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代军,王琼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匡代军1,2,王琼2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根据综合艺术教育的观点,儿童艺术教育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其多种感觉体验建构在“通感”基础之上,巧妙地运用“通感联想”,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感;儿童;艺术教育;感觉挪移
通感又称为联觉,或感觉的挪移。从传统美学观来看,它属于审美感兴的领域,但并非一般的感觉,而是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的挪移而建构的想象世界。眼睛所观察的颜色具有了触觉的温度,听觉感受的声音有了视觉的形象,从而使感知觉达到单纯感觉无法达到的丰富而奇妙的高度。“小星闹若沸”、“寒磬满空林”、“晨钟云外湿”等诗句叙说身体想象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内化为一种文化积淀,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就能在日常生活的用词中找到这些想象的例证,如“热闹”、“冷静”、“响亮”等
等[1]。
艺术与审美心理学一般把通感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由对某一艺术形式的感受连带勾起对其他相关艺术形式的感受,即所谓的艺术通感。其二是指艺术创作中由于外界事物的启发、诱导所勾起的对艺术构思与艺术创作手法的顿悟。其三是指审美中借助当前刺激引起的单一感官的感觉、知觉,通过理解、联想、想象、情绪等的作用,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知觉兴奋和整体感受的心理现象。这一现象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联觉”。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将之定名为“通感”、“感觉挪移”、“感觉他涉”[2]。
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在联系中发展的。儿童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在孩子的思想和意识中是统一的,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方法进行艺术活动,如用文学的形式表达音乐的主题:这个音乐表现的是……,我好像感觉到……;用符号的形式表达歌声的形象:如声音的长(——)与短(……),强与弱(★☆)。了解了儿童的经验所在和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寻求有关艺术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方法进行艺术活动,让儿童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统一中受益,具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声音与画面相连。利用听觉效果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声音的特点,根据平时所见所闻,回忆和联想这种声音可能出现的场景及各种变化,运用绘画手段巧妙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微妙变化的瞬间,凭直觉感受表现物象美感,由一种艺术转化为另一种艺术,并创作出新的画面。在实习中,笔者曾指导实习生上过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课题叫“鸟语花香”。首先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各种动物和鸟类发出的叫声的录音,让小学生猜是什么声音,引出好奇心,再随着音乐配画外音:“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通过有表情的描述自然景色和声音,学生把“听”转化为“想象”,然后进行讨论、言语表达。“你见过哪些漂亮的鸟和花呀?”“在公园里好看的孔雀、鹦鹉、月季等”。学生的思维表现的非常活跃,热烈地谈论着自己的直接感受。不仅观察了解事物本身,还意识到与它关联物体的环境,从而延伸了学生的视觉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现有条件将观察范围扩大再补充,如校园内的声音、天空传来的声音等,任学生升华情境,始终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运用、添加、组合、搭配,引申变化到默画创作。
如五年级《玩偶》绘画课,教学要求是学生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做一个娃娃或人物。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以通感理论为基础,确定了语言——创作——制作的模式。首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说话的声音,让学生说说主要人物的面部特征,并要求学生表演,启发学生结合听觉给画面充实内容,激发创作意识。
美术课运用“通感联想”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调动学生学习和设计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本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说:“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3]它有着巨大的概括性、表现性和渗透力、亲和力。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主要通过不可触摸、不可视的音响结构而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因而运用通感功能,充分调动人的视、听、闻、触等多种感官,融会贯通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让学生在艺术的环境中去体验和创造音乐尤为必要。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借助通感来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对歌曲的表现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带动情绪感,使之乐唱
情感是创作之母,没有情感的艺术如同没有生命的沙漠城堡,有了动人的情感才能产生动人的作品。儿童的情绪情感指向是日趋丰富和深刻的,他们能在艺术作品及艺术后动中体验到美,产生突然的、自觉的、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绪具有感染性的特点,容易产生频繁的情绪共鸣和情绪转移。例如在上一年级的音乐课“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钢琴的伴奏下很好地带领学生做各种动作,使学生乐于参与歌唱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首先请小朋友跟音乐走一走,然后再自己创编各种动作随音乐走一走,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表演展示给同学看,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和对音乐的喜爱。让学生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情绪也带动了小朋友的创作能力,让他们一听到这音乐就不由自主的动起来。
在文艺领域中,虽然音乐比其他任何形式艺术更直接、更丰富地表达人类的情感,也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更迅速、更强烈地打动人心,但视听结合的通感,更能促使儿童情感的共鸣。
(二)引发联想、想象,使之善唱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想象力在4-5岁之间最为发达,以后就向现实的、具体的方向认识世界了,因此,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抓住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期,不仅可以促使艺术通感的产生,而且艺术通感的运用,可以使儿童的联想更丰富、想象力更发达,因此,联想与想象在艺术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是特别能启发人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它不局限于形象的叙述,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把形象和情感化为一体,舒展到无限广阔的空间。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今天较远,现在的小孩对那一段历史非常陌生,所以老师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它,首先可以利用图片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扫荡”这个词,看着一幅幅凄惨的画面,听着老师有感情的叙述,让学生进入故事中,用心去感受着,有的孩子就已经噙着眼泪了,老师再让孩子们看看二小牺牲了,躺在山间石上的图片,有的孩子已哭了,再读句子时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后面,然后再让学生听着音乐静静地看着屏幕上的全文:“让我们在文字中再看看二小,你看到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的二小了吗?……你看到机智勇敢,把敌人带进我们埋伏圈的二小了吗……你看到被敌人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的二小了吗?”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也没有一个眼神是游离的,孩子们端坐着,面色凝重。通过这些讲解和画面,再教这首歌时,学生们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内心充满了对“王二小”无限同情与怜悯,于是充满关切的歌声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淌而出,情真意切,悠扬凄婉。是歌声使孩子的心灵与王二小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他们理解了歌曲速度的变化是为了表现平静与紧张的不同情况;歌声的连、断是因为音乐形象的需要,力度的强弱对比则是为了表现敌人进山扫荡时的鬼鬼祟祟和八路军作战时的英勇善战,还有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的变化,都是为了表达音乐形象的需要。在音乐欣赏中,我们引导孩子通过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曲式等)来辨析音乐,理解音乐。一切速度力度的变化,所有音乐要素的运用都是为了表达音乐形象,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所以,指导孩子们唱歌,我们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刻地感受歌曲所要抒发的情感。特别能启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它不仅仅局限于形象的叙述,而且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忆和联想,把形象和情感化为一体。运用艺术通感,能使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善于歌唱。
