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制度:文化的解构与融合

2015-03-28 16:09朱尚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文人类科学

朱尚华

(怀化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科学、人文、制度:文化的解构与融合

朱尚华

(怀化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人又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塑造,由人类创造并塑造着人们的社会文化,由物质技术系统的科学文化、精神艺术系统的人文文化、组织规范系统的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组成;科学文化以客观化的求真为旨趣,其效应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文化以主观化的唯美为旨意,其意义是充实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以群体化的扬善为宗旨,其效用是维护着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三种文化的发展虽然各有所旨,但人类文化仍须作为一个系统而整体性地融合发展。

人的文化; 文化的人;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制度文化

一、“文化”的语境:人的文化与文化的人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过程和成果,可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作为一个名词,它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学习所要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活动技能,以及运用这些思想和技能创造出来的一切文明成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作为一个动词,有“教化”之意,没有文化就没有做人的起码条件,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存在,同样没有人去实现文化,也就没有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一)人的文化:我们创造文化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这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就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所作的比喻:一条河流和沿着这条河流的一条公路好比人的生命,河流是先天的、自然的,公路是后天的、文化的;作为文化的公路在生命的先天中并不存在,而是一种后天的发展,这个由人后天创造的公路就是‘文化’。人为什么会创造文化?人的生命的开放性和未完善性是人创造文化的前提,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中的适应与改造就产生了文化[1]。文化创造是人创造自己的文化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赋予了外部世界以特殊精神意义,创造和实现了自身存在价值。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也突出了人类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所拥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同时,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所形成的已有成果,也构成了人类生存和继续发展的特有文化前提。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去感知和把握世界,创造了各式各样把握世界的文化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的文化世界,如:宗教人文、伦理制度、科学技术等。

(二)文化的人:文化塑造我们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他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而独立于个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个体只能认同、拒绝或辩证地批判这些文化内容,而无力决定文化存在的整体性。文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外在环境系统,是个人生存的外在力量,个人通过对外在环境的适应与选择,形成自己的世界空间。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但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下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已成为人类持续创造的历史积淀,它作为人类创造活动已有的文化积淀,其价值是外在于人的。作为个体的人,从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客观存在的特定文化世界,其行为活动必然要受到已积累的历史文化制约。教育是文化作用并影响人成长的活动,它塑造人的成长,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教育通过文化的传播、扩展,能激活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本领,使社会已积累的文化成果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2]。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的成长一方面必然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学习或教育所作出的任何文化内容选择,都始终要受到现实和历史的文化制约,这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对个人发展限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对个人来说,每个人总被文化所塑造,文化为每一个体提供了成长的营养环境,文化的持经达变和承前启后机制,正是人被文化塑造的过程,个体通过文化塑造,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得以代代相传。

二、科学、人文、制度:文化的解构形态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虽是一个复杂的完整体系,但其结构可概括为物质技术形态的科学文化、精神艺术形态的人文文化、组织规范形态的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统。科学文化以客观化的求真为旨趣,其效应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文化以主观化的唯美为旨意,其意义是充实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以群体化的扬善为宗旨,其效用是维护着人类存在的整体性[3]。

(一)科学:文化的物质技术形态

科学文化是以物质技术形态为表现形式,它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发挥物质资源的功能,科学文化的最大功用是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创造来源。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形式,包括衣、食、住、行等具体物质形态以及乡村、城市等形式,它体现了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它的组成极为广泛,泛指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领域。科学作为文化的物质技术形态,其活动主要是对世界的认知探索和真理揭示,是对未知的发现,科学活动是客观规律的理智探求,是人类理性活动的缩影,是求真,主要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人类进行科学文化活动要求感觉经验、仔细的观察和谨慎的证实,要求严格地遵守逻辑、控制情感、理智洞察、具体分析和广泛综合,保持对新奇事物的警觉,并通过经验和理性认知自然[4]。科学文化的特征是一种连续的经验和理性,要求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理性。科学文化活动没有国界,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普适的,它能为每一个个体和群体所共享,当代社会为迅速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变化,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条件。

