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羌族服饰类别与类型概述

2015-03-28 18:57周裕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羌族饰品帽子

周裕兰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四川省羌族服饰类别与类型概述

周裕兰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羌族服饰的传承、发展、自成体系,从服饰类别看,有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成年男子、成年妇女和未成年人的不同。从服饰类型分,则有赤不苏片、沙龙白溪、黑虎、叠溪松潘、沟口渭门、雁门绵池类、蒲溪薛城和土门北川类。

羌族;服饰;类别

羌人尚白,与羌人祖先创衣有关。炎帝神农氏教之种麻,羌人老祖母“西陵蚕丛氏嫘祖”,创养蚕,蚕丝、麻皆自然色(白色)。后羌人用之作服乃原始之色(白色)。《礼记·王制》:“西方曰戎,披发衣皮,又不粒食唉。”说明羌人衣皮食谷。《后汉书·西羌传·集释》引郭义恭《广志》:“羌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有了黑白之色。《新唐书·党项羌传》:“羌男女衣裘褐、被毡”,羌服饰承袭了袍服之制,面料仍以皮裘、毛、麻为主织品亦自然之色,亦有它色。清乾隆年间《职贡图》出现自然色与多种色彩的混合。清、道光《茂州志》:“其服饰男毡帽,女编发,以布缠头,冬夏皆衣毡”男缠玄色头帕或毡帽,头领头插雉毛,视等级最多三根,勇可插雉毛,亦视等级插之,亦最多三根。改革开放后,羌民族的衣着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每到羌人的节日,羌家男女身着羌民族特有的白底羌绣盛装,来展示羌绣服饰的绚丽多彩,来庆祝自己的节日。羌民族自游牧转入农耕以来,生活环境、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众所周知,现代羌族居住的环境大多为沟壑纵横,气候干燥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以往交通不发达,致使羌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相对减少,这一局限对羌族服饰的传承、发展、自成体系,在无形中起到了有力地保护和推动的作用。

自古以来,羌族就是一个爱美,尚美的古老民族,他们不仅追求美、崇尚美,更是把美的事物、景象、暇想积淀在脑海中。凭借羌族姑娘们的一双双巧手,用花针和纤细的五彩花线,勾画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画,绣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精妙服饰。可以这样说,不管男女老幼,从头到脚,只要是穿戴民族服饰,都是一件件了不起的刺绣作品。这一件件作品都属自创艺术,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匠心。羌绣在绣制过程中就有了多种的针法,如: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等。[1]图案有花、鸟、虫、鱼及鹿、蝙蝠、兔、狮、虎、人物等。其中,剪纸和绣花是羌族妇女学习刺绣技能的基础和必练的基本功,也是衡量她们是否勤劳聪慧心灵手巧的主要尺度。羌族服饰的原材料,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服饰的主要面料多是就地取材,如自种的麻类作物,自家饲养牲畜的皮毛,狩猎获取的兽皮、兽毛等,而花针、顶针、花线、棉布、绸缎以及服装上的饰品则来自与外地商贩的交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也在悄无声息中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所以现在羌区已很难再看到人们穿着洁白如雪的麻布长衬的情景了。

一、服饰类别

(一)男性老人

男性羌人服饰较统一。羌男,蓄发成辫,缠发髻于脑后;身着长衫(男衫到膝下,女衫到脚背上)、袍、长裤,缠头帕或戴裘帽。或毛、麻、棉布衫,皆着无袖单夹坎肩(皮褂子或毡褂子)毛、麻腰带,(后为绣花腰带)布鞋,麻草鞋。男要系皮“裹肚”(后为布的)系吊刀子、火镰、有钱者佩吊银烟盒,无钱者用皮烟盒,男女皆束腰带。绑腿用途是御寒和上山防蚊虫的。脚穿云云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绣彩色卷云图案,布鞋,少作状饰。老年男性的饰品在穿着中已不太使用,他的饰品要么已收藏,要么已提前分配给家中的孩子了。

