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茜玮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新郑)
财会/审计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思考
□文/谭茜玮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新郑)
[提要]管理会计的发展意义重大,财政部在2014年初《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拉开了我国全面开展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序幕。通过对我国管理会计现状进行分析以及与西方管理会计的比较,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提供方向指引。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6月30日
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工业革命结束后,经济复苏,大机器工业的发展时代到来,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个时候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提出了一个“科学的管理方式”——将管理学与会计学有机结合,这也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在20世纪50~80年代初,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开始风靡全球,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规划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系统开始逐渐形成。管理会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1988~1990年,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掀起作业成本计算的讨论浪潮,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研究为企业的“作业管理”以及如何优化企业“价值链”提供了很多借鉴。在那之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单纯的价值增值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要,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转变为如何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满足企业预测、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等方面的需要。企业通过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有机结合然后深加工,可以为企业修正偏差,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的竞争力。多年前我国引入管理会计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如今建设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财政制度、企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正是基于发展管理会计意义重大,《意见》中要求政府和社会方面积极鼓励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的形成,同时各种会计服务机构要积极拓展会计服务领域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理论研究工作者要总结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成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实践工作者要推进本单位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使用,并进行创新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奠定实践基础。
(一)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从引入西方管理会计至今已经有约40年的历史,但是我国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特别是在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从企业的高层到一般的财会人员,往往只把重点放在事后的算账、报账中,却不重视事前与事中的管理,大多数企业在时间和精力充裕的时候就管一管,没时间的话就直接忽视。然而,管理会计不仅仅是对账目的核算,更是一种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行为。高管很少能把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将近1,3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其中只有10%的人员接受过大、中专以上教育,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学历教育的约占70%,他们大多数人只擅长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简单的工作,对管理会计的内容不够了解,并且长期以来都过度依赖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会计无法融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虽然管理会计中有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差异分析法、变动成本法等,但是企业却很少能为己所用。
(三)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没有得到推广。虽然我国管理会计起步晚,不少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但是纵观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一些企业也确实积累了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资金的分级管理、内部的计划价格;70年代大庆油田采用的内部结算体系;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方式让该公司受益匪浅。但是国内对管理会计方面的成功经验鲜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也是为什么管理会计我国企业中没有得到普及的原因之一。根据最新统计,通过分析2006~2013年期间发表在国内21本学术性杂志上的300多篇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研究大多是关于管理会计概念的基本描述,缺乏具体应用方面的分析,而且理论研究还仅仅是对国外的翻译介绍。这无法为我国现有管理会计应用的经验推广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提供帮助。
(一)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来源不同。不少欧洲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内涵是“社会实践”,然而北美学者普遍认为管理会计是“经济行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分歧是因为他们所应用的理论是有区别的,Hesford et al.在2007年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指出欧洲的管理会计相关研究主要应用四位社会学理论家(Foucault、Habermas、Giddens和Latour)的理论,然而北美杂志的管理会计研究基本上很少应用他们四位的理论。我国超过半数的管理会计相关研究都没有明确的理论来源,国内的研究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仅仅是对实务或管理会计概念的描述。其余的少数对管理会计研究有理论来源的基本以经济学理论为主,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较少。为了形成《意见》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不应局限于“社会实践”或者“经济行为”,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理论,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性和国际性。
(二)管理会计的制度背景以及实施效果不同。清华大学教授于增彪提出,中外管理会计发展的最大差异,在于制度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实施效果的不同。管理会计最开始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美国仍然引领着管理会计的发展潮流。根据美国劳动部的一项关于管理会计的调查指出,在美国90%以上的财务人员从事跟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而且他们把70%以上的时间放在与决策有关的工作上。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的首席财务官在公司内部的地位非常高,仅仅次于首席执行官。他们普遍认为管理会计是老板会计,企业要盈利离不开管理会计。然而在我国,相关调查显示,85%以上的财务人员从事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并且他们把80%以上的时间放在记录与核算上,扮演“账房先生”的角色,这也是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的体现。我国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相当重视财务会计,忽略了管理会计。
与西方国家比起来,管理会计没有职业化,我国企业财会人员通常无法参与到做决策之中,这也是因为我国的制度设计有缺陷,国企追求企业价值积极性不高,民营企业又抱着投机心理,他们都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向管理会计要效益。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对财务信息披露的需求导致了人力和财力资源更多分配给了财务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管理会计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一)推进财务人员转型。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传统的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局限于记账、报账,对决策者的信息需求不了解,也没有充分掌握非财务信息,无法提供最优决策和有效经营的财务与管理信息。由此看来,财务人员的转型迫在眉睫。为了适应管理会计体系化形成的要求,财务人员的转型标准可以按照“系统化、个性化、数量化和信息化”的工作思路以及“二八法则”工作方式。首先,财务人员的视角要“系统化”,强化财务工作的总体规划,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体系,充分的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其次,财务人员的工作思路要“个性化”,从实际出发,把财务工作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方式等相结合,立足于本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战略。然后,财务人员的转型还离不开“数量化”。数量化是衡量财务工作效率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更多的财务与管理的信息,也是财务人员转型的一个重要要求;再次,财务人员必须做到“信息化”,即从传统的记账、算账的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的会计核算软件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工作的监督、控制、分析中;最后,财务人员的转型还要坚持“二八法则”的工作方式,即合理分配时间,把80%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20%的工作中。财务与管理工作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这20%的核心工作。
(二)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政府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从而使优秀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同时还要形成一个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发展制度,为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企业明白要想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改进内部管理。从企业自身来说,首先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把自己置身于市场中,直面竞争,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只有转换了市场机制,让企业深刻认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积极性,从之前的“别人要求企业用”转变为“企业要求自己用”;其次应明确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自己做出的决策,责任也由自己负责。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才能主动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加快企业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速度。
(三)构建中国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本国国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成立具有权威性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由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实务与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该机构的领导,把组织、指导、协调我国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为具体的工作内容,以促进管理会计发展,帮助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除此之外,该机构还要就企业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定期召开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实务中的管理难题。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对切实有效的管理会计典型案例开展探讨,我国管理会计虽然起步晚,但是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如海尔的“日清日结”以及“邯钢经验”等,通过对国内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典型案例进行探讨,对企业成功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
尽管我国的管理会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管理会计比起来,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无论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是在实务中的运用,我国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以后发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我国的管理会计目前还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管理会计应用经验还缺乏大力度的普及和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规范化工作仍然有待加强。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比如《意见》的提出,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结合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管理会计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继德,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5.23.
[2]唐广.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业会计,2009.7.57.
[3]孟焰,孙健,卢闯,刘俊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8.
[4]宫莹.借鉴国外经验实现中国管理会计突破[N].中国会计报,2014.3.15.
[5]王晓翔.以财务人员转型促进管理会计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5.2.4.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