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佩翔
创新转型与人的全面发展*
沈佩翔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来把握创新转型,有助于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深化对创新转型本质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理解。创新转型的提出,进一步厘清了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从多维的哲学视角反思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拓宽、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从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出发,从创新转型了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强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创新转型;人的全面发展;人学
创新转型战略的提出并实施,促进了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了人类发展的质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创新转型战略从社会发展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创新转型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创新转型的中轴,进而将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为实施创新转型战略的最高目标。
(一)人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
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如英格尔斯所说:“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们并不是现代化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P7)对此,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P295)把人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来探究人类社会,这正是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为追求人的发展,人们将目标锁定在经济增长上,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将不再遥远。这一理念确有其合理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缺乏经济增长的物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布坎南对此认为:“自己拥有财产的权利是劳动者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的手段。”[3](P56)受制于这种具体目标的驱动,一种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及的“自然宗教”相对应的新的“人类宗教”产生。这种“人类宗教”,把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看作是不受任何外在条件束缚的神话,致使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错位,生态循环系统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因相应生产能源的缺乏,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因环境污染严重,人的生存空间逐渐恶化等等,人的全面发展也看似渐行渐远。
诚然,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目的,片面地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为了人”,但经济的增长无法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同样是不置可否的。(1)经济增长只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需要,但它不能取代人们更高层面的需求,不代表人自身一切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2)经济增长单向度地强调自然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却忽略了由于这种主客体关系的绝对化,将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难以承受的阻滞力。“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P559)(3)经济增长只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可供支配的财富总量,它无法给予人的全面发展在相应制度层面上的保障。人的本质由现实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人的社会关系,除受经济制度影响之外,还受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制度的制约。这些制度综合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本质。由此,也正是这些相应的制度,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方式保证并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转型的提出,要求我们彻底转换理念,从人的角度深层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历史和实践的发展已充分证明,我们不能以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将社会发展定位于一维的经济发展上。而一切应该着重强调的是:社会发展首先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发展需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简称“创新转型”,最初是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意旨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全方位的发展。时隔五年,2011年11月9日,在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面对“十二五”期间涉及的许多民生问题,上海市委常委坚持走群众路线,提出用创新转型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疑难。
201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转型战略的提出,要求我们全方位转换思维方式和行动理念,体现了阶段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它蕴含了经济发展的“稳”与“进”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需要保持国民经济年均7%左右的增速。但未来中国经济环境复杂,不排除再现类似国际金融危机和非典等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失速的不确定性。因此,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应该做到对 “稳”和 “进”两个“度”的有机结合与把握,一方面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控制潜在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力求稳中求进,在稳住数量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质量升级。(2)把社会发展的“质”与人的发展的“进”两个“度”有机结合和把握,将社会发展的目标始终指向“人”,围绕着人的多维度需要。正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所说:“从全面出发考虑,人类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至高目标,必须把它放在任何其他目标的前面。”[5](P161)
(二)人的解放的重要助推力
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解,是对以往人的本质的抽象化的超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努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打破个体、地域、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各层面、各领域的社会联系,并拓展了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等等,让人们的生活逐渐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使人们深切地体会到生产力的发展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于是,必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人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功利性的行为对待自然,无情地开采、掠夺自然资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延展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人将以切身的物质利益为导向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必定表现为某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关系。
创新转型的提出,要求多维度、全方位地把握人的本质的内涵,避免从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包括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去定义、解释人,而更多地强调从人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中,从主体与客体、外表与内在的相互作用中把握人的本质,努力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1)“创新转型”偏重于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助推经济的发展;(2)“创新转型”偏重人的个体性,把人从狭隘的、片面的、被动的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解放出来,打破个体的个性的单调化、定型化,主张个体的自觉能动性和自主性;(3)“创新转型”偏重人的发展性,在强调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制度保障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制度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
通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主要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出发,即努力提供各种制度,保障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拓宽人的社会关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当然没有错,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看,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所能实现的程度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确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维度。但这种方式过去过于简单化了,没有或完全没有看到人的现实性本质,仅从人的“存在”——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把人当做被动的对象以实践人的全面发展,这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无疑,人或人类是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规定的主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人类相应的条件或平台,这激发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人在主体与客体、外在与内在的相互作用中彰显出人的可能性本质,更表达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
(一)转型的现实路径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后,中央曾先后多次提出并强调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尽管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转而未变的情况却一直存在。此外,据调研数据测算,2013年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而当前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8万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6.6%,存在3.662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6](第6版)此外,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看电视、读报等方面。文化消费构成较单一,层次偏低,仍处在放松自我、休闲娱乐的初级水平。文化消费需求是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在内的一系列综合素质的外在表征。一个国家的文化消费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社会人群的总体精神生活状态。诚然,出现这些的情况背后原因相当复杂,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轨迹可清晰看出,出于仅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出发,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向,导致了人受动、消极的仅为满足感官享乐的非主体意识的苏醒,仅从整体角度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路向,无视人的主体性,从而造成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偏差。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仅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角度出发,就可能导致将人的全面发展单向度地归结为提供给人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由此不顾后果地加快经济增长,不断地提升人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生存境遇,试图用不顾一切代价换来的物质丰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尽可能地激发人们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主动性、想象力。诚然,在这种路径的走向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线希望,但却十分渺小。
(二)创新转型的路径
