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弼成,李 斌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不仅是教育工作的艰辛,更是教育工作的意义深刻和影响深远。一个人也只有接受了正确的教育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可见,教育工作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心灵塑造、道德生成及素质发展,实质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文明程度。良心无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个体的道德生活都有极大的意义。良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所在。即使每位在教育领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但他们都应该有一个共同且普遍接受的办教育的原则,这便是“秉承良心做教育”。
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部分说道:“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箴言被人们铭刻在康德的墓碑上,成为对人类理性认识历史的最好诠释。他还说,道德法则“从我的无形自我开始,从我的人格开始,一直把我展现到一个真正无限的世界里”。这里的道德法则就是人类良心的准则。所谓良心,在康德看来,就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之心。康德认为良心是指引人们的行为准则(即实践的原则),是经由道德理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法则。
可见,人的行为是需要道德法则去指引的,人是有良心的。良心是一个古老而又蕴涵深意的词汇。在今天的学术语汇中,良心依旧是学术研究中经久不衰的既传统又时髦的词汇之一。在中国,“良心”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1]此处,“良心”意为“善心”、仁义之心,包含恻隐、羞耻、恭敬、是非等情感。朱熹讲:“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2]王阳明也讲“致良知”,宣扬人天生就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良知”,强调学做人、成圣人;“致良知是成圣最简易、最亲切、最有效的进路”[3]。中国儒学将“良心”视作万物之源、众善之本。《现代汉语词典》把“良心”诠释为“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行为有关的”[4]。我们平时谈的良心大多为此意,即一种善意的情感或仁义之心,是对于个人内心的是非善恶、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认识。在西方哲学里,良心(conscience)一词倍受人们推崇,作为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历代伦理思想家们都很重视对它的研究,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也对此进行了深度的思索和积极的探寻。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良心是善与美的象征,它源自于“神”。后来,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认为:凡善都是来自于上帝,而恶则存在于人们自身。因此,“良心”是上帝在人们心中书写的法律,是上帝给予人们的恩赐。法国哲学家卢梭把“良心”喻为“上帝的声音”,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失的天国的声音”[5]。黑格尔比较深刻地探讨了良心的本质。他把良心和义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为虚幻的良心找到了坚固的现实基础。“黑格尔所认为的良心不是权衡利弊得失,而是义务的普遍实现,是道德理性的直接性体现,是个体自觉意识到客观义务而形成的道德理性精神。”[6]较之前人,马克思对良心做了深入而系统的阐释。他认为良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秘现象,也不是个人“自然情感”的简单表现,而是人们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良心是同义务密切联系的重要道德范畴,“良心不过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而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人的道德自制能力”[7]。此处,结合马克思主义对良心内涵的阐释,我们将良心理解为: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意识、道德责任和区分正邪与善恶的道德理性评价能力。它是指向行为者自我的道德约束,是一种自我的道德评价,是道德义务的内化形式,是个体自律的最高表现,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因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工作需要讲良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神圣使命是为了发展人的可发展性,从而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关乎人类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事业。教育工作的好坏关乎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因此,在人们的理想诉求中,教育工作应该是与“良心”二字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工作是离不开良心的,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教育工作为“稻粱谋”的时代慢慢离我们远去,它不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或“商业活”。“经济活”或“商业活”以追求利润和物质交换为目的,而“教育活”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良心事业,是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使人类的智慧与文化代代相传,并创造了影响未来的知识。对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此处专指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学者)来说,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神圣的召唤,召唤他们为学术、管理和教学奉献爱。“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意味着教育本身是做良心的工作,教育工作需要用良心来做。这句话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每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心怀教育良心的殷切期盼和强烈呼吁。教育良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认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映,“是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对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是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体现的高度责任感及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的能力”[8]。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要求和道德自律机制,是教育主体充分实现其教育潜能的原动力,是一种能使教育工作者担负起教育责任的自觉意识。