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高阳,郭金明
(1.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理工大学 思政部,安徽 淮南 232001)
2008年4 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自此,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工作在全国迅速地开展起来。6年过去了,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对企业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方法的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引入TRIZ 等创新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少企业还在生产中通过运用创新方法而取得了实效。然而,目前推动我国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高校对于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作用还亟待人们去发现和加以发挥。
创新方法的推广模式可以有多种,包括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以及企业主导模式等,但是无论在哪一种模式之下,参与的主体都会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高校。①黄超,等:《我国技术创新方法推广体制与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4 期,第1-4 页。和其它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主体相比,高校有其独特的优势,当然也存在自己的局限。
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受众密度大,因此推广起来效率高,日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大。高校是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等各个层次大学生云集的地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组织起来容易,培训成本也低,但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将来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大学生最终都要就业,要走向社会。在学校里,大学生如果接受过创新方法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创新方法理论,通过他们的就业,创新方法就将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是最高效的。
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的第二个优势是高校的科学研究队伍和培训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强。在对创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潜力,能够有效地将创新方法研究纳入已有科学研究体系,突破已有的思想禁锢,在科学研究中实现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体现和运用。”②张斌,等:《高校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的现状及策略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9 期,第13,17-18 页。在应用和研究创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高校教师一般也都能够胜任创新方法的培训工作。因此,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相比,高校进行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在理论研究队伍和培训师资力量方面都是比较强的。
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的第三个优势是高校具有非营利性,因此和营利性的培训机构相比,在对企业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的时候,高校更能够兼顾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弱,愿意为员工支付的培训费用比较低,因此对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方法培训利润比较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创新方法培训机构一般不太愿意进入这个市场。相反,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所以更加适合为中小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
当然,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也存在自己的劣势。首先,高校和企业相比,它离生产实践比较远,对生产实践中的需要了解不够,因此进行创新方法培训针对性会更差些。另外,高校进行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往往动力不足。高校的性质决定它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因此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首先缺乏经济利益的激励。而且,高校追求的直接目标是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可是应用推广创新方法对这些目标的实现却没有直接帮助,所以高校对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兴趣往往不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名校还没有加入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行列就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从长远来看,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有利于发挥它的职能。现代高校的三项职能分别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①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 页。应用推广创新方法同发挥这三项职能之间非但不冲突,反而相互促进。所以高校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应用推广创新方法。这样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能,客观上又促进了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从有利于高校发挥自己职能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来分析高校能够对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具体起什么作用。
首先,从有利于自己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角度出发,高校完全可以对在校的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高校的根本使命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2006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②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求是》2006年第2 期,第3-9 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这主要依靠高校来培养。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以TRIZ 为主的创新方法培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③郭筠:《TRIZ 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 期,第113-117 页。郭宇等:《TRIZ 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9-82 页。侯圣智,牛占文:《TRIZ 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0 中),第30-32 页。所以,为了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高校完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可以采取开设相关课程、或将创新方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参加创新方法应用实践等方式。一旦高校普遍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方法就将迅速地在我国应用推广开来。
其次,从有利于自己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高校也可以对创新方法以及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开展研究。创新方法以及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人们去研究。以TRIZ 这种典型的创新方法为例,目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人们去不断深入地研究:(1)TRIZ 基础理论研究;(2)TRIZ 与其他创新技法的集成研究;(3)TRIZ 与技术创新管理过程集成研究;(4)开发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5)开发下一代TRIZ 等。④创新方法研究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教程(初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49 页。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规律就更需要人们去研究了,因为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学术研究是高校的优良传统,高校完全可以把创新方法以及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而且也有助于自己完成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使命。而高校一旦重视创新方法及其应用推广的研究,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实践必将进行得更加深入和有效。
最后,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高校也可以从事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方法培训。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校服务社会形式多样。对企业人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高校发挥自己非营利性的优势对中小企业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能够很好地填补由营利机构对企业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所留下的市场空白。
随着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在全国不断深入地开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地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为了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高校推出了以TRIZ 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软件为基础的创新方法课程。到2010年,全国大约有50 所高校开设了类似的课程,这些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①梁雪梅等:《基于创新方法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研究》,《广东科技》2010年6 期,第25-27 页。
在学术研究方面,河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大陆高校较早进行TRIZ 理论和方法研究,已经形成了博士生、硕士生创新方法培养体系。②陈光:《中国大陆TRIZ 研究与推广:现状与问题》,《管理观察》2009年第2 期,第79-81 页。
在创新方法培训方面,有的省市也依托当地的高校建立了一些培训基地。如河北省和天津市依托河北工业大学建立创新方法培训基地,江苏省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创新方法培训分基地,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厦门理工学院和福建工程学院设立省级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应用基地,河南省在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理工大学以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均设有创新方法培训基地,陕西省也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及陕西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建立了创新方法培训基地,等等。③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成果册(2007-2013)》,科技部内部资料。
虽然我国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我国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还太少,而且在已经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课程的专业面也太窄。我国有三千多所高校,已经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不足百所。以北京为例,北京高校云集,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还是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缺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方面的引导和训练”④程桂枝,等:《关于加强北京科技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 期,第91-94 页。。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这种漠视创新方法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不仅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数量少,就是在已经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里面,创新方法课程也主要面向机械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那样能够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创新方法课⑤许德志,熊威:《将TRIZ 引入到高职创新教育中的研究与探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 期,第93-99 页。的还只有极少数。另外,对研究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本来最容易产生成效,然而有调查表明,国内也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在研究生中间开设创新方法课程。⑥王洪建:《基于创新方法(TRIZ)的研究生公共课程设计研究》,《创新科技》2013年第12 期,第10-11,20 页。
其次,开展创新方法及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理论研究的高校数量较少。开展科学研究本是高校的强项,然而目前大陆开展创新方法相关学术研究比较好的也只有前面提到的河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这几所高校。而且就是这几所高校研究的也主要是创新方法本身,至于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规律,虽然它本来非常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但是目前却很少有高校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高校在对企业人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方面力度也有待加强。目前只有河北、天津、江苏、福建、河南和陕西等省市把一些创新方法培训基地正式建立在高校,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还没有依托高校建立正式的培训基地。在已经建立的高校创新方法培训基地中,也只有河北工业大学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个高校的创新方法培训基地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其它高校的创新方法培训基地作用发挥得还不是很好。高校师资力量强,特别是高校适宜对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方法培训,但是高校的这些优势目前在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中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高校在应用推广创新方法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结合当前高校应用推广创新方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今后的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大力推动高校以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等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目前我国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的重点是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做法在我国的企业普遍还没有认识到创新方法重要性的时候是必要的。但是从长远看,当企业认识到创新方法重要性的时候,创新方法培训的重点应当移入高校。高校大学生是创新人才的源头,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效率更高,影响更深远。所以今后我国的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应该多进校园,大力推动全国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创新方法培训。
第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方法以及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也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应用推广创新方法才会更加有效。因此需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发挥自己长于科学研究的优势,对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规律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三,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服务。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最终必然要引入市场机制,对企业的创新方法培训将变成有偿的服务,主要交由营利性培训机构来提供。但是创新方法培训毕竟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完全交由营利性机构来提供服务势必会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真实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需要发挥高校非营利性的优势,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方法培训。河北、天津、江苏、福建、河南和陕西在高校建立创新方法培训基地是对高校这方面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支持,其他省市自治区可以参照采用这种支持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恰当的支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