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性本科院校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的观察

2015-03-29 04:18:05徐明祥黄明生皮建华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彝族云南

徐明祥,黄明生,皮建华

(1.云南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红河学院党委办公室 云南蒙自 661100;3.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昆明 65009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性本科院校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的观察

徐明祥1,黄明生2,皮建华3

(1.云南楚雄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红河学院党委办公室 云南蒙自 661100;3.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昆明 650091)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低学业成就、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有效性不足等等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科研面临的难题,亦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以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为例,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迫切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地方性知识;课程资源;彝族文化;转化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低学业成就的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不符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满足缺乏有效性。改变这种状况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有效的路径是系统地审视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校本课程中的价值与开发策略,以增强课程对于社会与学生的适切性。

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依托云南楚雄师范学院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凭借地理位置的便利,对彝族历史文化、社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成果,其作为政府宏微观社会经济发展决策依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为课程资源对学校教育教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将通过对这些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迫切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以此实现其价值的充分挖掘。

一 转化研究成果的迫切性

(一)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着双重背景,一方面是以西方文化与知识体系为主流的所谓普世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以汉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1]显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显得尤其迫切。第一方面,当前大部分高等教育教材内容大多来源于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其是多样性知识体系中的一种,具有欧美的、科学的、海洋型文化的特质,在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中国沃土中生长面临着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需要个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且不能剥离个体与生俱来的地方性知识与日常性知识。地方本科院校所选用教材大多呈现的是西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整合,对地方经济社会与学习的需求鲜有系统而针对性的响应,由此资本匮乏的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有效地实现普识性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对接与融合,无法满足其带有地方性、民族性的发展需要,导致其对教育教学产生隔膜感、自卑感,在学业上的低成就,在发展上的无奈与无助。

(二)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断裂

从驻马店共识来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地方社会经济需要的、可持续雇佣的劳动者与问题解决者以及获得身心自由的终身学习者。那么课程设置与开发应当是能力本位的,而不是学历本位。能力本位课程是以问题解决模式为导向的,是以直接“能力增长”为教学目标的,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根据人才定位、培养目标,识别职业群通用的核心能力指标,以此构建课程架构,并制定每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实践大纲以及应达到的标准等级。能力培养本位在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寓于过程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行动能力的培育与养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传统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其以“学问为中心”,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与教师中心地位。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随着信息的爆炸与知识的变迁,本身的体系变得如恐龙般庞大而迟钝,不符合以“反转教学”为代表的“微课程”的发展趋势;其二,割离了实践与理论、社区与学校、生产与教学等等的关联,造成了学生既不能回归与改造传统社会,也不能调适与融入现代的都市社会,变成了“边缘群体”。

(三)研究成果再利用率低

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报送相关部门,作为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理论依据。如杨甫旺主持的里颇问题调查研究作为云南省政府族属决策,作为云南全国人大代表杨甫旺提出“扶持彝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言等等。此外的大量专著、学术论文并未进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更多以档案资源的形式尘封于资料室、图书馆或束之高阁。至于鲜活的图片、影像、实物等更缺乏展示场所和真实而生动的解说。显然,研究成果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并未得到有效挖掘,造成了学术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等的无谓的浪费。

(四)研究成果未全面有效转化为课程资源

基地研究学者杨甫旺、曹晓宏分别为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既是对其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又是对基地建设成果的肯定,这是研究成果外溢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大多专家都有通过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但大量研究成果远未正式地、系统地、有效地进入学校教育教学系统中,其巨大价值被毫不客气地忽视了。若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或融入到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其不但能启发与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规律,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与行动能力。例如杨甫旺撰写的《云南彝族家庭消费结构的变迁——以云南永仁县谢腊彝村为个案》,运用经济学(恩格尔系数)、消费心理学(消费结构)、民俗学等的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探索少数民族消费结构经历了两次转型性的变迁,即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消费结构由生存危机型向生存保障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又由生存保障型向温饱型转变,并逐渐向小康型过渡。同时指出阻碍家庭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主要因素既有传统消费习惯又有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把这个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而且还能培育学生使用所学解释与改变现实社会的能力和提高学业成就。

二 转化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一)从研究层次看,对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进行多层次的研究

