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斐芳
(福建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英汉跨文化“以物喻情”的友谊隐喻对比研究
周斐芳
(福建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隐喻与文化相辅相成,它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从中西文化视角,以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为理论基础,透过英汉“以物喻情”的隐喻实例,探讨中西文化因素对友谊隐喻的不同影响,揭示友谊隐喻文化共同性、独特性、差异性,提出友谊隐喻的三个特征:超物质性、超功利性、超精神性。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友谊隐喻具有认知的普遍性、哲理性以及文化地域的相对性和特殊性。
友谊隐喻; 文化独特性; 超物质性; 超功利性; 超精神性
隐喻是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中人类情感——友情类的研究相对较少。“友情”,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人们永恒称颂的主题和向往追求的目标。友谊和友情是同义词,但有所区别;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友情是人们与亲密的朋友之间交往过程所存在的感情,友情比友谊会有更深厚的情感。这两种情感均是人类出于社会交往需要相互联系的内心体验,属于情感范畴。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涉及面较广的“友谊”,英汉语言中广泛地把它用作喻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友谊隐喻,塑造出作为喻体友谊的共同特性及特定含义。因此友谊隐喻至今仍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现实中友谊隐喻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思维哲理、情感的表达、语言不规律性和跨语言差异性往往被人们忽略,文献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大量英汉语料对比,并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友谊隐喻的文化内涵、特异性、心理联想基础、隐喻技巧和唯物哲学观及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分析,揭示了当代隐喻理论认知的普遍性、文化相对性、跨语言差异性;发现了超物质性、超功利性、超精神性的属性。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隐喻语言的认知性概念的拓宽,对翻译研究、对比研究、词汇、修辞教学、国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隐喻理论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但隐喻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有不同争论,史上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有“对比理论、替代理论、衍射理论、转移理论、互动理论和合成理论”。尽管对于隐喻理论各派持有不同见解,有其不足,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传统观点有亚里士多德的“对比理论”,昆体良的“替代理论”,理查德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理论”。这些理论认为隐喻属于语言问题,是一种修辞手段;而现代隐喻理论奠基人莱考夫和约翰逊则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活动[1]3-5。1997年福克尼提出了“跨域映射”概念,强调隐喻的内在结构是一种跨域映射,是一种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思维认知方式,隐喻将源域的特质映射到目的域,以此突显目的域的某种特点,使得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简明易于理解[2-3]28,202。莱考夫认为:在隐喻映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等差异,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映射,多种源域可以被用于描述同一陌生、抽象的事物[1]3-5。这些名家理论是大多公认的隐喻理论基础。
而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在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认知机制,表达情感的语言绝大部分是隐喻化的[4]。资料研究表明,友谊隐喻也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特征。英汉语中存在大量隐喻,“以物喻情”的“友谊”隐喻,它遍布各种文体、主题。
(一)友谊隐喻的文化基础
隐喻是人们利用已知熟悉的事物来形象比喻陌生的事物,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精华综合反射。隐喻的一切精神、意识现象,都统一于客观实在的物质。它的产生离不开文化,隐喻既反映文化,构成文化,又传承与发展文化,每则隐喻背后都蕴含着浓厚的时代文化特征[5]。尽管事物具有相同的原始特征,但在不同时代,不同语言中的映射却大不相同,追根究底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认知角度和文化特征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可以说友谊隐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是友谊隐喻的基础。
(二)友谊隐喻的文化特性
不同文化层次直接影响隐喻的筛选、择用和发展。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具有文化性,饱蘸文化色彩、文化观念[1]3-5;因为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只有和一定的语境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6]。从这一点说“以物喻情,以势传意”友谊隐喻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或借以表达难以启齿的某种感情的文化特性。因此,友谊隐喻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的特性。
(三)友谊隐喻的文化发展
