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继友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和建议
翟继友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1167)
摘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是政府和市场。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大众创新的政策,为创业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而激发市场的潜力需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院校到社会已经出现了大量创业者,如何在竞争的社会中成功创业?在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创业;误区
一、大众创业的背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创新和创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整个经济增幅放慢以后,就业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高质量的就业是社会问题的基础,千千万万个小微企业能够支撑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从中国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一定数量的中产阶级,中小微型企业就是构建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个人创业,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管是从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目前国务院已经提出了大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而激发市场的潜力需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院校到社会已经出现了大量跃跃欲试的创业者,如何在竞争的社会中成功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众创业潮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趋势。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简单来说它的特点是个性化消费,区别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规模消费,既然消费逐步变成“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消费,生产必然需要个性化,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将是未来主流的企业模式。另外,满足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求生产者不断提出新的点子,消费者也可以参与进来。可以预见,未来社会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是创业和创新。中国如果能在这方面早走一步,对能否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列意义重大。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
就业不好,就突出就业规划课,创业效果不佳,就开始创业指导课。总体来说目前的大学创业教育仅是社会创业教育的一个支流,并且这种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不足。
第一、每个学校专门请十几位或者更多的老师专门负责创业课程的讲解,这种教育形式有时会误导学生,因为大多老师本身就是专门从事教学的,有的从来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甚至根本没有在企业里待过,缺乏实战经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业。
第二、有些机构以国内知名高校作为平台推出开放式创业教育课程,请了一些知名企业家进行创业教育,因为这些企业家有自己的创业经历,能激起学习者的热情,但是这些企业家通常又缺乏教学经验,他们的创业教育课更像一种成功学,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来说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操作性不是很高,对提高创业成功率并不理想。
国家教育部要求本科生从2013年开始普遍开设《创业基础》课,可是,创业导师几乎没有一个成功企业家,甚至不知道企业是如何运营的。他们即使有一套理论,甚至编过教科书,依然会与实际相差甚远。不让大学生下放到企业里去真刀实枪地干,而是在一种模拟环境里去上课。有的学校甚至连这种模拟环境也不具备,只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这种与企业脱节的教学环境,不会对大学生创业起到具体帮助。如同在教室里而不是游泳池里学游泳的孩子,将来能畅游长江、大海吗?答案也是一目了然,我们的大学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对脱节,与真正的企业理念是两码事,靠这样的教育不太可能培养未来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这种普遍性教育根本不可能解决创业者在以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差异化问题。事实证明,任何事物一旦要强力推行,就必然会流于形式。《创业基础》课一旦成为大学生必修课,许多学生特别是对创业根本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不出真正的企业家。
有些大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听了几次《创业基础》课程,考试分数很高,以为自己就可以创业了。这种想法太简单。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单是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刚刚开始,针对性不强,老师通常都不是企业家出身,甚至没有在企业里待过。这种创业教育对提升创业成功率很有限。
国外的大学生创业比我们搞得好,但应当看到其背后的国情不同。美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非常重视学生执行力、团队精神和市场研究等能力的培养,可谓实实在在的创业教育。所以他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和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起点比我们要高得多。比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不知不觉间就能学到当今学长、学姐的成功创业故事。学校旁边就是著名的硅谷,不知不觉间就能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学生要想开发任何创新行为和想法,都能得到学校的鼓励。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鼓励创业是潜移默化的,与追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成功率的急功近利相比,完全是两码事。
相反,看看我国的大学生,他们直到高中毕业在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从小到大父母、学校和社会对他们最关注的都是考试考了多少分,在全班、全校排名第几,为了能够向前排名,还要教他们如何与同学竞争,这与创业所需要的团队合作、诚实精神背道而驰。进了大学后,才开始学习如何自主创业。然而,自主创业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也不是靠大学期间的创业教育课能做到的,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提高创业教育成功率的建议
创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需要热情和激情,但只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前期就给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埋下创业的种子,如果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毕业就去创业的成功非常低;有了创业思维后,对于学生的择业观念、对市场的观察和个人兴趣都会发生变化。
大学生毕业后一定不要急着创业,因为毕业后的创业激情并不是真正的创业激情,容易消退。创业的激情不是一时的,而是经过时间消磨后还愿意去尝试,才叫真正的激情。需要不断通过创业理论和实践来激发潜力。具体到大学生创业来说也是这样,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起,先积累一段时间的经验,等条件成熟了,再把这种兼职变成全职,这时创业风险就比较小了。
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看是偶然,实则必然。俗话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并不一定像你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而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大学生如果真的想创业,应该毕业后先到一个创业型公司去打工,观察该公司在向前走时犯过什么错误,为我借鉴。行业熟悉了,真正理解了市场需求,然后找几个合作伙伴,各有所长,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团队,这样才容易取得成功。
总体来看,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并且这个过程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而不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这样照本宣科。二是他们的老师都有实践经验,课程也有实践性。同时,他们的创业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善于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自己去创办企业。一个人有了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的创业,成功率就高了许多。无论他创业与否,对个人、对社会都会有极大的好处。相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企业家思维方式,即使创办企业也会磕磕碰碰,难以成功。
针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把企业家请到知名大学讲课,采用MOOC等开放模式,可以更大规模、更广泛的把最好的教育资源进行推广,并通过QQ讨论组等方式进行在线讨论,通过创业课打开学习者的视野,这种教育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实践相比纯粹理论课程在培养企业家中更实在也更有效。作为大学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些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即使要创业,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哪一行,也不了解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就纵身跳入商海,这样的创业成功率当然极低,浪费大量精力和资金。另外,创业课也不是培训所有人都能成为企业家,更多的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让天生有创业能力的同学更好的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先练习,先行动,再听讲,通过行动定义自我,发现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创业,如果确实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就不要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自主创业上。比如,准备从事科研创新方面的在校学生,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科研领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参与的,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去接受社会教育,比如参与机器人科普教育等,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太擅长科研、有较强活动和组织能力的同学可能会很适合服务类,这样他们的活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累人脉和经验,有了这些前期创业准备,以后走向真正的创业路,其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在没有多少资金,也没有多少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最后从现有的行业大类中去进行细分,看这些细分后的传统行业中有没有通过适当的创新就能开辟的新领域,这个领域要是自己比较了解并能够驾驭得了。如果有这里就有创业机会,就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另外,最好是选择从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做起,慢慢地积累经验,这样更容易成功。如果能去企业实习或打工几年,先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李远煦.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5(3).
[2]王左丹,侯永雄.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4]黄兆信,赵国靖.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uggestions
ZHAI Ji-you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Abstract:The two big engines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re the government and market. Our country government has issued the public innovation policies, set up a new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nd stimulat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market nee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From schools to society, there have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entrepreneurs. How to start a business successfully in the competitive socie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blems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innovati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misunderstanding
作者简介:翟继友(1978- ),男,博士生,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14ZC2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5-R-46005)。
收稿日期:2015-09-3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15)04-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