它促使教育者能够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对教育工作的质量保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良心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不仅仅指学校的教师、学者,还包括参与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及决策者。而在现实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如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法规、评价方法、课程标准等出台的纸质文本作为教育良心的载体,则成为教育良心落实在教育实践的重要中介。事实上,教育工作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的事业,也是一个既需要耐心而又复杂的事业。由于教育影响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教育良心在教育工作当中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因此,教育良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追逐并坚守的道德操守和灵魂。
回到现实社会的教育活动实际过程中,通过对教育问题的现实审度,我们发现,教育实际工作也是不能缺失良心的。教育作为使人向善的工作,良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内心的基本素养,应该普遍地存在于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应该是纯洁而神圣的,是高贵而务实的,是仁爱而公正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繁荣社会的同时,也在腐蚀着社会,社会日益变得浮躁、喧嚣和日趋功利化。伴随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教育未能独善其身、幸免于难。中国的教育似乎已经陷入了一场良心缺失的危机之中,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现状颇有微词和担忧,对中国教育界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的批评声、忧虑声、建议声也不绝于耳。如学校乱收费以及重大考试泄密泄题经常出现,某些地区教育歧视和制度不公触目惊心,教育官员腐败层出不穷,大学师生学术造假屡见不鲜,把育人的教育工作当做“经济工程”来最大限度地谋取私利等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戳伤了我们的心。正如刘道玉所言:面对中国今天的教育,我感到心急如焚。教育是把人作为唯一目的的,是人与人之间生命体的精神交往,是关乎人的灵魂培育与心智生成的,教育的危机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危机”。毋庸置疑,我国教育界中现存的很多问题与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意识滑坡和社会道德责任感沦丧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教育工作的良心是指向行为者个人的,即指向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者本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指向社会大众和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自身。因而,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行为者高度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灵魂的觉悟。它是一项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教育者道德的操守。教育良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人们关乎教育事业的道德意识、思想、言行,以及自我道德评价。它既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的精神,也是人类把握教育世界的特殊方式。因此,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良心事业,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现实教育活动回归教育本真的追寻。
良心事业是需要用心来塑造的精细工程。教育工作之所以是良心事业,就因为它在教学、管理与科研中主要体现出自己固有的特征。教育良心所具有的道德的向我性、责任的自究性和目的的为他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心、用心、凭心”地从事教育事业。
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如果说教育是用一颗心去触碰另一颗心,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那么“教”与“学”便是真正完成师者与学者两颗心交流与碰撞的过程。有“心”从事教学是教育良心工程的首要特征。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里,教育工作主要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组成的“一体两面”[9]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劳动过程,其目的是传授知识,内化文化,提升人性,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们的认知和理解里,教育工作的良心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良心,而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的良心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良心作为教师自我的道德评判能力和职业道德灵魂,应成为教师内心的自我“立法”,以规约和引导教师在现实教学生活或实际教学行为中作出无愧于自身职业或身份的选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位学者写出了自己的担忧:“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安于课堂的教学,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缺乏基本的责任心,甚至对教育敷衍塞责,捣糨糊。至于个别的将教学视同儿戏、忽悠学生的极端恶例,在媒体上也时有披露,高等教育内外的舆论往往为之大哗。”[10]在大学里,撇开课余时间需备好课或做好教学准备不说,教师不安于教学,不好好上课,而从事于自己的副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对教学无“心”的表现。
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育人单位的低、中、高三级管理者)作为教育管理机构的执行者和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者,其主要工作在于教育事业的上层设计——教育决策和制度谋划。毋庸置疑,制度的公正与否以及区域教育的差异,与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理念密切相关,这需要用“心”管理。其一,决策是人脑的特有活动之一,大至国家的政策方针,小至一个班级、家庭教育的发展兴衰,都离不开科学决策的有效作用。科学正确的决策对教育的发展起关键性促进作用;反之,错误武断的决策将导致事倍功半、恶性发展的结果。可见,作为教育制度的设计者、主要决策者之一——教育管理者在制度设计、实施、维护的过程中都担当着最主要的角色,他们一刻也不能不用“心”管理。其二,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一般管理。教育管理需要行政权力的参与,但不能仅靠行政。仅有行政权力的教育管理轻则滋生腐败,重则导致教育变质。现实中,教育管理者决策失衡、违反规律的实例比比皆是。百年学府武汉大学2009年曝出腐败案。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揭露的又一起贪腐要案。然而,陈、龙并不是全国高校教育管理者因腐败而落马的第一人[11]。近年来,各地大学腐败案件频繁曝光,就足以证实教育管理者(包括领导者)在教育管理、决策、制度实施、维护中的重要角色。令人不解的是:本为学术“净土”、管理模范的高校缘何成为腐败案件频发区?原因就是官商牵手、相互贿赂、各得其所。这说明管理者是缺心、无所用心进行管理,把教育管理和教育当成了物质交换和金钱买卖活动。