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不同时空的文化制约着隐喻思维,不同时空隐喻特征不同。因此,通过隐喻就能了解各国当时的宗教、政治、文化等;以友谊价值观为例,中国古代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人与人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平等,择偶、交友必需门当户对;而西方是商业文明,强调人与人之间商品平等交换,漫天开价落地成交。随着丝绸之路商贸的发展,西方友谊价值观传入中国,中西后来从商业中的平等发展成现在的人与人的平等。友谊隐喻既受文化的影响,又集时代文化精华的语言创造,传承和发展文化,但友谊隐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物质与文化的互动和发展,又深深根植于时空文化之中,同时也准确地反映它所承载的独特文化。
(四)友谊隐喻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何为友谊?大多认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彼此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属精神性友谊)等;坦诚相待、交心包容、无排他性,这就是友谊共性。唯物哲学观认为,友谊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哲学的基本特征,物质友谊是第一性的,由于构成宇宙或人类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物质的;当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具备时,人又要求要有相应的精神生活,因此精神友谊是第二性的,人本身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两方面追求,友谊精神意识依赖于物质,有时又能改造物质;友谊隐喻物质性的跨域映射实际就是友谊隐喻精神性的呈现。
“以物喻情”友谊隐喻普遍存在,下文从两方面对比分析研究。
(一)以自然景物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物质分为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有形之物如,“自然景物泉水、大山、白雪、松柏、植物、特色餐饮、画和茶、太阳、月亮等”;无形之物如,“光、“香气”等。有形物和无形物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作用,而形成了新的信息。这种传递无穷无尽,形成了无形无质的巨大友谊隐喻文化。
1.以景物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中西方民族属不同文明体系,每一种文明都与地理环境有关,以景物为源域的友谊隐喻比比皆是。如,英语中Person without friendship would be lonely all his life.Society without friendship is just a busy desert.(译文: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Friendship is the breeze.(译文:友谊是微风)。在汉语中的“友谊隐喻”涉及的范围比英语更宽,除了能像英语一样用“微风、沙漠”来表示友谊之外,还有用“大山、白雪、松柏”等表示。如,友谊是春天里的一阵轻风;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巍峨壮丽的大山,她的气势令人倾倒;友谊如高山的白雪一样纯洁;友谊是森林中的松柏,坚定、贞洁、长寿。由于中国古代文化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客体不分的唯物辩证主义的观念[7],使中国人对形象思维较为倚重,更注重应用联想、类比的方法,通过表象和形象来表达思想。
2.以水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在东西方文明中,万物之源的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是西方的四元素说,中国的五行说,还是佛教中的四大说,都少不了“水“的身影。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喻,水意象常用于映射友谊、人性的各方面,以水比德、以水喻道。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始发域水的清淡特征映射到目标域友谊,象征着君子的交情高雅,不含功利之心,方能长久。宋代诗人汪洙写的《四喜》中“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友人重逢时的喜悦心情。又如:“友谊是水,滋润心里的情”。英语中也有友谊是水的隐喻。如:Friendship that flows from the heart can not be frozen.(译文:从内心潺淌的友情不会冻结。)You find it in the deepest friendships.(译文:你将在最深的友谊里发现它。)汉语中以水喻情皆有联想深意,相比于英语中的用法更为完整、丰富。
3.以太阳、月亮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西方16世纪开始发展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8]。在西方,太阳是宙斯的化身,代表着光明、力量和勇敢。西方人寄情于太阳,多用“太阳”来盛赞友谊,把没有友情的社会喻为需要改造征服的“沙漠”。在英语中: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译文:人生没有朋友犹如人生没有了太阳)。Friends are the sunshine of life.(译文:朋友是生命的阳光)。
而古代的东方人,寄情于月亮,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思念友人的诗篇;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对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永恒友谊的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挂念通过明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汉文化的阴阳论对中国人的认知影响深远,隐含于内的、虚的、晦暗的、平静的则归入阴类[9],显然相对于西方,汉语中更偏爱用美丽、永恒、阴柔之物来隐喻友谊,这种寄情于明月的友谊隐喻具有明显的超“精神性”特征。
4.以植物和花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友谊隐喻也不例外,如,植物的隐喻,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呵护,友谊也需要朋友们精心浇灌、包容和呵护。运用到英汉语言中的例子如下:Friendship is the breathing rose,with sweets in every fold.(译文:友谊是盛开的玫瑰,每一层都飘溢着芳香)。Friendship is the only rose without thorns.Friendship is like a plant of slow growth.(译文:友谊像生长着的植物,是慢慢地建立起来的)。Because friendships enhance our lives,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m,(译文:培植友谊十分重要,因为友谊能提高生活的价值)。
