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 “桃花源”

2015-03-28 08:01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牧歌香格里拉阿卡

王 娟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自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桃花源”便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不断吟咏的对象,更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桃花源”是一个宁静、祥和、富足、安乐的社会,没有压迫和黑暗,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礼仪有序的生活。然而,这样的社会又与世隔绝、不可复得,暗示其非现实存在。

在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桃花源”的完美社会的意象。本文将就“阿卡狄亚”、“仙那度”、“香格里拉”等做一个概述。

一、阿卡狄亚

阿卡狄亚 (Arcadia)或阿卡狄 (Arcady)位于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东部,相传是山林和畜牧之神潘的故乡。在文艺复兴时期,“阿卡狄亚”常被用来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其实早在罗马帝国时期,诗人维吉尔就在其著名的《牧歌 (Eclogues)》中反复提到“阿卡狄亚”。《牧歌》是维吉尔第一部公开发表的诗集,共收诗10首,主要是虚构一些牧人的生活和爱情,通过对话或对唱,抒发田园之乐。如在第四首中,诗人歌唱美好的时代到来,暗指屋大维的统治是新的光荣伟大的时代,没有罪恶、没有恐惧,田野里物产丰富、牛羊成群,屋大维的功绩超过了一切,“甚至山神以阿卡狄为评判和我竞赛,就是山神以阿卡狄为评判也要失败”[1]。这句诗的意思是山神潘就算拿他的故乡阿卡狄亚和屋大维统治的地方相比,也是要失败的,以此吹捧屋大维的政绩。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的心中,阿卡狄亚是富庶、自由的理想社会典范。因为阿卡狄亚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所以牧人的形象也经常在诗歌中出现。像《牧歌》第七首述说两个牧人柯瑞东和塞尔西的唱歌比赛,就提到“阿卡狄的牧人,给新的诗人戴上藤萝,让妒忌把考德鲁的肚皮气破”[1]。

菲利普·西德尼爵士 (Sir Philip Sydney 1554-1586)是英国伊莉莎白一世时代有名的廷臣、诗人、外交家和军人。其《阿卡狄亚》 (Arcadia,1590年)是一部用散文和诗歌创作的田园般浪漫的传奇故事,其中的很多情节和人物都在后来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其他人的作品中被借用过。《阿卡狄亚》是西德尼最具雄心的作品,以交织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两种生活,一种是牧人理想的田园生活,一种是政治争斗、背叛、拐骗、战争等。可见在诗人的心中,阿卡狄亚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的理想之地。

到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阿卡狄亚依然是诗人心中美好生活的理想之地。在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中,诗人描绘了一只希腊古瓮及其图案,并集中表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一位青年永恒追逐他的爱人却又不得,一个是村民正要进行一场祭祀典礼。在诗歌的第一节,诗人即写道,“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2]诗人赞叹古瓮历经千年埋没后的精美和瓮身图案的瑰丽古朴,猜想着这是讲述的人、神、还是阿卡狄亚山谷中的牧人。全诗表现了青春、爱情、美以及艺术的永恒。

从上述诗歌可以看出,“阿卡狄亚”由古希腊的一个地名,经过历代诗人的歌咏,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田园牧歌般理想之地的代名词。在西方众多表示美好的世外之境的词语中,“阿卡狄亚”可以说是与“桃花源”最接近的。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阿卡狄亚”表达田园牧歌的理想之境的意思已经有两千多年,而“桃花源”表达同样的意义也有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这两个词语都起源于诗歌,并在之后的历代诗歌中发扬光大,成为人们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想象。而两者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因产生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而带上了各自的特点,“桃花源”深深植根于中国农耕社会,因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而“阿卡狄亚”相传是畜牧神潘的故乡,以畜牧为主要产业,如维吉尔《牧歌》第四首所写,“紫熟的葡萄将悬挂在野生的荆棘上,坚实的栎树也将流出甘露琼浆”、“羊毛也不要染上种种假造的颜色/草原上的羊群自己就会得改变色彩/或者变成柔和的深紫,或鲜艳的黄蓝/吃草的幼羔也会得自己带上朱斑”[1]。

