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孙鲂、沈彬、李建勋的诗社活动考述

2015-03-27 23:1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唐诗诗社诗学

郭 鹏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五代时期孙鲂、沈彬、李建勋的诗社活动考述

郭 鹏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五代时期孙鲂、沈彬和李建勋的诗社活动在诗社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唐代一些“准诗社”的基础上,孙鲂等人的诗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宋代诗社兴盛的新局面。对该诗社的相关情况和诗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有助于把握当时诗社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理解唐宋间诗学的演化过程具有参考价值。

孙鲂;诗社;诗学

五代时期,南吴及南唐地区曾出现了一个诗社,其代表成员为孙鲂、沈彬和李建勋。该诗社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诗学上也很有特点。它接续了唐代的诗社活动,下启北宋诗社的繁兴局面,应该特别予以关注。

南宋初的尤袤在其《江南野史》卷七之《孙鲂传》中云:

“(孙鲂)与沈彬尝游于李建勋,为诗社。彬为人口辩,每好较人诗句。时鲂有《夜坐》,句美于时辈。建勋因试之,先匿鲂于斋中。会彬至,乃问鲂之为诗何如。彬答曰:‘人言鲂非有国风雅颂之体,实得田舍翁火炉头之作,何足称哉?’鲂闻之大怒,突然而出,乃让彬曰:‘公何诽谤之甚!而比之田舍翁,言无乃太过乎?’彬答曰:‘子《夜坐》句云:‘‘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头坐而何?’阖座大笑,善彬能近取譬也。”[1](5205)

清初王士祯《五代诗话》又据明清之际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也做了类似记述,文字有所不同,兹录于此:“孙鲂字伯鱼,性聪敏好学。故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避乱江淮,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雅之士骈集,鲂遂与沈彬、李建勋为诗社。彬好评诗,建勋尝与彬议,时鲂不在席,以鲂诗诘之,彬曰:‘此非有风雅制度,但得人间烟火气多尔。鲂遂出,让彬曰:‘非有风雅固然,而谓得人间烟火气何耶?’彬笑曰:‘子《夜坐》句云:‘划多灰来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非炉上作而何?一坐大笑。”[2](P134)较尤袤所载,此条资料又提到了“吴时,文雅之士骈集”,所引之诗句又有所不同。但吴任臣本人学风严谨,其《十国春秋·序》云:“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3](P3)其所取材的范围非常广博,又“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博于取集,审于判断,是其长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论道:“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4](P588)对其博观审取的学风表示肯定。虽然现存孙鲂、沈彬、李建勋的诗文中并未尝提及过这个诗社,《唐才子传》与《唐诗纪事》中的有关记述中也未尝提到他们结了诗社,但我们以为,孙鲂、沈彬及李建勋等人确曾相约成立了一个诗社,虽然这个诗社的名称无考,但其活动的地点与时间还是可以基本确定的。

该诗社的核心成员即是孙鲂、沈彬与李建勋。孙鲂(887-937)①,《五代诗话》据《全唐诗话》有云:

“(孙)鲂,南昌人。唐末郑谷避乱归宜春,鲂往依之,颇为诱掖,后有能诗声,终于南唐。鲂父,画工也。王彻②为中书舍人,草鲂诰词云:‘李陵桥上,不吟取次之诗;顾恺笔头,岂画寻常之物。’鲂终身恨之。”[2](P133)

可知孙鲂因曾向郑谷学诗,在得郑谷“诱掖”的同时还得其诗学沾溉,遂“后有能诗声”。该段记述还提到孙鲂曾以其《题金山寺》诗与前代诗人张祜之诗较量短长,可见他在诗学上颇为自信。因为王彻提及其父的画工身份,使得孙鲂终身衔恨。孙鲂的其他经历不很明了,但在李昪篡吴的那一年,鲂以郎中致仕而卒。