汉语中,友情是花,引来成群粉蝶;花中牡丹最鲜艳,人间友谊最可贵;友谊就是一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绽放开来,温暖着你我的心田;友谊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友谊需要滋养,友谊需要用时间去灌溉。
可见,中西文化借用植物和花相关词汇形成的友谊隐喻具有共性:这是人类具有共同认知基础,把友谊看作植物和花是植物被人格化,成为人格的象征,是文化的精神衍射结果,具有超物质性特征。
(二)以特色物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1.以画和茶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画家借画喻人、借茶喻隐、以画抒发着胸中的友谊情思。中国宋代宋徽宗皇帝喜欢画画,曾出了一道“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考题。许多画师对有形物质“花”、“归来”、“马蹄”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唯有“香”是无形的物质,用画很难表现,无从下笔。有一青年画家独自匠心,画中描绘了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留香,“马蝶友谊”的特征。中国画与茶文化一脉相承,深受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影响。喝茶具有静心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于是汉语中有了大量友谊是画,友谊是茶的概念隐喻。以物喻人,以物喻情,以物言志,具有超物质性特征。但西方借画喻人、借茶喻隐抒情较少。
2.以特色餐饮物为源域的友谊隐喻
物质是意识的载体,西方人常以巧克力、黄油、培根肉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此这些特色餐饮产品也都成了友谊概念的源域。如,Friends are the chocolate chips in the cookie of life.(译文:朋友是巧克力片。)Friends are like butter and jelly…it sticks to the roof of your mouth.like a friend sticks to you.(译文:朋友就像黄油和果冻粘着你上腭一样,粘着你。)Friends are the bacon bits in the salad bowl of life.(译文:朋友是生活这沙拉碗中的培根片。)汉语中如,陈酒味醇,老友情深。但在餐饮上,中国人偏好“集体聚餐”,西方人喜爱“个人分餐”,中国人聚餐是为加深友谊,西方人聚餐是为解决温饱,形成统一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于一身的超功利性特征。
根据隐喻的始源域本质定义出发,汉语“友谊”对应的英文是“friendship”。友谊是真善美的情感体现,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汉民族友谊的现代内涵是平等互惠、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诸多美德。英语“friendship”在词典里的定义是:It is a term used to denote cooperative and supportive behavior between two or more people.It can be taken to mean a supportive relationship which involves mutual knowledge,esteem,and affection.“友谊”和“friendship”也具有相同的意义: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真诚、理解、宽容、温暖、信任的重要情谊。综上以物喻情的隐喻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英汉友谊隐喻两者在本义上具有相同的自然属性。
(一)英汉友谊隐喻文化系统性、普遍性、共同性
联想是隐喻的灵魂,是隐喻认知的基本实现形式[10]。英汉友谊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性和生理心理基础,具有人类本性和欲望的普遍性、认知的共同性、文化系统性、隐喻浑沌性的共同特征。然而,友谊隐喻的文化渊源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资源、地域、生产、哲学、宗教、习俗、审美、典故、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英汉间的历史文化、生产实践、生活方式、思维方法等差异。研究表明,友谊隐喻内涵同个体者当时的文化水平、生活认知体验、联想思维、隐喻技巧、语意应用熟悉程度均有关,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
(二)英汉友谊隐喻的差异性
一是友谊隐喻思维差异。思维是民族的智慧,包含直观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汉民族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更偏向于非逻辑和非抽象的思维。中国汉字为象形文字,汉文字的写意性更强,有直观、直觉的顿悟特征。友谊隐喻普遍存在不道破、不说尽、含蓄、哲理性强,包藏着诗美与真理;而西方民族英文用排列组合表达概念、抽象性更强,西方人偏向抽象化、条理化、层次化、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追求程序的完美,友谊隐喻直接、开放,有些只是字面意义。如,同朋友做生意时“友谊是友谊,生意是生意”;中国人做生意卖给朋友的东西一定比一般人便宜,友谊和生意兼顾,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又如,汉民族好朋友间可交心袒露各自的秘密,可相互资助。而西方文化好朋友间个人隐私要求强烈,同时互助行为在西方可能被看作是依赖。二是友谊隐喻文化差异性。由于地理环境、文学传统、社会习俗、审美标准上的不同,英汉友谊隐喻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英语中的友谊隐喻相对于汉语,其运用过于概括、笼统、直接、肤浅。汉语中以物隐喻友谊的技巧明显高于英语,且联想丰富、全面、深刻、耐人寻味、哲理深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人与自然的观念上:西方循着“天人相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汉民族持有“天人合一”,顺从自然、听天由命、改造自然的观念;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西方重竞争意识、强调个性、自由、强烈排异性;汉民族重平庸、包容、忍让、集体主义;在认知上:西方重求知,无物不变、冒险、创新、打破平衡、求变求异;汉民族重务实,稳中求进、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在人生观上:西方民族人生目标是“活着、健康、快乐”;汉民族人生目标是“立德、立功、立言”;在心理与性格上:西方人豪迈、奔放,狂放、外向、感情表达直接;汉民族保守、克制、内向、感情表达含蓄;在文化艺术上:西方则注重写实,重实证,西方人强调外形,汉民族注重写意,注重内涵;在问题探索上:西方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发现问题;汉民族对问题探索强调的是“建设性思维”、“综合性思维”解决问题。三是友谊隐喻语意差异性。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隐喻概念系统的构建,它依赖于语义和语句的运用。
