孙欣
东方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涵义教化小康

孙欣

(青岛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小康”之语义与渊源考论

孙欣

(青岛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小康”一词自《诗经》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大,逐渐演变为包括社会安定、经济丰裕、教化风行三种主要涵义的综合概念。其中,社会安定是前提,经济丰裕是基础,教化风行、天下大治则是传统小康社会追求的目标。每种涵义既交错发展、相互影响,又保持了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小康;教化;内涵

《说文解字》曰:“小,物之微也。”“康,穅或省作。”“穅,榖之皮也。从禾米。庚声。”又据许慎说法:“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①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小”见第48页,“穅”“康”见第324页,“庚”见第741页。所以,“康”,亦得“庚”成实之义。《释名》:“五达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倂列并用之,言充盛也。”[1](P72-73)《尔雅》释“康”有多种意思:乐也;静也;安也;苛也;五达也。②参见《尔雅译注》,胡奇光,方环海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可见,“康”字最初与谷物有关,后引申有成实、美、大、盛、安、五达等多种意思。“小康”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此后,“小康”一词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在《四库全书》中,“小康”一词共出现了1147次,分散在经、史、子、集各部中。涵盖了安、裕、教多方面内容。

一、社会安定

社会安定是我国传统价值取向之一,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政权稳定时,安定意味着与民休息,建立和谐的君民关系,求取国家的长治久安;政权更迭频繁时,安定意指消弭内乱,安国定社;多个政权并立时,安定则指向睦邻友邦,内外无事,达到天下太平。

(一)与民休息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P399-400)其中“小”是稍稍之意,而“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这里的“小康”与后面四节中的“小休”“小息”“小愒”“小安”同义,意为稍安。此句意为:人民已经很劳苦了,要求稍微得安康。抚爱这些王畿的百姓,用来安定四方。《民劳》传为召穆公讽谏厉王不理朝政之诗。此时,“小康”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而是召穆公提出的一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措施。召穆公劝谏暴君周厉王只有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达到安抚百姓、安定四方的目的。要达到此目的,实现小康,就必须远奸佞、谨小人,勿施行暴虐以劳民祸国。可见,“小康”一词在诞生之初,便被用以劝谏君王注重君民关系,即不要过分役使百姓,而要与民休息,方能安抚天下。

自《民劳》篇始,小康“稍安”之意被广泛使用,常被引用于阐发君民关系。如孔子提倡为政需宽猛相济,并认为《民劳》使用“小康”便是欲求施民以宽。又如,北魏穆亮在反对孝文帝拓跋宏徙居永乐宫时言:“若仍岁频兴,恐民力凋弊。……愿得逾年,小康百姓。”[3](P669)可见,穆亮将小康百姓定义为与民休息,反对连年过分役使民力,兴建土木。后世还常常将能做到与民休息的统治时代,冠以“小康”的头衔。如《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记载“景帝遵父之政,与民休息,亦称小康。”[4]

此外,“稍安”的涵义还被引申应用于争权夺利之时。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陈书·高祖本纪下》为给陈朝开国皇帝陈霸代梁寻找说辞,写其“大拯横流,重举义兵,实戡多难,废王立帝,实有厥功,安国定社,用尽其力。是谓小康,方期大道。”[5](P31)可见,政权更迭之时,人们又将“小康”词义转变为“安国定社”。这里,同样是在“小康”最初涵义,即“稍安”的基础上加以延伸,突出小康“安”的内涵。

(二)天下太平

在战乱时期或天下初定之时,“小康”一词的范围由政权内部君民关系,扩大到政权之间的军事、外交关系,含义由“稍安”引申为“内外无事,消弭战争”,即友邦停战,对内养民。《三国志·吴书》云:“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6](P1429)可见,在动乱频仍的时代,人们往往把消弭战争看作小康的重要标志。

宋元时期,人们对“小康”一词的关注视角,渐由政权内部转移到外部。宋哲宗时期,徐积曾云:“今天下无兵革之劳,无刑戮之暴,内无强臣擅命,外无方镇之患,……亦可谓之小康。”[7]在其心目中,小康主要侧重于政治、军事意义,包括外无战事,边境安宁,内无暴刑,亦无强臣夺权。宋朝赵鹏飞评价宋之盟、虢之会时,也明确地指出“内外交好,兵戈不兴,生民实小康。”[8]在此,平息战乱、使民休息是达到小康的前提条件。