(二)人文:文化的思想艺术形态

人文文化是以思想艺术形态为表达形式,反映了人的精神生活层面的需要,它从人的自由本质、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追求目标是人的主观需要满足的完美性,是对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悟美,解决的是在我的内心世界“想什么?”的问题。在人的精神生活里,它关注的是人自身在内的生命的意义,而往往体现为对世俗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超越。人文文化中的价值追求最为重要,价值观是人文文化的轴心,价值观决定着人的目标和理想,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合法性支撑。价值观也是社会成员在评价一种行为和事物以及在多种可能的目标中作出选择的标尺,这个标尺存在于个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显现出来,它决定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中,赞美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想的最高诉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提升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境界和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三)制度:文化的组织规范形态

制度文化是以组织规范形态为表达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制度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为所在的社会组织提供规范准则,以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是达善,主要解决我们在现实的世界“该什么?”的问题。制度文化是统治阶级为约束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活动,而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政策等强制性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作为文化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些规范通常以法律、政策、道德、习俗等形式将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固定下来,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种制度总是统治阶级思想意志的集中体现,其阶级性十分鲜明。中国的封建制度文化维护的是以帝皇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他们是社会中的极少数,却支配整个社会的资源。资本主义制度文化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承认每个人都有机会支配社会资源,成为社会的主人,但在实践上社会资源最终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控,人们所处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扬弃资本主义制度文化,从被奴役、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创想并努力实现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共产主义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是超阶级性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了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制度文化通过一百多年来的实践,受到了全世界被压迫人们的欢迎,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不少国家已成为现实。

三、科学、人文、制度:文化形态的融合

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三个子系统,各自都承担着自己独特的发展使命,其文化意图各有指向,科学文化以客观性的求真:即“是什么”为旨趣,人文文化以主观性的悟美:即“想什么”为旨意,制度文化以群体性的达善:即“该什么”为宗旨。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制度文化虽然保持各自的发展张力,但作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其运行发展又必须辩证地统一到人类文化的整体系统之中。由此,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一)人文科学化与科学人文化

1.人文科学化。人文科学化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或宇宙法则为指针,明确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明白人类是以自然界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人类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对那些极端的宗教唯意志主义和个人浪漫主义必须加以合科学、合规律的牵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思想文化传播新手段的出现,人类思想文化建设有了新的科学技术载体,它对于破除人类迷信,更新人们思想观念,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十分重要。科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也使自身获得了新的价值和意义,依靠科学文化活动所创造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人的自我完善[6]。此外,科学文化活动中的实证、理性、自由、批判、创新、公正、进取等精神表现,其本质也是人文文化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我们思考和处理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提供了理想背景和智力支持,科学人的求实作风和严谨风格本身就是人文文化学者的学习对象。科学的本性包含着人性的价值,科学的本质包含着人文性,科学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就是人文的科学化。人文的科学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来培育人的科学精神,使人成为科学化的人文人,创建具有科学文化气质的人文文化。

2.科学人文化。科学人文化是指科学文化应该充满了人文关怀,为人解疑释惑、为人排忧解难,使人成为其“人”,并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文化不应成为人类的异己力量,相反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然而,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不仅带来正面的效应,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存在摧毁人类文明的负面危险。例如:人类发明火药,其本来的愿望是节省人类的体力,却想不到被用来制造成残杀同类的枪炮,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进行化学科学活动,但却无意地看到了环境的污染、生物的毒害等现象的发生;人类发明了核科学技术,却被用来制造核弹头让我们面临着被毁灭的威慑。求真、扬善、达美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追求,然而,“求真”是科学的真实旨意,在科学文化活动中,求真更为顽强,它比行善和爱美更具有魅力,因此,要防止科学文化或科学活动的异化[6]。今天,科学文化正以难以言语的程度满足着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等科学文化形式本身就蕴涵着对人的关怀,科学文化工作者在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活动中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人格力量。总之,科学人文化的责任就是要去解说科学的伦理意义,实现科学文化的社会价值,即人文的科学主义,这不是贬低科学,而是使科学文化变得更有意义、更为动人、更为亲切。

