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梅,孙国秀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10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路径探析*
朱晓梅,孙国秀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101)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廉政文化建设是否取得实效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任务能否得到实现。目前高校对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通过加强培育廉政主体的廉政意识、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生态环境等,使高校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立德树人;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既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也是对教育本质和目的最精辟的概括。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苗圃。实现“中国梦”的“梦之队”成员在这里成长成才。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已然侵袭了这片净土,这使得高校廉政文化和廉政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必须要取得实效。
“立德”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一词则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是“立功”“立言”之首,而“树人”则是“终身之计”,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现代高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来培养人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遵循的理念,也是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大学的正道,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指出要“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廉政教育纳入我国反腐倡廉大格局中”,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正式启动研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人人知廉耻,时刻保持廉洁形象,领导干部要谋事创业,为学校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广大教职员工要奋发有为,踏实“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乐学善思,博学广纳,从而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教风、学风,最终培养一批既具有高尚品德,又具有广博知识的社会主义“筑梦人”。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全校教职员工保持良好的廉洁形象,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培养优秀的大学生,为社会输送充满新鲜氧气与活力的血液。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越来越直接,甚至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动力。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唯金钱论”者,盲目追求金钱成了人生的目的,于是就有了权钱交易,于是就有了腐败行为。这些不良之风也同时影响到了高校,使高校这片纯洁之地沾染了些许的“功利风”、“金钱风”,有些学校教师以考分为砝码,做一些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在招生录取等方面搞权钱交易,玷污了高校纯洁,践踏了高校神圣。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所培养的大学生将来都会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在校期间能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将直接影响将来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取舍,甚至影响到人生历程。扩而大之,他们的廉洁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在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为高校营造一种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使得生活其中的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感觉到扑面的清爽之气、廉洁之风,从而发奋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蓄让世界前进的力量。
(二)高校职能的必然要求
现代高校的职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一是通过教育教学来培养人才;二是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三是发挥辐射作用,传承和传播知识;四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这四项职能能不能发挥到位,都和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环境氛围息息相关。只有拥有融洽的氛围和廉洁的校园环境,教师才能够凝神聚力,为实现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也才能够好好培育人才,才能培育出好人才。同时,只有拥有融洽的氛围和廉洁的环境,学校才能风清气正,教师才能够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社会的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高校的职能要求学校能够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搞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出色的人才,更好为社会服务。
(三)构建和谐校园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据百度百科)简言之,和谐校园就是要让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发挥各自优势促发展,使校园内外的共同体能够融洽。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说,校园和谐是一种教育生态的和谐。学校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以及实现教育行为的途径之间都是一种和谐状态,是平等、民主、互尊、互爱的。这种状态的实现,需要学校有浩然正气。同时,和谐校园离不开“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离不开家校合作,离不开社会与学校的合作。良好的合作是基于相互信任,互相尊重的。拥有和谐环境才能促进学校和家庭及企业的合作,才能促进学校发展。这些都是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立德树人,也是对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实效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
立德树人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从教育的主客体来说,主要关系到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对学校领导阶层来说,要扎实做好顶层设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规划好学校的发展前景,抢抓学校发展机遇,促使学校不断上台阶;对广大教职员工来说,要支持正确的顶层设计,工作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教学科研,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广大学生来说,在校园里接收知识琼浆,一天天茁壮成长,这些都离不开廉洁有序的环境。在高校建立廉政文化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追求其实效性,是立德树人的必要条件,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立德树人视域下,在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实效性上也还不够,主要有:
(一) 对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就目前而言,高校的廉政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自觉。廉洁从政的主体是人,廉政文化影响和规范的正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廉政文化的作用主要是‘以文化人’。……高校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自觉承担起培育廉政文化的责任,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2]有些高校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干部的事情,忽视教师群体;而教师本身也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没有关系,出现重教学科研轻廉政建设的现象,甚至直接将自身廉政建设和对学生的廉政教育置于教学和科研之外,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廉洁知识的获取,学生忽略了廉洁与自身的关系,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落后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以往局限于教育宣传,文化建设氛围营造不够,多数使用的是宣传栏、报纸等旧媒介,没有很好地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另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不够,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应将廉政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而目前将廉政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在理论研究层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存在两张皮现象。还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是崇廉贬腐,有非常多的古代名言警句和拒腐的故事,如公孙仪“嗜鱼而不受鱼”、子罕“拒绝美玉镜”等,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优良传统。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人员和机构缺乏