(二)女性老人

女性老人的服饰,多以黑色棉布或绸缎缝制的长衬为主,以青色为辅。不论其头帕衣裤,鞋子腰带都以简洁明快、象征性的绣上一点花纹作为点缀。不再像年轻女子的服装艳丽和漂亮了。饰品也不在像年轻女性那样种类繁多,大多老年妇人,连耳环已都变成了普通银戒指一样素净的耳环了。手上的戒指、手镯都变成了以简洁的无图案或无其它点缀的戒指和手镯。因为生产生活的关系,老年妇女的象牙手镯,除非访亲窜友或是参加隆重的活动之外,她们都不常戴在手腕上,而腰带上系挂的银制针包、铁制针夹以及手指上带着的顶针是她们永不褪色的、美丽眩目的饰品。因为这几样佩饰凝聚和承载了她们一生的勤劳、善良、聪慧和坚持不懈追求美、崇尚美的优秀品质。她们就是依靠这几样饰品来绘制了美丽的生活,传递了温馨、孝敬了老人、关爱了孩子、勾画了未来蓝图。

(三)成年男子

成年男子的服饰:喜穿麻布长衬,外套羊皮褂(用山羊节子皮做成的皮褂子,“节子”就是被阉过的公羊,因它的皮大毛长倍受青睐)。在喜庆之日还会佩戴狐皮帽子,腰间悬挂银饰、金刀,手带镶有珊瑚珠的马鞍形戒指,脚穿绣花云云鞋,或是其它花纹或图案的花鞋。冬天还会缠上绑腿或是穿上马靴,不穿麻布时就穿用绵羊毛编织的呢子长衫,腰挡红色绸节,其它的饰品与穿麻木衣服一样,只是这个时候很少有人在套羊皮褂。如再套羊皮褂、衣服就过重,不便行走活动。如麻布衣服和羊毛呢子长衫不适宜,他们就会穿着用绸缎缝制的男式羌装,脚穿偏耳子花鞋去参加喜庆活动,不论春夏秋季,只要是有喜庆或重大活动的时候,羌族男子都是自己妻子的时装模特儿。每个参加活动的人,在众人面前都会不由自主的展示各自妻子的聪明、贤惠和心灵手巧的形象,可以说在这样的场合中,羌族男子的服饰无疑是自己妻子的影子,而在平常的生产生活中羌族男子的穿着和其它兄弟民族一样也就不太注重是否得体,是否适宜只图方便就行。

(四)成年妇女

成年妇女,在衣服的色彩上主要趋向鲜艳夺目,犹为红色为主。在衣领、袖口、裙边上都绣上不同内容的花样图案,头帕主要以黑色棉布为主,在帕顶绣制满花,缀以银牌,在精致的发辫上还会缀上一些名贵的饰品,耳环则是品种繁多、样式各异,项链有金项链、有银项链、珊瑚珠窜成的珊瑚项链,在项链中尤为银项链的款式为最多。腰间喜欢系银式针盒,盒顶用小银圈制成银圈链,在链端上窜上不同色彩的小珊瑚珠,盒脊成方形并有不同的图案花纹,除冬季拴绵羊毛编织的羊毛腰带以外,其它季节成年妇女都喜拴质地轻柔的红色绸带。绸带和羊毛带相比,羊毛带的装饰要比绸带丰富,特别是被染成纯黑色的羊毛带的带子两端的线形花絮的尾端,通常会用五颜六色的花线缠绕,并在带子的最末端的每个线形花絮,串上一些小铜铃。这些小铜铃,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碰撞出清脆悦耳的铜铃声,特别是在通宵达旦跳锅庄(莎朗)的时候,那一个个小铜铃随着舞者的脚步变化和动作的快慢轻重发出不同节奏的铜铃声,而绸带的两端则要绣上简洁的花边。一是为了丰富绸带的内容,二是为了将绸带被剪下的地方不被抽丝加以锁边。年轻妇女喜欢外穿羊皮褂,而中年及老年妇女则喜穿用绵羊皮制作的无袖棉褂子。在衣服的色彩上中年妇女趋向于青色、天蓝色的,但衣服上也少不了绣上一定图案花纹来美化。同样的饰品在不同服装上显示出的效果是会有差异的。红色为服装主色的服装饰品比其它颜色的服饰要夸张得多些。这样的颜色加上青年女子的活力,无不展示给在场所有人的是一种火热、激情、魅力四射、青春飞扬之感。面料上则是红绸缎为主,棉布为辅,女式基本上不穿麻布衣服,因为麻布质地较厚,在上面绣花绘制图案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男式的麻布衣服领口的花边是棉布上把花绣好之后缝上去的,衣襟口的图案是挑上去的。女式也很少有人去穿用呢子衣服。裤脚边也会绣上花纹或是不同颜色的布,裁剪成规格大小的布条缝在裤脚边上。女子的花鞋样式就多了,不管什么样式的布鞋都会绣上美丽的图案花样。现在还有绣花拖鞋和绣花高跟尖尖鞋的问世,这应算作是二十一世纪羌绣的又一发展和变迁。在平常的生产生活中羌姑们还是穿得很青春和阳光;就是这种青春和阳光装扮了羌山的美,绘制了多彩的羌乡,更是绣出了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五)未成年人

