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亨蓉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赣南原中央苏区乡村景观的保护研究
谢亨蓉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乡村景观遗址丰富,保护乡村景观的目的在于对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提高乡民行为与景观环境的和谐性。通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和保护原则,实地探访、调查现有的乡村景观现状,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提出了赣南乡村文化景观具体的保护方式,期望能够推动乡村景观的合理、科学的保护与发展。
赣南;中央苏区;乡村景观;设计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既保留了客家文化传统,又遗留了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大量土地改革的乡村景观,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极为丰富。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第21号)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迄今为止,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中,在“总体要求”中特别提出了“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内容,强调应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大幅提升城镇化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赣南农村文化景观的革命资源和客家传统成为深度开发乡村景观资源的独特优势。
研究赣南原中央苏区的乡村景观设计,契合党的十八大关于农村地区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尝试村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精神。保护赣南独特的人文生态和自然资源的乡村景观可以避免“千村一面”的建设格局,使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客家人和革命后代安居乐业的栖息地。
金其铭等提出: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1]。赣南乡村文化景观的生成长期受到传统客家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浸淫,形成良好声誉。物质文化作为人类首要的基础文化,不仅与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制度等密切相联,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2]。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往往是当地的自然和社会养成的结果。与城市景观相比较,我国乡村景观的保护和研究起步较晚,乡村景观旅游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如徽州古镇、江南水镇等。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乡村景观原生态特征极其明显,不具有城市景观的工业化污染粗鄙性。乡村景观的物质文化表征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古镇街道、祠堂书院以及自然风光等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则是一系列日常民俗生活积淀下来的信仰、习惯、禁忌等。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选择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乡村人居环境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宅院结构的聚落宏观特征;聚落外部空间与大地景观;聚落与外部景观之间的连通体系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连接体系[3]。这三点判断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有充分提及,如:①“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仍然有大量的危旧土坯房、城市边缘的棚户区存在,这些以建筑、宅院结构为聚落的乡村景观有很多还是20世纪早期遗留下来的产物(图1)。赣南乡村的大部分房屋主要是容易受自然力侵蚀的土坯房,低矮潮湿甚至不能居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城镇化发展的趋势。②“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以及湿地保护和恢复投入力度,支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众所周知,赣南原中央苏区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森林的覆盖率和有色金属的储藏量稳居全国前列。但是近年来疏于对稀土、矿产等战略资源的保护,以自然环境为主的大地景观遭到很大的破坏。③“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乡村景观区域正是连接城市与外部景观之间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各种物质流、信息流从这里经过。但是,正如若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赣南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按照上述乡村景观3个层次的内容,赣南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大致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聚落景观。①自然景观的保护是指维护村庄原有的自然格局和景观空间结构,是乡村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它包括农田、山林和水体等;②人工景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体现以及对乡村历史地理空间的传统认知,也是人类协调自然和生存环境的显性标识,它主要涵盖了水圳(库)、廊桥、牌坊及墓地等[4];③聚落景观是乡村居民的核心聚居地,涉及乡土景观的重塑和乡土意境的营造,起着协调村落空间系列、建筑和道路、绿化、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是乡村景观最可识别的标志。毫无疑问,聚落景观最重要的体现是建筑群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居民。针对以上保护范围,赣南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2.1 延续客家传统符号
利用符号学原理保留千百年来积淀的客家文化传统,将有效地延续赣南的传统文化内涵。近10年来,赣县虽然建立了客家文化民俗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客家文化记忆,但是那也只能成为“客家文化标本”的一个截面,并非原生态客家乡村自觉的保护意识。特别是近年来赣州城区的扩大不断吞噬了周边一些有特色的客家乡村,比如吉埠村的整体安置,农民集体“上楼”,村庄变成了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公寓房。不仅如此,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原先村民的情感纽带遭到破坏,民间信仰也由此混杂。为此,吉埠新村在村庄入口竖立起一座新式牌坊(图2),稍稍增加了原乡的认同感。在乡村景观的保护中,牌坊、街道、建筑群以及水口等均是设计符号,适当地保留这些符号可以延续村民的集体记忆。
2.2 保护苏区革命传统文化资源
赣南保留了大量原中央苏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乡村景观特征,是极为珍贵的。赣南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央政府对此也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容易获得其他地区人民的尊敬。这里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近年来红色旅游路线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在这些乡村景观中,瑞金“红井”、原中央苏区临时政府遗址、红军长征起始点等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具有不可复制性。此外,红军遗留的大量标语、漫画等也是乡村景观非物质文化最好的物证,均可以在保护中加以利用。
