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状况相比,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机制逐渐取代再分配机制成为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分配的重要机制[1]。受转型期社会体制和政策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各阶层之间社会流动加剧的同时,也出现了阶层固化的现象,尤其是青年阶层的固化。青年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发展前景是评价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指标,保证青年阶层的正常合理的社会流动是持续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阶层的固化问题,尤其是社会结构转型以后的青年阶层固化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说到阶层固化,就不得不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社会流动,我们应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来认识阶层固化。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外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2]。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更,又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同时也表现为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流动的合理化代表了社会结构的正常化,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其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阶层固化与社会流动相对,是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或非正常状态。阶层固化可以说是一种复制式社会流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指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受阻,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堵塞,尤其是青年群体,其社会阶层地位往往受其父辈地位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阶层固化的评论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阶层固化即阶层结构定型化,指对于社会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关系愈来愈趋于稳定的现象[3];另有学者认为所谓的阶层固化就是指子女的阶层地位取决于父母的阶层地位,社会阶层结构代际继承与复制严重,从而使得底层人士向上流动的渠道被阻断[4];也有学者持这种观点,阶层固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趋于停滞,尤其在代际流动上极为缓慢,使得社会呈现出封闭性[5]。虽然以上学者的观点并未具体涉及阶层固化的对象,但实际上阶层固化的研究对象就是青年群体。阶层固化表明代际流动率非常低,下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社会上层使其晚辈承袭自身的较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出身于社会下层则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实现向上流动[6]。近年来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就是对阶层固化的一种最直观的认识。
(1)代际间继承性越来越强,上等阶层出现“世袭化”
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因素无非有两种;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先赋性因素取决于父辈的身份地位,后致性因素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程度。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先赋性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认为这个社会的流动性较差,继承性较强,反之亦然。
意大利的社会学家莫斯卡说,精英群体要从底层吸收精英才能保持活力[7]。但我国传统社会实行官员世袭制,秉承 “子承父业”的观念,在现代社会这种 “世袭化”的观念依旧无法改变。世袭化即社会的代际继承和复制,就是指上一代的社会资源或职业传递给下一代,具有政治、经济资源优势的上层精英总希望将自己的各种资源优势传承给自己的子女,由此出现了 “萝卜招聘”、“拼爹、拼人脉、拼关系”等现象,使上层社会的继承性逐渐增强。2004年中国社科院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中显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多,“官二代”、“富二代”在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各种考试中都占有优势,即使资质平平,也能通过人际关系找到体面且收入高的工作,相比而言,贫穷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却因缺乏关系而被拒之门外。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俗语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也从某个角度证明了青年阶层固化现象日趋明显。前几年网络上曾引起过人们共鸣的那篇文章《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描述的就是家庭较穷的人努力多年才达到和出身富裕者一样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底层青年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机会的缺失,使部分优秀的青年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但却没有好的工作机会。这样一来,来自底层的精英分子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渠道,更没有机会跻身于上层社会中,形成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
(2)代内间以水平流动为主,中下阶层 “向下流动化”
代内流动指个人所经历的职业地位或阶级阶层位置的变化情况,虽说传统的社会流动研究往往是以代际流动作为分析途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影响青年群体社会流动的因素日益多样化,仅仅从家庭因素等代际流动方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分析青年阶层的社会流动方面,代内流动分析比代际流动分析更有价值。
当前,我国中下青年阶层的代内流动以水平流动为主,垂直流动性不明显。对于中间阶层来说,不仅因为税负成为调节贫富差距的牺牲品,而且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在越来越大,住房、教育、医疗已经成为压在中间阶层身上的三座大山,种种制度性机制阻碍了中间阶层向上流动。就目前情况来看,中下阶层向下流动的风险在日益加大:第一,中间阶层,特别是那些靠自身努力工作谋生的青年群体,基本都是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靠自身努力获得收入的中间青年阶层实际上获得的收益极少,大部分社会财富(63%)集中在少数(10%)富有的家庭[8]。第二,底层青年阶层面临机会缺失和社会歧视的困境。以新生农民工为例,他们向往城市生活。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单独谋生和养家糊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他们但却因户籍身份等各种因素被排挤在城市大门之外,此外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创业机会等门槛越来越高,使他们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体面的工作,只能日复一日的从事与父辈一样的体力劳动,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毕业后到社会上打拼的大学生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鲤鱼跃龙门”对他们来说就是遥不可及。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早已放弃或正在放弃打拼的意愿,对他们而言,向上流动趋势缓慢,并且随时面临着向下流动的危机。