(二)人文制度化与制度人文化

1.人文制度化。制度文化可以为人文文化提供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可以钳制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以极端手段摧残精神形态的人文艺术文化。任何一种制度一经形成,总是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要求人文文化层面的精神艺术支持,并往往凭借其话语权的有利地位来论证其合理性和所具有的普遍价值,从而征得全社会的认同。如果一种人文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得到了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理性认同,那么这种人文文化就应有充分的自信要求获得制度文化层面的认可和保护;相反,如果一种人文文化只是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诉求,没有得到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理性认同,那么,现有的制度文化就应凭借其所有的强制力牵制这种人文文化的发展。人文文化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方式批判旧的制度文化、呼唤产生新的制度文化,于是新的制度文化在社会变革中应运而生。如:文艺复兴运动,一种摆脱神性,追求人性自由发展的人文文化悄然兴起,作为一场新的人文文化兴起的运动,它批判神学、张扬人文精神,催生了一种新的制度文化,即资本主义制度文化;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科学和民主的人文精神呼唤、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想向往,来批判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并以此指导我们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结束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制度。

2.制度人文化。任何一种制度文化从表层上看是社会关系组织的政治制度、法律等形式,但深层次的东西是精神形态的人文文化,社会制度体现为社会关系的规则,它必然要反映人文的价值,人文的精神,人文的理念[7]。比如:以民主和法制为特征的制度文化体现的是个人权力,个性自由的人文文化内涵;以专制为特征的制度文化总是包含着压抑个性发展的迷信、偶像崇拜或天下理念等精神理念。任何社会制度的产生总是呼唤一种更为理想的精神文化的产生,都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反映人的价值诉求。每当现存的制度文化所确立社会关系严重束缚着科学文化发展所带来、所容许的人性自由发展的程度时,意识形态的人文文化总是最先做出反映。然而,作为一种腐朽落后的专制制度文化,总是会孤意地钳制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以极端手段去摧残人文文化的生态。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就以十分野蛮的方式迫害不利于其专制统治的“异端邪说”;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废黯百家,独尊儒术”、“文字狱”等等。先进的制度文化应始终保持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文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思想意识形态的人文文化出现了极端的价值观扭曲,成为了危害人类社会的精神毒素,制度文化的干预才成为必要。

(三)科学制度化与制度科学化

1.科学制度化。科学制度化是指科学文化活动不再仅仅是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的产生,在当今时代它已纳入到了社会制度文化的体系当中,成为了一种协作性的社会建制活动。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文化体制,具有其社会成员必须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并反映出对于社会成员科学文化行为的制约性,这些行为规范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以最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性和智慧,为相应的科技活动开拓新的天地。因为,我们知道科学文化活动没有国界,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普适的,能为每一个个体和群体所共享,它是一项为公众福利而创造、传播和运用确证知识的社会性事业,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原则,是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它不仅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实质,也昭示了科学与伦理的内在一致性。科学文化最大功用是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创造来源,它的传播和共享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条件。当代社会为迅速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社会习俗、规则、法律、制度等制度因素形成,并规范着人们从事转化物质成果的科学技术文化活动。

2.制度科学化。制度科学化就是要为人类社会制度的设计寻求符合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的合理性支持,制度文化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体系,其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科学合理性的诉求。人类进行的科学文化活动,在不断地为人类自己带来了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求人类在行为规范上作出新的选择以适应这些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它为社会制度的变革奠定新的物质文化基础,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欧洲科学文化技术的发明及运用,使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文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巨大社会生产力,不仅不断促进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1]李醒民.迈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4).

[2]苗伟.论人的文化主体性[J].云南社会科学,2012(4).

[3]杨秀莲.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11(11).

[4]杨怀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当代融合的实现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5]李醒民.论科学文化及其特性[J].科学文化评论,2007(4).

[6]宋兵波.“文化人”人性假设与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7]罗玉成.论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J].船山学刊,2003(4).

[8]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Science,Humanities and System:Cultural D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ZHU Shang-hua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0)

People are the creators of social culture,and shaped by certain social culture.The social culture,created by human beings and shaping people,is made up of three subsystems:scientific culture in material technology system,humanistic culture in the spirit and art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in organization and standard system.Scientific culture aims at seeking the truth of objective purport and its effect is to create huge material wealth for human beings.Humanistic culture is the will of the subjective beauty and its significance is to enrich the human spirit home.Institutional culture takes the good of the society as the purpose and its utility i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human existence.Though the three kinds of culture have their own different aims,the human culture must be integrated as a system and develop overall.

human culture; cultural people; scientific culture; humanistic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2015-11-2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和谐生命’教育理想的太极文化教育创新研究”(15C1105)。

朱尚华,1969年生,男,苗族,湖南靖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太极文化学。

G02

A

1671-9743(2015)12-0023-04

猜你喜欢
人文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