小孩的服装就没做过细的区分。服装的款式基本相同,只是花纹图案出自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风格而已。小孩的服装按不同的季节(主要是冬夏两季的气候为准)在制作时有所区别。小孩的服装总的来说与成人的服装只是尺寸大小的差异。其中婴幼儿的服装可以说是羌族服饰中的又一独特类别。仅从帽子来说就有两款引人注目的帽子。一款是“猫猫帽”的这款仿动物的帽子。面料主要是用黑色的缎子,内衬为棉布,中间夹绵花,帽子的前端做成猫的面部,特别是猫的鼻子和眼睛的制作工艺确实让人叫绝,活灵活现。帽子的两端还配有两撮白色的绒羽作点缀,这样猫的耳朵则是异化为两个圆形的绣有精彩图案的耳朵,并将其缝在帽子的两边;猫的两条腿在剪裁时就与整个帽子的剪裁连在一起,用作耳罩和帽子的扣带;而帽子的后半部分则是猫的身体,最尾端有点像鸽子翘起的尾羽。

另一种帽子,像古代统领百万大军将领的将军帽,帽子的最前端到耳沿两边的帽沿上有一片“山形”。这种正面绣有抽象图像花纹的帽牌,是这款(种)帽子的最为显眼的标志。除此之外,这款帽子还有一个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帽子背面有两个用黄红两色棉布裹成的小人。黄色小人背后是红色小人,这两个小人紧紧的连在一起,缝在帽子后面的左右中轴线上,在两个小人的身后左右两侧各有两条黄红色的宽约寸许、长约40公分左右的飘带,在飘带的最末端用彩色丝线带系上小铜铃,一来增加飘带的最末端重量,防止随风乱舞,二来增添帽子的美学元素和活力。在这款帽子上缀上两个小人,是羌民的尚武精神,还是融进了其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已无从考查和查验。这款帽子的尾端与“猫猫帽”的尾端相比,它不很夸张,而且更像是古代征战沙场上将士的披风,除以上两款独特的帽子外,婴幼儿的帽子的种类和款式还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讲述。不管哪款童帽,上面都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每顶童帽无不是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婴幼儿服装的重点,除了头上的帽子之外,还有围裙(包括胸前的和臀后的)和童鞋,胸前的围裙主要是白色的棉布上绣花,绣花的内容包罗万象,花鸟虫鱼,草木山石,应有尽有,而臀后的围裙一般都是以黑布为底,再镶上大约一尺见方的的绣品,并在围裙的中间夹上棉花做成较厚的围裙,以便婴幼在地上爬玩时屁股不易着凉和不被石子之类的硬物顶伤他的屁股。童鞋有多种,其中有多种童鞋是仿动物的,譬如,猫猫鞋、老虎鞋、小狗鞋等,这类鞋上基本不会绣花,只是把鞋尽量做得逼真和传神就罢,而其它的花鞋款式与花色图纹与成人的鞋没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只是在于尺寸的大小。为了保护婴幼儿的足底不受伤害,不论哪款童鞋,无不例外的都要在鞋的四周填充上棉花,鞋底是用多层棉布做成。

