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儿童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每个人走向社会都离不开礼仪。人具有社会性,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对于儿童来说,礼仪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实现,而家庭教育的第一课也应该是礼仪教育。
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早期教育的必要。”[1]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开始。当前,也有人认为学习礼仪是成年人的事,并且把礼仪理解为繁文缛节,其实,这也是对家庭礼仪教育的误解。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这对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积极意义。
在家庭中进行礼仪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儿童期是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这时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孩子社会化的进程,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他们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打好基础,以后再进行纠正难度会增加。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小孩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要让孩子把文明礼貌的行为和态度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让孩子懂得,即使是在自己最好的朋友或在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也要讲礼貌。有一种美德,你越是慷慨,你得到的会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非常重视,《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由此看来,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是品德和礼仪的结合体,单是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会显得粗野,反之,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孔子非常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站坐有样,彬彬有礼。宋代教育家朱熹从教40 余年,他编写了《小学》、《蒙童须知》等教材,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他说:“古之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鳞所著的《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启蒙学教材,里面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清代学者李子潜编写的《弟子规》则以学规、学则的形式规定了学生从早到晚在饮食起居、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的讲究礼仪的故事很多,比如廉蔺之交、孔融让梨、张良纳履、范式重信、杨立中程门立雪、顾炎武谦逊敬贤等。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逐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家庭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反复的培养和训练,让儿童亲身感知、实践,逐渐培养起儿童良好的道德素养,促使儿童全面和谐地平衡发展。在社会中生活,人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自立于社会,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做到自尊自爱。今天,礼仪和我们紧密相关,缺少应有的礼数会带来很大的恶果,会使本来的好事转变成坏事,是很不值得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都要有礼貌,讲诚信,这是做事的基础。如果没有礼貌,那么将会阻力重重,会招致失败的结果。特别不要以别人的不幸作为笑料,不要对地位低下的人耀武扬威,即便当事人由于能力不足一时不能把你怎么样,别人看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也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讲究礼仪其实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有素质的人才会成功。研究表明,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那些成功人士具备的不是高智商或高学历,而是高情商。良好的礼仪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帮助孩子追求事业的成功。
让孩子学习礼仪,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加以指导,不要在养成不良习惯时再去纠正,要注意小事和细节。概括而言,文明礼仪主要分为生活礼仪、场所礼仪和节日礼仪三大部分。
生活礼仪包括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早晨正点起床,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盥洗。出门时要向家人打招呼,晚上睡觉时也要告诉家人一声。吃饭前要帮助家人布置桌椅、拿碗筷、端菜。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大张嘴,不发出响声,如果咳嗽须转身向后。碗里有菜不再夹菜,不宜连续夹一个菜。夹菜时要看准了再夹,不能乱拔。饭毕碗中须不留饭菜,桌面、地面也要干净。如果自己先吃完可问候退席,如:“我吃饱了,大家请慢用!”。衣冠须整洁,行立坐卧要端正。站立时两脚自然站直,不跛脚,不靠椅。行走时步履要稳重,不站门中,家里来客人时要问好,到别人家做客时要先敲门,经准许才能进门,未经许可严禁动别人的东西。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
