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 珊 华默然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2013年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又被称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构想顺应了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有着良好发展前景。随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分三个阶段完成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决策。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阶段发展重点在中亚,这是整个经济带建设的着力点,直接决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速度。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五国,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要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阶段发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新疆与中亚五国毗邻的地缘优势。然而,现阶段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水平仍然较低,创新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金融合作,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国家开发为先导,以境外人民币贷款与直接投资为尝试,以位于中亚腹地的新疆为支点,我国与中亚五国开始探索符合双方利益的金融合作模式。
(一)金融机构间合作。哈萨克斯坦是我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第一个入驻中资银行的中亚国家。1993年中国工商银行(阿拉木图)股份公司成立,同年中国银行阿拉木图分行也在哈萨克斯坦成立。2011年中国银行新疆分行正式推出人民币兑哈萨克斯坦坚戈的现汇业务。截至2013年底,中国开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在中亚五国共设立了14家分支机构和2个代表处,同时有4个中亚国家的商业银行在新疆辖区内银行开通12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连接亚欧大陆的桥头堡,新疆在中国与中亚金融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新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省份。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与塔吉克斯坦开展了中亚第一笔货币互换业务,并对吉尔吉斯RSK银行授信1,300万人民币,这是首笔中亚人民币贷款业务。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向哈萨克斯坦企业发放贷款3.5亿元人民币,实现我国与中亚项目融资合作的重大突破。截至2014年,该行已在中亚支持项目77个,项目主要涉及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270.16亿美元。
(二)央行与政府间合作。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入中亚、黑海及巴尔干半岛地区央行行长会议组织,这标志着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上升到新阶段。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银行、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分别签署了价值7亿元、7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各成员国专家就建立上合组织发展基金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各方商定,将会进一步推动双边及多边金融合作,扩大成员国之间双边本币结算。
2011年第一届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作为新形势下新疆经济发展的平台,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洽会的升华,是进一步推动向西开放的载体。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合作论坛,开启了中国与亚欧国家金融合作的新篇章。2013年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分会召开,有利于中国与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建立多层次金融沟通渠道,从而为中国与中亚金融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14年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标志着区域金融合作形式将向“多元化”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建设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欧亚结合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运输干线存在较多障碍、铁路通道运输成本高。面对此类“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的问题,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造。有机构调查报告表明,“一带一路”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至少需要8,000亿美元。不难发现,资金已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单一的投融资模式已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构建“一带一路”经贸往来金融大动脉要求。我国与中亚五国在经济资源、产业结构方面互补性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在农业、能源、工业等众多领域开展贸易前景更加广阔。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中亚形成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但中亚国家主权信用表现差异较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对外部市场依赖性太强,极易受到区域外经济波动影响。此外,中亚各国金融支持力量不足,跨境金融合作层次偏低,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缺乏长远规划、投融资模式单一、区域金融信息不足、缺少有效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因此,相关企业“走出去”除需要银行的结算支付与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外,还需要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系统和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服务。
从当前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现状来看,区域金融合作签订的协议较多,但合作实体非常少,说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需要认清区域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中亚五国经济总量远不及中国,而中亚五国中经济总量最高的是哈萨克斯坦。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失衡会影响各国金融合作的进程,如果每个国家都想通过政策溢出效应得到好处,就会严重阻碍各国间政策的协调。除此之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各国汇率制度安排不同,同时也使得汇率不稳定,这也会制约区域金融合作。
(二)政治动荡和地缘政治。中亚地区民族问题复杂,“三股”势力活跃,各国政局动荡不稳定,这必然影响中亚国家与中国(新疆)的金融合作。其中,吉尔吉斯斯坦2005年、2010年的两次“颜色革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塔吉克斯坦1992~2000年的八年内战,造成严重社会动荡,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很大;而乌兹别克斯坦2005年的“安集延事件”也带来非常不利影响。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在水资源问题上的争夺日益加剧,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由于一直担心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霸主,所以两国一直谨慎对待与乌外交。在与大国外交方面,中亚五国形成了哈、吉、塔亲俄,乌国亲美的局面。虽然土库曼斯坦与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签署的TAPI 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在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仍然声称在美俄之间维持中立格局,但无疑增加了中亚区域间交流合作的复杂程度。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缺少专门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在进出口贸易和资源方面的合作远强于金融合作。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达到459.4亿美元,是1992年建交之初的100多倍。据统计,中国现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经历了金融危机和“七五事件”后,2008年和2009年各国贸易额有所降低,但从2010年开始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尽管贸易合作非常频繁,却没有专门服务经济贸易往来的金融平台。长此以往,只能促进贸易中心城市的形成,无法促进区域内经济全面均衡发展,而金融服务平台的缺乏,最终必会导致经济合作的终止。因此,在丝绸之路框架下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在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监管制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极不利于区域内资金的自由流动。封闭式的金融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资本的快速运转,还降低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输血”功能。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也必将导致金融机构信息交流不对称,而区域间资金的横向流动会增加监管难度,更易产生新的金融风险,这势必对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带来一定的限制。
(一)允许新疆政府进入中亚区域金融合作体系。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同处于亚欧板块中心位置,地理条件极为相似;都是从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所以国民经济结构类似,但都不够合理;在科技发展上,同样是起步晚、底子薄。因此,中亚五国从独立起,就开始逐步与中国新疆开展多方位合作,合作规模也不断扩大。但现有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缺乏地方政府之间的跨国合作机制,所以应授权新疆政府建立与中亚五国的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
(二)增强政治互信。在国际性区域金融合作中,各国政治立场是决定经济金融合作能否进行的关键。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合作,而一个各国高层领导沟通交流的政治平台将能够促进经济金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能很好的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政治互信。
虽然新疆是我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在同主权国家合作时不具有国体的法律地位,当面临需要让渡一定国家主权的谈判,如建立合作组织框架内贸易清算支付体系,必须以国家为代表与其他相关国家进行协商。因此,增强政治互信的同时还要加快国家层面的对外磋商。
(三)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工作。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应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完善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区域金融信息披露系统、跨境资金检测系统、反洗钱合作系统、征信系统等,共同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与稳定。此外,还应建立区域内金融信息交换机制,增进政策沟通,各成员国之间定期进行信息交流活动,形成由各国中央银行、海关、外管局、口岸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的区域信息共享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搜集相关国家政治、经济状况以及金融业相关信息。最后,要建立金融风险对应机制,增强区域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打击跨境金融犯罪。
(四)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银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将更加错综复杂,因此需要筹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银行。作为服务经济贸易往来的专门金融平台,该行应由区域内各国商业银行参与入股,实行法人治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金融机构。各国金融机构可在金融理念、风险管理与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融资与跨境支付需求。该行在区域内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搭建跨境金融服务网络。由于各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差异,国际间金融合作缺乏必要的监管,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因此需要各国协商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
[1]易诚.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合作[J].甘肃金融,2014.4.
[2]李艳敏.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及展望[J].青海金融,2014.8.
[3]厉无畏,许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合作与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