二、仙那度

另一个在西方文化中表示美妙幻境的词是“仙那度”(Xanadu),起源于中国元朝忽必烈汗都城——上都,是历代蒙古可汗登基的地方。元灭南宋后,忽必烈迁都大都 (今北京),改上都为陪都,作避暑行宫。上都 (Chandu)一词因《马可·波罗游记》为西方所认识。相传,马可·波罗曾在上都觐见忽必烈汗,并在《游记》中记载了上都的奢华, “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3]。《游记》一书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描绘令马可·波罗同时代人大为惊叹,使他们羡慕东方富足的同时,间接地推动了寻找到东方新路线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仙那度,即上都因英国18世纪诗人柯勒律治的诗篇《忽必烈汗》而更加广为人知。据传,柯勒律治一天因身体不适吸食鸦片,渐入梦境。睡前他正读一本书,讲到马可·波罗描绘忽必烈汗在上都修建的宫殿。梦中他文思泉涌,写成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醒来之后,他对梦中诗句记忆清晰,于是写在一张纸上。然而,这时因琐事干扰,他不得不应对,等回来之后却再也记不起其它的诗句,于是这首著名的《忽必烈汗》就只有现在的54行。这首诗开篇即是“忽必列汗在上都曾经/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这地方有圣河亚佛流奔/穿过深不可测的洞门/直流入不见阳光的海洋/有方圆五英里肥沃的土壤/四周给围上楼塔和城墙/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在其间闪耀/园里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这里有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围住了洒满阳光的一块块青草草场”[4]。在诗人的想象中,忽必烈汗的上都 (仙那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壮丽的宫殿、肥沃的土地、奔涌的河流、美丽的花园,有着异常的景象和欢欣的音韵。

柯勒律治赋予了“仙那度”新的含义,即“奢华、美妙、神奇的异域之地”。在此之后,以“仙那度”为名的书籍、歌曲、电影层出不穷,而在著名电影《公民凯恩》中主角的豪宅也被命名为“仙那度”。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以“都市桃花源”为主题,选用的英语单词就是Xanadu(即仙那度)。在字典中,Xanadu的中文解释为“华厦,行宫,世外桃源”,然而笔者认为把“桃花源”翻译为Xanadu有所不妥。Xanadu一词虽然源自中国,但它显然指的是元朝陪都——上都,尤其是现在上都的遗址还存在,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上都遗址现在正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说中国某一个地方可以被称为Xanadu,那毫无疑问将是元上都遗址。尽管Xanadu在西方逐渐带有“世外桃源”的意味,那也只是西方对东方繁华富庶的一种想象,完全不同于陶渊明宁静祥和、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三、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因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1933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而闻名于世。香格里拉是英语Shangri-La的汉语音译,其英语发音源自藏语,也源于西藏佛经神话中的香巴拉 (Shambhala)王国。

希尔顿的小说记叙了康维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 (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乘机转移去巴基斯坦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香格里拉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座建于悬崖峭壁上的喇嘛寺,它领导着山下蓝月谷中以藏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形成一个香格里拉社会。在那里,儒、道、佛、基督教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们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香格里拉还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 (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荟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和谐、宁静充盈其间。

当小说在1933年出版后,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四年后,小说被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同名电影,风靡全球,并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