沈彬(863-944?或950?)③,《五代诗话》卷三据《全唐诗话》称其“天性狂逸,好神仙之事”曾以三举为约赴进士试未果,因四方多事,南游岭表二十馀年,后“回吴中,江南伪命吏部郎中,致仕”。[2](P129)马令《南唐书》有云:“沈彬工诗,而未尝喜名,如《再过金陵》诗云:‘《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又《都门送客》诗云:‘岸柳萧萧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皆称于士大夫。”[2](P131)可知沈彬诗亦有誉于当时。陆游《南唐书》卷七评沈彬诗:“句法清美”[6],可知“清美”是沈彬诗的基本特色。据《唐才子传》卷十“沈彬”条,沈彬经历丰富,避难于蜀时就与韦庄、杜光庭、贯休等人唱和。曾隐居于云阳山二十馀年,李昪当权镇金陵时广招士人,遂赴辟入吴。他洞见时事,知李昪欲篡吴,遂以诗促之。在保大中以尚书郎归隐宜春。李昪原名徐知诰,为南吴大丞相徐温养子。南吴大和三年(931年)以太尉中书令领镇海宁国诸军节度使,出镇金陵。其招徕四方文士当在此时。李昪篡吴在南吴天祚三年(937年),故沈彬献诗在该年前,而李建勋本在吴地任职,故孙、沈、李聚于金陵在大和三年至天祚三年之间(931—937)。其结社活动亦应在此间,结社地点当在金陵(今南京)。④

李建勋(873-952)⑤,为南唐重臣,曾几度出任宰相,后罢出镇临川,不久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他“能文赋诗,琢炼颇工”,但“调既平妥,终少惊人之句”。[5](P386)马令《南唐书》谓其“博览经史,其为诗清淡平易,见称于时”[2](P123),可见李建勋也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诗人。

该诗社之“盟主”应为李建勋。与李相较,沈、孙都欠资历,李建勋曾数度出相,又是徐温的女婿,与李昪有姻亲关系。⑥《十国春秋》之《李建勋传》提到:“宋齐丘当国,深恶同列,少所推逊,独称建勋曰:‘李相清淡,不符润色,自成文章。’”其传又云:“建勋博览经史,少时诗涉浮靡,晚年颇清淡平易,见称于时。”[3](P303)所以李建勋在这个诗社中是最具影响力的。其诗歌特点是“清淡”。《留青日札》云:“(李建勋)解吐婉媚,辞如‘预愁多日谢,翻怕十分开’,‘空庭悄悄月如霜,独倚阑干伴花立’,如‘肺伤徒问药,发落不盈梳。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足见花酒风味。”[2](P152)虽然李建勋诗也有婉媚处,但其语言流丽,并无过多矫饰,诗风柔婉,情调清通。

李建勋的诗歌“清淡平易”(马令《南唐书》),又“琢炼颇工,调既平妥,终少惊人之句”[5](P386),而沈彬诗则“句法清美”(陆游《南唐书》),孙鲂诗则才气淋漓,又师法郑谷。而郑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5](P169),孙鲂学诗于郑谷,应该对郑谷诗风多所领受。齐己《闻沈彬赴吴都请辟》诗有云:“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其《寄荆幕孙郎中》亦有云:“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7](P9544)齐己写与孙鲂、沈彬的诗中都提到了他们诗风之“清”,可知二人之作,诚有清新意味。总之,孙鲂、沈彬和李建勋三人的诗,都有一个“清”的特点,“清”在诗学上有清新、清通的涵义,孙、沈、李三人诗风之“清”即从自然清新和清通少矫饰的意义上论定的。检阅《全唐诗》中三人的诗作,清新、清通确是突出的特点。所以,孙鲂、沈彬和李建勋所结成的这个诗社,当以“清”为诗歌创作和诗风宗尚的基本旨趣。与唐代出现的一些准诗社组织相比,该诗社在诗学上的“清” 的特征的出现,应该说一种进步,诗社活动与诗学间的关联趋于细密。至宋代,诗社与诗学就紧紧地融合到了一处,诗社成了诗人丽泽讲习,酝酿并发展其诗学主张的渊薮了。