与战乱频仍的情况不同,唐朝一统天下,结束战乱后,人们普遍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非仅仅一时的权益制衡。宋朝王令评价唐初社会状况时,便将小康“内外无事”的涵义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对国内治安的要求。他评论道:“天下困苦,人人思休息。迨诸盗殱尽,四方无事,抛弃弓斧,归复耒耜,民始有生心,时亦小康。”[9]此时小康意为社会太平,外无战事,内无盗贼,百姓得以修养生息,恢复生产。清朝乾隆帝御制《古稀说》一文,将自己与汉武帝、梁武帝等六位年过古稀的皇帝相比,认为本朝“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虽非大当,可谓小康。”[10]可见,乾隆所定义的小康社会包含范围更为广泛,包括政权合法,疆域广阔,周边屈服称臣,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等多方面内涵。

由此可见,战乱时期或天下初定之时,小康“内外无事,消弭战争”的涵义与《诗经》中“稍安”之意相比,虽然共同追求一种与民休息的社会安定状态,然而前者更强调国与国之间平息纷争的先决条件,侧重于攘内必先安外,而后者则主要强调君主对待子民的宽容态度。

二、经济丰裕

随着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小康”一词在社会安定的基础上,逐渐指向更具现实性的生活,增加了经济丰裕的涵义。虽然小康之“稍安”的涵义也含有恢复经济生产的意思,但仅仅指向一种因修养生息而获得的温饱状态。使用者更主要侧重于使百姓安于生产,以利于稳固统治政权。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康越来越指向一种超越温饱,国库丰盈、民有闲财的状态。

(一)五谷丰登

长期以来,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五谷丰登,代表着农业的兴旺。唐玄宗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下《缓逋赋诏》曰:“河南河北诸州,去年缘遭水涝,虽频加赈贷,而恐未小康”[11]。在此,小康主要侧重于经济层面。此时,水涝致灾,百姓穷苦,多方救济,尚恐不足,因而是“未小康”的状态。反之,只有风调雨顺,农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安乐才是小康。

在历史文献中,亦有明确使用“丰”“熟”等经济类词汇界定小康的情况。如《旧五代史·明宗纪》记载,后唐“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12](P609-611)在此,小康意为五谷丰登,安定无事,代表了后唐明宗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局面。宋孝宗时期,南宋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陈傅良谓:“边鄙不耸,年榖屡丰……已谓小康”[13]。此时,除了边境安定,贤才辅助,年榖屡丰乃是小康重要的内容。明朝郑岳《秋日偕社友遊溪声閣》云:“农家收稿秸,禾稼已登场,幸兹岁颇熟,闾阎得小康。”[14]这里,同样侧重于从经济层面定义小康,描绘了农事繁忙,农物丰收,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谷丰登既是“小康”一词在经济上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又是国库丰盈、民有闲财的经济基础。只有在国家农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国库、民资才有充盈的可能与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二)国库丰盈

国库丰盈既是社会政治安定的保障,又是增强政权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需要。对国家而言,“小康”意味着垦田积谷、仓廪皆寔。

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战争连绵不断。此时,“小康”的涵义,与两汉时期相同,多传承《民劳》篇中“稍安”之意,提倡与民休息,恢复经济生产,但也开始有促进经济繁荣的意思。例如,东晋时期,孙绰为反对大司马桓温“移都洛阳”的提议,上疏建议通漕运,垦良田,广积谷,方能达到“山陵既固,中夏小康。”[15](P1546)的效果。

隋唐以后,天下初定。经几代君王的努力,唐朝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代表,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唐代宗自我评价其统治时,便从经济上界定小康的内涵,其曰:“关辅之内,农祥荐臻,嘉榖丰衍,宿麦滋植,闾阎之间,仓廪皆寔,百货低贱,寔曰小康。”[16]在此,唐代宗描述了其统治下经济繁荣的景象,将小康界定为农作物生长繁茂,百姓经济富裕,国家仓廪盈足,物价低廉。

(三)民有闲财

对百姓而言,小康则意味着个人、家庭不愁温饱,经济较为宽裕的状态。南宋孝宗时期,小康开始有小康之家的意思,即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不愁温饱的状态。如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谓刘庠:“久困于穷,冀以小康。”[17]这里描写了刘庠对于脱离贫困,安然度日的渴望。《咸淳临安志》则记载了南宋孝宗淳熙初,居于临安观桥下的王良佐从负担小贩至开店设坊,发家致富的过程。其“家道小康”[18]便指家庭经济富裕。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康”一词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指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清朝之后尤甚。如“锦芳时老病,家亦卖酒小康”[19](P13554),指潘锦芳家因为经营酒,经济条件不错。又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四十一年,令叶尔羌成丁余回,特畀耕地编户,……及地日廓而兵不赡,率迁甘肃贫民,不靳烦费,赤贫全给,小康半之,岁穰自愿挈家则不给。”[19](P3510)这里,对小康之家的标准似乎更为明确。第一,将甘肃贫民的家庭条件作为衡量小康的指标。第二,将小康与赤贫相区别,明确指出给予两者的费用不同,可见此时小康之家已经有了具体的经济标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丁前溪》中谓安丘杨氏接受丁客赠送的足以堆积满屋的“布帛菽粟”,“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云。”[20](P389)《儒林外史》 第十五回:“先生得这‘银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21](P102),即接受他人资财后,家庭经济状况好转。