其中,交往礼仪中的敬老特别重要。敬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人把尊敬老人提到了安邦治国的高度,将其纳入社会制度的范畴,做出了种种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制定礼遇老人的法律,举办敬老庆典,落实养老制度等。《礼记·王制》便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之类的记载。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敬老是和“孝”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敬老爱老的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过程,孩子从中会体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可以锻炼性格、掌握知识。在家里,孩子对祖辈要尊敬爱戴,长幼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特别亲密。反之,孩子说话粗言恶语,顶撞老人,其实这不是小事,如此愈演愈烈,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粗野、蛮横。对孩子进行敬老爱老礼仪教育可参考以下几点:一是敬语。见到老人时,要有礼貌地打招呼、行礼问好,用尊称称呼老人。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上学时、放学回家或外出时,应主动向家里的老人打招呼和表示问候,不要见面不说话或悄然离去,这都是不礼貌的。二是礼让。在公共场所遇到老人时要礼让老人,比如走路时让老人先行,排队时把老人让到前面,在公共汽车上、地铁里主动让座,上下车时主动让老年人先上下。三是听话。听从老人的正确教导,不任性,与老人有不同的意见要多沟通。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四是用心。祖辈的生日、老人节等重要的日子,要让孩子知道,让孩子在那一天给他亲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庆祝,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家里买水果或其他零食的时候,要让孩子先留一份给祖辈。如果没有和自家的老人住在一起要经常带孩子一起探望。吃东西时要先老人后自己,主动为老人盛饭夹菜。五是谦恭。和老人相处时要面带微笑,忌横眉冷目;谦恭在理,忌趾高气扬。视老人的需要,端茶倒水,及时帮助。同老人说话时,目光正视对方的面部,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达到要求了,进一步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还要保持卫生、文明用语,与人相处时能做到谦让、尊重和原谅别人。在特定场所,比如在博物馆和剧院,家长要在去之前进一步提醒,就是要保持安静、不乱跑、不触摸、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
其实,我们在看表演时是有很多礼仪规范要讲的,特别是像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更是要注意文明礼仪。家长在带孩子看演出前可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这不仅是对孩子文明看演出的要求,不至于在公式场合让人笑话,也是对孩子进行文明及礼仪教育的重要契机。要告诉孩子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衣着。在观看正式的演出时,比如古典的歌剧、新年音乐会等,一般应该自觉地穿正装。具体而言,由于演出的内容不同,在观看不同内容的演出时,要求又有所不同。根据观众礼仪的规范,一般对于观看歌剧、戏剧、舞蹈、音乐或综合性文艺晚会时的着装要求较高。在观看体育比赛中,像台球、网球、高尔夫球等项目时的要求较高。在这些时候,尤其是陪同他人或应邀观看这类演出或比赛时,要着正装。若是观看流行的演唱会、曲艺、杂技、普通的运动比赛,则只要遵守观看演出的着装基本要求就行了。简单地说,在观看正式的演出时,对于着装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端庄、文明、大方。绝对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更不能打赤膊。第二要准时入场、对号入座。迟到的观众要听从场务人员安排安静入场或等候幕间入场。观看演出,有一项基本的规定,即演出一旦正式开始,观众便不宜再陆续入场,而应候至演出中场休息时方可再度入场,否则不仅会直接影响演出,而且也会妨碍其他观众对演出的欣赏。因此,我们在观看演出时,要提早入场为好,一般的演出场所大多提前15 分钟检票,到达现场的时间大致上也应当与此相差无几,不要缺乏计划,匆匆而至,气喘吁吁,要给自己观看演出做好必要的准备,保持好心情观看演出。进出演出厅时,应不慌不忙,依次而行。第三要保持安静。在演出过程中关闭手机等通讯器材,演出过程中不与他人交谈,不随便走动,更不能睡觉。观看演出时,观众之间免不了要有一定程度的交流,然而,观看演出时的交际主要是一种无言的精神上的交流,而不一定非要交谈不可。演出一旦开始,任何观众不得再进行交谈,并且应当坚持一直闭口不言到演出结束为止。如果有话要谈,可在演出开始前、中场休息时或是在演出结束后进行。在休息厅里与别人交谈时,不要粗声大气,交谈一定要放低声调,让对方听清楚即可。在演出大厅内,不管演出是否开始,都尽量别跟熟人打招呼,更不要主动找别人聊天。双方见了面,点点头即可。如果有话要谈,须待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第四要遵守演出禁令,注意自身文明行为。在观看表演时,不得拍照摄像、不得大吃大喝、不得吸烟、不得乱扔废物、不得肆意乱坐,这是大家看演出时必须要遵守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坐在座位上观看演出,应坐得老老实实、端端正正,不得前蹬后仰、扭来扭去,不允许把脚踩在他人的椅面上或是跷到他人椅背上。第五要适时鼓掌。节目在演出中不要鼓掌和叫好,更忌吹口哨,在看演出时切勿喊偶像的名字,不举手牌、条幅等物,更是严禁冲上舞台。在看表演时,每逢一个节目终了或一幕结束之后,按照惯例,应当热烈鼓掌,以示对演员的支持。但是鼓掌一定要有分寸,不要在演出进行期间频频鼓掌,甚至掌声经久不息。那样的话,不仅会打断演员的表演,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观众对演出的欣赏。主角入场后应鼓掌欢迎直到他们已经开口说话。有时一段出色的表演,可以鼓掌。结尾的时候观众如果希望表演者继续表演的话可以延长他们的掌声,但是在别人停止之后还大声地鼓掌却是不礼貌的。在歌剧演出中,可以在每次咏叹调和每一剧结束之后鼓掌。在音乐会上,在独奏和演奏部分曲目时不鼓掌,直到全部完成。演出结束后,请起立鼓掌。如果演员正在台上谢幕,不能急匆匆地忙着退场。只有在演员谢幕之后,才可井然有序地退场。
节日礼仪更多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节日里家长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和充裕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春节期间带孩子做客或者邀请客气来家时对孩子进行礼仪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春节是礼仪教育的好时机,然而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春节拜年礼仪教育不重视。在我国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现在大多数人在春节期间会互相串串门,过节时的走亲访友,既是沿用传统的习俗,又能把平时因为忙工作而疏远了的亲情重新织补起来。因此,春节做客和邀请客人的礼仪要教给孩子。首先,要告诉孩子,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意味着家庭团聚、休闲和礼仪。讲究礼仪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和帮助你,有礼貌、讲礼仪不仅让大家开心,而且反映出一个人良好的教养。