其他与该诗社相关的问题亦应予以关注。

首先,该诗社的成立,与对惠(慧)远、雷次宗、刘遗民等人的僧俗组织的传统认识有关(即关于“莲社”的一些认识),也与白居易等人所结之“香火社”等的认识有关。作为该诗社中地位最高、名望最大的诗人,李建勋在他的诗歌中往往流露了对上述诗人群体的羡慕与向往。如:其《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诗中有云:“清凉会拟归莲社,沉湎终须弃竹林。”其《道林寺》诗有云:“无因得结香灯社⑦,空向王门玷玉班”。再如李建勋《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诗中云:“长愧昔年招我入,共寻香社见芙蓉。”[7](P8432)都提到了佛学色彩很浓厚的僧俗组织。可以说,正是以前佛徒与文士们既有佛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群体活动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和感召力使得李建勋对这种活动非常向往。于是在孙鲂、沈彬等人相继入吴以后,便聚集起来,展开了诗社活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识到,正是在慧远、白居易等人的群体性文学活动的影响下,作为诗社大盛时代到来的风向标,孙鲂、沈彬、李建勋诗社得以形成。

其次,关于对该诗社其他成员的推测。因为孙鲂、沈彬存诗较少,且资料有限,所以我们主要以李建勋诗为依据对可能参加该诗社活动的其他成员做一番推测。

《全唐诗》卷七三九有李建勋《寄魏郎中》、《送王郎中之官吉水》、《送喻炼师归茅山》、《答汤悦》诗,其中提到的“魏郎中”、“王郎中”、“喻炼师”难以遽考为谁,但从诗意看应与李建勋熟识,以诗相寄,便可知这些人亦为其诗友。他们或曾预入该诗社活动。至于《全唐诗》卷七三九中的《夏日酬祥松二公见访》、《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怀赠操禅师》、《病中书怀寄王二十六》等诗,其中所提及的“祥松二公”、“操禅师”、“王二十六”等人,不能确定他们的详细情况,或许与李建勋有诗学往来,但不能确定他们是否参预过诗社活动。⑧

年辈较晚的李中应该参预了孙、沈、李诗社的活动。李中,字有中,陇西人。李中好友孟宾于在为其《碧玉集》所作的序中提到当时是癸酉年,时李中任淦阳宰。癸酉年是975年⑨,可知当时李中尚在,那么他参预诗社活动时应值青年时期,属诗社成员的后辈。李中诗《寄赠致仕沈彬郎中》(《全唐诗》卷七四七)、《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全唐诗》卷七四七)、《赠致仕沈彬郎中》(《全唐诗》卷七四八)。可知李中与沈彬熟识。李中还存诗《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诗,其中之“李相公”即是李建勋。李建勋于保大元年(943年)罢相,出为昭武军节度使,镇抚州。虽则此时孙鲂已逝,沈彬致仕,但李中与沈彬、李建勋俱熟识可以确定。同时,此诗既为和智谦上人而作,智谦与李建勋熟识也无问题。

综上可知,孙鲂、沈彬、李建勋三人于931-932年间在金陵结成诗社,展开了诗学交流活动。其活动中有诗歌创作,也应有诗学批评。沈彬本好评价诗句,他评孙鲂诗似“田舍翁”的排调式譬喻就曾赢得一座的认同。我们可以推知该诗社在评诗活动中的某种情形。当时参加此诗社活动的诗人并不只是孙、沈、李三人。盖因李位高望重,孙驰名当时,沈也颇有诗名,所以史籍便以此三人来称述这一诗社。这一诗社应是在当时骈集在金陵的诗人们所关注并且乐于参加的,其在当时总体的诗学背景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孙、沈、李三人有着相近的创作风格,因而也会有相似的审美倾向和理论主张。他们的诗社活动上承唐代,下启宋代。其共同的诗学审美趋向反映了诗社活动的创作和理论发展趋向,与唐代的准诗社组织多具雅集和娱乐色彩有所不同;加之其间具有诗歌评论活动,这又与宋代的诗社多有相似。所以,孙鲂、沈彬和李建勋组成的这个诗社从唐宋诗社发展的历史维度去审视,具有过渡性的特质。