上述材料使用“小康”这一词语时,均与“贫穷”相对比,描述一个家庭或因更改职业,依靠勤劳努力,由贫穷转入富裕,或因接受救济而摆脱贫困,稍有资财。

总体看来,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五谷丰登是国库充盈、民有闲财的必要条件,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百姓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依赖百姓的辛勤劳作,百姓的富庶则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家减免赋税的经济政策、社会分工的细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三、礼教风行

礼教,即关于礼制的教化。教化主要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强调通过施政者本身的道德典范作用,教导百姓重视伦理、道德,遵守礼义规范,进而形成良好的民风民俗。礼教风行既是小康的重要内涵,又是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为政者致力于构建君有道、臣忠良、谨礼法、民安顺的理想社会。

1.君有道。人们在定义小康之世时,往往倾向于把施政者修养和政绩作为小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如《旧五代史·明宗纪》记载:“及应运以君临,能力行于王化,政皆中道,时亦小康”[12](P611)。这里指后唐明宗顺应时势,力行教化,奉行中正之道,方达小康。明朝孙承恩在《文简集》 中评论唐宣宗“法无偏颇,志尚勤俭,惜赏慎官,好贤纳谏,我思大中,亦汔小康”[22]。可见,其所定义的小康包括君主勤俭、秉持公正、谨察吏绩,尊贤纳谏。虽然常常将贞观之治、仁宗盛治等盛世冠以“小康之世”的头衔,但是,个别亡国之君或乱世之主的治世时期也被给予“小康”的评价。例如,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完颜守绪便被称颂为一位勤勉有为、励精图治的政治家。王鹗在《汝南遗事》中赞颂哀宗当政时“虽未治于太平,亦可谓小康小息者矣。”[23]此处,以小康指代金朝末年因金哀宗的努力而达到的政治清明、遵行儒术、经济富余,家有积蓄的局面。

2.臣忠良。良臣方能与贤主同心同德,治国安邦。在朝、野无遗贤,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亦是传统小康社会中教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唐德宗便曾直言其依赖左右忠贤,才得以达小康之治。①参见《御定全唐诗》卷四,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并序,集部,总集类。《御制日知荟说》则高度评价张居正辅佐皇帝,致天下小康之功,认为其“外则总揽朝政,明智善断,于时治,虽未纯亦可谓之小康。”[2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点评明朝冯从吾所撰《冯少墟集》时,则阐述了古之贤臣对小康之世的重要作用。其评价说:“维古极盛之治,有皋、夔、稷、契;亦越小康之世,有房、杜、王、魏、韩、范、富、欧阳,亦何尝招百司执事,环坐而谈心性哉。”[25]在此,纪昀等认为极盛之治与小康之世的形成,与贤臣有莫大的关系。论小康之世,以贞观之治、仁宗盛治为例,列举唐太宗时房玄龄、杜如晦、王珪、魏徵等臣,宋仁宗时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臣。这些贤臣均身为表率,尽心辅佐君主,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由此可见,有贤臣辅助君主,以及良好的君臣关系是达到极盛之治和小康之世必备的条件。

3.谨礼法。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将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相对比,系统阐释了二者的涵义,在孔子眼中,“大同”乃是大道,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而“小康”仅次于“大同”,并以三代为代表,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义的亲情社会。小康社会主要蕴含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改财产公有为私有,划分田地和住宅。第二,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并确立为礼制。第三,人有私心,功利为尚。当权者选拔有勇有智之才,为其建功立业。阴谋诡计和战争功伐由此兴起。第四,人际关系上,从“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转变为“各亲其亲,各自其子”,即出现家族观念和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保障制度。孔子认为,大同世界以公有制和道德自觉为基础,是遥不可及的理想社会,而小康社会是以私有制和利益分配为基础,是切近可实现的理想社会,因而必须以礼义为纲纪,强制形成秩序社会。通过制定礼义规范,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并强调礼制具有约束君王、教化民众的双向作用。