二、服饰类型

羌民族生活的环境所致,服饰上也就出现了大同小异,异而别样的服饰现象。从目前的整个羌区来看,可以将羌族服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赤不苏片、沙龙白溪、黑虎、叠溪松潘、沟口渭门、雁门绵池类、蒲溪薛城、土门北川类。

(一)赤不苏

赤不苏含维城、雅都、曲谷及洼底的沙湖寨、赤不寨、犀牛山三个村,这三个村的服饰属一个类型。男装在前面已做过介绍,而且羌族男子服饰的种类和款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有各自的着装习惯而已。这一片的羌族妇女的服饰以绣为一类的依据是:她们头上的头帽,都是叠合而成像“瓦”形,所以,有人将这种头帽俗称为“一匹瓦”。其中 ,要数维城乡妇女头上的“一匹瓦”为最厚,而其它几个地方的头帽的厚度大都为3公分。帕上的饰品以及头帕的戴法都是一致的。这一带的羌族妇女在节庆活动时都喜穿红色的服装来增添节日的喜庆,头上的饰品各式各样。平日里很少见到的各种类型的饰品都像是在赶集一样,都会在节日里齐唰唰上阵。各种饰品,碰撞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在这样的景致中,无不叫人眼花瞭乱,心旷神怡。另外,这带的羌族妇女脚上穿的鞋子的最前端带有一个象犀牛角一样的“尖尖”,通常叫“尖尖鞋”。据老人说这个“尖”有驱妖避邪之用。当你脚穿尖尖花鞋行走时,路上的一切妖邪见着这种带尖的花鞋,误认为是来捉拿自己的哪路神仙,它们就会逃之夭夭,避而远之了。不论其说法的文化内涵,但就这种花鞋美观,大方、舒适应该是“尖尖鞋”的核心价值取向,更是这一带羌族妇女,勤劳、勇敢、善良、聪慧的最佳佐证。而且每位生活在这里的羌姑在十五六岁时,家人就已为她用绵羊毛编织好最少两根羊毛带子了。这些羊毛带从剪绵羊开始到制成一根艳亮的羊毛带一般最快都得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这一切工作都是由家中的老祖母或是请自己的外婆来完成的。因其他的人一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是羊毛线的粗细没有老人纺吊的均匀,织成的布没有老年人织的匀称和柔和。家中羊毛带织好制成之时,也就预示着家中女儿离出嫁之日已不远了。女子头上的饰品到手上的戒指到腰带上系挂的银制针盒,无一例外都是来自母亲或是外婆那里。在此要强调一点,如是自己没有女儿,而姊妹中有女儿待嫁时,作为姨妈或姨嬢的都会给姪女一样表示心愿的饰品,以示将姪女示为自己女儿的心理和习惯。在赠送这一饰品时,还暗含有这样的思想在里面:得到饰品的姪女要懂得,姨妈或姨嬢只有儿没有女,自己就相当于她的女儿。在姨妈(或姨嬢)老了绣不了花时,希望你不要忘了给你表哥、表弟做上一两双花鞋或鞋垫,以表达姨妈(或姨嬢)把自己视为女儿的深情厚意的一种回报。而男子的饰品更多是来自父辈或祖辈,来自母亲或是祖母的饰品相对很少。而羊皮褂则是生产生活中男子必不可少的装束之一。旧的羊皮褂用作生产时遮风挡雨、垫背和坐垫的用途,新的毛色俱佳的羊皮褂则是勤劳致富、善料家理的象征,更是外出走亲访友,参加喜庆活动时必不可少的装束。

