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雯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略论晚清时期刘永福身份之三易过程
王倩雯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作为横跨整个晚清历史的人物,刘永福的一生可谓传奇。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抗日保台战争及辛亥革命的他,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其身份也随之三易,由农民转变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再转变为封建官僚,最终转变为民主革命者。刘永福身份演变的过程与历史潮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刘永福;晚清;身份转变
刘永福,原名建业,又名义,后改名为永福,字渊亭,道光十七年(1837)出生于广东钦州古森峒小峰乡(今广西防城港)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先祖世代“力农为生”,[1]刘永福天资聪颖,能吃苦耐劳,13岁时当滩艇佣工贴补家用,15岁成为滩艇师。如果不出意外,原本也会像先辈那样默默无闻度过一生的刘永福,却在20岁时成为了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后来在抗法战争期间更成为了一名封建官僚,最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又变成了一名民主革命者。他是晚清历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鸦片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战争期间,清政府为筹集军费,不断增加田赋,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方式压榨农民,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加上鸦片战争前后的广西地区连年天灾,农作物减产,饥荒时有发生。“道光庚辰(1820)、辛巳(1821),旱魃为虐,两年不雨,五谷无收,米贵如珍,人民饿殍,死伤枕藉”,[2]“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至二十七年(1847)止,蝗虫为灾,飞满天空,大饥”,[3]“道光三十年(1850),饥,道路饿殍相藉。”[4]如此的天灾人祸,使得刘永福的家庭生计愈发困难。刘永福16岁那年,他的父母及叔父在贫病交加中相继去世,这给了刘永福很大的打击。社会动荡,年成欠收,家庭变动,刘永福的温饱已经不能维持,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大丈夫不能为数百万生灵造福已觉可羞;况日夕啖稀粥以充饥,尚不能继,又焉可郁郁久居此乎!吾当出而相机作事耳!”[5]这成为他离开家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两广地区的农村都有习武的风气,刘永福的父亲刘以来就习得一身好武艺。为了让儿子强身健体,在外谋生不受欺负,他将一身武艺传授给了刘永福。“以来即督之习拳棒技艺”,“然永福之技已超越绝伦矣。”[1]刘永福聪明好学且勤加练习,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也练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一身精妙的武艺使得刘永福敢于参加农民起义,也为他后来的斗争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刘永福青年时结识了一个叫王者佐的书生。王者佐是一个地主的儿子,自幼熟读经史,交游甚多,见识很广,时常读一些诸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类的书,“他对封建家教极为不满,经常敢于干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来,颇有叛逆造反的精神。”[6]王者佐因刘永福武艺高强,拜他为师。于是刘永福就教授王者佐武艺,而王者佐则教刘永福识字,并给他讲述当时发生的一些大事诸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这种交往使得刘永福懂得了许多事理,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隐约地感受到自己的贫困生活是因为封建统治。再加上当时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天地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刘永福最终认识到农民起义就是他要走的道路。
有一天刘永福在深山中砍柴,因困倦在一块大石板上休息时,梦见一位老翁驾着一朵白云飘然而至其身前,对着他说:“黑虎将军耶?尚在山林隐伏,曷不出山乎?”[5]说罢就升天而去,刘永福随即惊醒,心中有所感悟,更加坚定了他要走农民起义道路的决心。当然,这个梦只是给了刘永福一个挺身反对压迫的借口,实因他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关头,想托梦造反。晚年的刘永福常常书写一个他自己独创的“虎”字,“这‘虎’字顶端有两个圈圈,以示虎目圆睁”,“‘虎’字的一双虎目中各含四个小字:‘昂头天外’,‘寓目寰中’”。[6]“刘永福的朋友很多,凡是到他家去的,都送给他一幅字画,上面有个‘虎’字。是用竹片打成排笔写的。他专门练习虎字,一笔写成,很有力气。”[7]由此可见,尽管黑虎将军只是一个梦,却给了刘永福很大的激励,并且还时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以至于晚年的他还对猛虎的形象念念不忘。
1857年,刘永福20岁时离开了家乡,投入到农民起义军的洪流中,他先后参加过几支农民起义队伍,但跟随时间最长、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吴亚终的农民起义军。在此期间,刘永福创立了黑旗军。在历次与清政府的斗争中,因为刘永福的精明能干以及黑旗军士兵的奋勇杀敌,往往都能够取得斗争的胜利,这也使得刘永福和黑旗军名声大噪。清政府当然不能容忍农民起义军如此嚣张,“除暴所以安良,原不可稍存姑息”,[8]因此对吴亚终起义军展开了剿杀。刘永福因与吴亚终意见不合,且为了避开清政府的追杀,最终率部下出走越南,在六安正式创建了黑旗军,成为不折不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1867年,刘永福率队进入越南之后,为了站稳脚跟,将铲除横行霸道于这一带的封建割据势力和土匪势力和建立以保胜地区为黑旗军根据地作为主要目标。刘永福先后铲除了以盘文义为首的白苗土匪势力、以何均昌为首的封建割据势力、以黄崇英为首的土匪武装集团以及为害于十州一带的“帮子”土匪势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刘永福及其黑旗军不仅受到了越南当地人民的欢迎,同时避免了与越南政府的敌对,并且在与清政府合作共同肃清黄崇英部的时候,尽管未能完全改变清政府对黑旗军的敌视,但是大大减轻了清政府对其剿杀的压力,使得刘永福在越南期间保存和发展了农民起义队伍。虽然在1867至1872年刘永福两次受越南政府册封,但他本人并没有享受过越南政府所赐的俸禄,黑旗军也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此时的刘永福虽然帮着封建政府作了一些事情,但黑旗军仍然是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他仍然是农民起义军领袖。