由此可见,孔子所定义的小康已超越“稍安”这样一个简单的使民安的意义,涵盖财产私有、世袭制、家庭伦理、礼义规范等多个方面。其中,孔子更强调精神内涵,即主张以礼义约束君王,教化民众,改变世道人心。

自此,孔子所述的小康社会,便成为其后2500多年儒家思想薪火相传的治世理想。其礼义、教化的涵义一直被突出强调。宋神宗时期,理学家程颢用“道”解释小康,曰:“后世能尽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26],即将小康与大治相比较,认为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可致大治,用其偏则致小康。因此程颢主张“存天理”,并极力宣扬伦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内形成像君臣之间的关系。元朝时期,忽必烈重要谋士之一郝经,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论政事,同样强调小康礼义教化的内涵。他在《立政议》中将小康与太平分别定义为对“天下”这一大器的小修完与大修完。①参见杨士奇: 《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五,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其中,要达到“小修完”,必须依靠纪纲礼义和文物典章,因而需要修弊立新,创法制、辨人材等。可见,郝经所定义的“小康”融合了与民休息,社会安定,遵循礼义纲纪、法令制度等内容。到了近代,维新派康有为将进化论与《春秋公羊传》“三世”说及《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观相揉合,著《大同书》阐发其政治主张,表达了对小康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社会必然按照“乱世”“升平”“太平”三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历史阶段顺序进化。其中,小康即升平,为“渐有文教”,实行君主立宪制,是社会从多灾多难的乱世发展到文教全备的大同世界的必经阶段。

随着法的儒家化进程,统治者也越来越倾向于礼、法并用,定国安民。如唐玄宗曾下《南郊大赦文》曰:“幸以刑清俗阜,天成地平。万方厎宁,群物咸遂,虽惭大化,且谓小康。”[27]此时,小康除了包括民众富庶,天下太平等含义,还包含刑罚公正清明的意思。宋太宗则曾言:“臣僚守法,兆民舒泰,虽未能还淳返朴,亦可谓之小康矣。”[28]可见,经过几次北伐攻辽受挫,在与辽对峙,赡养军旅的情形下,宋太宗所定义的小康侧重于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使臣僚守法,百姓舒畅安宁。金章宗在位时,“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29](P285)此时的“小康”涵盖了礼乐刑法并重、典章文物完备之意。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九“人材”条中则明确指出法令与教化的关系,及对小康的影响。其曰:“法令繁而辅之以教化,故其治犹为小康。”②见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卷八“法制”,第489页,卷九“人材”,第519页。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可见,顾炎武认为法令与教化不可偏废,二者并用方是小康。

4.民安顺。这是指在国家边疆稳固,消弭战争,经济繁荣,礼法健全的基础上,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即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无聚众斗殴、开坊赌博、居停盗贼之事;社会保障完善,即乐善好施,赈饥荒,恤鳏寡,济孤独,助死丧;社会风俗淳厚,即乡党邻里相资、缓急相依、患难相救、疾病相扶,互助无争;社会家庭伦理有序,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宗族相爱,孝行纯至,友爱著闻。如唐文宗在《委监察御史省视太庙郊社斋事诏》中道:“务三时以厚生,睦九族以修教。每厉薄德,汔兹小康”[30]。可见,唐文宗对“小康”的定义包括洁粢丰盛,人民富裕,家族和睦,修正教化等几方面涵义。南宋陈淳则评价宋太宗“即位四年,外户不闭,斗米三钱,方是小康”[31]。可见,在陈淳心目中,夜不闭户,社会治安良好,物价低廉,便是小康。

由此可见,《礼记》所阐述的小康社会实际上是孔孟儒家对春秋乱世进行改造的一种设想,即企图通过恢复周礼,实现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其强调以礼义道德为基础,以加强道德伦理教育为手段,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规范家庭伦理秩序。发展至后世,小康一词的涵义越来越多地包含倡导守礼尊法、重农务桑、尊师重教之风气,即形成人人循礼,家家畏法,田里无追呼之迹,公庭无鞭扑之声,无讼无刑;务耕锄,勤蚕织,无游惰,崇节俭;尊师、重教、好学之风气。