教育不仅担当着使人成为人的重任,同时也要追求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科学知识的发展为“使人成为人”服务。凭“心”开展科研,就是要处理好育人和科研的关系,不能因为科研而抛弃育人的职责,更不能因为科研而使大学退变成了纯粹的研究机构、经济公司。在教育世界里,尤其在大学里,有一群人他们视科学研究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并且通过自己对某个学科知识的精细掌握和绝对贡献而成为权威者,他们被誉为高深学问的监护人,这就是学者。学者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因对科学知识的卓越贡献,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凭“心”就是依据良心做科研,不能因外物干扰而行事,宁愿抛却身上的行政权力潜心于研究。当学术向行政权力低头时,行政官员也会给学者以利益回报。这就是调整获奖名额、批准课题资助、增拨立项经费,使那些不凭“心”开展科研的人有机可乘。事实上,“学者”受外在的利诱太大,良心缺失屡见不鲜。一段时间以来,屡屡发生的学术丑闻无不让我们闻之震惊,从一例例知名学者论文剽窃造假到“钱权交易”的出卖学术尊严的论文代写;从骇人听闻的方舟子被袭事件到虚假浮夸的“养生大师”张悟本等等。这些事件无不暴露出中国学术界学术不端之风的严重泛滥,也说明了一些学者的良心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危机。尽管这不是主流,却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学术声誉,从源头上践踏了学术尊严。因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遏制,捍卫学术的权威和自由学者的荣誉。
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而良心的生成还必须依靠实践的检验和历练。所以,从主体层面来看,教育事业的实现及生成需要对教师、管理者和学者提供一系列要求和条件。
(1)教师要重视道德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对本职业的觉悟 众所周知,教师本质上不再是谋生的职业,其言传身教一直是其职业的理想状态,一位教师的学识和行为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学生。真正有良心的教师会从自身的言行举止做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并学会做人。如果教师本身修养不到位,品行不达标,他在教育学生时如何理直气壮?如何以德服人?“言传身教”、“行为世范”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属性特点之一,本质上对教师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潜在的高要求。而教师的自身修养主要包括师德和知识素养。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并重视师德建设,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与学生的涵养密切相关。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觉悟主要靠教师的自觉来维持,靠基本的责任心和仁爱心来维护。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才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学为人师,努力做到身教与言教的完美统一。
(2)教师要有仁爱心和责任之心,提升自身素养教学工作的完成,主要靠教师的自觉,而自觉的根基主要在于基本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12]因此,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长辈为了下一代(而不是自己的孩子)的幸福而奉献的一种爱心,这本身也是责任和爱的象征。赵世术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在重庆市巫溪县的大巴山里坚守了34年,从23 岁开始,就坚持天天背着学生蹚过湍急冰冷的河流。15年前,他的双腿开始肿胀化脓,但仍坚持和学生一道上下学;12年前,他已经无法自己行走,却依然让妻子每天背着他上讲台授课。当家离学校远的学生没有厨房热饭时,为孩子们热饭也就成了赵世术妻子梁言书的“工作”。“教书是一门良心活,多学一些知识,多懂一些道理,山里的娃娃才有前途。”[13]面对采访的媒体,赵世术如是说。这对教师夫妇的故事让每一位知情者热泪盈眶。无疑,他们的言行充分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也许正是赵世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才无限地拓展了教师的“责任”空间与外延。在这一类教师的眼中,更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边界与限度。“如何能让学生多学点知识、让学生少点困难”,才是他们教学内外的精神主旨。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位教师都做到像赵世术一样伟大与无私,但是在教学中贯穿爱与责任的意识,确实是重要且必需的。
(3)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包容之心,孜孜以求培养学生的智慧 这里的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鼓励多元发展。人的发展是多元的,人才是多样化的。作为教师必须承认智能的多元化,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大胆呵护学生哪怕是一瞬间的智慧火花。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尽自己所能地进行束缚、控制、压制和监管,更不能以大负荷、高速度和快节奏为目标,而应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见解,给学生多元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鼓励自主创新。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广播、电视、因特网等也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的指导、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摈弃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式地吸收知识,而不是照本宣科、完成任务式地敷衍了事。因此,在教育中激励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注重学生是否培养成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是每一位教育者从良心角度而言应尽的义务。这样,通向教师“实践智慧学”的批判性研究与系统性的自主、自由学习,才能真正使自己成为应然之人,也才能去指导学生修筑人人要走的智慧之路。
(1)教育管理者要加强个体自律,管好自己,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 同时,摒弃人治观念,熟悉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法规;坚决避免出现“知法犯法”、“明知故犯”的违法行为。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时刻警惕与反省自身的思想与言行,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违法行为(比如受贿、行贿等)将会给社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多深的危害。