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是楚雄师范学院的特色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于滇中地域而言,这门学科是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2]自基地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从国家到地方各个级别的多层次的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正常宗教与社会稳定研究——云南‘小众教’为例”、“赛装节”、“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查姆》《梅葛》为中心”、“历代中央政府对彝族地区的管理研究”、“彝族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西南彝族土主文化调查研究”、“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等;省部级项目有:“明清以来云南彝族文化变迁及其现代适应——以楚雄州为例”、 “‘查姆’文化研究”、“云南省彝族语言文字的潜在濒危趋势及其对策研究”、“彝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彝族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社会转型期彝族女性的教育参与研究”、“云南彝族阿鲁举热文化研究”、“彝族土主文化研究”、“云南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当代美学视域里的彝族祭祀经籍研究”等;地厅级项目有“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楚雄彝族文献索引”、“楚雄州宗教和谐现状及对策研究”、“楚雄州宗教和谐现状及对策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调查研究—以楚雄州为中心”、“少数民族教育调查研究—以楚雄州为中心”、“楚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研究”、“彝族文化产业中彝文书法发展应用研究”、“彝剧-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奣映著述研究”等等。还包括众多的横向项目、委托项目、校级项目。 同时,基地研究人员杨甫旺、曹晓宏等被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聘为硕士生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进行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由此撰写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极大丰富了基地研究成果。若等上述研究项目成果、资料等等进行系统化、立体化、针对性的整理与开发,转化为学校素材性课程资源,必将极大提高其价值,同时培育学校教育特色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从研究内容看,对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

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对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从宗教学、文化学、人类学、文字学、民族心理、公共管理、产业经济、生物化学等学科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甚至对单一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多领域、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如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的《“梅葛”的文化学解读》。其综合运用民族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把研究的触须延伸到审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等诸多领域,结合民族学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拓展了研究视野,发掘了《梅葛》的多元文化价值,从学科、领域到研究方法,既突破传统,又兼容并蓄,建树卓异。开阔的研究视野,交叉共融的研究成果为其在多学科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亦为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适应能力培育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性知识。

(三)从研究成果看,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数量丰富、形式多样

基地研究成果涵盖了专著、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其以文字为载体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成为展示彝族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如《“梅葛”的文化学解读》、《楚雄彝族文化史》、《高奣映集(第一卷)》《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系列专辑、《石羊盐区多元宗教的形成、融合及变迁》、《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彝药野坝子花总黄酮的提取及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等研究成果翔实地记录与揭示了彝族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深邃而朴实的民族智慧、悲怆而坚韧的历史变迁以及学者包容、见微知著、经世致用的发展思想。除文字资料外,研究者还拍摄了众多的图片、影像和录音磁带,这些载体从不同层面、各个侧面,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彝族文化、生产生活。形式多样的成果载体,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神秘而古朴的民风民俗和厚重而朴素的民族智慧冲击着受教育者的视听,原生态地展示出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逶迤壮丽。

三 转化研究成果的策略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的趋势,我国台湾的陈美如博士和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等均倡导以课程为载体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如何通过课程体现民族之间的差异与机会平等,实现文化之间的对话、连接、包容乃至接纳,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本科院校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困境。楚雄师范学院作为设在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的高等院校,其有业务和责任“在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入其他文化的有益因子,实现彝族文化的当代再造和再生产。”学校全日制学生近有1000多人,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回族、傣族等20多个民族,显然,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一)显性的新课程

1、平行课程与校际课程

从横向来看,针对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可与现行课程结构平行开设独立的新课程。如民族体育(民族文化传承与身心健康并重)、杨甫旺研究院提炼研究成果开设的“十二·五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曹晓宏教授可研究提炼开设高奣映哲学、文学等方面课程。以上课程可作为体育教育、公共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亦可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

在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区域内“异质”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前者可彰显学校特色,培育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后者若不实现横向整合则会导致课程资源的重复开发与闲置,加之当前经费支持不力,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偏低,那么整合具有共同研究主题院校或科研院校的优势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实现优势整合,资源共享。同时,院校之间、院校与科研院所、院校与其他营利或非营利机构等主体间可以通过付费、资源互换等方式实现不同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分享。

2、立体课程

从纵向来看,可把以“梅葛”为代表的彝族历史文化按照宗教、环境、经济、民俗、艺术、体育等诸多方面,开发成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相互独立,前后衔接,立体结构的系列教材。当然,此项工作庞杂而艰巨,但若成功则可标炳史册,育人无数。并且可参照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海路与腾星两位学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成功个案。亦可争取专项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以最早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校之一的云南姚安县马游小学为研究对象,在行动研究获取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理论范式,为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系列课程建设提供经验支持和鲜活的参考范例。