19世纪6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周边国家加紧侵略,意图以周边国家为跳板,最终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正是出于此目的。刘永福在越南的日子里,亲身感受到了法国侵略者的凶残,看到了越南老百姓备受欺压折磨的状况,并且意识到了法国对中国边疆的侵略意图,而越南阮氏王朝又是如此的软弱,不堪一击,于是他在收到越南政府的乞援后,认为“今越南有难,中国必为援助。”[9]当民族矛盾代替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此时的刘永福已经站在民族立场上考虑问题了,并最终率领黑旗军投入到了援越抗法的战争。这也是他反帝爱国思想的体现。两次纸桥大捷后,越南政府赐封刘永福“三宣提督衔”。刘永福为了更好地进行抗法斗争,接受了越南政府的军饷补贴。清政府也因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而希望借助于黑旗军的力量,同时刘永福为得到更多的配合和援助,最终也选择与清军合作,联合抗法。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对法宣战,同日赐刘永福记名提督衔。刘永福形式上成为了清政府的一名封建官僚,但是仍保留了黑旗军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
刘永福率领黑旗军与法国侵略者作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多场战役的胜利,使得法国侵略者对黑旗军闻风丧胆,“夜辄自哗,惊呼黑旗来,敌胆已落。”[10]“法攻东京,以援宣光一役为最难;然与刘军接仗,未尝有易事也”,[11]“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等民谣和“火车怕红旗,番鬼怕黑旗”等谚语也广泛传播开来,黑旗军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们的抗法活动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正因为如此,法国侵略者将刘永福和黑旗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法仇刘甚,必欲灭之。”[12]当中国军队在中法战争的东西线战场都取得胜利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却与法国握手言和了。法国提出撤出澎湖列岛的条件是黑旗军离开越南“入关”,并且威胁说“如刘永福不退保胜,澎湖亦须迟退。”[5]于是清政府先后下了九次“上谕”,胁迫刘永福入关。尽管刘永福想要留在越南继续抗法,但是封建正统思想一直深埋于其心,且此时的刘永福名义上已经是清王朝的一名封建官僚了,他不得不服从清王朝的调遣,“此系祖国大皇帝九次上谕催促,不可逆命。”[5]而此时彻底投降法国的越南政府对黑旗军的驱逐和法军对黑旗军的仇视,也迫使回国之后的刘永福接受了清政府授予的广东南澳镇总兵一职,正式的成为了清政府的一名封建官吏,尽管这个职位仅仅“有统兵之名,无统兵之实。”[13]当然,刘永福不是冲着享受荣华富贵而去的,他接受清廷的官职是为了等待杀敌报国的时机,并且他也等到了这个机会。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调其帮办台湾军务。刘永福欣然赴台,费尽心思整顿台南防务,并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率领全台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保台运动,在中日军力对比悬殊、清政府诏令沿海各处“台事无从过问,所有粮械,自不宜再解,致生枝节。”[14]而断绝了对台湾所有援助的时候,刘永福凭借一腔爱国热血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艰苦斗争,“共杀死杀伤日寇官兵三万一千八百多人”。[15]这些充分体现了刘永福的反帝爱国意志。尽管抗日保台失败后刘永福内渡厦门,但他反帝爱国的斗争精神却值得称颂。他与那些只顾个人升官发财、不顾国家安危的封建官僚有着本质的区别。
刘永福不愿受制于人的性格,从他早年参加农民起义因与吴亚终意见不合且不愿被逼娶其妹而率部出走越南就可见一斑,加之他创立黑旗军之后在越南长期的戎马生涯和拥兵自重养成了性格。《请缨日记》记述道:“刘永福少年不轨,据越南保胜,军号黑旗。越南抚以御法,屡战皆捷,斩其渠魁。该国授以副提督职,不就,仍据保胜,收税养兵,所部两千人,不臣不衅,越南急则用之,缓则置之,而刘永福亦不甚帖然受命。”[10]由此可见,刘永福一人率部打仗自由惯了,不习惯听命于人。而自从他入关以来,清政府为了限制他的活动,多次裁撤其黑旗军,使他无兵可用,并多次逼迫他镇压农民的反抗,这些都是他所不喜的。他受够了这种寄人篱下、受制于人的情况,并逐渐的产生了脱离清政府的想法。
兵败内渡后的刘永福,其报国忧民之心并未消失。作为一名封建官僚,他仍然关注时局,随时准备听从清政府的调遣上前线杀敌。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只懂得屈膝求和、卖国求荣,对人民群众的爱国行为却百般镇压。清政府之所以拉拢刘永福,是想利用他抗法名将的威严来装点封建统治的门面。故而刘永福的活动受到清政府的百般掣肘,他杀敌报国的愿望也迟迟无法实现,反而一直被调遣去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对此,刘永福感到无比失望和愤恨,他表示“我的枪口是要向外打的,向内打用不着我了”。[16]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一心想要杀敌报国的刘永福迅速集结了军队北上勤王,却在中途被召回去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举行的惠州起义,刘永福严惩侵略者的愿望再次落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刘永福在官场上的所见所闻,以及清政府黑暗腐朽的统治,使得他逐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对清政府的幻想逐渐破灭,最终于1903年诀别官场,开始寻找其他保国救民的道路。