但遗憾的是,这个诗社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名称?是否曾立有什么社约?其诗学活动的具体情形究竟如何?以及诸多活动的具体地点与信息也都难以知晓。除有沈彬评价孙鲂诗的记载外,未见其他相关评论。正因资料缺如,不能遽下结论。但也可以基本确定,这个诗社具有从以前的群体性诗学活动或是准诗社组织的诗学活动向正式诗社形态过渡的特质。北宋以后诗社盛行,及至明清达到鼎盛。在我们考溯诗社发展的源流,勾画诗社发展的历史过程时,孙鲂、沈彬和李建勋的这个诗社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它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这也是该诗社在诗社史和诗学史上的意义所在。在唐代的一些准诗社组织出现之后,在宋代较为成熟的诗社大盛之前,孙鲂、沈彬和李建勋的诗社有着继往开来般的存在与作用价值,甚至可以说,它实际是诗社成熟并臻于大盛的由蘖与前奏。

注释:

①此处参见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之五代卷“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条及后晋高祖天福二年条(937年),即第22页与第295页。傅书以为孙鲂从郑谷学诗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若以此年孙鲂20岁计,则其生于887年。关于孙鲂之卒,有不同说法。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一之《孙鲂传》有云:“烈祖(李昪)召见,授亲正郎,卒。”似乎未及到李昪篡吴时。(见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惠点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6页)而宋人尤袤之《江南野史》则谓孙鲂“先主(李昪)受禅,累迁正郎而卒。”是以为孙鲂卒于禅代(李昪篡吴)之后,且有“累迁”之经历。这两种观点折衷来看,将孙鲂之卒置于937年禅代后为宜。尤袤宋人,当有所据。

②王彻,据《旧五代史》卷三十二《庄宗纪》六,考中同光三年(925年)进士第一。后曾任中书舍人之职,他虽讥评孙鲂,但亦可知孙鲂当时已有名气。

③此处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的考订,参见其书“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条”及“后晋出帝天福八年”条(943年)条,即第32页与第358页,但其卒年应晚于944年。

④《新五代史》卷六十二之《南唐世宗》云:“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引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为谋客,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孙鲂、沈彬、李建勋等就是因为李昪的亲贤政策而入吴,综合各家材料,当在李昪出镇金陵后,“文雅之士骈集”成就一时文雅之盛。

⑤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见“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条,第443页。《十国春秋》卷二十一《李建勋传》谓建勋“保大十年(952年)五月卒,赠太保,谥曰靖”,(见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惠点校《十国春秋》第303页。)

⑥《十国春秋》之《李建勋传》谓其“自开国至昇元五年,犹辅政,比他相最久。”《十国春秋》第301页。

⑦“香灯社”与“香火社”、“莲社”含义相似,都指僧俗群体,但也含有文学活动的意味。如齐己《勉诗僧》(《全唐诗》卷八四〇)诗有云:“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即将“香灯”与“莲社”并举,其所谓“联唱”,则应是联句之类的诗学活动。又如齐己《静院》诗有云:“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全唐诗》卷八四四)又将“香灯”与宗炳、雷次宗并举。可知李建勋此处之“香灯社”也指慧远、白居易等的僧俗群体。

⑧《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诗中有云:“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应是就自己离开金陵而言,也不排除他们是李建勋出镇抚州临川后的诗友。《病中书怀寄王二十六》中有句云:“落叶满山州”不似在金陵,《怀赠操禅师》有句云:“秋来得音信,又在剡山东”。不在金陵明矣。

⑨孟序谓李中为陇西人。(见《五代诗话》卷三 ,第153页)《唐才子传》卷十之“李中”谓其为九江人。

⑩详见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李建勋传》。

[1]尤袤.江南野史[A].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第9册)[C].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2]王士祯.五代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十国春秋(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南唐书(卷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全唐诗(第2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责任编辑 张吉兵

I206.2

A

1003-8078(2015)01-0043-04

2014-05-15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1.11

郭鹏(1973-),男,陕西洛川人,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CZW014。

猜你喜欢
全唐诗诗社诗学
背诗学写话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