从总体而言,几千年来,“小康”一词主要包括了社会安定、经济丰裕、教化风行三种主要内涵,其内涵及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大,涵盖边疆稳固、经济宽裕、圣君贤臣、政治清明、遵礼守法等多个方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康内涵的变迁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进行简单的叠加,每一种涵义在彼此交错发展、影响的过程中,均保持了自己生机与活力,在被不同时代应用的过程中加以延伸、发展。如小康最初所拥有的“稍安”之意,经过时代的发展,引申为和谐的君民关系、边疆稳固、消弭战争等社会安定层面的意思,直至今天,仍是小康含义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小康其他涵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经济富裕这一涵义自提出之后,便成为自古至今“小康”一词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中国贫困的现状,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一概念时,明确指出其代表“小康之家”的涵义,后又扩展到小康社会,将其界定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与中国传统小康经济内涵一脉相承,重点关注民生,追求富国强民。而《礼记》中所提倡的以礼为主要特征的小康社会,经由时代的变迁,也被越来越多的帝王、臣民当成是代表某一阶段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教化风行等方面结合的综合体。

然而,不同时代对小康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选择和解读。小康内涵的选择乃与其背后深层次的时代历史背景,使用者身份、目的等因素息息相关。从时间跨度而言,小康既可指战乱年代,施政者励精图治而使所统治的地方达到安宁繁荣之况,也可指天下初定,百姓得以修养生息之情形,亦可指拥有圣君贤臣,经济极其繁荣的盛世之景象,更可指因末代皇帝一人之功导致的末世经济状况良好的局面。从地域跨度而言,小康多指国家达到社会安定、经济富裕、教化风行的局面,也可指通过一方父母官的努力,而达到的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面。从使用者或涉及者的身份而言,谈及某一国君治世时,一般将小康涵义扩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多方面,彰显其治国之功。涉及普通臣民时,则多指百姓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略有资财。从小康内涵的侧重点而言,战乱动荡以及天下初定之时,侧重小康之“安定”,倡导远离战火,内外无争,与民休息;礼崩乐坏之时,侧重小康之“礼义教化”,规谏君王,教化民众。天下安定之后,侧重小康之“经济富裕”,提倡贤君良臣、礼法并用。

从整体而言,人们较多且越来越趋向于使用“小康”一词指向一种拥有多种良好指标的治世局面。其中,社会安定是前提。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农耕社会,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今天,没有安定的生活生产环境,一切经济建设、礼义教化无从谈起;经济丰裕是基础。重农实际上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更是一个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此外,没有经济的发展,礼义教化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教化风行、天下大治则是传统小康社会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统治者越来越将遵法守礼、社会保障完备、民风淳厚等视为小康的涵义之一。

总之,“小康”一词自《诗经》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包括社会安定、经济丰裕、教化风行等多种涵义的综合概念,成为后世孜孜以求的一种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理想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保持生机与活力而不断发展延伸。

[1] 任继昉纂.释名汇校[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 袁愈荌译.唐莫尧注释.诗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四[M].集部,别集类.

[5] 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6] 陈寿.三国志·吴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徐积.节孝集:卷二十八[M].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

[8] 赵鹏飞.春秋经筌:卷十三[M].经部,春秋类.

[9] 王令.广陵集:卷二十一[M].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

[10] 钦定皇朝通典:卷五十四[M].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

[11]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一百四十七[M].子部,类书类.

[12] 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3] 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四[M].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

[14] 郑岳.山斋文集:卷一[M].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

[15]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 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五[M].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

[17] 洪迈.夷坚志:甲卷一[M].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

[18]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十三[M].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

[19]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0] 蒲松龄.聊斋志异[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21] 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 孙承恩.文简集:卷四十一[M].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

[23] 王鹗.汝南遗事:卷四“总论”[M].史部,杂史类.

[24] 御制日知荟说:卷四[M].子部,儒家类.

[25]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冯少墟集》[M].四库全书,总目.

[26] 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九[M].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

[27]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八[M].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

[28]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六[M].史部,编年类.

[29] 脱脱等.金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30] 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四[M].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

[31] 陈淳.北溪字义:卷下[M].子部,儒家类.

责任编辑:侯德彤

The Meaning and Origin of the Term "Xiao Kang"

SUN Xin
(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The term "xiao kang" (moderately prosperous) originated from The Book of Songs.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times, its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have been growing to include such meanings as social stablity, wealth and education. To be exact, social stability is the premise, wealth the basis, and civilization and order across the land the goal of a prosperous society.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interact and keep their own vigor and vitality.

xiao kang; education; intension

K031

A

1005-7110(2015)01-0017-06

2014-10-10

本文为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以现代私塾为考察中心”(QDSKL140426) 阶段性成果;青岛大学科研专项经费资助。

孙欣(1981-),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山东高等教育》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涵义教化小康
我家的小康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我的仙人掌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