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震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战略意义
□文/姚震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提要]城市转型的本质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绿色发展是对新时期城市发展理念和路径的高度概况。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快推进城市的绿色转型,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城市的转型发展需要全面树立“绿色繁荣”的理念,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构建绿色经济尤其是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强化绿色管理、考核和技术支撑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
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发展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7日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城市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加快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共同选择。
资源诅咒是一直笼罩在资源型城市头上的雾霾。我国现有262个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数量的30%。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正式颁布意味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其内容非常丰富,它的核心是低碳经济,本质是科学发展,包括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不断创新的实用技术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资源环境体系。当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结合在一起,就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绿色经济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门关于生态经济的学问,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并且大幅度降低环境与生态风险。绿色经济区别于以往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对自然资本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直接估价,通过生态系统外化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追溯某一具有危害性的实体经济,并将有关危害解释为该实体的负债。
当前,给传统实体经济贴上绿色标签和生态标签的实践已成为全球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直观衡量标准,许多产业开始采用这些标准评价经济全球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与实践,一些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英国等)积极开展了自然资本核算或基于完全成本核算的经济发展评价工作。2010年,世界银行(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通过生物多样性估价以及更官方、更通用的生物多样性财政政策,积极推进以彻底的零排放和零浪费为目标的绿色基金计划;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题,明确了全球经济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由此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广泛共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友好、与生态文明相互协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必须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国际商会把绿色经济定义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责任相辅相成、共同支持社会发展进程的新型经济模式,该组织汇集了全球专家历时两年的研究成果,发布了绿色经济行程图,进一步完善了对绿色经济定义的阐释和设计,提出商业与其他产业合作向绿色经济过渡的10个条件:开放和竞争的市场、度量、核算与报告、财政和投资、意识、生活循环途径、资源效率及退耦、雇佣、教育与技术、管理与合作。2013年,美国丹拿公司发布了通过专业实践者和第三方指标、数据集等衡量的27个国家级绿色经济实体的认知和绩效。杜尔发布了名为《交流与绿色经济增长》的白皮书,展示了6个地区通过良好交流与信息传递加速绿色增长、加快联合清洁技术投资的成功案例。此外,一些绿色无政府主义者也通过生物模拟和更完全的生物多样性核算,提倡绿色经济转型,甚至进而提出绿色政治概念,认为可以通过领导阶层拥护、国内政策推进、清洁技术投资形成风气等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绿色经济质量。
在全球经济由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及生态经济研究不断升温,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地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经济学、地理学以及生态学等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既是一个产业生命周期规律的结果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较早遇到了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转型问题,并在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镇和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如德国鲁尔区、美国匹兹堡(钢城)、欧洲萨尔区(产煤地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不同途径摆脱了资源型产业的制约,经济社会重新得到了振兴。
中共十七大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指导和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200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各资源型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发改委已经进行了两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评估,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开始重视生机与活力,为了在经济换挡期集中解决资源型城市复杂交织的新旧矛盾,明确提出了两个目标:“到2010年前,实现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和“2015年前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并提出了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又适时推出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成为国家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行动纲领,为资源型城市转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型现代城市指明了方向,资源型城市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然而,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对产业、城市、生态和民生等系统和持续的发展,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该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密集,发展时间长,发展规律相似,对地区经济影响大,大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进入衰退期,给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设置了巨大的障碍。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既是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2003年提出的东北振兴战略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国家发改委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新设立了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通过项目建设着力解决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就业压力、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首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项目预算内资金投资计划。投资专项重点解决资源型城市较为突出的就业问题,扶持建设一批充分吸纳就业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对解决资源型城市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增加收入、重树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来,国家在产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都进行了巨大的投资,有效改善了区域发展环境。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在长期经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既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各地大力开展了以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的新时期。为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借力城镇化推进转型,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应培养资源型城市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使其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F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