在服饰中除了红色之外还有青蓝色或黑色作为服装的主色调。而这一带羌妇们在穿黑色的服装时,不会在服装上绣制大量的图案或花纹,只是在领口和衣襟上用彩线刺一点“▼▲”这样的图案。其实通观羌区的服装,只要是穿着黑色的服装,服装上是不会出现大量的花纹图案的。这也许是长期以来羌妇们在刺绣中总结出的经验,她们知道在这庄重的色彩上添加任何图案和色彩都是不成之举。

(二)三龙白溪

三龙白溪片的服饰,从地域上来看应从洼底的雅珠三寨到飞虹乡的苏家坪服饰的显著特点为列:以女性服饰为对象——从色彩来看还是红色、青色、蓝色为主;从图案、花纹来看与赤不苏一带的服饰属一脉相成的。不过这一带妇女的头帕已不再是“一匹瓦”头帕了,它是改作包裹头帕,将一根大小长度适宜的黑色头帕一圈圈地将其头发包裹后再缠绕的方法,在头帕的尾端绣上精美的图案花纹。

在花鞋的样式上,与其它羌区的花鞋没有区别,只是在此已很少看到“尖尖鞋”的身影了,其它的饰品的佩戴和服装的穿着都是一样的。

(三)黑虎

黑虎羌寨的服饰,在羌族服饰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的独特表现在:凡是属于“黑虎将军”管辖村民中的妇女,无一例外都要戴万年孝,至于“黑虎将军”的传说在此不做赘述了。她们戴“万年孝”的戴法与平常的戴孝已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羌区给已故亲人戴孝,直亲的孝子戴的孝帕要有一丈二长,在头上缠绕两圈后,把余下的部分留在背后至膝盖部,以表对已故亲人最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思。但这样长的孝帕不适宜生产生活,在“头七”后,男子把孝帕当做传统的包裹头帕或是找裁缝裁剪成帽子来戴,女子则把孝帕叠成“一匹瓦”或传统的包裹头帕来戴。“万年孝”的孝帕长度,在当年“黑虎将军”罹难时,是否也是按惯例戴孝的?虽已无从考证,但是乡亲们自此至今都是在为他戴孝,这种与日月同辉,天长地久的怀念和哀思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为此,一方面为表达对英雄的怀念的哀思,另一方面为了不影响生产生活中穿着,纯朴、善良、友爱的人们已把戴孝帕的方式做了变通。现在黑虎羌乡的妇女们头上的孝帕长度已缩短至六尺左右,戴法也有了变化:将孝帕的一端斜竖(从额头到脑顶方向后仰,再将其它部分缠绕在头部固定。)为何有这样的戴法?说解很多,但其中一种说解与人们心目中的“黑虎将军”形象最为贴近。英雄的“黑虎将军”身躯虽已倒下,但其精神和气概永驻人们心间,让黑虎羌乡的同胞们与外来入侵者作出英勇斗争,直至入侵者失败。而现在的黑虎羌乡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中繁衍生息,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是否“万年孝”也就可以不戴了呢?这是不可能也绝不能去办的事。一是因为黑虎羌乡的妇女们头上的“万年孝”是人们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见证,更是羌民族遭受种种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展现。二是由于黑虎羌乡的妇女们为“黑虎将军”戴“万年孝”,致使她们几乎不再穿戴表现热烈喜庆色的红色羌装。也不再束红色腰带,她们服装的颜色主要是以青蓝两种色彩为主的面料制成。那么,是不是黑虎羌乡的妇女们就与红色羌装无缘了呢?其实,在嫁女或招婿时,她们还是会收起“万年孝”,穿上表示喜庆欢乐的羌族服装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不过这样的时刻少之又少,如空中闪亮划过的流星一般。

总之,“万年孝”不只是对“黑虎将军”的怀念和哀思。同时,它不仅很好地诠释了尔玛羌人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爱戴,而且还鉴证了尔玛羌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是为了最终拥有和平安宁的生活的现实目标。

