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凌艳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道路运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
□文/王凌艳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提要]道路运输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分析道路运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道路运输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建议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4日
社会责任缺失是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道路运输企业因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必然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业正处在一个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相互影响的阶段,一方面道路运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安全问题层出,社会责任重大;另一方面道路运输企业违背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道路运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道路运输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维护和促进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一)安全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道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道路运输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采取适宜有效的经营策略,以确保运输安全为前提,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服务质量事件的发生。
(二)环境责任。道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汽车尾气、颗粒物、噪音等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运输业是道路运输企业承担环保责任,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诚信责任。道路运输企业对于国家、客户、员工都具有诚信责任。依法纳税、按照营业范围接货、保证货物的安全完整、保障员工的利益。
(四)公益责任。道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应急保障措施,积极参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的援助活动,认真完成上级政府安排的指令性应急保障运输任务,配合政府的行动。支持慈善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有机结合,以达到道路运输企业、社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负面影响
1、收入与利润的影响。道路运输业因其服务性与基础性,承担比其他许多行业更多的社会责任,履行对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会导致道路运输企业收入与利润减少,成本增加,影响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
2、资金周转的影响。道路运输企业与客户、债权人、员工之间都有一种信用联系,在信用期内完成付款、还款、支付工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保证企业资金充足,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承担破产的风险。
(二)正面影响
1、对员工的影响。道路运输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保证员工的安全,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按期支付报酬,从员工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为员工着想,必然会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员工工作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企业效率。
2、对民众的影响。道路运输企业无论是对客户的负责还是对社会公益活动的支持,都会树立正面形象。慢慢树立起的正面形象能够增加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感,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和客户。
(一)企业盈利至上观念。目前很多道路运输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不能实行规模化经营,企业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首先关注的是企业近期的利润,财务目标的短期化使得道路运输企业忽略社会责任,甚至故意以社会责任换取短期的利润。
(二)企业管理水平低下。道路运输企业管理水平、运营机制不完善,企业管理不规范,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方位、多样化需求,无论企业的主动意识还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均不利于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企业人员水平低下。中小型道路运输企业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工作人员流动性强,无法留住人才,特别是从事危险货物、大型货物运输的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尤为重要,缺乏专业技能直接导致不专业的承运带来的社会危害,如运输过程中有害物品的泄露、大型货物的倾塌等。
(四)企业设施设备落后。我国运输车辆的技术经济性较差,车速、安全性、舒适性均难以适应人们和市场的要求。
(一)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事实证明,规模实力越大、制度体系越完善的企业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越强。所以,推行道路运输企业改革,实行重整与改革,建立大型道路运输集团,实现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可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大型的道路运输企业技术进步,设备专业化,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利润增加,资金有效周转,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共同发展。
(二)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政府通过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履行社会责任和热衷公益的企业进行政策的支持与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建立行业协会,对道路运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评价与监督,形成行业管理制度。
(三)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媒体与行业协会进行社会责任宣传,增强道路运输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价值观,意识到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道路运输企业构建社会责任履行体系,建立安全指标体系,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甘家华.道路运输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长安大学,2011.5.
[2]赵雯婷.道路运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5.
F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