在心理活动上分析,艺术通感主要包括视觉转移、表象联想、表象转化等过程。正如抽象主义画派的代表康定斯基所说:“到心灵的路是那么直接,心灵本身又是那么敏感,所以任何感受到的印象都直接通向心灵,又从那里直接通向其它感觉器官。”任何感觉的转移、表象的联想都能加深对某种艺术的感受和理解,在儿童声乐训练中,运用艺术通感达到感觉的挪移、表象的联想,从而使枯燥抽象的歌唱技巧、音乐形象变得浅显易懂、便于理解。
在美国,霍斯曼确信,“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4]穆塞尔指出:“音乐教学在两个意义上必须注意相互的关系,即内容的相互一致,和学校工作的其它方面建立起自然的联系。”[5]雷默则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认为艺术多学科课程与单学科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艺术的嬗变和艺术教育的嬗变对儿童艺术教育提出新的时代的要求,在综合趋势的推动下,艺术教育中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表演、儿童文学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交叉和融合,共同作为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成为人们对艺术教育的新认识。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儿童某种艺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界普遍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方针重要实施内容的美育,本质上是通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培养儿童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与健康人格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综合艺术中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通感。例如五年级音乐课《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整个课堂用“读剧本——排练——演出”也就是“学习——感受——体验”的形式来设想。这是一个音乐童话剧,首先在学生的预习中,老师慢慢导出这个故事,让同学们认真地听,领会故事的寓意,然后由老师带唱,并播放课件,这个故事总共有九个曲段,老师通过钢琴伴奏,让学生熟悉旋律和歌词,然后通过大胆的唱出来,并加上道具分别表演出来。曲1:老师提问:咆哮的大海是在嘲笑谁呢?为什么要嘲笑她呢?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海,看个究竟吧!(课件播放)……曲2、曲3:老师提示:人遂天意愿,一条大金鱼被老公公的渔网拖出了海面。(播放课件)……一直到第九曲,老师通过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的记住这个故事。最后,在进行编排表演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服装与台词写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全班都参与进来,整体感受这部童话音乐剧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综合学生的读、说、听、写有感情的进行表演。
又如三年级《可爱的家》,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欣赏我们的大家庭——中国,老师播放幻灯片,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家,了解家乡的美丽景点、丰富的物产、近几年来巨大的变化,以及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交流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通过幻灯片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最后进入课题,开始学唱这首歌,待学生们会了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家乡在图纸上画出来,然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使儿童真正喜欢艺术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特价值。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儿童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使知识和审美两个层面相互渗透、交融,构成艺术教育的完整性。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借助联想而产生,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在艺术实践与欣赏过程中,各个感觉器官相互联系,实现了对艺术审美体验的接受和创造。艺术通感的存在为综合艺术教育提供了生理的基础。如色调本来是绘画的,但音乐也会有色调感,是在心理层面上产生的幻觉。在艺术的欣赏与创造中,这种思维上的幻觉和联系尤为重要,影视艺术就利用这种幻觉创造出各种蒙太奇效果。通感是“串联”了人的感觉,激活了多种感官,在彼此的共鸣中实现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审美体验。
艺术通感的存在和运用,在音乐与美术、文学等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它启发儿童通过图画的形式、文学的方法表现音乐中的情绪、歌曲内容和故事情景。反之,儿童借助它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创造力并激发创造才能。
[1]匡代军.身体的想象与想象的身体[J].理论与创作,2007 (1):22-25.
[2]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15.
[3]Walter Pater.The renaissance studies in art and poetry [M].Tokyo:Kenkyusha English classics.1922.
[4]Hausman.Arts and the schools[M].Mcgraw-Hilbook company,1980.
[5]穆塞尔,格连.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78.
Ap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to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KUANG Dai-jun1,2,WANG Qiong2
(1.School of Humanitie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 2.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00)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ed art education,children art education often resorts to direct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and the multi-sensory experiences are based on synaesthesia.The ingenious ap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re-lated associative thinking can arouse students’interest,enrich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ert a favorable influence on their character.
synaesthesia;children;art education;shift in sense perception
G623.7
A
1674-831X(2015)01-0008-03
[责任编辑:胡伟]
2014-11-16
湖南省社科联资助课题(0806020A);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课题(13B19)
匡代军(1972-),男,湖南祁东人,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王琼(1975-),女,湖南衡阳人,长沙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审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