其次,要告诉孩子拜年时具体的礼仪细节:(1)拜年讲究穿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戴全新。如果难以全新,也要整洁干净。色泽上要亮丽,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还要理发或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2)初一早晨,先向自家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如意。春节期间,还要到亲朋好友处拜年或相邀娱乐。有客人来时,主动问好,给客人倒茶水。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能随便走动或翻东西,不能打扰大人谈话,玩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过年时与人相遇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吉祥话。一些人很忌讳不吉利的话,不爱听见“破”、“坏”、“没”、“光 ”、“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告诉孩子在这方面要注意。对长辈要有称呼,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尊称,可事先告诉孩子一会要见的人,让他们有心理准备。(3)告诉孩子如果亲友给红包要说“谢谢”,不能当面打开看,更不能打开后嫌钱少,红包回家再看比较合适。如果没有红包,孩子千万不能索要,要告诉孩子拜年绝不是为了红包。(4)如果在别人家用餐,吃饭前请长辈先入座,人到齐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开吃。小孩也可以端饮料敬酒,送去祝福。(5)亲友聚会时可能会遇到不同年龄的小孩,大家聊天时可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聊天。小孩子在一起时要注意不能相互攀比谁的压岁钱多,也不要比穿戴和随身用品。
总之,父母要事前教给孩子礼仪细节,千万别当众指出孩子的不恰当举动,要知道孩子也有面子问题。孩子学习也要有一个过程,太小的孩子告诉他较繁杂的礼仪知识也不能完全掌握,但是基本要做到3-4岁时学习说“你好”、“再见”、“请”、“谢谢”。4-5 岁时学习使用“对不起”,不在嘴里塞满食物时讲话。5-6 岁时学习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不旁若无人大声叫嚷,使用礼貌用语,守时,仪表整洁,学会做客和接待客人,尊重老人。儿童文明礼仪要以规范儿童日常起居为主,从细节处入手,反复练习,从而形成习惯,养成习性。
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影响儿童礼仪行为的显性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平时能见到的人的行为和语言的表率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把“文明礼貌”列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充分说明了礼仪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礼仪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明礼使人懂得善良、诚信、和谐、谦敬、自律等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为使这些道德要求落到实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创造了一些习俗、礼节,选择和确定了一些仪态、行为,由它们来表现人们的道德思想,表达社会的道德要求。礼仪作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行为规范是表现道德思想的形式、表达道德要求的手段。[2]其次,礼仪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素质。衡量人的道德水平,最先考量的就是他们的礼仪、礼节、礼貌,观察他们的仪表、容貌、举止。反之,加强礼仪教育也要以道德品德的教育为基础,没有从内而外的道德素质表达,表现出的所谓“礼仪”也不会达到效果。因此,要深化对礼仪的道德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的认识,提高个体的道德和礼仪水平,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家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强迫儿童遵守规则,无法培养儿童崇高的品德,要先唤醒儿童内在的伦理情感,才能使他们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意志并不是以语言教训可以培养成功的,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去训练他们。这样才能唤醒他们内心的感情与力量,才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意志。语言并不能代表事实本身,语言只能使人了解事实并意识事实的存在而已。”于是,他利用典型的实际生活,对儿童进行品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儿童道德行为的目的。[3]
讲究道德和礼仪的一致性,其中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以己度人,尊重别人。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么自己也不能这样对待别人,告诉孩子这样一个道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期待别人对自己的礼貌和礼仪行为时,也要时刻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因为“是你教会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对别人加以尊重并不就是低人一等,要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文明素质的表达,如果你做到这一点,在大众场合就首先“占了上风”。其实,尊重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很多时候办事能力和尊重是相提并论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邻居总是张口脏话,随地乱扔垃圾,虽然你总会告诉孩子不要像他这样做,但是时间长了,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在平时也要多注意孩子的交友,同龄孩子相互模仿更多,如果自己小孩交往的朋友素质差,也要让孩子少接触。