(3)阶层边界强化,群体差距愈发明显
青年阶层间由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距,导致阶层之间的边界强化,不断出现隔阂和摩擦,甚至产生敌意。如 “药家鑫”案,药家鑫和张妙并没有私人恩怨,开车撞了张妙,本能反应不是先送被撞者上医院,而是想着农村人难缠,把她杀了。不同阶层间的防备,造成社会仇恨、紧张。不仅如此,“穷二代”们因为缺乏资本和一些制度性障碍,很难进入“富二代”们的圈子,因此在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形成强烈的反差边界越来越清晰化。许多社会事件的发生都与此有关,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现在网络上一出现 “打人”、“车撞人”事件,大家首先习惯性联想到的就是 “富二代”、“官二代”的行为,并对此嗤之以鼻。许多底层青年奋斗多年却始终无法实现向上流动的诉求,继而开始转战网络,通过微博,发帖子来抒发自己的压力和不满情绪,甚至开始抱怨生活的不公,作出那些“砍杀幼儿”等报复社会的行为,长此以往,青年阶层之间的差距会越发明显。
阶层间的流动率停滞不前,使各个阶层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性的差异,属于社会上层人士的高级俱乐部、顶级聚会都是底层青年从未接触过也无法融入的世界,各个阶层的青年都开始形成自己的生活模式、交际圈和文化格局,以此来维护属于自己阶层的社会空间。长此以往,社会流动更加停滞不前,而这种阶层间的差距也会更加明显。
(1)教育不公平阻止 “穷二代”向上流动
杨继绳教授在采访时曾说过:“教育是提高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教育同样也是实现社会人群向上流动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证。对于出身农村的青年阶层来说,相对于参军、婚嫁、创业等流动方式,上大学是他们能走出农门的最好方式。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等,农村和城市,市区和郊区,东部和西部,教育资源差别很大,处于西部的或者农村的孩子很难受到好的教育,在城市里的边缘,也受不到很好的教育。近年来,大学来自农村的生源减少,来自城市的生源增加。以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为例,中国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地区之间也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根据新浪微博的统计数据,北京、天津、上海三地2014年高考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分别为24.81%、24.25%和21.92%,而录取率最低的四川省仅为5.46%①,如此巨大的差别让中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青年感到莫大的压力。从综合情况看,高等阶层的子女比低等阶层的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更优越的受教育条件。弱势阶层的子女获得教育机会要少得多,受教育的条件要恶劣得多。即使能够考上大学,但由于社会资本的缺失,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很难找到进入高阶层的工作。教育不公平使得低阶层的下一代很难向上流动,使社会不平等向下一代延续和发展,形成了青年阶层的固化现象,继而产生了 “穷二代”这一带有讽刺意味的称呼。
(2)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逐渐加强
中国人一直秉承着 “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子女继承父母的身份、地位、职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对青年个人而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只能求诸于家族,这也就使 “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也使先赋性因素越来越成为塑造青年群体身份地位的关键性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流动很快,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努力的作用大于家庭背景的作用,寒门子女可以通过读书或其他途径来改变命运。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先赋性因素加强,后致性因素减弱,上层社会继承性加强,而底层社会的年轻人逐渐很难通过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加强直接导致社会资源占有的代际复制越来越严重,加之其他一些制度性和体制性的限制,使得试图通过自己奋斗来获得向上流动的上升渠道被阻断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家庭背景不好的子女而言,他们步入社会后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就会减少,而对于出身优越的子女来说,在就业方面包括个人升迁上就要简单、容易得多。
1978年以前的中国社会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生于社会成员被统一归为社会闲杂人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社会结构在30年的改革发展中一直在不断地分化调整,产生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兴职业,进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与此同时青年阶层固化现象日趋严重,产生了诸多社会影响和危害。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的开放程度有很显著的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流动率较高,社会弱势群体通过自身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其所处社会地位,如前文所述,此时的后致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影响远大于先赋性因素。但近些年我国社会结构越来越脱离了橄榄球形的发展模式,主导青年阶层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变化,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又开始强化,后致性因素逐渐被削弱,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很难改变社会地位,尤其是青年社会阶层处于固化状态。社会流动受阻会产生阶层固化,同样青年阶层固化也会导致社会流动陷入凝滞状态,长久下去使社会失去活力甚至出现断裂。中国社会学界对阶层固化做了许多研究,目前基本形成了三种论断,即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层化论”,以李强为代表的“碎片论”和以孙立平为代表的“断裂论”。无论是那种论断,都表明了我国社会流动逐渐趋于定型化,社会阶层发展成固化状态。这种阶层固化表现为在社会流动中,底层以水平流动为主;上层以“精英再生产”为主;中层以上社会地位较封闭,流动多发生在邻近阶层的特点[9]。
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决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具有再生产社会结构的倾向[9]。然而上层青年通过其教育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复制原有的社会结构,而底层青年由于所接受的教育质量较差,很难进入较好的大学接受教育,与上层青年相比,他们处于劣势地位。
后致性因素作用下降所产生的阶层固化使底层青年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越来越小,当“靠个人努力不能改变生活状况”成为常识时,就失去了对社会最基本信心,致使更多的底层青年对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信念发生了改变,他们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即使有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通过各种努力成为大学生,但由于各种资源都比较缺乏,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仍旧处于劣势地位。他们中很多人难以在城市找到待遇好又稳定的工作,成为了 “蜗居”“蚁族”甚至是 “校漂族”,甚至不少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有的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只好回到农村从事与其父辈一样的农业生产。可见,教育在社会底层青年实现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正在减弱或消失。而这种教育的分流主要就是来自于阶层固化。