总之,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耕民族,重视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国家历史上是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他们的文化“传统”;英汉民族在“以物喻情”友谊隐喻有宏观上的一致性,因为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是相通的。但英汉民族在外在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还有文化基础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不同民族友谊隐喻观方面必然存在微观上的差异。因此文化的差异性也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许多困难。
英汉友谊隐喻源于同样的身体和生活体验,具有共同的心理、生理基础:英汉友谊隐喻具有认知的普遍性、哲理性以及文化地域的相对性和特异性。
英汉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艺术观、文化观、经济观、哲学观等观念不同,友谊隐喻思维差异,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文化的差异,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异性。研究证实了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活动,在友谊隐喻运用中它还具有三个普遍性的附加特征:超物质性、超功利性、超精神性。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Kovecses,Z.The Language of Love[M].Lewisburg,PA: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5]Gibbs,Jr.,R.W.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A].In R.W.Gibbs,Jr.& G.J.Steen eds.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6]Patricia Pérez-Arce,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gnition.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J].Vol.14,No.7,1999:581-592.
[7]何丽野.水与火:中西哲学的核心隐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J].社会科学,2003(6):86.
[8]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05.
[9]孙毅,周世清.跨语言爱情隐喻异同的认知理据与哲学文化渊源考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7.
[10]吴本虎.隐喻认知的联想方式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6.
A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Friendship Metaphors Featured Expressing Emotion by Objects
ZHOU Fei-fa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anmingUniversity,Sanming,Fujian365004)
Metaphor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which is a figure of speech as well as a way of thin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western cultures and based on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proposed by Lakoff and Johnson,the effect of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usage of friendship metaphors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systematic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friendship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s well as its culture commonality,uniqueness and differences are interpreted respectively.A-materiality,surpassing-utilitarianism and surpassing-spirituality are three additional features of friendship metaphors.Although friendship metapho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characterized by cognitive universality,it carries the feature of geographic cultural relativity and uniqueness.
friendship metaphor; cultural uniqueness; a-materiality; surpassing-utilitarianism; surpassing-spirituality
2015-10-18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文化视角下的英汉诗歌友情隐喻研究”(JAS150536);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文化认知模式与情感隐喻关系研究——以英汉友情诗为例”(A201412/Q)。
周斐芳,1979年生,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汉语言与文化、英语教学。
H030
A
1671-9743(2015)12-0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