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春
利用手机提升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水平*
戴建春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部,广东 江门 529000)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形影不离的日常用品,不仅是大学生与亲朋好友联通、社交、聊天的载体,也是他们游戏、听歌曲、观看小说和影视片等的娱乐平台,被大学生们广泛用于拍摄、上网猎奇、消遣、打发时间等。不少大学生不仅平时摆弄它,上思政课时也盯着它。如何消除手机带来的弊端,利用好手机承载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辅助工具,使教学手段相应进化、优化、精化,使思政课向多形式、多途径、宽渠道趋向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手机;思政理论课;互动教学
目前,手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功能等已经逐渐运用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日益成为拓展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1](P36)《意见》促成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向将有趣味性的图片、文字、声音、影视等钳入Power Point之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转变。然而,信息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新加坡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所说:“科技已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教育必须善用科技做出改变才能持续吸引学生。”[2]目前,科技发展的显著变化是手机功能的扩展和广泛使用。据有关报道,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近13亿,网民数量达6.48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约5.27亿。[3]现在的高校学生几乎无一不使用手机,人均拥有1.3部手机。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离不开的日常用具,与此同时,手机网络功能等让大学生的思维观念、行为习惯、联络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倒逼着思政课教师思考教学手段变革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教师已定型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思政课教学仍然停留在简单的Power Point上犹豫徘徊,虽然也用穿插图片、视频、歌曲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与手机功能的多样性相比,还是显得相对简单滞后,不能够适应大学生学习生活变化的要求。一般思政课教师大多从网络中收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学生也可能在搜索的信息)来制作案例教学内容。制作好以后,会使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不变。一般来说,老师联系实际的案例,学生几乎都能在网上搜索得到。这样,学生会感觉老师讲的内容,不如网络内容新颖、丰富。当然,教师也可以不负责地利用学生不感兴趣的时事政治新闻,或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即使讲错了,学生也不会持异议。但是,如果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发觉老师讲得有问题,就比较容易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由于老师不了解学生关注的网络信息,所以较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老师忽略了手机功能的多样性,还是像以往一样海阔天空地吹,有的学生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用手机将教师讲课的内容、姿态等拍录下来,甚至发送到互联网。以往,不少教师引用的案例基本都是参考书上的资源,其优点是自己不用动脑,既有案例叙述,又有分析和归纳;与此同时,其也具有固定、单一、滞后等缺陷,不少案例甚至教学参考书一刊出就过时了。这样,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案例来讲述,会使学生感觉老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有关网络信息,与教学理论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说服力。
(二)教师的抽象理论讲授等传统教学方式受到冷落
以往的手机只有简单的通讯功能,老师讲授理论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现在,手机功能增多,老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不少学生就去摆弄手机。当他们感觉老师教的内容学了无用,与现实脱节,就会要求老师理论的东西不要多讲了,希望多联系实际,用实际事实来授课。现在,还有不少老师仍然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上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材内容来进行逐页、逐段的叙述。(1)基于基础理论观点,面面俱到地进行内容讲解,挤掉了联系实际的时间,使学生听得晕晕欲睡。(2)一般教师都具有理论叙述的专长,而现在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在三至四小时以上,对网络娱乐等信息比较熟悉,师生对话时,抽象理论与网络娱乐信息风马牛不相及。(3)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经常进行某些理论、原则、观点问题的辩论、讨论、提问等互动,但这些恰恰是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弱点,他们对理论知识插不上嘴,所以不感兴趣,致使课堂讨论经常冷场。据调查,不少学生并不是不关心新闻,他们也想知道正在发着什么,怎么看待正在发生的问题等。网络对某些事件的描述和解释,学生也有一定的兴趣,只不过不少学生往往被网络娱乐游戏等吸引,忽略了网络新闻。老师讲的基础理论要让学生感觉有用、信服和接受,必须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网络新闻事件,另一方面对网络新闻事件信息进行比较准确的解读。
(三)手机网络功能与教师课堂教学相互争夺学生
思政课一般都是大班上课,以往老师最担心的是学生上课睡觉、聊天。现在的课堂纪律表面上看似好多了,学生睡觉和讲闲话的少了,但是,现在摆弄手机的学生明显增多。有时在课堂上约有一半的学生在玩手机,利用手机的功能聊天、玩游戏、听歌曲、看音像资料、看小说等。老师说:“上课不要玩手机”,有学生回答:“老师,我是在用手机上网查找您上课的教学资料。”老师不可能不让学生上课看有关的教学资料,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手机网络功能等,往往成为干扰教学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玩游戏、听歌曲、看影视和小说等,不少学校和教师想尽了各种办法,禁止学生上课摆弄手机,要求学生上课关机(手机、电脑),甚至威胁要扣平时成绩等。有人说,如果老师讲课水平高,学生就不会去用手机上网。然而,学生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教师讲授的政治原理与那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等相比,哪个更有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何况一般的成年人都容易着迷手机网络,何况缺乏自制力的青年学生。如果教师仍然年复一年地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不注重将学生手机网络的丰富功能融入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讲课内容还是难以抵消网络游戏、社交、聊天、音像、小说等的吸引力的。
总之,充分利用手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加精确、形象和丰富多彩,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更加便捷、灵活、多元,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尽管手机网络功能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创造了条件。思政理论教学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让学生乐意接受,不应该单纯地采取堵塞、禁止上课使用手机的方式,而应当将其引入正当的用途,使手机的网络技术众多功能与教学内容形式相融合,使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真正使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
(一)利用手机网络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1.利用手机网络功能为课堂讨论服务 根据学生信息量大,以及联想丰富、求知欲强、乐于张扬等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互动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重点)、不同的班级,恰当地选择切入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分析题、演讲题、讨论题或辩论题,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参与准备。比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师生、学生之间通过手机网络进行课前交流。比如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互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将手机网络搜索收集的资料用的文字、音乐、舞蹈、图像、相片、动画、影视剧等形式,制作成Power Point,并在上课时进行演示,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学生或许会将自己的成果发送至互联网,客观上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
2.让手机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现在的课堂教学与以往教师讲授、学生记录不同,学生上课仅带课本和手机,老师在上面讲课,展示Power Point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就在下面用手机上网查资料,或用手机的拍摄功能来拍录有关教学内容、作业等。
