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15-03-28 02:15王静会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培育

王静会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司法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王静会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2008年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总参谋部印发了《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安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各公安院校全面启动。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公安院校招生对象由高中毕业生调整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以下简称“体改生”)。“体改生”具有哪些新特点,如何适应“体改生”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培育,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司法招录体制改革;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为积极探索司法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机制、新方法,以培养“政治信念坚定、纪律作风过硬、业务技能精湛、身心素质良好的忠诚卫士”为总目标,课题组围绕“司法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这一课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决策依据。

一、公安院校体改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要性

(一)研究的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都发表了关于公安队伍建设的系列讲话,政法委孟建柱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关于“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确保公安队伍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要求,要求公安民警要大力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切实筑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二)研究的学情背景

2008年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部委联合印发了《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安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各公安院校全面启动,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公安院校招生对象由高中毕业生调整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以下简称“体改生”),2009年我省公安院校也开始了第一届“体改生”的培养教育工作。招录的“体改生”与改革前招录的高中毕业生相比具有明显变化:多元化的“三观”。“体改生”入学前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接受过军队管理,但是他们接受的党员教育不同,报考动机多样,人生阅历复杂,部分学员在入学前已经具有几年的工作经历,导致学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对于警察职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不一,而高中毕业的学生入学时,思想比较单纯,学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对统一。提升能力的压力和动力较弱。体改生入学时已经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具有“准警察”身份,学生存在“混日子、等毕业”的思想。由于缺乏动力,导致在组织管理上难度较大,而过去招录的高中毕业生因存在就业压力,服从意识强。

(三)严峻的国际国内安保形势

从新疆到西藏再到前不久的“昆明火车站”、从互联网下到互联网上、从传统犯罪到高智商犯罪,人民警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以上政策和背景,都需要加强对体改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才有可能做到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

二、公安院校体改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任务

(一)理想信念应更加坚定

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何从警、为谁用警”的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感和政治鉴别力。

(二)宗旨意识应更加牢固

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何从警、为谁用警”的问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执法理念应更加端正

从思想深处解决“如何做警”的问题。以法治文化支撑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思想源头和传统习惯上消除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的障碍,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四)职业操守应更加坚实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淡泊名利的健康心态和简朴平实的生活作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人文环境。

(五)警容风纪应更加严整

严格执行《内务条令》、“五条禁令”等条令条例,杜绝警容不整、形象不佳、精神不振以及内部管理“脏乱差”、纪律作风“稀拉松”的问题,养成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做到令行禁止,提升队伍整体形象。

三、公安院校体改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孟建柱书记和郭声琨部长等各级领导关于“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要求,从“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形成教育合力”、“多元并举,多维互动,打造‘四位一体’培育途径体系”和“全程跟踪,逐步推进,实施‘分阶段、人性化’培养的工作模式”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能做到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在两年的人才培养期内,分阶段推进实施“警魂锻造”工程,大力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切实筑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从源头上确保公安队伍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形成全院上下共同教育的合力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以学生工作处为主导,教育训练处和基础教学训练部思政教研室为辅助,整合资源,理顺工作机制,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忠诚教育工作团队,加强交流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校局合作,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对学员的忠诚教育。

(二)多元并举,多维互动,打造“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将“理论上的培树、日常管理的养成、校园文化的渗透、社会实践的强固”有序结合起来,构建起“教育、管理、文化、实践”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1.教育

以马列主义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向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任务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开设多种形式的任选课、专题讲座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2.管理

按照《学院警务化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一日生活制度”,严格落实警察行为规范,抓好警风警纪养成教育。

3.文化

积极办好“第二课堂”、党团活动、文体比赛等文化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一要认真落实“五个一”制度。即一周上一堂政治思想教育课;一个月集体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和警察题材教育片;一个季度参观一次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厂矿、企业、农村等;利用暑、寒假半年开展一次深入社区、深入公安机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年举行一次英烈事迹或院校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行升国旗仪式,举办警察文化沙龙、歌咏比赛、美术书法摄影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文体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

4.实践

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以及暑期安保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全程跟踪,逐步推进,实施“分阶段、人性化”培养模式

在科学把握学生的入警动机、心理特点、从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对忠诚教育的接受和成长规律,结合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将体改生两年制忠诚教育分成适应建设、探索固化、实践铸造共3个阶段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载体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由对教育的顺从性接受,逐步转化为认同性接受和信仰性接受,筑牢“忠诚警魂”。

1.适应和建设阶段

本阶段为第1学期和第2学期,是顺从性接受阶段。

管理目标:一是“夯实纪律作风养成,规范个人行为”;二是帮助学员适应警院生活。

工作措施:一是通过开展军训,法规制度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和日常的一日生活制度落实,让学生们从纪律观念到思想意识的各方面适应公安院校生活,初步具备忠诚意识。二是为了缓解军训和严格的管理给学员带来的压力,安排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活动,并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学员适应警院生活和管理。

2.探索固化阶段

本阶段为第3学期,是认同性接受阶段。

管理目标:一是“巩固管理成果、推进规范化管理”;二是澄清疑惑,稳定心态,提高技能,为实习从警打下基础。

工作措施:一是通过学习和人本化的警务化管理,按照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警察意识培养、知识储备、素质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为实习从警打下基础。二是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迷茫和倦怠心理。此阶段通过谈心活动、奖惩机制建设、心理疏导等方式,主要是帮助完成迷茫到理性寻找自我方向的过程。

3.实践铸造阶段

本阶段为第4学期实习动员阶段和实习阶段、暑假期间,是信仰性接受阶段。

管理目标:深化学生执法意识、法治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等警察意识。

工作措施:一是强化社会实践、外出执勤、暑期安保等工作的管理;二是开展从警教育。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培养无私奉献精神;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应对实践工作的挑战和压力;开展安全教育。

[1]刘奇.培养和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主要途径[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7).

[2]陈桂香.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6).

[3]刘启刚.公安院校体改生学习价值观的现状研究[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

[4]陈菲.浅议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育途径[J].品牌(下半月),2012,(4).

[5]公安文化建设课题组,张明,王晓非,万亮亮,于胜任,汤鑫雷,赵瑞,刘青.大力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推动首都公安事业科学发展[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2).

[6]贺恒.重塑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与策略[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

[7]田娟.浅谈公安院校学员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培育[J].中国人才,2011,(14).

[8]李建宁,李亮.公安院校学生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探索[J].公安教育,2011,(10).

[9]俞莲英,谢山河.论警察忠诚文化的功能[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3).

[编辑:张钦]

D631.15

A

1672-6405(2015)01-0075-03

王静会(1974-),女,河北曲阳人,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

2015-01-23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司法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体改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20140201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公安院校培育
向人民警察致敬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