香格里拉与桃花源相似的地方在于两者都与世隔绝、不可复得、那里的人们富足快乐、和谐共处,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桃花源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可见桃花源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在约六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包括劳作、衣着、习俗、祭祀都与先秦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在听闻外部世界的变化时,他们除了表示惊讶、叹惋之余,并无期待改变之意,并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香格里拉是与时俱进的,它拥有现代社会的一切便利和舒适、却没有外部世界的争斗、贫穷、贪婪和罪恶。香格里拉喇嘛寺干净、温暖,有西式的卫生设施,“浴室…是用俄亥俄州阿克仑市生产的精致的绿瓷装饰而成的”[5],寺里有很多中国的艺术珍品,像宋瓷、水墨画、漆器等,还有一座巨大的藏书室,收藏的远不止中国的古书,“大部头的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书籍堆积得小山一般”[5],当然了,寺里的人还能说一口漂亮的英语。在香格里拉,人们超乎寻常地长寿,衰老的过程极其缓慢。那里的活佛并不是本地的藏人,而是一位出生于卢森堡的天主教传教士;在他之后,一位年轻的奥地利人来到香格里拉,确立了其基本格局。他收集图书、艺术品,建立了从外界进货的复杂制度,用山谷里出产的黄金来支付。因为不断有欧洲人来到香格里拉附近区域,他们受到香格里拉的热情欢迎,最后都愿意留下来。因此可以看出,香格里拉虽然在自然地理环境上与世隔绝,实则与外界保持着人员、物质、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当然为了保持其独立性,香格里拉有一条重要的规则,进入那里的人将不得再离开香格里拉。所幸的是,进到香格里拉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尤其为那里的理想生活所吸引,大都自愿留下来。

在希尔顿所处的时代,世界战争的阴云密布、人类文明的成果面临着毁灭。在他创造的香格里拉理想社会,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各路人才,进入香格里拉之后,他们成为研究各门学问、掌握多国语言、精通音律的学者,也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守护者。在活佛去世之前,他向香格里拉的新成员康维预示了战争将带来的漫长黑暗时代,指出只有香格里拉能躲过劫难,成为又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发源地。

由此可以看出,香格里拉虽然是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宁静祥和的理想社会,但它一直保持着和外界文明的联系,并承载着保持人类文明星火、复兴人类社会的重任。

四、结论

上文提到的西方文化中理想社会的三个意象与“桃花源”相比,内涵各有不同。 “阿卡狄亚”与“桃花源”最为接近,代表的是田园牧歌般的理想生活;“仙那度”源自中国,但偏重繁华富庶;“香格里拉”则是保持人类文明星火的诺亚方舟,担负着复兴人类文明的重任。

就“桃花源”一词的翻译而言,笔者使用谷歌搜索,发现了以下多种译法:Peach Blossom Spring,Peach Blossom Land,Peach Blossom Valley,Peach Blossom Shangri-La以及上文提到的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译法Xanadu。这些译法的字面意思分别是:“桃花溪”、“桃花地”、“桃花谷”、“桃花香格里拉”和“上都”。上文已经指出Xanadu在西方文化中是“奢华宫殿、神秘东方”的意象,与“桃花源”的含义相去甚远。而Peach Blossom Shangri-La,笔者认为不妥,虽然一看到Shangri-La一词,西方人能够马上联想到一块神秘美好的地方,但香格里拉一词本身含义丰富,更多激起的是喇嘛寺、藏区、雪山、峡谷的想象,而不是中原传统农耕田园社会的景观。Peach Blossom Land和Peach Blossom Valley侧重渔人进入的村落所在的地方,未为不可。从《桃花源记》可以看出,渔人是沿着一条两岸桃花盛开的溪水进入“桃花源”这一理想之地的,因此Peach Blossom Spring应是最贴切的译法。

[1]维吉尔.牧歌 [M].杨宪益译.百度百科,[2011-04-03].http://baike.baidu.com/view/65854.htm.

[2]约翰·济慈.希腊古瓮颂[M].查良铮译.中华诗库,[2011- 04 - 04].http://www.shigeku.com/shiku/ws/wg/keats.htm#4.

[3]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百度百科,[2011-04-04].http://baike.baidu.com/view/2002897.htm.

[4]塞缪尔·柯勒律治.忽必烈汗 [M].屠岸译.中华诗库,[2011-04 -04].http://www.shigeku.com/shiku/ws/wg/coleridge.htm.

[5]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吴夏汀,朱红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51,68.

猜你喜欢
牧歌香格里拉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香格里拉行
田园牧歌难不难?
永远的牧歌
天山牧歌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寻找香格里拉
桥头牧歌
迷行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