3.利用手机网络功能强化学生课后自学 目前,不少学校都制作了《概论》精品课网站,为学生网络自学提供了条件。新加坡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认为,应该让学生上课前先利用网上教材学习和做功课,上课时间则用作讨论和呈现报告。这样,教师能先了解学生的不明白之处,然后就可以在课堂上着重解惑。[2]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节省学习时间,还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利用手机网络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
现代互联网已经相当发达,各种最新信息都会在网络中反映出来,为思政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利用手机微信等联通功能,思政课在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讨论和辩论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体现思维的客观性 与以往学生不同,现在的不少学生,不去看书本教材,注重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中获得认知,经常把手机中看到的新闻事件作为课堂讨论、作业等的重要材料。学生这种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做法,对他们深刻认识、理解和践行实践是有好处的。
2.增强思维的广泛性 以往的学生往往注重身旁所见所闻的事件事实,现在的学生更注重运用手机搜索某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本市、本省、全国各地甚至其他国家的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现实问题,往往被学生用作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从更广泛的范围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网络信息具有新颖、迅速、多元等特点,但各种网络新闻事件的描述,往往与现实状况有一定的反差。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学生质疑各种网络新闻,进行分析,以事实为依据。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作业、讨论和辩论等增强深刻性和说服力。
(三)利用手机网络更新教学互动方式
在上大班课时,课堂发言、讨论、辩论一旦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学生会自然地以班级为单位,形成正反两方。然而,由于参与讨论或辩论的时间、学生上台发言的人数等有限,大多数学生会利用手机网络即时发送一些对自己一方有利的文字、图片等信息,为本班发言的同学提供参考。这种用手机传播的互助手段,正在取代越位、大声喊话或递纸条等传统的互助方式。此外,手机的信息技术手段还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教师在讲到祖国统一问题时,动员学生上台进行爱国主义的演讲、演唱、诗朗诵,立即会出现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全班同时进行演讲、演唱或朗诵的情况,这与以往或是没有人上台,或是冷场、怯场,或是讲、唱、朗诵到一半就下场了的状况有明显的区别。
以往的课堂互动交流主要是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或学生举手向老师(或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回答。现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问题,除举手发言外,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的多种功能,发送信息给老师。用这种不用出声,不用露面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使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手机的信息技术手段为表达形式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为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发言、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发送的信息投影到教室的大屏幕上,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
手机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设BBS(电子布告栏系统)及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发布信息、提出看法,这为师生、学生之间即时传递、交流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机发表对教学的意见,比如有时屏幕展示不清晰,教师讲授的某个、某些问题不清楚,对老师讲授的某一或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老师讲得太快了,话筒不清晰,后面的学生听不清,到下课时间了等情况。以往,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学生有什么问题不太清楚,而且学生也不好意思大声说。现在,学生可以发送信息给老师,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平等、开放、共享等特征,可以自由进入,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可以对等获得信息。教师创设一个平等互动的网络环境,师生之间用手机交流互动,在分辨不清师生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只有同等的一票决定权,都只能以摆事实说道理的方式来说服人。大家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不仅消除了年龄及代沟之间的隔阂,还使教学充满活力。这种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情况,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主、客体位置的互换,实现了学生双主体或客体位置的变换。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手机信息技术也有负面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活动也要注意防止某些负面影响:(1)如果教师不检测学生的电子版作业,批改马虎,较容易出现抄袭现象。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布置写一篇“解决台湾问题之我见”的文章,几位学生将这位老师用笔名发表的文章复制过来交给了这位老师。(2)学生利用手机公开玩网络游戏、聊天、听歌曲或看影视剧等,如果自我克制力较弱,很有可能耽误学业。(3)手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要防止大学生受黄色负面信息的影响,通过手机网络与不熟悉的对象交友网恋,上当受骗等。对此,教师应当足够重视,关心爱护学生,不断地给予学生警示,以消除手机信息技术手段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秋华.投入500万元 国大将利用科技重新设计课程[EB/OL].http://www.zaobao.com(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12-10-13.
[3]王占国.我国网民数量达6.48亿 互联网经济超过美国[EB/OL].http://financej.rj.com.cn,2015-01-23.
Improv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ith Mobile Phone
DAI Jian-chu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iangme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Jiangmen 529000,China)
At present,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daily commodit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which not only becomes carrier for contact,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chatting with friends and relatives,but also plays as platform for game,music,novel and film and televisions and so on.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hot,online hunt for novelties,killing time and so on.Many people not only plays it in usual times,but also stare i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How to eliminate disadvantages brought about by mobile phones and take advantage of multiple functions carried by mobile phone and make it become assistance instru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finally realizing improvement,optimization of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ans,expan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wards tendency with diversified forms,wide and broad channel,improving constantly interests,perception,activeness of students to lea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reinforcing attraction,influence of the course appear urgent and extremely important.
mobile phone;ideologicaland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nteractive teaching
G641
A
1672-2388(2015)04-0019-03
20150916
本文系2013年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高职思政课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系列探讨》(j13xyg009)的研究成果。
戴建春(1956-),男,江西萍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