而好的习惯及技能的养成更与家庭自身环境息息相关。音乐教育学家铃木镇一认为,教育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影响巨大。孩子在任何学科上的迟钝和困难,都预示着周围环境、教育或其他方面存在某种缺陷。人的生命力适应环境条件会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训练会产生能力。铃木强调人是环境之子,并且强调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佳环境条件。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4]教育家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代表作《家长教育学》中强调,在人的生活中,自我教育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因此,优良家风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按其全部含意来说就称之为有教养的人。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即精神力量的奉献。他说:“我们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的深信精神来塑造人,健康美丽的孩子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真正相亲相爱,同时热爱和尊敬别人,我能一眼认出这种孩子……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老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物能敏锐感受。”[5]
有时候孩子出现不合文明礼仪的表现,并不是有意要违反规则,而是相应技能不发达所致,比如接电话的用语、交通规则、观看演出何时鼓掌等。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就不妨在文明意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他们相应的技能教育,以便孩子能够胜任文明礼仪的技能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以身作则。如果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而自己则不遵守,那么,孩子也不会遵守。特别是幼儿听懂大道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特别强,容易在家长的影响下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言行示范,必要时可用语言提示孩子可以那样做。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理念认为:“作为家长,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卡连柯要求家长懂得,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而只不过是集体中一位年长的、负有责任的成员,必须以身作则。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家长不应把家务事与自己的社会工作截然分开。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国家发生的事情,把自己所在单位发生的事情,把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做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瞬间,你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时你生命的崇高意义,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发展,而发展就是改造或提升人的‘自然’的动物性,透过社会性,而进入‘文化’方面的道德性。”[7]
在此基础上,当孩子进行文明用语和行为文明时,家长要加以表扬,有时也可进行物质鼓励,让孩子明确认识到文明礼仪是应该遵守的,是在尊重别人时,自己也得到素质提升并被认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孩子主要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养育孩子的责任大多是由母亲承担。北京市几家教育研究调研机构对1600 个家庭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发现受访者中母亲占到整个受访人群的70.2%,而父亲只占1/5。[8]由于这次调查是针对父母双方中对孩子更加了解的一方进行的,这表明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处于主要地位。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坚毅、勇敢、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热情大方等个性特征,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形成、智慧培养、能力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在与父亲的交往中会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模仿。无论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法国钢琴表演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他们的成长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教育。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儿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9]
[1]维妮弗里德·斯特娜.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全书.樊彤、李丽珍编译[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蒋瞡萍.礼仪教育: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N].湖南日报,2003-11-25.
[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译[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王莉娜.铃木镇一学前音乐教学法研究与应用[J].音乐天地,2013(04):6-9.
[5]姚庆.苏霍姆林斯基开辟的儿童教育新路径——家长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06):58-59.
[6]李建忠等.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探析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20-21.
[7]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译[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父教不容忽视[EB/OL].http://www.haosou.com/link?url=http%3A%2F%2Fwww.jxbedu.com,2012-05-02.
[9]爸爸多爱我一点吧[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01-18/05544866461s.shtml,200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