在高校进行廉政文化研究的机构一般是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专业进行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比较少,而纪检监察部门事务性工作比较多,专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人员比较少,恰恰机构是否完善及职能是否得到履行又是决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上级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开设廉政文化研究专题、设立高校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腐倡廉理论研究机构匮乏问题,但在人员配置等方面仍不能满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
(四)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相对闭塞
高校作为社会上相对独立的存在个体,在职能和作用上有其一定的独立性,和地方的廉政文化建设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和高校之间必须要不断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有无,探讨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当然,每所高校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不同,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每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会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但是这些特色交流不够、共享不够、相互借鉴不够,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情况交流不够。另一方面,高校对社会发展具有辐射作用,为社会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这个作用发挥还不够。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主动走出去,为社会提供一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新理论成果,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进一步扩大。
(一)增强意识,加强廉政主体廉政意识的培育
高校领导干部、教师职工和广大学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抵制腐败行为、繁荣校园廉政文化的光荣使命。而思想意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指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的成败。立德树人观念充分尊重和把握思想意识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首先对人的思想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高尚、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才队伍,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发挥到正途上来。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把握高校发展的规律,做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廉政文化的制度体系,使“照章办事”能够成为新常态。对广大教职员工来说,要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中去,提高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做到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而广大学生,则要认真接受教师教育引导的同时,将思想、理论体会纳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来,真正让廉政文化入心、入脑、入行。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以及将来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注重宣传,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还必须要真正形成“大宣教”格局——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在发挥报纸、宣传栏、网络等传媒手段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特别是网络客户端,包括手机、电脑等的微信、QQ群、飞信、易信等,扩大对廉政文化的宣传,形成人人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的“廉荣贪耻”的大环境,让腐败无地自容。
将廉政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性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廉政理念的培养、廉政品格的塑造,才能有效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三)继承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崇尚廉洁贬斥腐败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下不计其数的廉洁典范,受到历代华夏子女的敬仰。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铿锵诗句,包拯“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的铁面丹心,他们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正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廉洁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廉政文化的深厚基础,对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高校作为文化重地,传统文化理应受到重视。在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中,也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举足轻重的部分纳入其中,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获取廉政知识,增强拒腐抗体,成为具有廉政文化素质的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四)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说,高校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教育的主体和教育的客体都是教育生态中非常重要的因子,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生态氛围。要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凝心聚力为大环境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首先,对教育的主客体来说,师生员工能够为了整个校园的和谐稳定,共同协作,完成良好的教学周期。师者,乐业奉献,传道授业解惑;生者,乐学善思,博闻强识笃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精神,升华校园文化,形成廉洁勤奋,敬业笃行的良好人文生态。其次,要注意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实现教育生态景观潜移默化影响校园文化,达到教育目的,为良好廉政生态打好基础。
(五)辐射作用,让高校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前文提到,高校有发挥辐射作用,传承和传播知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的职能。廉政文化建设也同样应该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高校作为特殊的行政机构,无论在廉政文化的发展建设上,还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过程中,都有其特殊性。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的作用,创新理论研究,并强化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性,发挥社会反腐倡廉的教育辐射功能,创新校园廉政理论,“以高校立德树人理念为宗旨,构建起一个包括廉政观念、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文学、廉政风尚、廉政法规、廉政作风在内的校园廉政文化学科框架,引领廉政文化建设迈上更新更高的平台。”[3]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2]朱晓梅.培育廉政文化 高校责无旁贷[N].光明日报,2013-06-19.
[3]李丹,孙立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88.
(责任编辑:王佩)
AnAnalysisoftheEffectivenessofCulturalConstructionofIncorruptionandUprightnessinUniversitiesintheViewofMoralEducation
ZHU Xiao-mei,SUN Guo-xiu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China)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bearing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rain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virtuous people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corruption and upright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tasks.At present, the empha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corruption and uprightness in universities is not enough, so the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innovate independ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create an independ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campus in order to make universities the main bases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corruption and uprightness in the future.
moral educa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corruption and uprightness; effectiveness
1673-2103(2015)06-0071-04
2015-09-17
山东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研究项目(Z14DY27)
朱晓梅(1962-),女,山东莒南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孙国秀(1979-),女,山东安丘人,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
D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