用创新转型的发展战略并不避谈提供制度保障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谈人的全面发展,其要求正是在激发人的个性、创造能力,提供人发展各方面能力、素质的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各方面措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此种制度安排,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和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故此,不可缺少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 考察创新转型战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需要从社会制度的整体安排中来加以解析。不仅要用经济制度的创新转型来谈论人的全面发展,更要求在保持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上,将其与创新转型了的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制度系统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即不仅满足于人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的社会性、精神性的本质与需求。
2.公平性 这是眼下创新转型战略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当前,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方面的不公平已经彼此相互蔓延,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叠加效应,如一些地区,因经济制度设计上的显失公平,最突出的就是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拉大。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富裕阶层逐渐掌握政治上的话语权,同时相应地在文化、生态等资源利用方面也占据了显著的优势,从而引起种种社会利益矛盾。这种情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触目惊心的。还有,一些贫苦地区,因各方面资源获取的不公平,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种种制约。这涉及到诸多领域,需要充分发挥各方智慧,需要有超越部门利益之上的权威部门,公平地加以解决。
3.发展性 创新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制度,并不意味着回到全民就业、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等共同贫穷、低效率的计划经济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转型,而是要在提升经济发展“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政治、文化、生态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转型,进而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人的本质表现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之中,一旦一味地强调物质发展,人与社会就会处于一种狭隘片面的关系之中,人只能以一种片面的关系去处理其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势必造成以下情况:仅将物质上外在满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条件,欠缺对人的其他层面需求的深层思考;人的能力仅限于在追逐财富方面的长足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被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关系所掌控,尤其反映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也就是说,人会更多地采取一种近视功利的行为,压抑自身多层面需求,禁锢自身能力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无法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出现这种关系的扭曲,使人的本质力量被剥离,其根源还在于人与社会关系所积淀的制度属性。
创新转型的提出,就是要表达一种人的本质的力量,转变人与社会片面束缚的视角,它不仅从宏观层面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总体谋划,而且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有具体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政策和措施。它改变了以往的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终究迎刃而解的思想理路。在强调经济基础重要性的基础上,更为着力地从制度层面规划了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设计了新的制度载体。创新转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制度设计。
经济转型主要以创新科技为发展原则,用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以科学技术为助推力的知识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和生活环境;政治转型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基,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公平平等的制度平台;文化创新要以壮大主流思想为导向,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民生转型要以加强民生和创新管理为重点,给予全体社会成员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怀,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态转型要以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方针,加强对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让社会全体成员乐享清新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亚当·斯密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为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7](P307)这也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指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可见,在创新转型的新理念中,人将以更充分的本质力量,更合乎自由理性的方式,更全面的关系,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也即实现人的解放。
用创新转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相互和谐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创新转型中,应该积极探寻新的路径,系统地、全面地提供创新转型了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科技经济,拉动消费需求,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1.大力发展科技经济 通过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大力发展科技经济,使经济发展扎实地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社会的深层分工,使人从狭小的专业分工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快科技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技术和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富足和便利。
2.切实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下,要实现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效应,需在保证政府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政府的转移支付性支出,切实地把转移支付的支出分配给能增加消费的人。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使资金切实转移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去。同时,从根本上增加中层人群的收入,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收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与社会的消费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基层民主,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改变制度供给理念 制度是制约人们日常行为的章程和规则。转变制度供给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求制度内含有“放权”“共治”的理念,摆脱以“精英”群体为主要受益对象的社会制度设计理念。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提升民众对制度设计的热忱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受益主体,即用民主或民众广泛参与的制度设计机制来填补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民主性的缺失。
2.确立以法治为特征的制度,突出强调实现人的平等发展 制度的制定应清晰明确,倡导公平正义,提供人们公平竞争的机会,真正地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彻底打破因户籍、教育、身份等方面带来的种种限制,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加强主流价值引导,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加强主流价值引导。
1.加强主流价值引导 面对转型发展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激荡,要加强主流价值引导,提倡理性爱国敬业的价值理念和先进的社会理想和生活方式,加强文化教化的重要作用,为逐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要以更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非主流价值,让每个社会成员在尊重其自身成长历程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方式。通过实现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互动、互融、互通,使主流价值观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生活,为提高主流价值观的可接纳度开辟新的路径。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把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牢固地确立在公民的头脑中。提升公民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对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的辨别能力,强化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使公民在日常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四)发展生态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舒适的生存环境,让人们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1.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发展。要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就要更多地依靠现代第三产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有害材料替代技术,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废物回收处理技术和绿色再改造技术,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割裂”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2.用生产带动消费理念的转变,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利用现代科技,通过新能源技术和节源减排技术的创新,生产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品,减少因生产产品而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污染;用低碳、环保的产品特质和性能,传达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让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反作用于生产,进一步推动生产产品过程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英]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意]奥雷利奥·佩西.未来的一百页——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R].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6]蔡 萌.2013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发布文化消费缺口巨大,消费能力有待释放[N].中国文化报,2013-11-27(6).
[7][英]Adam Smith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Innovation Transition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HEN Pei-xia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Mastering innovative tran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being’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time value of innovative transition from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perspectives.The proposal of innovative transition further makes clear internal relevan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and reflects human beings’essential internal regularity from multi dimensiona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nd expands and further way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tarting from new trend of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inforces basic requirements of human beings’all-round development constantly from aspects like economy,culture,and ecology and so on.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all-round development;archaeology
A8
A
1672-2388(2015)04-0046-05
2015-09-15
本文系2012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2012BK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沈佩翔(1991-),女,浙江嘉兴人,201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