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态度浅析
汪叠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以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善生乐死,看淡名利,追求精神自由,不被现实得失所羁绊;面对现实生活,他安分守己,顺乎时势,随俗从流,懂得在纷扰的社会中保全自己。
[关键词]庄子;人生态度;浅析
[收稿日期]2015-05-17
[作者简介]汪叠(1991-),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4.021
庄子的思想就像大海,支流繁多,闪烁着智慧的光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所有的学说,其中包括了政治、文化、养生、哲学,生死、苦乐等,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进步。同时,庄子独特的人生态度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自我人生观
庄子对于我们个人的问题有许多自己的看法,关于名和利、生和死在他的学说当中形成系统的观念。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生死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要正确看待生死,“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此物之情也。”[1]75庄子的妻子死的时候,庄子载鼓盆而歌,这充分说明庄子对于死亡的豁达态度。根据《庄子》记载,他拒绝弟子的厚葬,他说天地就是自己的棺材,不在乎被蝼蚁食用,认为人生走向坦途的时候是必须要经过生与死这一站。庄子的生死观是看透了生和死,一切都随缘,其思想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善生善死。他对死亡的态度是十分乐观,但是不会消极地对待活着;对于生活中贪生怕死的人十分鄙视,但是不同意无所谓的牺牲;鼓励人们大胆地面对死亡的恐惧,以自然主义的博大胸襟看待生命与死亡,不被生所累,不被死所羁。同时,他也认为生死之变只是物质的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1]102人的生命就是一种气化现象,所以人的死亡就等于是自然的变化过程。人的整个气化都是循环的,所以人们所认为的生与死这两个对立的过程其实是相通的,生与死没什么可惧怕的。
庄子的生死观超越了个人的局限,是将整个目光投射到自然当中,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万物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诚如他在《知北游》中所提到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潦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亡,人类悲之。解其天,堕其天;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1]340人生苦短,转瞬即逝,不过是这苍茫世界中的一个自然变化,只有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待一切,才能真正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当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名誉和权力的狂欢盛宴里,庄子对于这一切却看淡。在庄子心中,世俗之人所向往的名誉和权力,并不是本来生命应该拥有的东西,而是外物暂时的寄托。
《庄子·秋水篇》记载这样的故事:庄子在水边钓鱼,楚国的国王让两个人去请庄子,希望庄子能够为他所用。庄子却只是悠然的钓着鱼说:“听说楚国有一个神龟,死的时候三千岁了被人们放在庙堂之上供奉。你们说这只乌龟究竟是愿意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里还是被人们供奉呢?”两个特使回答:“愿意呆在水里。”庄子顺势回答道:“你们回去吧,我也愿意呆在水里。”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不愿意被名利束缚住。所以,有道之人不应该凭借官爵耀眼就让自己的心智放肆,不因出生的低下就看低自己的地位,面对宠辱保持一个好心态。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才会一帆风顺,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放眼望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文明不断进步,然而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人们因为名誉和权利的诱惑丢掉道德,“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产生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急躁的行为,牟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庄子对于名和利的态度,对于今天十分有启发意义,让我们在急躁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对我们的人生,庄子认为应该追寻自由,不被任何外力束缚住。在《庄子》这本书里,最能体现庄子关于这样个人态度看法的文章就是《逍遥游》。
刘笑敢先生说:“庄子之所以为庄子,主要不在于他的安命论,而在于他的逍遥论,逍遥论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自由论。”[2]徐克谦先生说:“庄子哲学以追求个人精神‘无待’的‘逍遥游’为崇高理想,希望个人的精神能摆脱世间一切礼法制度、道德规范、世俗观念的束缚,‘登天游雾’,‘独与天地精神往来’。”[3]达到这样的自由,首先需要有个好的环境,其次是足够的才能,只有客观和主观相互结合才能够得到自由。《逍遥游》里提出“有蓬之心”,其实就是指被名利权欲等所束缚住的心,庄子认为只有人无忧无虑地在这天地之间生活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自由,精神自由才是人们应该向往的。
庄子的自由观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发,对于自由的真正标准,庄子的文章有详细的阐述——“无己”、“无功”、“无名”。至人,就是思想修养道德高的人,这类人很符合人们以及君主对他的期望,是人们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无己,忘记自我和身外之物的界限,达到超乎自我的境界;神人,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束缚的人。无功,就是对于建立功名无所谓的人;圣人,十分完美,没有瑕疵的人;无名,看淡名誉的人。只有到达了这三种境界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自在,自由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忽视一切,而是有自己的标准,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二、社会价值观
