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2015-03-28 02:24谭志平
湖北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屈原国学校本

● 谭志平

以校本课程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 谭志平

建设校本课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校本教材的问题。秭归县实验中学采取宏观指导、统一部署,制定编写大纲,确立系列教材。其中包括“屈原文化系列”“秭归历代俊杰系列”“秭归风俗系列”,校本教材编写组先后编写了《屈乡文化》《屈原作品赏析》《屈原文化读本》,这些校本教材贴近生活实际,集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较好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实施校本课程,除了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外,学校还坚持“四个结合”,即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授课与活动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屈原诗歌朗诵会”,三千多名学生集中在屈原广场,犹如沙场点兵,场面蔚为壮观。学生们在对《离骚》《涉江》《橘颂》等优美诗歌的高声吟诵中,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领略楚文化精髓,受到深刻教育;组织专家报告会,请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到学校做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到屈原诞生地乐平里采风,近距离感受可以触摸的屈原文化……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教育实践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只是写在课本里,而是深入学生心灵。

开发屈原文化遗产,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秭归县实验中学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彰显。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也需要不断调整,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能够使教育更适宜学生的发展,也才会让教育落到实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秭归教育人将继续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中学)

国学教育大家谈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今人对待国学要有严肃的态度,第一要体现国学的本来面目,科学地看待国学的历史和固有特点;第二要有选择、有分析地学习国学,学古而不泥古,唯我而不排他。要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尤其要继承国学中那些具有超越性、普世性的先进思想,这些思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包含了丰富的教学论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继承。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

国学经典教育事关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统的接续,事关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推进,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非常有必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童蒙时期是一个人非常关键的时期,童蒙时期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者应当正心育德,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儿童则需要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学做现代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

在如何对待国学和编写国学经典教材方面,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要辩证分析,科学评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精神中去。

在全球化语境下,新的课程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应该强调我们的原创意识、本土意识,重视我们的国学经典,重视我们的民族智慧,接受中华传统的课程思想,在立足于自我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课程经验,建设我们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既要避免妄自尊大,也要避免妄自菲薄,要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与时代精神结合,以及与外国优秀文化融合,这是国学教育获得生命力和生长点的要素,国学经典教育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立德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教育应通过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

猜你喜欢
屈原国学校本
“垂”改成“掉”,好不好?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