2.3 发展地域性农作物产业
经过近30年的培育、栽种,赣南脐橙、寻乌蜜桔、石城莲子等都打上了地域性的农作物标签,通过品牌产品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经济作物的品牌效应,还给赣南乡村建设提供了一条“生产性景观”保护经验。地域性植物的栽培是乡村景观中最实用、最简单的景观要素,是一个地区永久性的景观标记,代表了该地区的植被文化和风土人情。尤其是赣南脐橙,成为了整个赣南人民自我认同感最值得称道的物产符号。
2.4 本土建筑材料的使用与传承
利用乡土材料的各种形态和特质,彰显地域特点,强化地方传统,维护农村的景观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乡土材料与现代材料使用相结合的手法,或者使用现代材料模仿乡土材料,来实现乡土材料质感与实用性的双赢[5]。赣南乡村民居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或采用夯土形制或建成客家围屋,其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体现了客家乡民的造物智慧[6]。遗憾的是,大部分客家围屋损毁严重,加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很多居民开始搬离世居房屋进入城市谋生,致使民居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本土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环保性,与外界景观的乡土材料一致,是一种可以循环往复的自然结构体系。
2.5 文化原乡的景观保护
相比较前述四点,文化原乡的保护体现为守护文化性的灵魂。古木、祠堂、水井等物质文化遗存以及语言、习俗、礼仪和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村民改造和不断适应自然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它们塑成了当地乡民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为在这些遗存里面蕴藏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宗族观念、朴素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等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因此这些遗存及它们所承载的精神可以说是乡村的本质和灵魂所在[7]。从景观设计学原理来看,这些文化性的历史遗存也是赣南景观体系中重要的景观元素。
虽然学者们对乡村景观内涵表述不同,但一致认为乡村景观是带有不同程度自然景观特色的人文景观,具有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8]。基于这个前提,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发展赣南乡村文化景观将造福赣南人民。
3.1 树立乡民的景观意识,规划先行
为了建设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避免出现新农村建设中的补救情况,宜从大局出发,让规划先行。长期以来,乡村建设基本处于自发自建状态,致使景观支离破碎。一个乡村建设不只限于简单地修筑几条水泥路、建几座牌坊,还应该切实考虑和谐乡邻的人文建构方面的内容;不能粗暴地将城市建设模式移植到乡村景观发展中去,而是要提高村民的景观规划意识,让生活在其中的村民也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景观的设计保护和营建中来。
3.2 加强城乡优势互补,发挥地方特色,杜绝“千村一面”
说到江南的景象,人们总是浮现“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刻板印象。赣南本来就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切不可都建设成为“千村一面”的“古村一条街”。赣州中心城区为了打造地方特色,在文清路重新装修成“宋城一条街”,但如果将此在古镇乡村复制,这种做法显然容易导致城乡同质化。采取城乡优势互补,差别化建设乡村景观,可以保留乡村的天然优势。赣南又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应尽量建设“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景观。
3.3 因地制宜,建设宜居绿色乡村
赣南原中央苏区乡村几乎都处于丘陵或群山环绕地带,且赣南又是一个“堪舆术”特别兴盛的地方,乡风淳朴,加之客家围屋遗留下来的建筑技术、装饰工艺等遗产,养成了赣南人民千百年来“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评价乡村景观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如今在赣南乡村依然保留了先人在村落选址方面的风水知识,积极探索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
3.4 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乡村经济活动是乡村居民的主要活动形式,它以特殊的方式、方法和表现形态融于乡村景观体系之中,构成乡村特有的经济空间[9-10]。赣南乡村景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与江西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有比较大的差异,因为赣南的客家人比例达90%,无论是民居还是民风民俗都以比较纯正的客家风貌示人;二是赣南客家与红色革命两种资源并存,体现了其资源的稀有性和独特性。适度发展赣南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民生问题,也是传扬当地乡村景观的极好途径。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实际上给赣南乡村景观的建设与保护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认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要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实现该目标仍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保护和提升赣南的乡村景观是实现乡村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1] 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
[2]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
[3] 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5-58.
[4] 肖龙.农村公共空间的演替与设计治理[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4):103-106.
[5] 徐敏.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村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61-263.
[6] 肖龙,王研霞.赣南客家民居夯土建筑形制与工艺[J].设计艺术研究,2015(2):121-125.
[7] 吴继荣,朱友利,熊和平.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保护模式初探[J].华中建筑,2010(5):98-100.
[8] 李雷,沈守云,廖秋林,等.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1):19-23.
[9] 冯淑华.乡村景观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69-71.
[10] 彭夏岁,许亦善. 基于多产联动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1):105-108.
201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课题资助项目(yg2013038)。
谢亨蓉(1977- ),女,江西南康人,讲师,硕士,从事设计艺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2015-10-14
S 26;TU 982.29
A
0517-6611(2015)35-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