(2)教育管理者应培养“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教育管理在方式上应从居高临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向以学生为本的平等、民主服务管理模式转变;解决问题时,应多从学术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事先作出预案,将工作内容流程化,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管理控制点,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实施教学管理,变管理为服务,牢固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3)教育领导者身正行范,表率管理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是一般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领头人,尤其在设计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其言行应该表率普通群众。他们在制定政策和完善法规过程中应尽量“将心比心”,多考虑一般群众和全局的利益,将公正观念和民主意识贯彻于国家和学校等的有关管理中,自己做不到的决不要求下属去完成。而且,应完善教育监督体制,对教育过程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学校应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教育管理中的指导、咨询、决策作用;加强民主性,将教育管理的重大事务交付师生讨论,吸纳其有益建议。此外,学校应完善教学教务公开制度,拓宽信息披露渠道,便于师生员工充分了解管理的各种信息,实施有效监督,强化民主监管。
(1)学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做到学术“慎独”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真正献身于学术研究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除了聪慧之外,还需要“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功夫,耐得住寂寞去“认清事物的本质”;更需要一颗“学术的良心”,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个体有“定力”遵从学术道德的法则,洁身自爱。作为知识分子的学者,应当有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始终秉持“良心”的原则来进行学术研究。“学术良心是学术的生命之本,是学者进行学术自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个学者做真的研究,追求真知,恪守学术道德。”[14]学术工作者需保持内心的本真和对真理的绝对尊崇,把学问当做一种信仰,把求真当成一种追求和信念,那么我们的学者才会有良心的操守。诚然,我们提倡学术自由和自治,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打着“做学术”的幌子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在学术造假盛行、泡沫学术猖獗的今天,学者应格外加强自省意识,培育“慎独”精神,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在法律、道德的框架内开展学术研究,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即便有的知识分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追求,必须去参加一些工作之余的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但也应笃定地坚守学术良心的基准,坚决摈弃商业化的投机心理、利益最大化和化公为私的欲念,避免偏离事实和真理的轨道,做到恪守良知,为追寻真理而做学术。
(2)学者应对学术存敬畏之心,坚守学术的本真,回归内心信念世界 真正的学者是以学术为生命,以真理为信仰的,他们与崇高为伍,与良心为伴。研究是个人而不是雇佣他人所独自作出的静悄悄的艰苦的精神努力。对学术与研究需要一种敬畏,敬畏就是对学术职业的赤诚的热爱,愿意在寂寞中去追求,在清静无为中为人类进步而思考。学者作为一个思想与行动的主体,只有从自身以外回归自身内心,聆听自己良知的呼唤,享受真理的教诲,方可以在繁杂的人世乱象中,寄托灵魂,和谐静穆,安身立命,从而实现关怀人性与美好社会的最终目的。“课题必须是严肃的、没有私利的……不管成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15]。即便有的知识分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追求,必须去参加一些工作之余的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但也应笃定地坚守学术良心的基准,坚决摈弃商业化的投机心理、利益欲念,避免偏离事实和真理的轨道,做到恪守良知,为追寻真理而做学术。回归内心世界,在于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16]
总之,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者都应把教育当做一件良心事业来不懈追求。当然,良心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人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它是人的内心坚持的信念和法则。它也需要与法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制度密切配合,更需要文明社会中的个体人格的完善。外在的法律规范约束越是严肃,内在的尊严和道德自律越是崇高。归根结底,作为道德主体内心“道德法庭”的良心对个体活动和社会秩序一直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规范力。道德之所以崇高无比和至关重要,完全是因为人之有良心。“有良心的人”意味着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始终重视良心在人身上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要秉承良心,把培养“有良心的人”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把教育工作当做一项良心事业来真抓实干。
[1]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影印本 1)[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徐德明,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法]卢 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温惊雷,邓玉皎.论良心[J].理论观察,2012,(1):73.
[7]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8]徐 新.教育良心及其三层内蕴[J].大学教育科学,2007,(1):32.
[9]胡弼成.教育主体评议[J].大学教育科学,2008,(2):66-71.
[10]周 川.教学质量只能靠教师内心来维护[J].大学教育科学,2012,(4):48.
[11]廖 君.武汉大学腐败案进入正式侦查[EB/OL].http://w ww.hb.xinhuanet.com/zhuanti/fubaian.htm,2009-10-12.
[12][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13]张国圣.赵世术:教书是一门良心活[EB/OL].http://new s.enorth.com.cn/system/2012/05/29/009322994.shtml,2012-05-29
[14]魏宏聚.教育研究中的怪现象诘问与学术腐败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9.
[15][美]亚伯拉罕至·佛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