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丽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所在。湖北少数民族县市共10个,包括恩施州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县和五峰县,人口共计247万,国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的15.8%。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多数经济指标存在5~10年较大的差距。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的GDP为670亿元,仅占湖北的2.83%。因此,深入研究湖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情况,缓和发展失衡、协调区域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高新才等(2006)全面考察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重差距,认为多重差距的产生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低等导致。周民良(2008)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李美娟(2012)认为区位条件、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研究探讨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任维德(2005)认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从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切实可行的法律与政策、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着手,以及民族地区要从立足自身、认识差距、围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姚旻(2009)分析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得出创新产业的特点非常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刘萍萍(2014)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模式,依据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刘坚等(2009)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了重庆东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冯建中等(2012)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得出经济发展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够很好的吻合。鹿晨昱等(2012)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得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拟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湖北10个民族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湖北省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决策参考。
本文以湖北省少数民族县市经济动态发展为研究内容,建立县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2013年数据、湖北县域经济考核2003~2013年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指标设定和数据说明。指标设定: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涵盖经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等4个方面的11个指标,据此观察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表1 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说明: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2003~2013年经济发展的原始数据,构成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的数据表。本文以该数据表为分析对象,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二)分析方法
1、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的原因。目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但又有其局限性,即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模型精度是难以控制的。由于本文采取较多的指标体系,且要保证模型的精度,故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其思想本质是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将多指标客观地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能够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本文建立11个具体指标分析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前提条件,即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
2、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全局主成分方法是有前提条件的,其需要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为原始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就无法提出包含原始变量间共同特征的几个综合指标。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需要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的检验一般转为KMO检验。KMO检验是Kaiser1974年提出的,它是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KMO>0.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KMO<0.5不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3、全局主成分法分析的具体步骤。(1)确定分析目标,建立指标体系,收集数据;(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3)计算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4)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5)确定主成分个数,提取主成分;(6)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综合各主成分并计算评价目标综合得分。
基于湖北省10个少数民族县市11项经济指标的原始评价数据,根据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首先,对这1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其检验结果为:KMO值为0.739,该值是大于0.5;巴列特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514.274;P值为0.000,该值是少于0.05,这些检验结果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基于SPSS软件,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的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表2)从表2可知,前面2个主因子F1、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25%,这说明这2个主因子的包含原始变量的信息量达到了76.325%。因此,可用这2个主因子F1、F2替代原来的11个指标。
随后,可得F1、F2的载荷矩阵,该矩阵是表示F1、F2与变量x1,x2,…,x11之间的相关系数,即这两个主因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这11个指标的信息。两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3。(表3)从表 3 可知,第一个主因子 F1在原始指标 x1、x3、x4、x6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因素和人均经济因素,因此,第一个主因子F1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和人均经济水平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原始指标x8、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因素,因此第二个主因子F2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因子。
之后,将这2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除以相应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可得这2个主因子的得分,如表4所示。(表4)基于这2个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这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其中,x1,x2,…,x11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基于上述公式,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的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见表5。(表5)表5所表示的湖北省10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但是这只是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不能综合地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对F1、F2两个主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以F1、F2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后得到一个衡量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表2 特征根、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中10个县市的主因子F1、F2的得分,代入到上式中,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的综合得分,如表6所示。(表6)
(一)结论
1、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较2013年、2009年、2003年数据,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显著提高,表明这10年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研究表明,2009~2013年的发展速度,比2003~2009年进一步加快。具体而言,2003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负数;2009年除了恩施市和长阳县,其他8个民族地区得分为负数,但每个县市得分得以提高;2013年各县市综合得分都为正数。
2、民族县市发展梯队特征已经显现。恩施市、长阳县在2003~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名列第一、第二,说明恩施、长阳在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摆尾,说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空间巨大,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措施。其余县市处于发展中游位置。
表5 湖北10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表6 湖北省10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表
3、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表现较大差异。从模型结果来看,10个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近6倍,这与各县市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政策执行等方面均有较大联系,这与湖北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4、民族县市综合排名出现调整变化。比较2003年、2009年、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排名,恩施在2009年取代长阳后,保持第一位置;咸丰位次从末位上升为第7位,利川跻身前三甲,巴东稳定在3~4位之间,建始、来风位次一直在第5位、第8位。鹤峰从第3位下降至第6位。
(二)政策建议
1、依托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金字招牌,加快深化改革创新步伐。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涵括在武陵山试验区中,因此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依托武陵山试验区进行经济发展。首先,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与国家层面进行创新对接,积极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各项经济政策;其次,与大武陵圈进行创新对接,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与武陵山民族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在经济合作和交往中,实现规划衔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恶性竞争;最后,可与省级层面进行创新对接,促进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深入转型”,从“开发”转向“开放”,从“开山门”转向“开脑门”,从“打基础”步入“快富民”,从“工程项目大干快上”步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策输血”到“形成造血机制”。
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容纳能力。首先,建设综合大交通。构建“两纵两横”大通道,“两纵”指安(安康)张(张家界)常(常德)铁路和安(安康)吉(吉首)高速公路。构筑“周边广辐射、城乡全覆盖、衔接大交通、快速集疏远”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干支相连、惠民便民”的农村公路网络;其次,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活民间资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实现项目、资金、资本的有效连接为目标,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最后,做好产业基础配套。加大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支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邮政、网络、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延伸。
3、发挥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着力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首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的摇篮。把民族地区作为鄂西圈旅游开发资金重点投向地区之一,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精品线路,实现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极;其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植物多达3,000余种,有药用植物达2,000余种,适宜各种山野菜生长的土壤、气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食、畜禽、水产、蔬菜、森林食品、茶叶、烟叶、油料、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最后,发展清洁能源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水能蕴藏量丰富,发展水电产业有其独一无二的条件。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会在建设期间加大移民规划、小城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拉动流域经济,还会在建成后改善生态环境,为流域内的航运、灌溉、养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73.
[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J].民族研究,2006.1.
[3]周民良.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民族研究,2008.4.
[4]姚旻.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2010.3.
[5]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3.
[6]刘萍萍,唐新,付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
[7]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3.
[8]刘坚,廖学文.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