辞官赋闲在家的刘永福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仍然关注时局,企图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中国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反封建的斗争此起彼伏。刘永福在耳濡目染之下,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痛恨更是日益加深。尽管此时对民主革命还不甚了解,但出于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同情和惺惺相惜的情谊,以及他对于越南人民的深厚感情,刘永福一直都支持着越南革命志士的抗法救国斗争,不仅将自己在广州沙河的家作为越南革命志士的主要活动据点,更是以保护这些革命者为己任。这些越南革命志士时常在刘永福家中开会,讲述帝国主义的残忍罪行,讨论民主革命的斗争策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越南革命运动史上著名的“两潘广州会晤”。越南维新会和光复会分别于1906年和1912年在刘永福家召开成立会议。[6]久之,刘永福深受影响,对民主革命思想有了较深的了解,并逐步参与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
潘佩珠是越南革命的先驱,其民主革命运动受到孙中山的很大影响。在潘佩珠的影响下,刘永福对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革命思想的了解日渐深入。1911年,广州爆发了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开展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得刘永福“看见了实现反帝爱国思想的微茫希望,对革命党人的斗争目标有了更多的了解。”[6]经慎重考虑,刘永福在广州加入了同盟会组织”,[17]正式成为了一名民主革命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广州光复,刘永福受任为广东民团总长并发表了《粤省民团总长刘永福之通告》,明确表示了对辛亥革命的热烈拥护和愿意为革命尽忠的态度,表达了他反帝爱国的思想。“永福本粤人一份子,亦军人一份子,恐污堕粤人、军人名誉,重以大都督与统领之谆劝,不得不勉出任事,期效力于万一而维救之。”[18]尽管由于政治倾轧,刘永福上任仅一个多月就辞职了,但他仍然关注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刘永福“通电全国,强烈呼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赴国难,开展抗日爱国运动,并不顾年迈体弱,请缨杀敌。”[6]1917年1月,刘永福病逝,享年80岁。
刘永福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巨大变迁,其身份之三易与历史潮流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因封建压迫而揭竿起义,因民族大义而与封建政府合作,因爱国而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因报国忧民之心而不断探索新的保国救民之路。对刘永福身份演变的原因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而其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我们亦不无启示。
[1]李健儿.刘永福传[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2]民国宜北县志·第八编[Z].
[3]民国柳城县志·卷一[Z].
[4]平南县志·卷二二[Z].
[5]罗香林.刘永福历史草[M].北京:正中书局,1947.
[6]杨万秀,吴志辉.刘永福评传[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7]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8]曾国藩批牍//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1994.
[9]刘永福.谕黑旗将士檄[A].中法战争文学集[C].台北: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社,1982.
[10]唐景崧.请缨日记[A].中法战争资料丛刊·卷二[C],.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1]西人河内来信[A].中法战争资料丛刊·卷一[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2]张文襄公全集[A].中法战争资料丛刊·卷四[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3]孔广德.刘永福乞总署代奏下忱书[A].普天忠愤集·卷一[C].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14]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一三[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15]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唐伟.刘二传[Z].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出版地不详,1940. 121.
[17]邓警亚.中越革命志士组织“振华兴亚会”进行抗法斗争的回忆[A].广东文史资料·第22辑[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
[18]静叔.革命风潮[Z].出版者不详:出版地不详,1911.
Brief Discussion On Process and Reasons of Liu Yongfu Changing His Status Three Times
WANG Qian-we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000)
Liu Yongfu had a legendarylife as a character across the historyofthe late Qing Dynasty.After experienc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the Sino-French War,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Liu Yongju changed his status three times under the impetus ofthe historical trend.He first changed from a farmer to the leader ofpeasant army,then toa feudal bureaucrat,and finallybecame a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The changes of his statu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trend.
Liu Yongfu;status;changing;process;reasons
K827
A
1671-4288(2015)01-0071-04
责任编辑:孙延波
2014-09-21
王倩雯(1990-),女,江苏省扬州市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