庄子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持批判的态度,他不喜欢那些教条式的道德框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样的政治制度最多的是进行人性摧残。《马蹄》一篇揭示得十分清楚,马儿本来在大草原上率乎真性地活着,但遇到伯乐后,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以至于死者超过半数。
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庄子》一书中“无用即大用”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话语,它包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和假设:即在病态的、污浊混乱、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世人对个体“有用”部分的利用总是以牺牲个体的生命、自由与尊严为代价的,从而使得“无用”和“有用”被迫分离,“无用”就成了保全生命和自由的“大用”。[4]庄子看到一棵很奇怪的树,仔细观看树枝,弯弯曲曲不能作为有用之木材,根部不能作为棺材,舔舔叶子,则会导致嘴巴烂掉,闻闻味道会使人狂醒。正因为它一无所用,才能让它长得这样壮实。正因为树木对“有用”的坚决舍弃,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命和自由。人类和植物都是差不多,植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投影人类。比如在《庄子》散文里有一个人叫做支离疏,据说他长得奇丑无比,肩膀比头顶还要高,颈后的突发朝天,两条大腿和肋骨相并。统治者不用这样形体不全的人,所以,政府征兵和劳役和他都没有什么关系。他可以享受政府的补助,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家给的劳动金钱。与那些战死沙场的人来说,他活得很好。
但是庄子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无用”这两个字,他对于人对整个社会和集体还有另外的态度与之相互补充。[5]许多学者在研究《庄子》的时候,大都是将目光集中在“无用”之中。其实“无用”是由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并且都是针对特殊的人物的告诫和劝勉。所以,当我们面对整个社会的时候,应该学会灵活应变,“无用”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不能代替庄子思想的其他部分,我们对待庄子的思想应该由浅入深,慢慢理解。
庄子的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随乎时势。庄子在《人间世》记录这样一个故事:颜回被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但是太子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天性残酷,颜回不知道该去教导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教导他,则会使整个国家受到危害,若用法规来管理他,就会使自己性命不保。颜回很怕受其害,可是不敢违抗命令,但他很快找到三个选择,第一“与天为徒”,就是听其自然,不在乎君主怎么看;第二“与人为徒”是指顺从别人所想的,怕太出格会遭别人的议论;第三“与古为徒”是借用古训来和君主交谈,避免自己受到殃及。然而,孔子很快提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交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意思就是君主不喜欢别人对他过于奉承和赞美,对于这一切都要把握度,一旦失误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庄子认为对于这样的情况,为师者不能做出什么努力改变太子,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伴君如伴虎。顺,是保全自己一个很好的原则。但是怎么去把握顺的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人世间》,庄子提出八个字的标准“行莫若就,心莫若和。”郭象《庄子注》里面注释:“行不乖逆,和而不同。”成玄英《庄子疏》:“身形从就,不乖君臣之礼,心智和顺。”[6]这句话就是说表面上可以圆滑世故,但是内心要浑融合顺,会坚持正确的原则。过分的迁就和顺从,会显得很没有主见,毁灭自己的本性。
因此对待这一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涯,亦与之无涯;达之,入于无疵。”要学会顺着太子的个性,如果他像一个婴儿那样天真,你且顺着他像婴孩那样天真;如果他自由自在,那么你像他那样不分界限这样不断教导他,就可以保全自己身的性命。这就好比和一只猛虎相处,如果他十分凶猛,那就顺他的情性,梳理他的怒心,才能不会遇到危害。这里,表明了对当政者的不满,如果他是十分暴戾,而且让人意识到像螳臂当车一样无能为力,那就只能顺着整个事情的变化。虎虽性暴,顺之就可以媚人;马虽驯服,逆之也会暴怒。反复比喻说明,善于事暴君处污世者,应“顺”勿“逆”。这里乍看,庄子此说不无混世之嫌,然而细心分析,庄子的所谓与时俱化,和顺外物,也不是真的与世俗混为一体,与君主同流合污。而是“顺人而不失己”。[7]
庄子的思想有几千的历史,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的价值,他关注与人本身的一切。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其实不然,庄子主张“人的自然化”。人的社会性里掺杂着许多东西,名与利、生与死、情与欲、苦与乐、得与失等等,人必须保持本性的自然单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本性、本真状态去看待生死、名利与得失,坚持自己的本性而不随波逐流。
(责任编辑远扬)
[参考文献]
[1]孙通海译注. 庄子——中华经典藏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刘敢笑.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4.
[3]崔大华. 庄学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82.
[4]蔡爱芳. 对庄子“无用”、“有用”和“大用”的辩证思考[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4.
[5]陈林,尚党卫. 庄子的实用观:无用之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7.
[6]傅佩荣. 解读庄子[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97.
[7]杜宗才. 简论庄子的人生观[J]. 殷都学刊,2008(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