(四)叠溪松潘

叠溪、松潘一带的羌民的服装,男装大体和其它羌区一样,只是松潘一带的男装已近藏区的服装,女装则又是一大派系了。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董湘琴的《松游小唱》道:太平的妇女:“夷人装束怪,两个锡圈当作耳环戴。青布缠头,红毪腰带。白衣黑裙大花鞋,可为万国人种图上载。”⑤描绘出一百多年前茂县太平乡的妇女在胸前还佩戴椭圆形的银牌,上有银丝编制的图案和珊瑚珠以示增福增寿,腰系花围腰,平时外套羊皮褂(皮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防雨)的妆束来。面料和颜色与其它羌区一样,喜穿红色、青色、蓝色的羌装;头上裹大而厚不绣花的头帕;外套黑色棉领褂,褂扣和羌装扣子的设计和安排和谐统一。除领口处的扣子在前面外,其它扣子则设计在右腋下到右腰上。妇女喜在右胸前靠近右肩的地方别上莲花状的银牌;腰上拴黑布白线,用挑、绣手法制成的围腰,也有用其它花线挑、绣成的花纹图案的围腰。这带的羌族妇女因有拴围腰的习惯,所以,她们就很少再去单独的使用绸带或羊毛腰带。将围腰上的两个带子绣上花纹图案,这样的装束既轻便得体,又美观大方。

(五)沟口渭门

沟口渭门一带的羌族妇女,喜带白色的头帕。它们将白色的头帕先折成2寸宽的布条,再将其一圈一圈的缠绕在头上,形成一个大圈盘,并用银簪将头发盘起锁住。喜欢穿由手工制成的的棉绸褂子,并在边褂的四周钉上金黄色的丝线和绣上花边。这款棉绸褂子应属羊皮褂衍生而成的。她们还有拴围腰的习惯,但还要拴上绸带或是羊毛带。其它的装饰或装扮和其它地区羌族都一样的。

(六)雁门绵池

汶川县雁门绵池一带的羌族服饰,男子喜穿紧身素净长衫,外套羊皮褂,头裹白色头帕(主要是老年人),腰拴黑色棉布腰带,脚穿黑色棉布圆口布鞋,裹黑色棉布绑腿。而女装的装束与茂县沟口渭门一带大致相同,只是头帕的裹法和帕型有所区别。这带妇女的头帕的裹法是交叉缠绕的,衣服的色彩主要是青蓝两色的绣花羌服,喜拴围裙。围裙以黑色棉布为底,绣上不同内容的花纹图案。脚穿圆口花布鞋。

(七)蒲溪薛城

理县蒲溪薛城一带的羌服的色彩以黑色为主。因习惯外套棉布短褂,所以除了在衣领处和袖口绣上图案花边外,衣襟上不再绣花。褂子和围裙上都会绣上对称的图案花,不像其他羌区那样绣上各种各样的代表不同内容的花纹图案。他们的云云鞋不是绣出来的,而是用浅黄色的皮革,根据鞋码的大小剪成空中漂浮的云朵形状,再在鞋尖和鞋帮两侧以及后跟的鞋帮上缝制上去。毪子、麻布衣服也是他们常穿的服装。

(八)土门北川

茂县的土门和北川县的羌族妇女,裹不绣花的黑色头帕,穿天蓝色或是黑色的棉布长衫。服装上基本不绣花,鞋要绣花但只是点缀。外穿黑色棉褂。在北川和土门一带男子的服装已基本没有什么特色了,只是北川一带近年来羌装制作蔚然成风,款式盛多,在节日庆典时,北川男子的羌服就比较大气(就是把以往服装款式的尺寸稍作放大,穿起来显得宽松大气。)和具有引领羌族男子服装发展的势头了。

羌族服饰穿戴中的禁忌不多,但有一点还是得注意,在参加喜事时不要穿哀悼悲伤的服装。在奔丧时不要穿喜庆热烈的服装。这不只是服装穿着的小常识,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积淀。

[1]罗徕. 谈羌族民间刺绣和剪纸艺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30-332 .

2015-05-06

本文系2015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四川省羌族代表性服饰(头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B0229)。

周裕兰(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羌族饰品帽子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饰品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