社会流动通畅使处于底层的民众有进入上层的机会,因而能化解阶层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如果下层的人们看不到上升的希望,不满情绪就会增加,就会产生一种社会张力,张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社会震荡。换言之,一个有合理阶层流动的社会是有弹性的社会,一旦固化,社会就失去了弹性。阶层固化的社会是容易破碎的社会,是不能经受震动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后果就是使社会情绪日益激化,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仇官”、“仇富”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民众对阶层固化所表现的不满情绪。“子承父业”、“火箭提拔”等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强烈的民粹化情绪,也是下层民众对官员选拔制度和社会流动渠道长期以来的不满的表达。
青年阶层固化问题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合理发展,也是打破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在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社会,社会各界要提高对此问题的关注度,防止这种现象的加剧,尽量避免先赋性因素在青年群体的社会流动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后致性因素的影响,破除正在形成的青年阶层固化格局。为此,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社会公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影响着未来的经济发展。公平也是一个社会是否正义的表现,是社会是否充满活力的证明,青年阶层固化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不公平。政府应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政府应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应该保证全社会教育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就是要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引进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使广大中下层的青年也能获得良好的教育,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自身的发展;其次,国家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也需要增加公平性,取消高考的地域歧视,保证不同地域的人们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教育成为下层社会改变命运的、实现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让“寒门出贵子”成为可能。
第二,政府应该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就业机会公平意味着就业过程中的选拔依能力而不依身份,不让要家庭因素成为贫困青年在竞争中屡屡挫败的理由。打破各种阻碍就业机会公平的体制壁垒,例如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才能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合理有序的竞争。最后,要用道德约束和法律手段消除就业中的“拼爹”、“拼人脉”、“萝卜招聘”等不公现象,注重人才选拔、任用的程序公正和结果公平,让品学兼优的年轻人真正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和向上流动的可能。教育、就业就会的公平,意味着青年阶层可以更好地实现流动,防止固化现象的发生。
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人的才能、收入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在这个结构中,中间的大部分应该是教育、文化素养较高并且收入中等的中层青年,因为中层青年人群的增多,可以为上层的精英积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以保障上层精英代谢有序而防止出现滞化、腐化[10]。中层青年人群的增多意味着社会各阶层的青年群体收入差距不会太大,因此暂时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不会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也不会产生极端的情绪。
第一,就是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公平问题,因此政府在分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通过采取建立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高收入税率,加强征税力度等手段降低收入差距,多从社会底层青年群体的利益出发,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第二,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底层青年发展的环境,通过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开办就业技能培训班等方式让他们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勤劳致富,脱离贫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后就是通过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居于社会底层的青年上升到精英阶层,至少成为中间阶层的一部分,化解阶层固化。
我国各阶层边界强化,群体差距愈发明显,会让生活在底层的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感,当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时候,这个社会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因此,政府应建立让各阶层的意见得到通畅表达的沟通渠道,减少不同阶层的摩擦和碰撞。
第一,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及时地反馈不同的意见,允许各个阶层畅所欲言,掌握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及时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不同的声音,根据各阶层的不同要求制定合理的政策,协调各阶层利益,通过协商和妥协减少不同阶层的摩擦和碰撞。
第二,社区或民间组织可定期举办座谈会,邀请社会成员参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不同阶层的成员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互相感受对方的立场和生活状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阶层固化的产生。
注释:
①http://www.gaokao.com/e/20141216/548fd29a26829.shtml.
[1]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0-101.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3]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51.
[4]杨继绳,张弘.正在固化的社会阶层[J].社会科学论坛,2011(11):128-136.
[5]辛鸣,等.防止 “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J].时事报告,2011(11):13-15.
[6]吕效华,吕炜.阶层固化视角下教育对青年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3(6):11.
[7]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03.
[8]孙立平.中国今天的贫富格局[N].商周刊,2011-04-11.
[9]吕效华,吕炜.阶层固化视角下教育对青年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3(6):14.
[10]敖成兵.“土豪”流行语背后的青年阶层固化现象检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