综上所述,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各级学校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结成“平行课程”、“校际课程”与“立体课程”的课程开发事业共同体,同时搭建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和研制具有激励性的管理制度,那么多元文化教育之船便可扬帆起航了。

(二)整合到原有课程

开发独立的显性课程仅是地方性知识转化为课程的一种路径,把众多的研究成果融合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是另一种更为广泛而现实的路径。因为大多研究成果是从某个侧面进行研究,因此可把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素材或以问题为导向融入到相关学科或课程内容中,实现对现有课程补充、整合、拓宽、加深与优化。比如,访谈法是田野调查中最基本的调查方法,可以在人文社会类课程中,以任务为导向结合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该种方法,完成任务后进行调研成果的分享、比较、讨论,以此来使用研究成果。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如“历代中央政府对彝族地区的管理研究”可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并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现状进行检讨、反思甚至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应对方案。对于化学与生物学专业,可在课程中展示和融入对彝药大红袍、复方大红袍、马蹄香(根)、野坝子花、小红参等的研究成果,其可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素材和培育探索能力。对于全校性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可把少数民族性文化的伦理、教育方式、行为规范等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舞蹈、宗教仪式、婚礼等方面)、阅读文献资料(神话、雕塑、绘画等),结合诙谐的讲解,定能把“望而生畏”的性教育以比较柔和、朴实的方式开展。总之,把众多的研究成果融合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将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潜在课程或综合实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哲学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 A. Schon)[3]把实践情境分为两类:一是“坚硬的高地(a high hard ground)”,在此情境下的目标是清晰的,学习者可直接使用逻辑化的科学理论与习得的技术解决问题。二是充满着“复杂性、模糊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的“湿软的低地(a swampy lowland)”。在此情境下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不起作用,实践者借助的是“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和“行动中认识”(knowing-in-action),实践者的实践是“以一种不确定性和艺术的方式努力探究的过程”。现实的是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处于“湿软的低地”中的“反思性实践”。前者可以通过显性课程来实现,后者则只有通过基于情境或行动的隐性课程来实现。隐性课程实现方式有:1)通过组织或承办学术论坛、举办民族文化系统专题讲座,以此营造求真、探索的学术氛围,推广研究成果和扩大其辐射力。2)通过举办民族文化知识长廊、民族文化摄影、民族歌剧、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服装等活动,以此营造自由、包容、活泼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增加文化间的理解、对话与情感。3)借鉴与参考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其通过“综合体验性学习”和“课题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把地方性知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参观、访问、考察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学校可依托楚雄州博物馆、彝人古镇、太阳历公园、中国彝族梅葛文化研究基地(云南姚安县)、中国查姆文化研究基地(双柏县)等进行彝族历史文化的体验性学习。同时,依托各类科研项目、创业创新项目,开展任务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如组建综合性的学习团队(包括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专业的师生),通过研读叙事长诗《阿诗玛》、赏析电影《阿诗玛》,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刺绣产业等融合、转化、创新的理念、方式方法、技术等,借此对《木荷与薇叶》、《红白杜鹃花》、《竹仙女》、《天神争王》、《人神相争》、《麻舍都诸》等彝族文献长诗进行剧本、歌剧、微电影及相关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

[1]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7):4.

[2]陈九彬.彝族文化的诗与思—解读《〈梅葛〉的文化学解读》.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0):64.

[3][美]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鲁海菊]

Local Knowledge and the Developm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Base for Yi Ethnic Group

XUMing-xiang1,HUANG Ming-sheng2,PI Jian-hua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2.Party Committee Office of CCP,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3. School of Occup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It both as a difficult problem as an important project that higher education’s lagging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low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insufficient validity that turns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into curricular resources. Thus this paper toke the Yi Minority’s Research Base as a case,to analyze the instancy and feasibility about research results’transfers into curriculum resources,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local knowledge;curriculum resources;Yi minority culture;transformation

G640

A

1008-9128(2015)03-0105-04

2014-08-11

楚雄师范学院学术后备人才资助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与支持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12YJRC07);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课题立项项目: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文化适应与就业问题研究——以云南省为例;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与就业问题研究

徐明祥(1980—),男,云南丽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产业化。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彝族云南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河北地质(2017年2期)2017-08-16 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